SymphonyHarp wrote:
我覺得性價比不錯還不...(恕刪)


謝謝指教。不過,真的了解較不多。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將進酒,杯莫停。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hgman wrote:
嚴格來說是我的第一瓶...(恕刪)





怕酒櫃的這瓶酒也走味
今天也開來試試

主體架構就是酸,但不會很酸
尾韻帶點甜,還有很淡的巧克力味

有香氣
但主要是薄荷味

還沒有此區(nuits-st-georges)酒陳年後該有的甜水果巧克力味

DAVID-CHEN wrote:
怕酒櫃的這瓶酒也走味...(恕刪)



Nsg 1er cru 應該會帶來更多驚喜吧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將進酒,杯莫停。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DAVID-CHEN wrote:
怕酒櫃的這瓶酒也走味...(恕刪)


所以是好不好喝咧?

SymphonyHarp wrote:
所以是好不好喝咧?...(恕刪)


先以S大的喜好角度---聞不出明顯花香(但是我嗅覺較鈍)
以複雜度---偏向單調
可近性---順口
具體而言---不到90分,但勝過普通bourgogne

我個人認為還好,但稱不上好喝

DAVID-CHEN wrote:
先以S大的喜好角度-...(恕刪)


我嗅覺也並不好啊

我對酒的的味道,會寫出來的主要是明顯的味道

大衛大聞不出花香,或許是她真的沒有花香,或是酒已經改變了(成熟?)

有花香味的酒,她們是一聞就有花香了,而不是背標上寫...我有花香就一定有

因為這支酒我沒喝過,所以也無法與您分享心得了

加上大賣場"跨年份"的變數很大

杯子的因素,喝的方法,都會影響

我喝勃根地與Pinot Noir或其他軟酒體酒的小習慣,分享一下

1. 酒從酒櫃拿出來後,會先回到適飲溫度還高的溫度才開瓶(18〜20度)

2. 開瓶後倒一杯(大肚杯)出來,然後塞起木塞,沒倒酒時瓶塞一直都是塞著的

3. 台灣太熱,一定會把瓶子放在保冷桶內

4. 不醒酒,一開瓶就開始慢慢喝(原瓶直立塞子塞住慢慢醒)

5. 不搖杯,只把酒靜靜擺在杯裡,每5〜10分鐘直接拿起來聞味道與喝(搖杯是Pinot Noir殺手)
No good.
雖然第二天酸味退掉了
不過也沒有太多層次或變化
酒櫃裡還有一瓶,決定再放兩三年看看。
很打擊我對博根地的憧憬啊

hgman wrote:
No good.
雖然第二天酸味退掉了
不過也沒有太多層次或變化
酒櫃裡還有一瓶,決定再放兩三年看看。
很打擊我對博根地的憧憬啊


我相信第一印象應該會有所打擊,不過就算波爾多酒好壞也是差很多,所以應該再多嚐試不同domaine的酒看看.如同T大說,伯根地酒每個人喜好差異比較大,有的人會說好,有的人會說不好,但相較波爾多酒,好喝的通常大家都會覺得好喝,不會差異太大,這點也值得思考~
感謝S大的分享
下次我會將酒拿離酒櫃一陣子後再開瓶

由於我都是一開瓶後便分裝到三個小瓶
然後將小瓶放在真空專用袋內以機器(food saver)將袋子抽真空後保存
當天只喝四分之一量(酒量不好,也不想傷肝)
小瓶則是一星期再喝一瓶

想請教s大
由於量少
每次是否放個半小時或更久以上再喝會更好

現在比較少喝Bordeaux
因為實在不喜歡太重的木桶味

DAVID-CHEN wrote:
感謝S大的分享下次我...(恕刪)


我也會一開瓶後就分瓶

不過要分多少瓶~ 用大瓶還是小瓶, 我會在喝了第一口之後再判斷

勃根地我習慣直接用250ml瓶子裝

至於量少?

我也常喝1/3瓶或1/4瓶

答案是"慢慢喝", 我自己不習慣牛飲啊~ 所以不會擔心很快就喝光光

一開瓶每10分鐘喝個1~2口, 也不會那麼快喝完

如果這酒一開始就很有趣~ 我又有時間, 我會花6個小時喝完整瓶

這其實不需要什麼好酒量, 以這樣的速度喝完一支酒, 是不會有任何醉意的

一般的日常勃根地酒, 開瓶5分鐘到2小時內~ 喝完就可以了

這也是我習慣用250ml分瓶的原因, 因為250ml大約可以喝2小時

至於分裝瓶, 我也會先回溫到20度後再降到適溫, 之後開瓶喝, 整體味道會好很多喔!

千萬別開瓶退冰~ 那整個酒會傻了
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 有害健康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