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自已錢包,覺得買的東西C/P值自已覺得不錯就好了.
國內廠商或是大老闆也是為自已荷包著想,都賣得比國外貴.
政府也常鼓勵廠商要走出去賺外國人的錢.
消費者也要走出去,誰的東西便宜好用,CP值好,就買他的就對了.管他那一國,自已的錢包最重要.
這年代什麼都漲,就是薪水不漲,自已荷包不顧好,只能怪自已,為了愛用國貨花大錢,說真的錢是老闆賺走了,當你沒錢可憐時,老闆也不會分給你.就只有怪自已了.
所以最好是一些保護國內產業的保護都該拿掉,特別是汽車產業.保護了幾十年,汽車還是沒外銷,就是國內漲價有份,汽車原廠保養毛利超過50%,比台積電毛利更高.每一家汽車股票都很高都很賺錢,就是汽車沒法子外銷,國內消費者發大錢去買比國外貴的車,因為台灣汽車產業已襲斷了,就幾個大老闆控制了,其他小廠也跟著附和,國民消費者永遠都是輸的一方.因為利益都跑到大老闆手中了.
有時覺得倒不如不保護汽車產業使台灣沒有汽車產業,汽車都由國外進口,可能都還會便宜些.
"異樣眼光?"就當作那些有異樣眼光的人喜歡將想法強加於別人就好了,但是想法不一定是對的.
10多年前我曾經被一位單位長官說我新買的車,拖吊桿是由保桿開孔鎖上去的,他笑說是飛機的空速管嗎,因為他是空軍的,而且那時日式國產車都是拖吊環直接作車底的,結果幾年後那位長官還不是一樣去買了一台有"空速管"的汽車,設計在變,只是我那時買的車設計比較先進而已.
無名 wrote:
以下內容為某網路新聞...(恕刪)
你這篇好像是改編自以下這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ad8aff0102dyic.html
http://www.peaceever.com/003/02/20120820/4967.html
日本人说:我们不会向两个国家道歉:一个是韩国 另一个是中国
因为在中国随处见日本电器、手机、汽车,而在韩国街上你转上几天也不会看到1辆日本车--这就是日本不敢轻视韩国的理由
日本松下有1位高官说过:不管我们如何努力,韩国人也不会买我们的产品,但就算我们永不向中国道歉,中国人照样会买我们的产品。1句让中国人从头凉到脚的话。每买1百元日货就会给日本政府送去5元钱,让日自卫队多造10颗子弹,多印8页教科书。如果你买日本汽车,将来开上中国街头的日本坦克就是你造的,如果你买日本橱具,将来射穿同胞头颅的子弹就是你造的,如果你买日本电视音响,将来就会在战地喇叭中听到同胞被杀的哀鸣!请传给20个人,支持中国,抵制日货,就算没有回报,这也是你的义务!请大家将这个消息发送到你所在的每1个群,日本对中国的依赖程度现排最前,特别是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如果中国人1个月不买日货,日本将有数千家企业面临破产。如果中国人6个月不买日货,日本将有1半人失业。如果中国人1年不买日货,日本经济结构彻底瓦解,日加上太阳,也不会给你加QB。考验的就是你那颗国心
。特别是在前几天的台海局势十分严峻时期,小日本还坚决要插手!!现在又撞沉了台湾渔船,扣留了船长,俨然把钓鱼岛纳于自己的领土,真是气死人!!!愿意的就转发,不愿意的希望你默默无语看看就行!也许你发布一次!就牵动日本经济1亿元
我对天发誓 如果三个月没有1百万人转的话这表示我们中国人真的败了 是中国人转发顶起来! 让我们铭记这耻辱。
-----白岩松
絕大多數跟他的人生經歷,生活周遭有很大個關係,
製造業的每天加班趕訂單,操的要命,確要跟不擇手段的國家競爭,更會珍惜MIT的重要性
服務業,媒體,有錢便是娘,誰給的錢多,我就幫誰說話,
(以上說的只是相對的多數,並不是絕對,想信也有很多服務業朋友熱愛自己的國家)
買MIT的產品怎麼跟愛國沒關係?就是有關係,對台灣經濟的貢獻是不用多說的,
但是目前台灣這個社會,已經形成了個人的利我主義,
民族主義被當作過時的東西,義和團(但在他所崇拜的韓國確是這種氣氛最濃的國家之一)
一切只要自己好就好了,管你是不是一起生活在這個小島上的居民,
也許台灣內部的氣氛讓大家對國家的認知產生了錯亂,所以就都無所謂
但他們是否有想過,沒有台灣民族意識,只想到自己好的人,
認為自有品牌就是爛,不照顧自己人,沒有比較便宜,寧願買競爭國產品。
或收點小惠攻擊自有品牌,一切功利,CP值至上,
所以這些人有一天如果也當了老板,他的公司也是這樣,
只想到利益,不會照顧本國消費者,也被另一批自我功利至上的消費者嫌,批評。
周而復始,惡性循環,這就是台灣現狀,
你自己心態不改變,只要求別人改變,這個國家怎麼能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