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車..其實沒這麼難 輕鬆養車分享 個人分享(陸續分享)

認同+1
請問版主大哥
酯類機油你都用哪牌 請告知
感謝你
非常實用的文

中肯不偏頗

可以讓人少走很多彎路跟錢!


柚子哥 wrote:
在這裡跟大家分享 輕...(恕刪)
fsvbzq wrote:其實這算是各有立場...(恕刪)



1.
機油的部分~(原廠的價格都偏貴~其實是偏很貴~)
不過除了老車or習慣自行DIY的族群or每次都要加個6瓶8瓶數量偏多的車之外~
就當交保護費(就算過保固也一樣)
還是去原廠換就好了~

A: 這是見仁見智的做法 我再跟各位 解釋一點 有些車主 會在機油上被灌水
 
怎麼灌水法 我跟大家解釋一下, 車主朋友們有時候跟朋友聊天會聊到車子加了幾罐機油的問題
 
有些人只有加3.5罐 有些人硬被加了4罐 看起來好像只有差 半公升一公升機油量
 
我跟各位報告一點 機油量加的多或少都是不對的
 
大家車子上都有一個機油尺 按照機油尺的尺度去做機油量的添加才是正確的
 
原廠為了業績考量 都加了 半公升1公升的機油
 
不但對引擎有傷害 也會相對的比較耗油
 


2.
油類的東西也是盡量在原廠換~
尤其是變速箱油~
像DSG/PS...避免爭議~最好給原廠換~同樣當交保護費~
煞車油or動力油~如果是剛好在外廠處理問題~給外廠換也無所謂~
水箱水在外廠換也無所謂~
只是要注意符合原廠的規範即可~
不要聽從老闆說這個比較好~規格更高~這不見得就適合您的車~


A: 我跟車主們 提醒一點 請仔細好好看著你的車主手冊 車主手冊的規範是原廠一照這部車的 規格拿去做的手冊
 
如果車子們不知道 車子的規格的話那麼請拿著你的車主手冊到店家去詢問他們會比較了解



3.
任何添加劑or清洗劑~其實都沒必要~
除了柴油車可能容易有積碳問題~
也許加一下清一下比較好~
汽油車就全刪了吧~


A: 你太內行了


4.
輪胎不用在原廠換~電瓶其實也是~
同型號同規格那可是比外面貴非常多~
專業輪胎店的技術不會比原廠差~(當然遇到地雷除外)
不過外面的輪胎店的地雷也沒那麼多啦~(連鎖百貨那種那就不推了)

A: 汽車百貨的東西有些的確會比一般外面的店家還要來的便宜 重點在於他們是大量進貨 為了銷庫存
 
價格上的確會比較便宜一點 至於師父的做法我想每一家店有每一家店的 優勢所在
 


5.
比較單純且獨立性高的機械類東西~可以不用在原廠換~
比如/傳動軸/方向機/避震器/排氣管/煞車碟盤/來令片/李仔串/平衡桿...
不過像是電機類or電腦類~這種可能會跟某些東西相關聯性高的~
還是在原廠換比較好~


A: 你講的這些東西都不是屬於一般的消耗品 所以基本上正常使用之下它是可以有更長的 壽命的


6.
原廠都是換正廠新品總成~價格當然比較貴~
外廠可能有副廠or整新品可選擇~
但是就別指望拆解維修~單換內部某個零件~
比如單換發電機的整流器之類的~
光工資就貴了~也沒多少廠家願意這樣幫您處理~

 
A: 這問題我後續會一併再回答你


7.
開車族多少懂點車子比較好~
不用說很厲害~也不用說自己都會換~
至少對車子的各部組成/哪些零件是幹什麼用的/大概原理是什麼~有點概念即可~
多少可以避免被敲~也比較容易發現自己車子有無異狀~


A: 我個人的看法或多或少對於車子的原理大概都要稍微懂一點 當然也許有些人對於機械方面 會比生疏一點
 
我用這樣子一個淺白的說法應該會讓車主們或多或少會有一些認識
買現代車心臟要夠大粒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
柚子哥 wrote:
在這裡跟大家分享 輕...(恕刪)

發現內容很豐富,晚點仔細看一下

珍谷億 wrote:
認同+1請問版主大...(恕刪)



第一不推薦任何品牌的機油給所有的 車主

每個人的開車方式感受不同 就像我也試試過 不同品牌的機油才找出適合的機油

每一家機油的配方不同 呈現的效果也不同


第二酯類的機油已經是非常便宜了 看過250元的酯類機油 比起全合成機油還要來的便宜

也有400多塊的 酯類機油 當然也有將近 1仟元的酯類機油

其實車主們可以依照自己的需求 去購買自己 適合的機油

但是有一點一定一定要跟大家提醒的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車子的規格的機油

拿出你的 車主手冊 這點一定要提醒大家

買現代車心臟要夠大粒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
柚子哥 wrote: 我自己的習慣是在快到家裡之前就把AC 開關關掉 改為送風方式 

讓冷氣孔的冷氣以及蒸發器 的水分散發出來 下一次再開車的時候開冷氣才不會有霉味的問題..(恕刪)


這個習慣是正確的,熄火前一段時間關A/C, 只開送風可減少許多異味。我個人經驗認為對風箱內冷凝器壽命也有幫忙。

冷凍油對壓縮機有潤滑功用,冷氣不冷原因很多。如果是壓縮機不夠力造成不夠冷的狀況,換冷凍油是有用,但不冷有可能不是只有冷凍油單一簡單問題而已。
我個人也分享一些經驗:

經驗1:
曾經A/C 燈會不定期一直閃,保養廠師傅(外廠)一直強調是壓縮機的問題,因為換新報價太貴作罷。有一次機會找到一家(外廠)看有用循環機換冷凍油,姑且試一次,這一換從此A/C 燈不再閃爍了。
......只是冷度還是不够冷。

經驗2:
因為換冷凍油信心大增,決定要搞好冷氣要夠冷。找到一家店家(外廠)說可能是內外循環海棉脆化沒換加上風箱太髒,就拆下更新,沒想到局然.....沒感..... 連老板都很失望就說,這一台車(Tercel)風箱這麼小,就只能這樣了。為了荷包,只好默默接受。
順便分享一下,為了讓室內夠冷,這時我買了一個噴水瓶在車裡,夏天剛發動車時噴霧一下,降溫速度很快喔,各位車主不妨試一下。

經驗3:
(終極解決篇)
繼之前換了內外循環海棉加上清洗風箱無效約1年時,發生冷氣失效狀況,於是我又跑去保養廠,老闆第一句話還是,這個壓縮機聲音很奇怪,肯定是壓縮機壞了。然後又幫我問供應商原廠全新28000, 這種價錢讓我不放心。
於是查了網路找到一家專修冷氣及壓縮機的。
結果,這一家真的是專業,車一開過去老闆第一句話就說,這壓縮機正常。聲音大原因很簡單,因為冷媒漏光聲音就大聲。
經用螢光劑驗證一週確定是風箱破了。換一個就可以了。
另外這段時間我問老闆一些問題老闆有幫忙解惑:
問題一:
冷凝器之前換過但換完比剛買時不冷很多,會不會是因為不是原廠冷凝器的關係?
回答一:
老闆要換也是外廠, Tercel 的雖然風箱小,但一定夠冷,包裹冷凝器在風箱內的技巧決定冷氣未來的冷度。而且要慶幸因為風箱小,只需拔掉手套箱就可取出。現今大部分車種要修風箱的話,就需中控台全拆。....這應該是Tercel 小確幸。

問題二:
螢光劑對冷氣管路不佳?
回答二:
這是最準的方法,老闆用的都是進口冷氣用的螢光劑,請車主放心。

問題三:
前面看到另一台壞的是前面的散熱器,我的車可能將來也會漏嗎?
回答三:
這種車款都是壞前面,Tercel 很難壞前面,幾乎壞風箱。....由此可知,為何熱門車會好賣,因為樣本多,問題容易被複製出來。

這一換,我之前的Tercel冷氣出風口溫度回到了7°C的水準,當場感動不已。

之後用了幾年直到Tercel下課前,都沒冷氣的問題了。

我覺得諷刺的是,在這幾年內被不只一間維修廠勸導換壓縮機。結果事實是下課前壓縮機從沒壞過。

所以我個人也很同意,很多車其實是被修壞的。
我家平常都是有兩台車,我算也些經驗。
覺得新車保固期內還是乖一點回原廠,當然該刪的項目還是要刪
這點我認為等過保後再去外廠,保固內去外廠用出問題很難釐清

aquarius69131 wrote:

機油墊圈(材質:鋁...(恕刪)



螺絲的紋路會崩牙 跟 墊片 沒什麼關聯

螺絲會崩牙 是在於上鎖時 的方式不對

或是上鎖時 施力太大




木婁 下 口虎火闌 wrote:拉轉速清積碳這件事在...(恕刪)



車主們如果車子發生問題引擎 不順的時候 回到保養廠

保養師傅的一個動作大概就是先拉高你的車子的轉速 聽聽看引擎的聲音 是否正常

這個時候如果 排氣如果呈現黑煙和白煙 那表示引擎可能有其它的問題

當然如果今天 積碳太嚴重 單單只有靠拉高轉速 來去排出 碳粉的話 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最終的處理方式還是要用 藥水清洗 或是 其他的方式 才能解決



至於 詐欺的問題 這就讓人見仁見智

但是 我個人的想法 今天 車主們會回到原廠去做維修保養 只有兩個字 信任

但是今天原廠的手段 大家或多或少都知道 敲山震虎 的手段是最喜歡做的

事實上大家有機會問問技師 你自己的車子你會這樣子做嗎?

我也坦白告訴所有的車主們 至今 我遇到的 維修師傅 會把客戶的車子當作是自己的車子的人 少之又少

今天原廠如果坦白告訴 車主們 那麼讓車主們自己去選擇 也許 會讓車主們 奇檬子好一點


原廠的技師 連基本的 檢測儀器 都沒有 車主們如何去 信任 車廠

當我們車子 開回原廠 去做保養 只是一昧的 依照規定 去做保養 你會相信 這樣子的一個保養法嗎?


基本的工具都不會使用 原廠的教育訓練 真的讓人刮目相看

今天我PO這篇文章不針對任何 車廠 而是要車主們自己多去了解自己的車子

基本常識要有 也就不會再回原廠被當作 潘仔

買現代車心臟要夠大粒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

柚子哥 wrote:
在這裡跟大家分享 ...(恕刪)


感謝柚子哥的分享~~
peggydoggy wrote:
簡單把你說的濃縮起...(恕刪)


說的沒錯,回原廠保養,懂得刪除一些非必要性的選項確實可以省比較多(這是重點)
而且不用擔心拿到冒牌零件的問題,也減少一些萬一需要出保時的爭議

不只零件、油品也是一樣,自備機油不是不行,但是對自己的保障,最好就是要買公司貨,
如果貪便宜想買水貨,結果不小心買到假貨,到時候又跟原廠灰不清

畢竟東西都用他的,你要他出保固給你,也比較不囉嗦,
但是你自備一堆東西,來源真假不知、品質好壞也不知的狀態下,原廠不能出保很合理

到餐廳用餐,結果自己帶了一堆的外食進去吃,最後吃壞肚子了,如果沒有完全釐清前,要全部歸咎到那一家餐廳、要他賠,也不公平

樓主這篇,個人覺得有幫助,但也有不少需要討論的空間,
個人覺得該給人賺的,就給人賺,但是只要自己能夠多做功課就可以讓自己省一點,原廠幫你備料、保固...傳便便,但是價格較高,最然自己去找料比較便宜,但是還得花時間、又冒買到假貨的風險,這中間的取捨拿捏還是要看車主本身的觀念而定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