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信最近持續在關注本站汽車版的網友們,肯定已經聽過「Ioniq 5」這個大名。由Hyundai總代理南陽實業引進、採現代集團全新E-GMP電動車平台打造的Ioniq 5,在3/2發表會當天宣布開始接單後的3.5小時內,首批120輛配額便全數被搶購一空,創下品牌在台銷售里程碑,目前接單數更已超過兩百張。南陽實業很快地在Ioniq 5發表後不久舉辦試駕活動,趕在四月份正式交車前讓媒體們搶先體驗,究竟這款被原廠定義為「全新型態未來SUV」的電動車到底魅力何在,能讓百來位準車主們未見到實車就搶著入手呢?

其實,Ioniq 5並不是Hyundai首款引進的電動車。在去年九月份,總代理就打著「你的第一部電動車」的稱號,帶來最低入手價不到130萬元門檻的Kona Electric,率先布局「平價」市場。這次Ioniq 5能引起搶購風潮,定價依然還是關鍵因素。當前車系編成按動力及續航規劃EV 400、EV 500及EV 500 Performance三車型等級,售價分別為145萬元、169萬元及189萬元,儘管整體價格帶略高於Kona Electric,但放在國內為數不多的電動車清單中,仍落在低價位區間;和電動車銷售指標Tesla Model 3的開價相比(165.49~222.49萬元)也更是親民。

當然,Ioniq 5本身的產品力也是一大賣點。不像Kona Electric仍與傳統燃油車共享架構,建構在全新E-GMP電動車平台之上得以讓Ioniq 5跳脫舊世代框架,由內而外重新設計一番,也順勢建立起「Ioniq」電動車子品牌新形象,並作為首發先驅,未來還會有房車Ioniq 6及大型休旅車Ioniq 7加入車系陣營當中。另一方面,近期多次試駕過的Kia EV6,也是誕生自同一平台的產物,就規格及定位可視為Ioniq 5的雙生兄弟。

E-GMP電動車平台就和其他常見的模組化底盤一樣,可按產品開發需求調整尺寸及軸距;電池部分也採模組化設計,可支援個別分件維修。另外,該平台也支援最大800V高壓快充架構,最高可以350kW功率進行充電。以Ioniq 5而言,官方表示使用相對應的極速充電樁充電,可於五分鐘內補充約110公里的續航里程,由電量10%充電至80%也只需要18分鐘。國內引進的Ioniq 5電池容量區分為52kWh(EV 400)及72.6kWh(EV 500、EV 500 Performance)兩種規格,關於續航里程及輸出數據可參考下列表格;南陽實業另針對Ioniq 5的電池系統提供八年16萬公里的保固。
Ioniq 5車系規格表 | |||
車型 | EV 400 | EV 500 | EV 500 Performance (試駕車款) |
驅動方式 | 單馬達後驅 | 單馬達後驅 | 雙馬達四驅 |
最大輸出(hp/kgm) | 169/35.6 | 217/35.6 | 306/61.9 |
車重(kg) | 1,853 | 1,962 | 2,109 |
0~100km/h(秒) | 8.5 | 7.4 | 5.2 |
電池容量(kWh) | 58 | 72.6 | 72.6 |
續航里程(NEDC) | 438公里 | 567公里 | 496公里 |
- 45 EV Concept-1
- 45 EV Concept-2
- 45 EV Concept-3
- 45 EV Concept-4

眼前的Ioniq 5幾乎是將45 EV Concept擁有的特色及神韻都保留下來,平整式的水箱護罩和兩側的頭燈組結合在一塊兒,下緣則有V-Shape數位印象識別燈陪襯(EV 500以上等級標配),於夜間亮起時的辨識效果相當華麗。
- 頭燈-1
- 頭燈-2
- 頭燈-3
- 進氣口-1
- 進氣口-2

側面搶戲程度可不亞於頭尾,上半部車身線條仿造當年初代Pony的掀背車身形,下半部車門鈑件由Z-Shape印象式折線勾勒,剛硬筆直的線條和向外突起的圓形輪拱形成強烈對比,乍看之下實在不像是輛休旅車,但或許這就是原廠對於未來SUV的想像。除此之外,以現今汽車造型多追求流線的趨勢,尤其是強調低耗能的電動車款多半有著低矮圓滑的身形,大膽採「直線」、「折角」刻劃車體的Ioniq 5反倒顯得格外突出且特色鮮明,令人過目難忘。事實上,Ioniq 5的風阻係數值仍控制在0.288,和其他電動休旅車並無太大差異,也優於大多數搭載燃油引擎的同尺碼傳統休旅車。
Ioniq 5尺寸比較表(單位:mm) | |||
車型 | Ioniq 5 | Tuscon L | Santa Fe |
長 | 4635 | 4630 | 4785 |
寬 | 1890 | 1865 | 1900 |
高 | 1605 | 1670 | 1710 |
軸距 | 3000 | 2755 | 2765 |

厚實的C柱及傾斜的後擋風玻璃都是和初代Pony相仿的共通點,全車系都採平整化門把以利提升行駛間的能源效率,不過僅有EV 500 Performance為電動彈縮式,其餘車型則為手動式。窗框部分於EV 500以上等級採高光亮黑搭配,入門為霧黑款式。充電孔設置於右側後方,看似平凡無奇,但充電蓋本身是採電動啟閉,增添不少儀式感。

充電接孔採AC交流電J1772、DC直流電CCS1規格,一旁的方格燈號在充電時正是電量指示的參考。

車尾造型和車頭相互呼應,貫穿式LED尾燈同樣由Parametric Pixels數位像素組成,於中央再嵌入「IONIQ 5」立體車型銘牌,簡潔有力又帶有濃厚的科技感。最上方的大型擾流尾翼不只強化Ioniq 5的運動感,更重要的是中央簍空的設計,對空力效應也有所助益,也省去配置後雨刷的必要性。

由一個個排列整齊劃一的小正方形組成的LED尾燈,看起來饒富趣味,又有點懷舊感,和方框式樣的頭燈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 圈胎-1
- 圈胎-2

不只外觀忠實還原45 EV Concept的模樣,Ioniq 5的內裝也盡可能實踐當初的構想,把「家」的概念搬進整個座艙之中,營造舒適開闊的放鬆氛圍。簡潔的水平式中控台向前方擋火牆區域靠齊,為前排騰出更多活動空間,前座及中央扶手都有暗藏玄機,後文將一一介紹。

坐進車內首先印入眼簾的便是這組雙12.3吋螢幕,立刻讓人聯想到先前試駕過的EV6,不同的地方在於Ioniq 5並沒有採EV6的曲面而僅是單純的平面造型。另外,在最左側也比EV6多規劃磁吸式面板可以利用,大概就是像家中的冰箱會用磁鐵固定照片或便條等使用情境。
- 方向盤-1
- 方向盤-2
- 方向盤-3

線傳排擋系統已整合至方向機柱中,由向前或向後轉來變換檔位,P檔則為設置在右側的按鍵,初次操作會需要一段時間去適應。像是在移動車輛的過程中,可能因為過去太習慣某一豪華品牌的換檔方式,一不小心就用撥的,結果反而觸動了雨刷


Auto Hold、電子手煞車、電動尾門及動態穩定系統等開關,全數集中於中控台最左側區塊。
- 儀錶-1
- 儀錶-2
- 儀錶-3
- 儀錶-4
- 多媒體-1
- 多媒體-2
- 多媒體-3
- 音效-1
- 音效-2

Hyundai SmartSense駕駛輔助系統是全車系標配,涵蓋SCC智慧型主動車距維持(附Stop&Go)、LFA全速域車道維持輔助、LKA車道偏移輔助、LDW車道偏移警示、FCA前方主動煞停輔助、FCW前方撞擊警示、FCA-JX對向來車路口煞停輔助、FCW-JX對向來車路口安全偵測、BCA盲區碰撞避免輔助、BCW盲區偵測警示、RCCA後方交通防撞輔助、RCCW後方交通防撞警示、LCA車道變換後方警示、LVDA前車駛離提醒、DAW駕駛疲勞警示及ROA後座乘員未下車提醒,自EV 500以上等級再追加SEA安全下車輔助(附車門鎖定)及BVM盲區影像輔助(儀錶整合),安全防護相當完善。
- 環景-1
- 環景-2
- 環景-3

上回EV6介紹過的智能遙控停車輔助系統,標配於Ioniq 5 EV 500以上等級,結合自動停車輔助、車位駛離輔助、規避障礙輔助及偵測自動煞停等功能,可在車外以鑰匙遙控車輛前進或後退進出停車格,或是在啟用自動停車找到合適的停車格後,下車再交由系統停妥,同樣也是以鑰匙遙控,可說是初階自動駕駛的範疇了。
- 空調-1
- 空調-2
- 空調-3
- 飾板
- 氣氛燈

進入到機能部分,首先在中控台下方設有一處小型置物空間,還有一組USB充電孔及12V電源插孔,充電中的手機剛好可以放在此處。

宛如置物櫃抽屜的手套箱容量也不小,放進一個1.5公升的水壺也還綽綽有餘。
- 中央扶手-1
- 中央扶手-2

更特別的是,整組中央扶手可進行前後14公分的滑移,讓前座中央騰出更多活動空間,機能性和便利性可都不會輸給MPV車款。
- 前座-1
- 前座-2
- 前座-3
- 前座-4
- 前座-5

從羅學長及Harvey一秒入睡的姿態來看,這兩張座椅在此狀態下的舒適性想必已經不用再多做說明了。
- 後座-1
- 後座-2
- 後座-3
- 後座-4
- 後座-5
- 後座乘坐-1
- 後座乘坐-2

附電動遮陽簾的大面積玻璃車頂,是EV 500 Performance的獨享標配,也是EV6所沒有的配備項目。
- 行李廂-1
- 行李廂-2
- 行李廂-3
- 引擎室-1
- 引擎室-2
- Eco
- Normal
- Sport
- Snow
- 回充-1
- 回充-2
- 回充-3
- 回充-4
- 回充-5
- 回充-6
- 回充-7
- 回充-8
- V2L-1
- V2L-2

海外版本在車內後座下方甚至還給了一組插座,省去使用轉接器的麻煩,但可惜的是國內引進的車型全數皆未搭載,依舊只能透過USB或12V電源插孔供電。
- 1
- 2
- 3


火鍋解決完,工作可還沒做完


值得一提的是,當前不少電動車都強調過單踏板控制這項特點。然而就過去的駕駛經驗,啟用該模式後反而必須更謹慎拿捏鬆開油門的幅度,否則過於強烈的回充力道只會讓車輛頻頻點頭,影響乘坐舒適度。在出發前原廠特別強調Ioniq 5的i-Pedal有經過優化,回充減速的過程會修飾得更加線性。實際以i-Pedal駕駛時,確實感覺得出在緩緩鬆開油門的當下,那種突如其來的煞車感要比其他品牌的系統來得輕微,但同樣還是能達到該有的減速效果。反倒是Ioniq 5自身的煞車制動力道還有進步空間,於踩踏煞車前段可以再更加強一些,才能給予駕駛者更多信心。

即便Ioniq 5和EV6系出同源,兩者的底盤調性並沒有依樣畫葫蘆地相互複製,且從外到內的設計大概也能看得出端倪。相較於EV6略帶運動化的調校設定,Ioniq 5所帶來的回饋倒是和自家休旅車相當接近,懸吊阻尼的作動柔順舒適,對彈跳衝擊的處理更加高明,濾震性出色,僅因腳採20吋圈胎組而讓路面資訊的傳遞多了些,但整體來說會比EV6更偏重乘載取向。另一方面,我們認為Ioniq 5的座艙隔音頗有幾分高級車的風範,在行進間的窗外風切聲及輪胎滾動噪音,並沒有因為少了引擎聲的干擾而因此被放大,依然維持良好的隔音品質,這點值得讚賞。

或許是因舒適化的懸吊調校,Ioniq 5以較快車速攻入連續彎道時,車身側傾要比預期中來得容易察覺,且重心移轉時的慣性感受也相對明顯。縱然因電池模組配置於底盤而使重心集中於底部,但貼地性及平穩度都不及同門出生的EV6,顯現兩車不盡相同的操駕特性。但話又說回來,以Ioniq 5超過兩公噸的噸位及長達三米的軸距,在精準轉向及四驅系統相輔相成的幫助下,身手已算是靈活一掛,足下四輪在激烈操駕時發揮應有的循跡性,避震器也能紮實支撐著重量,整體協調性依舊不俗,不會讓人感覺像是在開一輛大休旅車。

一直以來,多數電動車產品宣傳重點總是著墨在馬力多大、加速多快或續航多少等性能方面的較勁,這些數字固然重要,但隨著各家車廠造車技術的提升,差異便不再那麼明顯,就像燃油引擎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同排氣量能榨出的動力數據也都大同小異。如今我們更在意的是,電動車能不能在駕馭之外帶來與傳統燃油車不一樣的使用體驗?Ioniq 5正好給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答案。從跳脫以往的前衛外型,到以「家」為出發點打造的寬敞座艙,和善用「電」的V2L功能運用,Ioniq 5將人車之間的關係進一步拉近,不再只是從A點移動到B點的交通工具,而是將電動車的特長發揚光大,有了更多層面的應用方式,才更能在未來「電動車海」中脫穎而出。
▌回文抽獎活動
活動規則:
看完本篇文章後,回覆文章留下你對 Ioniq 5 EV 500 Performance 的觀點,任何看法或評價都可以,就符合抽獎資格,但複製貼上別人的回覆內容,會直接喪失抽獎資格,請務必發表自己的看法。獎品是車廠原廠精品,僅有一個名額。
抽獎回文活動截止時間至2022年3月21日中午12:00止,之後會抽出得獎人並在本篇文章內文更新得獎名單,請把握時機參加!




▍Hyundai Ioniq 5 EV 500 Performance規格諸元表
動力型式:前後軸雙電動馬達
電池容量:72.6kWh鋰電池
最大馬力:306hp
最大扭力:61.9kgm
最大續航里程:496公里(NEDC)
驅動方式:四輪驅動
煞車結構:四輪碟煞
前懸吊結構:麥花臣
後懸吊結構:多連桿
輪胎規格:255/45R20
車身尺寸:4635mm x 1890mm x 1605mm
軸距:3000mm
車重:2109kg
國內售價:189萬元(接單價)
◆獲獎名單暨抽獎影片公佈:
獲獎名單(站內ID):
得獎順序 | 會員名稱 |
車廠原廠精品 | hahs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