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癢開了一瓶民國63年的公賣局大麴壽酒.我不熱衷於中式烈酒.對這個有興趣是因為小時候看我爸買過.這瓶酒保存得很完整,特別是酒液沒受到軟木塞汙染,烈酒千萬別平放(軟木塞乾燥收縮沒關係,但是讓軟木塞泡出怪味道,那就不妙了.軟木塞的味道除了給酒扣分,絕無加分的效果.).民國63年老蔣總統88歲生日(辭世的前一年)....公賣局照拍馬屁的慣例生產壽酒慶祝老蔣總統華誕(為什麼叫華誕??)...歷時37年的軟木塞,還能整顆好好的(稍微縮小一點,但是軟木塞整個質地都壞了),這就不簡單.
無聊就喝酒 wrote:這隻還可算不錯喝吧~...(恕刪) 從大麴酒或高粱酒的角度來看,算很好了.只是我不太能欣賞這類的酒款.看不到內容物的瓷瓶,有些開瓶時表現正常,有些變得很差.最大的風險就是讓軟木塞的爛味道給汙染.藍瓶壽酒好像是民國62年的.我喝過讚的,也喝過不太行的....2008年出了一批懷舊複刻版的.
louislitw wrote:從大麴酒或高粱酒的角...(恕刪) 突然以為逛錯區了~!!李大,跟你預約那兩支瓷瓶,私訊討論。不過這兩支老大麴,開到上等的沒有被櫥櫃、軟木塞汙染的到,真的是入口即話滿齒留香。但風味的複雜性跟酒體呈現的層次感與威士忌的老酒來說差粉多啊~!中式白酒講求的是:勁、厚、醇、回甘。
阿福 wrote:華誕就是還沒葛屁時所用的敬語~!...(恕刪) 專精中式烈酒的人,國語文程度似乎都比較好.那兩瓶復刻版的,商店可能都還買的到...兩三年前的商品,有些地方賣很慢.紅花瓷瓶也有生產複刻版.台灣菸酒越來越會做生意了,不過比起金酒,還是金酒比較精.
louislitw wrote:專精中式烈酒的人,國...(恕刪) 要62跟63年的瓷瓶才有那個把玩的價值,復刻版的花紋是釉料是有差的。據聞,早期的瓷瓶壽酒所繪製的釉料因為含鉛量較高,花色比較漂亮而且穩定。金門官窯的青瓷尤其漂亮。
話題重回whisky ~ SCAPA16y. 40% OBSCAPA的酒外面流通的不多.這瓶16y算是近期的新品.調性輕柔溫和.清淡宜人.沒有很鮮明的個性跟特色,基本上無啥缺點~ 除了挺貴的.唯一的缺點就是賣價貴了點.
昨天的文茜世界財經週報有一段蘇格蘭Speyside威士忌的報導。裡面提到:…以「萊根摩爾」蒸餾廠的名字出現在電視影集「幽谷之王」中…,影集裡有段對白:「萊根摩爾是蘇格蘭威士忌之王」…,這是對這家蒸餾廠的頌揚。但節目中並未提到這家蒸餾廠叫什麼名字,我只知道它是由「菲爾利」這個人在1963年建造的傳統小蒸餾廠(只年產50萬公升),現在的老闆已經92歲了,有人知道這是指哪家蒸餾廠嗎?節目有幾句話令我印象深刻1.…蘇格蘭有120~130家蒸餾廠,可以讓你一整年中每一天享用一種不同風味的威士忌…2.邱吉爾傳記提到,他每天早上都要喝一杯威士忌加蘇打,而且每次都要不同品牌,他說希望至少在半年內不要重複喝同一個威士忌的品牌。他的觀念跟louislitw兄真是不謀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