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受害的怎會是車商?他們引用不切實際的數據可以增加銷售量,明明就是受益的一方,這你也要硬柪喔?你的立場才令人懷疑,該不會你也是受益的人吧?
3.如果測試數據是有公信力的,那車商引用有何錯誤?何需開罰?
4.你的"中庸"的測試條件很奇怪,設定一個大家都不可能的駕駛模式,這樣才叫"中庸"
5.設定不合理的測試條件,測出來的數據叫公信力,那為什麼不要設定一個合理的條件來測試?其實大家心知肚明嘛,不同車種在不同駕駛模式下各有強弱優缺,這樣的測試結果是可以被引導及設計的
別人可以不清楚,但車商不可能不清楚,明知一般駕駛狀態不可能達到,卻故意在宣傳時誤導大眾,造成"很省油"的錯誤印象,才會造成售後的糾紛,以ix35來說,實際使用的油耗數據比宣傳的數據更佳,就沒有人會去抱怨車商欺騙,版上已經很多車主跳出來證明,並不乏以圖片佐證,這一點,南陽做的比各台廠更負責,更值得被信賴,老是說韓國人奸詐,台廠又有哪一個老實?
carens wrote:1.本人沒那個閒功夫記清楚是那個單位開罰,既然你說是公平交易委員會,那更好,更有公信力,如你說數據是有公信力的,那公平會為何開罰?2.受害的怎會是車商?他們引用不切實際的數據可以增加銷售量,明明就是受益的一方,這你也要硬柪喔?你的立場才令人懷疑,該不會你也是受益的人吧?3.如果測試數據是有公信力的,那車商引用有何錯誤?何需開罰?4.你的"中庸"的測試條件很奇怪,設定一個大家都不可能的駕駛模式,這樣才叫"中庸"5.設定不合理的測試條件,測出來的數據叫公信力,那為什麼不要設定一個合理的條件來測試?其實大家心知肚明嘛,不同車種在不同駕駛模式下各有強弱優缺,這樣的測試結果是可以被引導及設計的別人可以不清楚,但車商不可能不清楚,明知一般駕駛狀態不可能達到,卻故意在宣傳時誤導大眾,造成"很省油"的錯誤印象,才會造成售後的糾紛,以ix35來說,實際使用的油耗數據比宣傳的數據更佳,就沒有人會去抱怨車商欺騙,版上已經很多車主跳出來證明,並不乏以圖片佐證,這一點,南陽做的比各台廠更負責,更值得被信賴,老是說...(恕刪)
我過去曾在機車廠(已離職超過5年)負責過車輛認證,其中也包含油耗認證(只負責文件部分,不包括測試的實務操作)。當時是負責歐盟認證,沒接觸國內的認證。但國內相關法令規定,多半也是參照歐盟或美國法規訂定的。大致也能猜到能源局測試的方式,我只是拿自己的經驗解釋為何測試結果跟實際使用有落差。如果這樣表示我立場有問題………那要懷疑請自便吧,我也懶得解釋。
從頭到尾,我也沒有幫任何一家特定車廠說項,只是解釋為何測試數據與實際使用上會有差異。測試的方式跟條件的制訂都有其根據,要是你真的有興趣知道,我可找規範給你看,如果你有閒工夫的話。測試方式的制訂單位也是歐盟議會或美國公路總局等單位,不是車廠想怎麼測就怎麼測。檢測單位的公信力,在於確保大家(各車款)都是在同一個條件進行測試,測出來的結果是公平的,這就是一個客觀的參考依據。
我在第一次回你文章的時候就說了,測試數據本來就會跟實際有落差,但只要不同車款是在同樣條件進行測試,測得的數據還是可以作為一個客觀的標準。認證的公信力是確保這個標準的客觀與公正。
另外你在爭論的,實驗室裡樣樣條件都是設定好的,跟實際開車的情況不一樣……是沒錯啊!也就因為實驗室裡樣樣都是固定的條件,測出來結果的公平性才能讓各車廠沒話說啊!否則請問你覺得要怎麼測才公平??實際路測?就算你固定在同一條跑道上測試,光是空氣的溫度濕度風向風速都是影響因素,你有辦法控制?
chunhsing wrote:
我過去曾在機車廠(已...(恕刪)
歐盟就會客觀標準且值得信賴嗎?
那是你的感覺,我可不以為,
有時候一些制度只是優勢者玩弄弱勢者的遊戲規則而已
大家眾所皆知的ISO制度,聽起來頗有公信力,其實不然,
十幾年前我上班的公司正要申請ISO認證,
我也在臨時受命的小組裡,所以知道內容,
所有的流程都在改變,為的就是通過認證,並非品質提升,
而在最後的儘要關頭,認證小組還沒到來,公司已經肯定告訴我們“過了”,為什麼可以肯定,因為有很多“小朋友”的幫忙,“小朋友”撒下去,再做做表面功夫,它就是會過,為什麼?說穿了認證機構也是愛你的“小朋友”而已,只要企業夠大,“小朋友”夠多,拿ISO有何困難?
所以,你很容易發現,每次黑心食品出包,廠商都是拿SXS認證的,有用嗎?還不是照常黑心。
我確實沒有閒功夫和你抬槓,
對我來說只是浪費我的時間而已,
所以,不用再點我的檯了,我不想回應,打字很辛苦,又沒薪水,又傷眼睛,再說下去也是各說各話而已,不會有具體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