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街拍台灣:龍山寺篇>>【LG G4最強拍照旗艦機】攝影實拍心得分享 |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今天參加LG G4最強拍照旗艦機的攝影實拍體驗
實在是一次難得的機會
先來看看現場吧
今天的主角LG G4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還有可搭配的皮革背蓋質感整個大提升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 LG G4規格 | 
尺寸148.9 x 76.1 x 9.8 mm 重量155g SIM 卡規格microSIM 無防水防塵
螢幕技術 5.5 吋 2560 x 1440 IPS TFT
IPS 量子面板 538ppi 對比度 1500:1 色域提升 20%,亮度提升 25%
作業系統Android 5.1 處理器六核心 Qualcomm S808 1.82GHz
記憶體3GB RAM 儲存空間32GB (實際可用空間較此值少)
記憶卡microSD (最大支援容量 2TB)
通訊協定2G GSM 四頻、3G WCDMA 850 + 900 + 2100
4G LTE 700 + 900 + 1800 + 2600 無雙卡雙待
相機功能 主相機 1600 萬像素 前相機 800 萬像素
LED 閃光燈 自動對焦 錄影 4K 主相機 f/1.8 大光圈 1/2.6 吋感光元件
OIS 2.0 0.276 秒雷射對焦
多媒體 A2DP藍牙立體聲 連結與網路 Wi-Fi 藍牙 v4.1
GPS USB 2.0 NFC 3.5mm 耳機孔
4G LTE - 700(B17) / 700(B28) / 800(B20) / 850(B5) / 900(B8) / 1700(B4) / 1800(B3) / 1900(B2) / 2100(B1) / 2600(B7) MHz
支援載波聚合 (CA, Carrier Aggregation,適用頻段為 LTE 700(B28)+1800(B3) & LTE 900(B3)+1800(B3))
Cat.6
CSFB 感應器N/A 電池3000 mAh (可換式)
顏色真皮經典棕、真皮極碳黑、真皮深玫紅、真皮湖水藍、類金屬菱格鈦黑、類金屬菱格鈦金、類陶瓷菱格晶白
LG UX 4.0 使用者介面 Smart Notice
◎ 以上規格以原廠公布為準
接著來聽聽老師的講解吧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 實際拍攝的體驗 | 
接下來就準備到外面來進行實際拍攝的體驗
原本今天的主題是G4街拍台灣: 剝皮寮街景
但是因為雨勢太大改而在龍山寺進行拍攝
龍山寺簡介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艋舺,今名萬華,為臺北市發源地,其最古老市街在紗帽廚社的故址大溪口,即今貴陽街與環河南路口。清康熙四十八年(西元1709年)陳賴章墾號請墾大佳臘,福建泉州之晉江、南安、惠安三邑人士渡海來此而漸成聚落,當時平埔族人以獨木舟自淡水河上游載運蕃薯等農產品與漢人交易,時稱蕃薯市;而獨木舟在平埔族語言中之發音為Banka,漢人乃音譯為「艋舺」。

龍山寺坐北朝南,面呈回字形,為中國古典三進四合院之宮殿式建築,由前殿、正殿、後殿及左右護龍構成。前殿為11開間,分為三川殿、龍門廳、虎門廳。三川殿前有一對全臺僅見之銅鑄蟠龍柱,正面牆堵則由花崗石與青斗石混合組構而成,牆上故事多出自三國演義和封神榜,富於教育意義。正殿屋頂採歇山重簷式,四面走馬廊共42根柱子構成,殿外牆堵留有多幅著名書法家石刻,
殿內的螺旋藻井不費一釘一鐵,全由斗栱相嵌築構而成。後殿屋頂採歇山重簷式,為典型儒、道教諸神佛供奉處。左右護龍各配有鐘樓與鼓樓,晨鐘暮鼓,其轎頂式扁六角形的屋頂,造形獨特。全寺屋頂脊帶和飛簷由龍鳳、麒麟等吉祥物造形,飾以剪黏和交趾陶,色彩瑰麗,堪稱臺灣剪黏藝術之精華。
寺外圍牆相當華麗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山門為四柱三間的歇山重簷式牌樓,也是入寺的第一道門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三川殿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全臺唯一的銅鑄龍柱,位於三川殿正面入口處,為1920年代由廈門剪花匠師洪坤福塑胚,臺北鐵工廠李祿星鑄造而成。龍身線條分明,柱身以封神榜人物雕刻陪襯,柱底則有海浪、鯉魚與柱珠,顯見當年匠師手藝之精巧。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三川殿180度環景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三川殿360度環景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雨勢雖大卻也澆不熄前來拜拜的人潮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看看擺滿整個供桌上的鮮花水果就知道有多人了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虔誠拜拜的老婦人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廟宇少不了紅蠟燭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香火鼎盛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三川殿-原來雨天的龍山寺也別有一番風情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三川殿的人潮絡繹不絕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龍山寺鐘鼓樓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三川殿與鐘鼓樓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接著來看中殿又稱圓通寶殿,是龍山寺主要殿堂,建造在高聳的石造台基上

前方有突出的月台,用以參拜與三川殿的香爐遙遙相對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中殿上的香爐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可以看見屋簷上有許多交趾陶的藝術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環景拍攝可以調整大小180度環景拍攝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360度環景拍攝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再來一張360度環景拍攝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中殿外的雕刻石柱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近拍石柱可以看到每一個細節都交代得非常清楚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屋頂為「歇山重簷式」,簷下有木雕斗栱、吊筒等裝飾,金碧輝煌。四周由22根石柱組成的迴廊環繞,表現出主殿堂的恢弘格局。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中殿神龕雕塑為名匠黃龜理的作品,雕工精細。供奉的是觀世音菩薩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中殿的走廊上擺滿鮮花蝴蝶蘭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盛開的蝴蝶蘭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中殿側邊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中殿的另外一側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拍攝出來的照片不輸專業相機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金碧輝煌的工藝技術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石刻上的詩文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交趾陶又稱交趾燒、交趾尪仔或瓷尪仔,為建築上裝飾性的低溫彩釉軟陶,通常以民間故事、神話傳說等題材為主,裝飾於屋頂、柱樑、水車堵、墀、牆等位置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後殿主祀天上聖母,並供奉道、儒教諸神明,以左文右武、男左女右的序列擺設。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栩栩如生的雙龍香爐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雨滴清晰可見 雨真的下的不小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拍攝地上的雨水中的倒影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男女老少都來這邊拜拜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微風徐徐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獻上蠟燭的虔誠信徒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鮮花素果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石雕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販賣紀念品的地方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天色昏暗 只剩燭火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地上的雨水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供品上的雨水滴滴分明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天色已經非常的暗了 但拍攝出來還是相當明亮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夜晚的中殿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鮮花細節處也能清楚拍攝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三川殿到了夜晚人潮依舊不減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最後結束了今天的拍攝體驗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回到集合點主辦單位很貼心的準備好了參加在等我們了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沒幾分鐘就已經被我吃得差不多了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 【LG G4最強拍照旗艦機】攝影心得分享<<龍山寺篇>> | 
G4 在相機上的賣點:f/1.8 大光圈鏡頭、三軸 2° 防震的 OIS 2.0 和紅外線感應器,三者配合的確對於手機 Snapshoot 帶來很大的優勢。
大光圈鏡頭可以增加進光量,在暗處拍攝也不需要長時間曝光,也更容易拍到淺景深效果;OIS 2.0 則可讓拍攝時減少因手震而破壞相片,也是低光拍攝的利器。
紅外線感應器其實從前代已經存在,但這次則加入量度 RGB 數據,提升相片的準確度,其效果可以在實拍圖中看到。
G4 的手動模式也挺好玩的,它可以自訂快門(1/6,000 至 30 秒)、白平衡(每 200k 增加上去)、焦距、曝光補償(+/- 2.0 )、ISO(50 至 2,700)和曝光鎖,顯示的部分還有直方圖呢!
所以 G4 在理論上可以玩光影塗鴉等創意拍攝,配合方便後製 RAW 檔案輸出,相信能吸引更多人拍攝有趣的作品吧。
整體來說新加入的真皮材料,更讓 G4 有著獨特的高檔感覺,比較其他還在糾纏舊有材料的旗艦手機有著明顯的差異化優勢。
「LG G4街拍台灣:攝影實戰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