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us之外的選擇 Hyundai IONIQ Hybrid 平均油耗22.4km/l 第二季進口導入

john090501 wrote:
Hyundai IONIQ Hybrid引進台灣後
TOYOTA Prius保證吃土吃得飽飽飽
現代的妥置率和新車品質早就大勝toyota
不承認大勝的人
至少也要承認現代贏toyota有13倍!
一分證據講一分話,數據會說話,講話憑證據~
2016年J.D.Power絕對具有壓倒性的公信力!!!



嗯....
您大概不清楚Prius這台車,JD Power同級車VDS可靠度紀錄中到底有多好吧?

http://www.jdpower.com/cars/awards/Vehicle-Dependability-Study-(VDS)-by-Category/843ENG
2016年,Prius V(台灣Prius α的五人座鎳氫電池版)上榜首(No.1)
同場加映:http://www.jdpower.com/ratings/study/2016-Vehicle-Dependability-Study-(VDS)-by-Category/843ENG/Compact-Car/1088
Prius分數也很漂亮

http://www.jdpower.com/cars/awards/Vehicle-Dependability-Study-%2528VDS%2529-by-Category/1882ENG
2017,2014年份的Prius V跟Prius都上榜首


再繼續往前追朔...
2015:http://www.jdpower.com/ratings/study/2015-Vehicle-Dependability-Study-(VDS)-by-Category/433ENG
Prius也在領先集團。

2014:http://www.jdpower.com/ratings/study/2014-Vehicle-Dependability-Study-(VDS)-by-Category/432ENG/Compact-Car/1088
2011年式的Prius,表現比較差。可能跟小改款有關。

2013:http://www.jdpower.com/ratings/study/2013-Vehicle-Dependability-Study-(VDS)-by-Category/431ENG
2010年份的Prius又是No.1

2012:http://www.jdpower.com/ratings/study/2012-Vehicle-Dependability-Study-(VDS)-by-Category/430ENG/Compact-Car/1088
首獎從缺。但注意到了嗎?Prius拿到滿分!!



Hyundai IONIQ Hybrid要挑戰Prius長期以來的VDS成績,我只能說這難度可不小(笑)
國外上市未滿一年,妥善率還未知
這時候只能用配備取勝
(類似 Ford Kuga/focus 把安規給好給滿的策略)
另外希望豐田系的油電粉能理性討論,這台引進對臺灣消費者是好事,有競爭才有進步(希望豐田集團不要忘記開發 THS 3代)

CUFOX wrote:
去搜尋油電車過熱就...(恕刪)


如果是用搜尋的,我也覺得蠻好玩的
所以我搜尋福特或是其他品牌的問題
所以他們妥善都不好?
沒有數據用搜尋的是不是不夠可以參考阿
明月下的清風 wrote:
擁有變速箱,對混合動力系統來說並不代表有優勢。

而且您根本講錯了,Prius跟Volt並沒有「電力系統取代變速箱」這回事。
請不要把內燃機車輛的運作原理思維,搬到電動車與混合動力車款上套用。

首先,Prius使用的是eCVT,因此根本沒有「變速」這回事。
(如果有網友不懂為何Prius沒有變速,請去玩一下這個模擬器,才會知道我到底在說什麼。
http://eahart.com/prius/psd/)

Prius原理我懂喔,它就是用電力系統來讓引擎可以在不同車速下以較理想的轉速輸出,
這就可說是用電力系統取代變速箱的功能。

明月下的清風 wrote:
至於Volt,這台根本就是增程式電動車,電動車本來就不需要變速箱。

錯囉,
它可不是增程式電動車,增程式電動車是指串聯式油電混合車,
但Volt主要是並聯式混合,
二代甚至完全取消純串聯的能量路徑模式,
你還是先去做做功課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3-wGOyT2-I&t=258s

明月下的清風 wrote:
而且說到零件成本,我想就長期持有,相對於永磁無刷馬達來說,變速箱是絲毫佔不到便宜的(笑)

Toyota油電系統是低成本方案,我前面就說啦。


明月下的清風 wrote:
至於混動系統過熱問題,那是設計上的瑕疵。比如Prius 3代的氣冷系統問題。
這只要改成水冷就可以了,像2代Prius與4代,目前都未聽過同樣問題發生。
至於IONIQ Hybrid的可靠度還在未定之天,畢竟系統還很新。
至少還要等3年後才會知道。
Prius的可靠度就不用說了(笑)
而且不要以為IONIQ Hybrid就不會有混合動力系統過熱的問題。
這個系統一樣是雙馬達,一樣有變頻器存在。
雖然ICE最大熱效率兩台一樣都有40%,但明顯運作時間(Hybrid系統運作時)會比Toyota HSD要來的長(對比Prius),引擎室溫度也因此很可能會比較高的。
另外還有一個隱憂。
目前還不知道實際上運作的狀況,但如果行車電腦程式寫成低速主要靠MG推動的話,那就不能說電池/馬達壞了系統還能跑。
但這還是要看實際油電系統運作的程式怎麼寫。
至於並聯式Hybrid的缺點,我想聽過Honda Insight的人應該都會有印象。
IONIQ Hybrid的運作,跟並聯式Hybrid是非常相似的。
會不會有同樣的問題還需要觀察。
最後再補充國外網站的試駕報告連結,對這台車有興趣的可以去看一下。
http://www.greencarreports.com/news/1108958_2017-hyundai-ioniq-hybrid-first-drive-review

看來你應該還不懂Prius會過熱的原因。
關鍵並不在於運作時間和引擎熱效率,
而在於低速高功率輸出時,有大量的能量經由串聯式路徑傳輸,
這樣的過程不但能量效率較低,且會給電機系統很大的負擔。

像IONIQ這種有獨立變速箱的設計,
完全不需要用到串聯式傳輸路徑就能在低車速下讓引擎高功率輸出,
自然不會有這種過熱的情形。


CUFOX wrote:
錯囉,
它可不是增程式電動車,增程式電動車是指串聯式油電混合車,
但Volt主要是並聯式混合,
二代甚至完全取消純串聯的能量路徑模式,
你還是先去做做功課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3-wGOyT2-I&t=258s


...(嘆氣)
如果您不懂什麼是串聯式與並聯式Hybrid這種基礎問題的話,我想就不需要繼續再跟您討論下去了。

你這個影片,CD1 mode跟CD2 mode根本都是串連式的Hybrid運作啊!!

兩套電力+MG一起並聯使用並不是並聯Hybrid,ok?
如果這種假說成立的話,那Tesla model S P90D,也是並聯混合動力系統了!!!(笑)


CUFOX wrote:
Prius原理我懂喔,它就是用電力系統來讓引擎可以在不同車速下以較理想的轉速輸出,
這就可說是用電力系統取代變速箱的功能。


您這論點,錯的還蠻離譜的(笑)。
因為車速只跟MG2轉速有關,與ICE轉速無關。
(您真的懂PSD運作原理???)


CUFOX wrote:
關鍵並不在於運作時間和引擎熱效率,
而在於低速高功率輸出時,有大量的能量經由串聯式路徑傳輸,
這樣的過程不但能量效率較低,且會給電機系統很大的負擔。


關於過熱原因,問題一直不在電機系統的負擔上,而是散熱問題。
一套系統如果散發出1kwh的熱量(注意單位),只要有辦法帶走超過1kwh的熱量,那就不會過熱。

這就跟電腦的CPU一樣,溫度過高導致當機,降頻、加強散熱(比如改水冷或增大散熱片面積)都是處理的方法。
一般內燃機車輛也一樣,引擎室散熱系統帶走的熱量不夠多的話,就算是純機械式無電子零件的結構方式,系統還是會停擺癱瘓。

也就是說,「電機負擔太大會過熱導致停擺」這種假說,在一套系統中其實是說不通的。
如果這個狀況成立,那就表示系統的散熱機制是有問題,需要加以改善的。

反觀IONIQ Hybrid的系統,其中一個MG離ICE實體距離很近,且是負擔低速下的主動力輸出,因此散熱系統設計將會很重要。
明月下的清風 wrote:
...(嘆氣)
如果您不懂什麼是串聯式與並聯式Hybrid這種基礎問題的話,我想就不需要繼續討論下去了。

沒搞懂的是你喔。

明月下的清風 wrote:
你這個影片,CD1 mode跟CD2 mode根本都是串連式的Hybrid運作啊!!

並不是喔,
這兩個模式是電池直接輸出,能量並不是來自引擎,
影片中也說得很清楚了,兩代最大的差異是二代不會有任何時段是純串連式輸出。

請搞清楚,並不是只要有純電輸出模式就叫串連式混合喔。

明月下的清風 wrote:
兩套電力+MG一起並聯使用並不是並聯Hybrid,ok?
如果成立的話,那Tesla model S P90D,也是使用並聯混合動力系統了!!!(笑)

我可沒有這麼認為喔。
CUFOX wrote:
並不是喔,
這兩個模式是電池直接輸出,能量並不是來自引擎,
影片中也說得很清楚了,兩代最大的差異是二代不會有任何時段是純串連式輸出。

請搞清楚,並不是只要有純電輸出模式就叫串連式混合喔。

明月下的清風 wrote:
兩套電力+MG一起並聯使用並不是並聯Hybrid,ok?
如果成立的話,那Tesla model S P90D,也是使用並聯混合動力系統了!!!(笑)


我可沒有這麼認為喔。


那個...
我把這段前後自相矛盾的回覆作個備份。

尤其「兩個模式是電池直接輸出,電池直接輸出,能量並不是來自引擎」
然後馬上就補一句「二代不會有任何時段是純串連式輸出」
您沒發現,這句已經自爆,前後矛盾了嗎?

那句「我可沒有這麼認為喔」,看來也很經典...
兩套串連馬達並聯推動=並聯Hybrid???

所以您認為「Volt不是純串聯式Hybrid系統」成立的同時,「Tesla model S P90D並不是並聯Hybrid系統」也同時成立???
嗯....我承認我不太懂薛丁格的貓這回事

其他我不多說了(笑)
明月下的清風 wrote:
那個...
我把這段前後自相矛盾的回覆作個備份。

尤其「兩個模式是電池直接輸出,電池直接輸出,能量並不是來自引擎」
然後馬上就補一句「二代不會有任何時段是純串連式輸出」
您沒發現,這句已經自爆,前後矛盾了嗎

抱歉,沒有矛盾喔。
你覺得矛盾只是因為你不懂而已。

有純電模式不代表是串聯式混合,這點你要先搞清楚。
明月下的清風 wrote:
您這論點,錯的還蠻離譜的(笑)。
因為車速只跟MG2轉速有關,與ICE轉速無關。
(您真的懂PSD運作原理???)

抱歉,錯得離譜的是你喔。

你認為車速只跟MG2有關?
你以為MG1和ICE轉速都是0的時候也能跑?

CUFOX wrote:
抱歉,沒有矛盾喔。
你覺得矛盾只是因為你不懂而已。

有純電模式不代表是串聯式混合,這點你要先搞清楚。


所以你的「並聯式」跟「串聯式」,定義到底是什麼?

你提供的影片中CD1跟CD2,寫的是一個電池提供兩套MG,各自由電力去一起提供動力。
這還是串聯式系統。
(不是兩個串聯的電力動力系統並聯在一起運作,就叫並聯式混合動力。我會提Tesla Model S P90D也是同樣原因)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