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elantra看台灣車市有感而發

stevelu wrote:
也要看看台灣有多少...(恕刪)


所以您覺得一年賺快兩個股本,EPS 18元是合理的賺頭囉

給您參考一下,同年度的台積電EPS 11.82,算12元。
有看到有人說關稅取不取消是沒差的,這我是持不一樣的意見啦
商人只要看到有商機的地方,是一定會前往的。

下面這是進口車要繳的稅費

進口小汽車應繳進口稅費(包括進口稅、貨物稅、營業稅及推廣貿易服務費)
之計算方式及適用之稅率,不因其為新、舊而有別。各項進口稅費之計算方式如下:

完稅價格=離岸價格(FOB)+運費(FREIGHT)+保險費(INSURANCE)


(一)進口稅=完稅價格×進口稅率(配額內稅率18.9%、配額外稅率30%)


(二)貨物稅=(完稅價格+進口稅) ×貨物稅率

25%(排氣量2,000CC以下者)

30%(排氣量2,001CC以上者)

(三)營業稅=(完稅價格+進口稅+貨物稅) × 營業稅率(5%)
(四)推廣貿易服務費=完稅價格× 推廣貿易服務費率(0.04%)

假設馬六也是泰國生產的,所以進口稅是18.9%、貨物稅30%,營業稅跟推廣
貿易服務費不考量。

馬六汽油中階款的價格是116.9萬,回除回去,116.9 / 1.3 / 1.189 = 75.6。

76萬,你要買ALTIS還是馬六中階款?

只要不是日本、韓國、南非、澳洲、墨西哥、馬來西亞及泰國生產的,進口稅就是
30%。

175萬左右的歐洲進口車或LEXUS不含稅的話,大概是104萬,這時候你會LP捏一下
買進口車還是依然買神車?

商人可能不會就直接把價格降那麼多,但要增加銷售的話降到能打動你的價格是一定的。

yashro0905 wrote:
所以您覺得一年賺快兩個股本,EPS 18元是合理的賺頭囉

給您參考一下,同年度的台積電EPS 11.82,算12元。


把台灣市場做大,那就麻煩增產報國,衝高新生兒數量,20年後就會有成果
覺得和泰賺太多,那拜託別去買他的車,讓市場決定他的行銷策略

stevelu wrote:
把台灣市場做大,那...(恕刪)


所以我才說取消關稅啊,讓市場決定啊,不要用關稅保護啊
你關稅不取消,怎麼讓市場決定?
以消費者立場當然是關稅低,以政府立場是關稅高

以偉大的台灣車商立場是....

看誰是最大聲的反對者???

車價有討論空間,但是你價格台灣商人為什麼

愛拔原廠配備,是成癮還是無良??


yashro0905 wrote:
所以我才說取消關稅...(恕刪)
yashro0905 wrote:
175萬左右的歐洲進口車或LEXUS不含稅的話,大概是104萬...(恕刪)


不打稅的話一樣是賣175萬


中和小黃 wrote:
不打稅的話一樣是賣175...(恕刪)


有競爭的情況下無法維持原價的,你不降,人家BMW降、賓士降。
消費者買誰的?

除非所有的車商都談定了,台灣這市場就是要給和泰賺、給嚴家賺。
不然我只要降了,我就能搶到市場,我為什麼不降。

降了的獲利不會比現在的差,又能搶市佔,我實在不知道為什麼不降。
yashro0905 wrote:
有競爭的情況下無法...(恕刪)


關稅又不是沒降
只是降的速度趕不上車商漲價的速度

兩個B賣得那麼好幹嘛降
很多人說什麼市場小 模具攤提問題
這些我一直懷疑 (至少toyota)
應該是車商賣貴(或台灣基層薪資過低~老闆不給多薪or老闆太多競爭沒利潤) 才市場變不大


國瑞汽車2010年起開始為日本豐田代工Altis車款,外銷供應中東市場,出口量在2014年曾衝上9.3萬輛巔峰。惟近兩年受中東景氣不佳拖累,外銷量下滑,2015年8.18萬輛,2016年5.02萬輛 (Altis賣太貴了啦 攤提哦)

都能幫日本代工了!!(運費差異計入 也許相近)

澳洲人口跟台灣差不多 一年可以賣台灣3倍量(地大?) 人家就不會市場小 (賺錢3倍?所以一直買?)



weblog wrote:
很多人說什麼市場小 ...(恕刪)


澳洲一年可以賣近百萬輛哦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