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0P螢幕
4核心處理器
當這些都已經成為主流的現在
智慧型手機接下來還有多少空間可以進化?
接近完美的手機又該具備那些條件?

如何才叫做接近完美
是擁有設計師充滿匠氣的外觀設計?
還是配備工程師誇耀的硬體性能?

或許在最後你所感受到的,你所在乎的
是每天手指在接觸手機時的動作
你希望最心愛的她,隨時安然的依附在你的手上
不必勉強撐開關節,不用擔心意外滑落
而這正是LG G2的開發理念,一切都從你身上所學
這次台北的體驗會場在書香天下,隱身在寧靜的巷道中,是個邊喝下午茶邊看書的好地方



活動包下了二樓場地,才一開放馬上就擠滿了參加的網友

現場準備的豐盛點心,但本人抱病參加腸胃不適,就無福享受了


美麗的show girl與G2合照倩影


桌上也放了G2特色規格整理

因為太多影片和照片要整理,先放幾張實機照給大家看,後面有如果操作影片建議放大到full hd畫質觀看喔
輕巧機身,低調典雅
操作影片
窄到幾乎看不到的邊框,這是我認為G2最美的角度

usb,麥克風,喇叭,耳機孔全放在下方,跟早期P990的設計類似,也同於iphone5的設計

從兩台手機的玻璃邊框就可看出LG這兩年工藝的巨大進步
由於音量鍵和電源鍵全拿到背後,所以側面是完全的乾淨,大概也是為什麼把洞全放到下方的原因

從G第一代就成為特色菱格水晶背蓋,隨著角度不同而有不一樣的反射花紋

與鏡頭一起的電源鍵和音量鍵(Rear Key),可實現不換握持姿勢的單手操作,可說是G2的設計靈魂所在,此鏡頭也搭配了抗刮高透光的藍寶石玻璃

背後做了大幅度的收邊設計,沒有任何按鍵,側邊也可以毫不保留的收窄,大大提升了手持的感受

黑色機的紅外線發射器和麥克風融合在機身中,很難被發現

上個月家裡挖到了12年前的NOKIA蝴蝶機,令人意外的是當時就已經設計音量鍵在側面,電源鍵在上,也算是呼應當時手機外型最舒適的握持方法


如今手機不論是功能還是外型都改變了這麼多,正面越來越大,側邊則越來越薄,卻大多仍沿用這種老設計,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LG就是發現了人們拿手機的姿勢改變了,才開創了G2的背置式按鍵(Rear Key)

如此一來不論是按解鎖或是音量鍵,手依然可以穩穩握住機身不需要做任何移動

競品比較
接著讓我們看一下G2的總規格表,特別注意重量,螢幕和電池這幾項

5.2吋 FULL HD IPS
3000豪安培電池
機身總重145g
對比我原本的p990 2x
4吋800X480IPS螢幕
1500豪安培電池
重139g
也就是僅僅多了6g,不但螢幕大了1.2吋外,電池容量竟能變兩倍!
或許有人會說這兩年各家手機製作技術都有進步
但我們再比比看今年機種

Sony Xperia ZL
5吋TFT FULL HD螢幕
2300豪安培電池
重量151克
見鬼了!螢幕更大些,電池多了700豪安培,G2的重量竟然還比ZL輕6g
再看看最近滿紅的htc Butterfly s

5吋IPS FULL HD螢幕
3200豪安培電池
重量160g
電池容量是蝴蝶多了200,但重量多出15g以超有感,更別說機身尺寸差別
LG G2 138.5mm x 70.9mm x 8.99mm
Butterfly s 144.5mm x 70.5mm x 10.6mm
LG自家擁有電池技術當然也是可以在同樣體積下容納更多電力的主因,不過即使是同樣技術的G PRO

5.5吋IPS FULL HD螢幕
3140豪安培電池
重量172g
也就是說G2比起上一代的G PRO,螢幕僅縮小0.3吋,電池僅少140豪安培,重量卻整整瘦身了27g之多,然到LG在這短短半年得到了什麼外星技術嗎?
回到基本面,我認為關鍵性的突破就是螢幕面板,在智慧手機螢幕越做越大的同時,螢幕占整體機身重量的比例也越大
過去在重量和輕薄上LCD陣營比起AMOLED總是吃虧,畢竟多一塊背光板,於是市面上的輕薄手機大多使用AMOLED,即使各大廠知道有烙印和壽命疑慮
但今年LG最新世代的5.2吋面板,厚度僅有2.2mm,比以往減少了30% ,這也正是能在G2上實現輕薄和超細邊框的王牌武器
或許就像這篇報導所說的,三星AMOLED部門應該臉色鐵青了http://chinese.engadget.com/2013/07/11/lg-display-thinnest-full-hd-smartphone-lcd

消費者常說,我想要更大的螢幕,電力也要更持久,但機身則是越輕薄越好
這些要求看起來是互相矛盾又難以達成
但對G2的設計團隊來說,身為消費者的你就是首席設計師,不論什麼樣的要求都必須完成
達人分享
讓我們回到活動現場,一開始由科技達人C JAY來分享LG G2帶給他那些驚喜
首先當然是誇張的螢幕/機身比和超窄邊框,可看到5.2吋螢幕的G2跟4.7吋的NEW ONE在體型上幾乎一樣

LG招牌的IPS在對比和飽和上一直是翹楚,顏色也比AMOLED真實

LG G2對於這次操作創新的口號為1.2.3
1就是單指rear key操作

2就是雙擊螢幕喚醒或休息

3是利用三指切換三個app同時多工

LG的UI以高自由度見長,不論是主題替換,解鎖,關閉螢幕特效,甚至下方虛擬鍵順序都可自訂

從4X開始的Q工具,從最早的MEMO,後續又加入多工,遙控器,智慧背蓋到現在已經進化到4種了

一向在音樂撥放上低調的LG這回可說投入一枚震撼彈,首款國際大廠手機支援Hi-Fi等級音效

相機也是大突破,以往LG在成像或功能上總是略遜一籌,但這次別人有的一個也不少,還多了更多獨創功能

不只是軟體進化.G2破天荒的搭載首款1300萬畫素防手震鏡頭,鏡片材質採用高成本的藍寶石玻璃

用嘴巴說都很厲害,等越多實測照出來才能證明實力,目前在幾家媒體試拍的雜訊抑制和細節保留上,G2可跟NEW ONE和 LUMIA 920一較高下

【盲測比較】5款高階手機 拍照測試德國柏林篇
手機五強 攝力初試:Z1、One、G2、920、S4
在拍照模式下背後rear key可作為快門鍵,單手拍照不論是前後都更快更穩

續電力表現除了3000豪安培的電池穩固根基外,LG也由省電模式以及降頻等軟體調教來提升G2的最大待機時間

前面提到降頻的因素使高通S800這顆CPU的跑分被封印住,但對日常使用來說,強化續航力和不發熱才是最重要的,

接著是LG副理Karen的簡報,在每一張後面我會把自己有體驗到的部分也一起分享
G2 1.2.3
首先是G2 1.2.3這個中心概念

操作影片
單手就能解鎖的1,單指就能操作所有按鍵的1

每個鍵手指所需要移動的距離只有一個關節寬,而且電源鍵較為浮凸的設計也可以避免誤觸

此外在鎖定狀態下長按"上"就進入Quick-memo記事本,長按"下"就進入相機,省去了喚醒步驟比快速啟動還要方便
LG招牌的透視解鎖畫面,這次G2用有點像是煙火爆炸的特效,喜歡以前的水滴或潑墨特效也可以自己改



1介紹完,再來的2是雙擊螢幕喚醒的2

這功能之前只吃現在WP手機上,LG會放進來有個主要原因,因為G2的rear key放在背後,那手機平放在桌上時想喚醒怎麼辦?還要把手機拿起來嗎?
這點LG早就設想到了,只要輕敲兩下螢幕

會看到提示燈亮起

緊接著銀幕就亮了

接著手指就順勢滑開便解鎖成功

而當停留在手機桌面時,雙擊兩下也可以將螢幕鎖上
最後的3是用三指快速切換多工中的3個APP,此新功能稱為slide Aside
就好像你把做一半的工作往桌子左邊丟,然後抽另一本書來查資料,在從左邊把工作抽回來完成

操作影片
在解說操作之前要先介紹一下Q-slide這個從G第一代開始的實用工具
經由下拉狀態就可看到就放在快速開關下方,相同的是滑過來可以看到其他的選項,而排序也可以自訂


只要是第一次使用某個功能G2都會跳出提示,可以打勾不再顯示

臨時要記電話應該是最常見的了,但使用Q-slide我們可以繼續看影片

記完後可把視窗拉桿向右透明化,先把影片看一個段落,想打電話時再往右拉桿撥出就好

有需要查資料來開個瀏覽器

注意此時我們已經同時有兩個Q-slide在螢幕上了,這時就無法把影片撥放轉為小畫面模式
讓我們先關掉一個
就能成功把正在撥放的影片轉為Q-slide

可以自訂大小,畫面轉換時也會跟著轉過來


接著啟動其他APP,只要拉桿沒有到最右邊,操作都以主視窗為主不會誤觸喔

縱使Q-slide已經相當實用方便,但唯一的缺憾就是只能用LG自家的10種工具,不能用在所有APP上
所以G2推出一個slide Aside的三指快速切換來補強
在剛才的畫面中三指手指往左推


提示頁面跳出來,左上角也顯示應用已儲存,此時這個APP就已經進入多工保留區了,只要再三指拉到右邊就能抓回來

那像是Quick memo這樣特別的應用會怎樣呢?我們先啟動地圖,然後快捷開Quick memo截圖


此時三指一滑,畫面回到了剛才的地圖,Quick memo並沒被保留,而是自動儲存後關閉了

再把地圖也丟到左側,然後從桌面三指拉出就可看到之前的瀏覽器和地圖都在

個人推測Quick memo的特殊性是為了隨時準備新截圖,以及避免編輯到一半的資料被洗掉
那使用Q-slide的時候能同時用slide Aside嗎,讓我們先開滿兩個小工具

之後三指一滑,發現Q-slide暫時消失了


選擇想進行的app後,Q-slide又回復原狀,代表兩者功能是完全獨立,可同時進行的

那如果一個app進行一半滑出slide Aside會被中斷嗎?

後方的載入還在跑,所以是會繼續運行的,不過還是要看app本身的設定,像遊戲可能會暫停

slide Aside最多可容納三個app,或許有人覺得那不如用多工切換鍵就好了,但記得切換欄中是最近9個app,每次開啟後排序還會變換,這時直覺度就不如把當前確定要用的三個app擺在左側
介紹完大家對G2 1.2.3應該有更完整的認知了吧,其實會發現這些不是什麼新功能,都只是為了讓使用者更隨心所欲的操作手機

當然身為年度旗艦機,沒有傑出的硬體當後盾是不行的,除了我們先前提到驚人的輕薄機身塞進大容量電池,光學防手震相機,HI-FI音訊解碼,FULL HD IPS都是G2的王牌武器

驚艷視界 FULL HD IPS
操作影片
就讓我們來看看這片螢幕,IPS是目前觸控螢幕採用的主流,擁有耐壓力,高可視角,高彩度,發色準等優點






在撥放影片的同時,我們發現單手持握時用rear key比傳統的按鍵設計更容易調整音量大小

再來看LG從去年首創的影片雙指放大,這功能好用到連市集上的播放APP都紛紛加進去
比如說我們想看更清楚黃色房屋的屋頂設計

接著就像放大照片一樣雙指拉開

再拉開一點就看得很清楚了,縮放的極限大概是原解析度的一半,也就是540P

再來看這段影片,右邊船上好像有幾個人,來看看他們在做什麼

放大

放到最大後就可以很清楚看到人物的每個肢體動作

如果播放中單指點擊就會出現這樣的選單,右上方分別是局部放大,轉為小視窗(Q-slide),分享,螢幕鎖定

如果說撥放1080P影片可放大至540P,那以S800支援4K影片撥放,是否可以在放大後以1080P填滿畫面呢?雖然目前4K片源極少不過這也是個以後值得測試的方向
輕薄機身超大電量
前面我們提到的大電量,原來是利用背後弧度所留下的空間,將電池做成不規則的凸字形,那就可以理解為什麼國際板無法更換電池了

這樣想想,如果縮小電池,是不是可以做出更薄的機身呢?這或許是更好的行銷噱頭,但LG卻沒這樣做,畢竟握持的手感和蓄電力才是使用上最實際的
進步驚人的光學防手震相機
操作影片
接著是這次有重大突破的相機
首款1300萬畫素光學防手震,還支援高達每秒60P的FULL HD錄影

介面也是煥然一新,全部的拍照模式都有圖案以及解說

首次採用類似數位相機機上的多點對焦,不像以往對焦點都在中央,可以做出更多元的構圖和淺景表現
一開始會有9個白框

像機會自動判斷主體並對焦,此時就只剩下一個綠框

但G2在拍照上最便利的就是可將rear key作為快門鍵,如此一來單手拍照更加快.狠.準

前鏡頭自拍也更穩了

讓我們來看看拍照效果

在市內光線不足的情況品質大有進步,前鏡頭畫質比想像中好,這張已經是局部放大過的了

剛剛速拍的model,其實手有點晃但拍出來依舊清晰,周圍的雜訊也不多

拍照模式新增了許多新功能,例如可以刪掉不想要的東西


聲音縮放,這功能靠的是G2上的多個收音麥克風,利用雙指放大讓手機加強此方向的收音,以及抑制周圍的雜音,又因為錄影時可以把rear key的音量設為變焦鍵,便可單手進行畫面的遠近,另一隻手控制收音縮放

追蹤縮放,錄影時可以設定一點,此部分會放大並在旁邊顯示,大小和位置你可以自己擺放,感覺上就是個偷拍神器(絕對不是鼓勵犯罪唷)

新增LG官方影片
教你一手掌握光學防震相機
記得當年HTC的高空降落和NOKIA的太空熱氣球嗎,LG也要來尬一咖
Hi-Fi天籟美聲
操作影片
這段是直接從耳機收音喔
這次G2帶來的另一個大驚喜:Hi-Fi音效技術
以往Android有音質破壞原罪,但在晶片組技術的更新以及軟體調整後,

既然提到音質就一定得提這次LG的QuadBeat 2耳機
金屬髮絲紋的本體超有質感,耳道單體也改成更符合人體工學

不少網友戴起來開影片測試,據說不輸千元價位的耳機

因為QuadBeat 2一桌只有一副實在太搶手,我只能拿自己的JVC耳罩出來測試G2的播放能力了

當耳機孔插入時會有一個簡短的動畫提示,之後會跳出建議的應用例如音樂或影片等相當貼心,你也可以訂定成一插入就自動進入某個程式內


音樂撥放器介面倒是維持以往的簡約

在插耳機時如果把音量轉到最大,就會出現這樣的關心提醒

最後對於音質的評論,有沒有跟專業Hi-Fi裝置同級我不知道因為我也沒聽過,但絕對是勝過目前大多數的市售手機,未來上市後一定要帶耳機去聽聽看
保護隱私 賓主盡歡
G2的來賓模式也是在ANDROID首創,類似於WP上的兒童模式,在這個模式下只有你設定的的幾個APP可以使用,就不用擔心發生小孩按到刷卡或是被看到隱私照之類的糗事,至於啟動的辦法也很簡單,就是和一般模式各設定兩種九宮格鎖,喚醒後滑哪種就近去哪種,比電腦換使用者還簡單

剛才已經提到的自動耳機插入偵測,插入micro usb時也會有一個動畫再進入功能選擇

Quick工具 快速方便
LG招牌的Q系列工具,功能是一代比一代多元

最早講到已經膩了的Q-memo
和已經介紹過的Q-slide
操作影片
現在來介紹一下Q-remote
操作影片
其實就是今年很紅的遙控器功能,不知各大廠太有默契還是怎樣,在今年把消失已久的紅外線又裝回高階機,還紛紛加入遙控家電的功能

不過其他家的多半以遙控電視為主打,而LG既然稱為家電之王,當然連冰箱冷氣機都歸他管

點選電視後去選自己的牌子,通常國際大廠比較有機會在裡面,沒有的話也可以用學習的,就像訪間的萬用遙控器

點選後可以設計屬於自己的遙控器了


這是電視遙控器典型的樣子

左上角可以切換其他房間的到設定檔,如此一來使用就不會搞混了

如果是沒設定過的那就照前面步驟來一次

既然是臥室,那這次我們換選冷氣

廠牌有點給他少阿

冷氣的遙控器按鈕就跟電視不太一樣

按下目錄建後會有些進階選項出來

首先是設定名稱,例如臥室空調

房間名稱和圖示都可任意新增喔

回到電視遙控器的部分,有沒有注意到威力遙控器這個名稱

這就是只要跟LG新型智慧電視連上同一網域,就能利用手機觸控螢幕來操作電視大螢幕上網和點選

還有一個"了解遙控器"又是什麼呢?

原來這就是學習裝置,如果內建型號沒有你的家電,那就把原本遙控器拿來,以鍵對鍵的方式讓G2學到訊號發射頻率

貼心設定-量身打造
Android的系統鍵一直是群魔亂舞的狀態,從2.x時期的四天王,到4.x的三鍵式,雖然google主推虛擬按鍵但領情的廠商卻不多,還更變本加厲的自己搞下去,像三星完全沿用舊機設計,htc則更是縮少成了兩鍵...
而LG一直以來已三鍵實體為主,而G2是首款採用虛擬系統鍵的手機,但裡頭仍加入自家的巧思

先進入顯示設定中

我們看到有多達數種的系統鍵排列可以選擇,第四鍵還可以選擇套用Q-memo或下拉狀態

這種改變不但沒有陣痛期,甚至對原其他廠牌的使用者更友善,例如sony或htc的使用者就用第一種,三星的使用者多半會選擇第二種
按下去定後就會看到右邊系統鍵已經改變了,而且會隨著畫面橫置改變也是虛擬鍵的優勢

有些人不喜歡虛擬按鍵是因為像黑黑的海苔條,但LG在待機畫面上會以透明顯示,一般畫面也可以依喜好選擇黑色或白色

我選擇下拉狀態當我的第四鍵,原因是Q系列工具大都在裡面,而且我不需要在操作下方系統鍵時還要伸長手指去上面拉,只要點一下就可以了,完全符合G2的中心理念

除了系統鍵之外LG還有許多可讓你自訂的部分,打開設定會發現分為四大類,因為東西實在太多了
操作影片
前面提到的三指多工,如果你玩遊戲怕誤觸的話也可以關掉

撇開頭影片會暫停,正臉看著螢幕便不會上鎖,這兩個LG也放了進去
還有不要小看下面的長寬比修正,由於目前完美支援1080P的遊戲不多,常會發生顯示錯誤的情況,但LG可以針對特定軟體把螢幕先暫時轉為720P或其他解析度,使能夠對應所有的軟體

其他設定選項


長按螢幕就會直接跳出桌面編輯工具

LG的小工具數量其實不少

隨手紀錄 隨心剪貼
最後介紹兩個超實用功能,Cpature plus與大量剪貼


我們都知道Q-memo可以快速截圖和編輯,但還是有兩個不足之處
一是只能擷取目前畫面,無法連貫的複製整個網頁內容
二是如果想擷取圖片,擷取畫面過後還要用剪輯出想要範圍,多一道步驟
於是G2上加入了以瀏覽網頁和訊息圖文為主的大量剪貼功能
操作影片
使用Android大家都會的長按出現框選複製文字,但通常跟電腦一次只能暫存一種

然而使用G2按下複製後,左下角便會跳出剛複製的內容,代表已經先放進剪貼簿儲存,你可以立刻去複製下一段


選單鍵按下後可以看到Cpature plus的按鈕

操作方法跟上述的複製很像,但是以整張圖片方式儲存,也可以任選範圍,最大至整張網頁


要注意的是如果碰到01開箱文這種放入太多圖片和影片的網頁,可能會因為記憶體不足無法進行截圖

當我們要的資料都收集好了,就可以進行編輯或發送,步驟跟一般手機一樣在空白處長按,只是這時會多了大量剪貼的選擇

剛才擷取的文字和圖片就都列在下面啦,最多儲存20個,再新增就會取代掉最久的內容

大量剪貼即使是從原本內建功能做小改良,但帶來的體驗卻有很大的進步
時尚配件 智慧之窗
最後介紹的是智慧感應皮套,上一代G pro只能感應喚醒,G2則新增了直接從小窗口進行操作的功能,包含看時間,鬧鐘,接聽電話,音樂操作等等

這概念最早是出現在三星S4的皮套上,也是我認為最實用的配件,但三星似乎沒有太重視,反而比較愛宣傳揮手或眼球操作等雞肋...
G2的Quick Windows可說是強化改良得更實用,除了畫面變大之外,它的洞是挖空的(s4有一層塑膠膜),這樣設計就是為了當皮套往後翻時,既不會擋住鏡頭也可以剛好留給手指操作rear key

可惜當天現場只有一個皮套所以沒機會體驗,大家可以參考網路上的操作影片
互動時間
在體驗結束後開始有獎徵答,題目是猜廣告中是在介紹G2的哪種功能,因為是以默劇的方式呈現,要猜調還真的要有些想像力呢




接著是網友上來分享心得和發問

這位網友很喜歡用手機拍小孩子,G2的光學防手震加上追蹤對焦就算小孩再好動也完全可以捕抓,加上60P的流暢度影,跑到哪拍到哪

這位小姐覺得手機喜歡大螢幕但又怕不好操作,G2將5.2吋螢幕塞在輕薄機身,加上rear key和雙擊喚醒,手小的女生也可操作自如

這位網友想問rear key未來能不能有更多的運用,還有大家最關心的G2和配件售價
LG:功能部份要看總公司所以台灣方也還不確定,至於空機售價大概訂在兩萬元左右,到時會有不錯的預購禮,至於前面提到的高質感耳機則是標配

這位網友問LG怎麼沒像其他大廠在IFA發表G2,還有為什麼不加入4K錄影功能
LG:因為我們在8月8號已經在紐約辦過發表會,至於4K錄影部分還要跟總公司詢問

(小吐槽:其實LG在IFA有展出G2和平板電腦,只是台灣媒體都只報另外兩家......)
G2特色功能總複習
感謝大家看這麼一大串下來,最後來回顧一下重點,哪一個部份最能引起你的興趣呢?


分析討論
優點:
1.小體積的輕薄機身放入5.2吋大螢幕和3000豪安培電池
2.新世代FULL HD IPS螢幕以及超細邊框帶來視覺震撼
3.比LG過往機種大躍進的相機畫質,實用的機身防手震和60p錄影
4.Hi-Fi音訊技術顛覆Android音質差的印象
5.更人性化且自由度更高的UI以及Quick工具
缺點:
1.國際版無法外接記憶卡,對於動輒數十MB的Hi-Fi音樂甚至是更龐大的4k影片檔,如果是買16G版本實在是不夠用,折衷之計是可以以OTG外接隨身碟
2.塑膠機身搭配圓潤外型使產品識別度不明顯
競爭對手:
以上市時間和產品定位來看,直接硬碰硬的新機分別是SONY Z1以及ASUS MEW PFI

比較這張規格表,CPU和RAM就不需要列出來了,因為每一家用的都一樣,既然這樣能比的就是在附加的功能上,
而在今年各廠商似乎很有默契的把焦點都移到了拍照上,尤其是過去在拍照表現平平的ASUS和LG,這次G2和 MEW PFI升級幅度真的是以超進化來形容,而SONY過去都只靠軟體優化來交差,這回專門打造出DC級感光元件
如果再加上NOTE3和LUMIA 1020,下半年手機拍照大戰真的是以廝殺大亂鬥來形容也不為過
我們如果先在這三隻手機做比較,G2的機身是最迷你的但螢幕反而最大,MEW PFI在厚度和重量上跟G2相同,但電池明顯少了,而Z1則是最厚重的一隻,原因大概是鏡頭模組和防水設計
Z1整體的設計全賭在相機上,MEW PFI則是有擴充平板功能,比起這兩台特化機種,G2算是平衡泛用型,不論是螢幕,電量,輕薄,相機,音樂,多工,UI,4G網路...等等都在水準之上
唯一輸的部分還是在於記憶卡擴充,也是輕薄化下不得不的犧牲(韓版就厚些)
結論:
LG G2是我認為最接近完美這個定義的手機,即使和他牌下半年新機相比,除了不能外插記憶卡外在G2上幾乎找不到缺點,不論是拍照還是影音都是一時之選,最重要的是突破了螢幕大小和體積重量的矛盾
至於背置式按鍵是相當具有突破和實用性的方案,當然再好的創意還是得面臨市場考驗,我個人是希望LG可以繼續堅持下去,就如同iphone開創中央實體HOME鍵,以後看到背後按鍵就會想到LG
福利社
美麗的MODEL和主持人


怎麼多了一個人?

只要是跟model上傳合照打卡就能以六折購入G2喔,簡直比跳水價還跳水

以上是「參加LG G2體驗活動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