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之前買二手車的時候,去查altis hybrid的評價,看到ptt一桶油環島的心得,於是參考前輩的心得後,加上花東最近人不多,大致上規劃一下路線請假就出發了。事前準備
- 車況:車齡5年3個月,全原廠配置含備胎,剛原廠做完7萬KM保養,自備機油。
- 輪胎:15吋配胎,冷胎壓前36後35 psi,熱胎壓前38後37。
- 冷氣:23度,兩格風,太冷太熱微調。
- 路線:逆時針環島,彰化出發,台東長濱過夜,回彰化。實際行走路線地圖:https://reurl.cc/GpeE4Z大致路線參考ptt的文章,西半邊從彰化市出發,走國一到國勝燈塔,國8接國3去墾丁,東部重點是蘇花公路和仁~崇德段平日白天目前有管制,要規劃好時間,最好是早上8點前還沒管制就通行,才不用等管制後的放行時間要排隊,以及最後走國一南下回社頭速邁樂加油。
- 人數:1人,含行李大概75KG
- 食:車上放點零食,遇到小七或全家想上廁所時就順便補充一些零食,晚餐路邊隨便吃,結果第二天早上烙賽
- 衣:準備一些換洗衣物及盥洗用品
- 住:查好台東合法民宿,使用花東旅遊補助1000塊,大家也可以善用補助。
- 行:一台油電車+雙腿
正文
貫穿行程的三大重點
-
不當路隊長,速限內想超車就超,跟上前方車流
高速公路、長直線路段、少車的路段用acc定速,高速設定103km,gps約99,走中外線車道,比較塞的路段自己開,走內線超過車陣後回外線用acc;第二天台北走國1南下車子多到亂七八糟,中外線時速只有7-90,走內線超過之後回中外線沒多久又會遇到車陣,導致時速一直不穩定,以跟上前車為主。 -
搭配測速APP,不收罰單的前提下控制車速
主要是花東路段沒去過,部份路段可能超速,搭配測速app輔助行駛。 -
路程想廁所就停下來休息
極西、極東、極北燈塔都有廁所,鵝鑾鼻沒進去不清楚,路上想上廁所遇到超商就在超商解決,順便買零食支持店家。
省油的方式
油耗很吃駕駛風格,以及車子本身的油電邏輯。-
不重踩油門
基本上每台車都是這樣,平穩加速油耗表現會比地板油好很多。 -
注意車前動態,拉長煞車距離
遠遠看到紅燈就可以踩煞車讓馬達回充,儀表左側能量表可以看到回充的程度,馬達能回收的功率有極限,如果預留煞車距離太短,就只能靠物理煞車幫助減速,這些能量就浪費了,但緊急情況或是後方有車就正常操作煞車就好,不要製造別人困擾。 -
注意油電轉換時機
這台車油電轉換很看電池電量,電量越低引擎起閉越頻繁,eco模式下只要放油門滑行或是輕點煞車都會熄火,善用這個特性,眼光放遠,看到前面需要減速或達到限速的情況就鬆油門或點煞車讓引擎熄火滑行,後續需要加速就輕踩油門由馬達帶動,直到電量不足或是需要大馬力的情況才深踩油門啟動引擎。 -
降低引擎起閉次數
這個方法基本上只能在長直線使用,前面說到eco模式引擎很容易熄火轉馬達驅動,但如果電量較低(電量表<1/2左右),馬達推沒多久引擎又重新發動介入,如果強迫引擎持續帶動車輛+充電的時間能拉長,就降低頻繁啟動引擎需要消耗的能量,這時候使用手排模式控制檔位,引擎就會處在持續帶動車輛+充電,等到電量回到健康的位置(電量表2/3),再切回eco模式由馬達驅動;市區路況多變就比較不適合這樣使用,可以一路eco模式就好,這個理論只是個人猜測,沒啥依據,省心開法就一直eco模式。 -
善用手排模式
。爬山一樣是前面提到的eco模式引擎熄火很激進,又搭配一顆功率不大的馬達,如果在爬山遇到髮夾彎踩煞車減速,同時引擎熄火,過彎後再加速會有一個等待引擎啟動的時間,小功率馬達推車爬坡沒力,導致要深踩油門,引擎啟動後轉速直接拉上2、3000轉,造成加速不線性的不適感跟耗油,手排模式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踩煞車的時候會保持引擎發動並且離合會分開讓引擎動力只透過發電機回充電池,減速也會自動降擋補油,需要加速時踩油門動力馬上就來。。下山
下山滑行充飽電池後就沒辦法透過馬達回收動能來降低車速,雖然eco模式也會自動啟動引擎輔助引擎煞車,但它很容易頻繁起閉,常常啟動就2、3000轉UP接合,沒多久熄火,過幾秒又2、3000轉,根本虐待引擎,手排自己控制檔位就沒有這個問題,引擎會持續運轉幫車輛減速。
。高速or長直線
我覺得這個情境才是這台車手排模式的精華,透過電池讓能量可以消峰填谷,如果在上坡路段,引擎動能不足以推動車輛保持速度的時候,一般車子就只能降擋拉高引擎轉速,但這台車可以維持當前檔位,馬達輔助出力,等於引擎+馬達去推動車輛,讓引擎不用降檔噴油,高檔位引擎轉速低,行駛起來也比較舒適,不過如果坡度太抖還是要降檔來提速,等到平穩路面時,引擎帶動車輛同時再把多餘的能量存回電池。
油耗計算
總里程:1100.1km加油量:36.85L
實際油耗29.85km/L
錶顯油耗:30.9km/L
- 左起點,右終點
- 里程1100.1km
- 表顯油耗30.9km/L
- 駕駛風格
出發當天因為早上要先去彰化市,就在彰化速邁樂加油,回程開到社頭速邁樂里程差一些些破1100km,在附近繞一下才進去加油,達成一桶油1100km的成就,這台車油箱有45L,繼續跑應該可以超過1200km,雖然出發跟終點的加油槍不同支,但我覺得影響不大,
平常沒在記錄油耗,印象中最差都會有21、22,以2017就發表的車款來說,確實表現不錯,目前大電池也沒故障,衰退我猜測多少有,但是感知不強,畢竟它的電池只是一個小型儲能的載體,主要動能來源還是引擎,不像電動車里程衰退會很明顯,這台車的油電架構很有趣,雙離合搭配油電,起步用馬達帶動不會有頓挫,不怕低速蠕行磨離合器,還可以手動控制檔位,軟體上如果能切出一個normal模式,引擎啟動後即使不需要引擎動能也延遲幾秒再熄火,油耗應該會更好,因為它採用雙離合架構,引擎動能是可以完全分開的,啟動電機能擔任發電機的腳色回收引擎能量,這段期間如果需要再加速,引擎就可以完美銜接,避免引擎頻繁起閉消耗能量。
PS 原地吹冷氣引擎發動瞬間震動很明顯,有可能會被嚇到,行進間引擎啟動無感。

心得&圖集
買車至今快一年,里程接近1萬公里,對於這台車的油電邏輯可以說非常熟悉,出發前就覺得一桶油跑一圈不會太困難,管好右腳就好XD,用不到48小時環島一圈,也是第一次環島,最大的心得就是公路真的是重大基礎建設,平常使用都沒什麼感覺,在花東尤其蘇花公路感受就會特別強,一邊是山一邊是海,當年一定花費很大的人力、物力,透過公路竟然可以早上在中部,晚上睡在台東,隔天又回到中部,真的是蠻奇妙的感覺,好像在做夢,雖然繞一圈回到原地好像沒什麼意義,但欣賞沿途風景才是重點,尤其花東目前遊客驟減,不超速的情況下照著自己的節奏開車,天氣又好,真的非常舒服,當年不知為何這台車銷量很差



油耗可以改進的地方
1.夏天冷氣耗電,還會讓車內濕度超低,開外循環也沒救,小米溫濕度計顯示不到40%,秋冬涼爽比較舒服,又省油。
2.這次從富貴角南下時沒注意GOOGLE導航的路線,跑了山路接國一,感覺那段路有拖累油耗。
3.南下國1即使平日還是很多車,走西濱應該會比較好。
四極點圖
- 極西點
- 極南點
- 極東點
- 極北點
到墾丁的時候飄雨+頭痛,就沒有下車拍照了
四極點油耗
油耗為累計油耗
- 極西點30.8km/L
- 累計里程152.3km
- 極南點30.4km/L
- 累計里程344km
- 極東點31.5km/L
- 累計里程791.7km
- 累計里程872.3km
- 極北點31.7km/L
極西點 | 極南點 | 極東點 | 極北點 | |
|
30.8km/L | 30.4km/L |
|
31.7km/L |
累積里程 | 152.3km | 344km | 791.7km |
|
算一下每公里行駛成本
以發票金額計算如下1083元/1100.1km=0.98元/km
看發票明細可以看到我是用數位禮券核銷的,這其實是統一發行的雲端開心卡,7月的時候有活動1000元回饋100點openpoint,點數可以換東西或是直接折帳單,所以等於9折的概念。
算上折扣後
1083元*0.9/1100.1km=089元/km
買車之後,幾乎都在速邁樂加油,我是沒有中油迷思,當然速邁樂是便宜,但開接近1萬公里,引擎並沒有出現異常,油耗表現也不錯,回饋點數還有多用途,搭配開心卡更讚,推推。
我知道還有保養成本沒算,之後有空再另外發一篇6萬&7萬原廠保養的工單、心得,簡單講就是有點盤、接待態度不錯、技師有點粗心。
一些停留點的照片 DAY-1
一些停留點的照片 DAY-2
- 金剛大道
- 北回歸線
- 北回歸線
- 台泥DAKA
- 台泥DAKA
- 水舞
- 三貂角
- 富貴角
- 富貴角
- 富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