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隔一年時間,繼去年三月來到台灣的Ioniq系列首款電動車Ioniq 5,Hyundai國內總代理南陽實業於今年三月再發表第二款純電車型Ioniq 6,Ioniq 6相較於Ioniq 5的關注度與熱銷程度可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分為EV400、EV600、EV600 Performance三個車型等級的Ioniq 6,在三月七號發表當天僅僅花費30分鐘就將300輛年度配額銷售一空,後來南陽實業才再爭取到200輛配額,表示今年將會有500位幸運兒駕著Ioniq 6在台灣街道上奔馳。
以同一副E-GMP模組化平台打造的Ioniq 6,動力結構自然是與Ioniq 5相仿,入門EV400配置53kWh電池容量,擁有149hp/35.6kgm動力、8.8秒加速破百、續航里程546公里的各項表現;中階EV600將電池容量提升到77.4kWh,動力輸出與百公里加速分別達到225hp/35.6kgm與7.4秒,續航里程為當中最高的730公里;至於頂規車型EV600 Performance的電池容量跟中階版本相同,差別在Performance於前軸新增一具永磁同步馬達而成為四驅形式,最大動力也隨著馬達增加而放大到321hp/61.7kgm,0~100km/h與續航里程表現則是5.1秒、618公里,中、高階怎麼選就看各位在乎續航能力還是性能表現了。
※上方續航里程規範是NEDC

|
|||
車型 | EV400 | EV600 | EV600 Performacne |
驅動方式 | 單馬達後驅 | 單馬達後驅 | 雙馬達四驅 |
電池容量(kWh) | 53 | 77.4 | 77.4 |
最大輸出(hp/kgm) | 149/35.6 | 225/35.6 | 321/61.7 |
0~100km/h(秒) | 8.8 | 7.4 | 5.1 |
車重(公斤) | 1788 | 1938 | 2062 |
輪圈尺碼 | 18吋 | 18吋 | 20吋 |
續航里程(NEDC) | 546 | 730 | 618 |
續航里程(WLTP) | 429 | 614 | 519 |
國內售價(萬元) | 169.9 | 199.9 | 219.9 |

看完數據上的續航里程表現,接著來介紹Ioniq 6的充電規格,Ioniq 6同樣分為AC交流電(慢充/J1772)、DC直流電(快充/CCS1)兩種方式,其中最高充電效率可支援到800V/350kW,僅需18分鐘就可將電量從10%充到80%,或是只要充電15分鐘就可增加300公里續航里程,若能找得到快充固然方便且迅速,倘若是以家中充電樁或公共停車場的J1772慢充為主的話,大概也得花上數個小時不等,剛入手電動車肯定需要花點時間調配使用方式與時間。

繼續進入Ioniq 6的內、外觀介紹環節,打從去年中Hyundai釋出Ioniq 6相關局部照片及全車定裝照,不同於Ioniq 5直來直往的方正造型,Ioniq 6改以柔滑線條呈現,強烈現代風格中帶有一絲復古氣息的流線外型確實令人驚艷!

圖片中為開啟狀態的前保桿中央兩側飾板,名為Active Air Flaps主動進氣調節系統,這是從最早Ioniq Hybrid就流傳下來的一項實用功能,可視車輛行駛狀況主動開啟或關閉,達到散熱與降低風阻的雙重效果。

20吋雙色鋁圈搭配245/40R20輪胎這個組合是EV600 Performance車型的專屬配置,EV400或EV600都是配備18吋而已,Performance車型配胎還是Pirelli專為高性能電動車開發的P Zero Elect。在近一天的試駕過程中,P Zero Elect確實展現出優異的靜謐性與抓地力,完全可以對應EV600 Performance性能與操駕所需。

Ioniq 6全車系均標配IFS智慧型動態頭燈照明系統,具有光感應啓閉與遠近光燈自動調節功能,還可自動偵測周圍車輛並迅速變更燈型調節照明,像素式LED日行燈亦是特色之一。

就連位在車側後視鏡的方向指示燈都是採用像素造型,各項設計細節可說是相當到位。

感應式電動啓閉尾門的啟閉按鈕就在廠徽下方的後攝影鏡頭旁邊,感應開啟方式就跟其它現代車款一樣,只要帶著鑰匙站在後保桿兩側位置等待2~3秒即可開啟。


三年前Hyundai曾在日內瓦車展推出一款概念車Prophecy Concept,大家回顧其外表的話,即可清楚發現它正是Ioniq 6的外型設計雛形,Hyundai表示最剛開始的靈感是來自被自然河流雕塑而成的鵝卵石,車側以乾淨俐落的One-Curve筆劃勾勒而成,特別是腰線與由車頂直接下滑至車尾的獨特造型最為吸睛。當中當然也少不了Ioniq車系重要的Parametric Pixels參數化數位像素這項元素,包含日行燈、第三煞車燈、後霧燈/倒車燈皆是,就連內裝方向盤智能指示燈、內裝飾板或手機無線充電座指示燈都可見到,將細節設計處理得十分到位。

Hyundai表示Ioniq 6為結合Sensuous Sportiness、Parametric Pixels、Streamline等各種設計方式所展露出的「強烈情感」與「機能實用性」,如此抽象的浪漫我或許無法理解,但的確紮紮實實為Ioniq 6營造出強烈特色以及僅僅0.21Cd超低風阻,其中包括前保桿Active Air Flaps主動進氣調節系統、保桿側邊Air Intake進氣導流設計、Aero Wheels低風阻鋁圈及Rear Spoiler空氣力學尾翼都是功臣之一,低風阻對於電動車續航里程可是具有實質幫助效果,至於整體尺碼數據則是4855X1880X1495mm,軸距為2950mm,大概就是接近中大型房車的水準。


如此大膽又前衛的設計方式,亦為Ioniq 6奪下不少獎項,包括2023 World Car Awards世界年度風雲車、World Electric Vehicle年度電動車、World Car Design of The Year年度設計等大獎,前一年正也是由Ioniq 5奪得上述殊榮,對於這兩部車來說確實是實至名歸!

進入車艙內部的驚喜感其實就沒有外觀那樣驚艷,主要還是先前已經多次接觸過Ioniq 5的關係,即使兩者於儀錶台、中央鞍座與車門飾板的設計方式稍有不同,但包含方向盤式樣與雙12.3吋數位螢幕造型、空調觸控面板皆是共用項目,可以清楚感受到兩者間濃郁的血緣關係。試駕車採用的是黑色內裝,選擇EV600以上等級的車主亦可加價兩萬元選購白色內裝,視覺質感將會有明顯提升效果。
另外Ioniq 6的內裝特別強調是以永續材料打造而成,如車室地毯是使用回收漁網、前儀錶台是甘蔗纖維、頂篷是甘蔗纖維加回收PET寶特瓶、下護板塗裝是回收廢輪胎與PU混合等等。


具有加熱及四向調整功能的雙幅式方向盤造型同是復古取向,如果有網友沒看過先前Ioniq 5介紹的話,可能會納悶為何方向盤中央是四顆LED燈而不是廠徽,實際上這「四點」在摩斯密碼裡代表的就是「H」。這四顆LED亦有其他顯示作用,包含會以不同顏色表示不同行車模式,以及作為充電狀態指示燈使用。左側按鈕的話,則是提供ACC、車道置中、行車距離調整或前方儀錶行車資訊切換,左下還有一顆DRIVE MODE旋鈕,但是不像保時捷是用轉的,Ioniq 5是用按壓方式來切換行車模式。

右側主要是多媒體類的相關控制按鈕,星號則是作為快捷鍵使用,可以從多媒體螢幕裡進行設定。

方向盤左側撥桿除了方向燈功能以外,頭燈/霧燈啓閉也整合在這支撥桿上方。

右下角體積較大的撥桿則是線傳排檔桿所在位置,操作方式並不是像賓士直接上、下推動,而是使用外側旋鈕以旋轉方式切換檔位,側邊則是P檔按鈕。

由於當初Ioniq 6的設計師就是想要樣式簡單的車門飾板,於是原本我們習慣會在駕駛側門板見到的四門電動窗或車側後視鏡角度調整按鍵,現在都移至其它地方擺放,車門飾板僅留下水平線條、揚聲器飾板及駕駛座兩組記憶按鍵而已。另外下半部飾板其實是半透明設計,夜晚裡氣氛燈亮起時即可清楚見到。

先來張氣氛燈亮起時的車門飾板照片,燈光分別會從上、下兩處散發而出,這時就可見到下半部的半透明飾板設計。(氣氛燈具有64色選擇)

車側後視鏡的角度調整按鈕設置在方向盤左側位置,此處還有電子手煞車、充電蓋、電動尾門及循跡系統啓閉等相關按鍵。

至於四門電動窗、車門上鎖/解鎖等按鍵,則是移到中央鞍座位置,就跟許多老車一樣。

儀錶台兩側L型飾板設計看來相當特別,實際上這裡也是電子後視鏡的螢幕擺放位置,不過就先前試駕Audi e-tron的經驗來說,車側視角螢幕放在這個位置確實很不習慣...也可能我們多半只有試駕1~2天時間,有沒有長期使用的e-tron車主可以分享一下~

HUD抬頭顯示器跟電動天窗都是屬於加價選配項目,在之前發表會中,這兩項是綁成一個加價七萬元的「Premium Package」,HUD確實很實用但天窗可惜不是全景天窗,所以就看準車主如何取捨了。

數位儀錶板的尺碼是12吋,兩具螢幕都沒有提供繁體中文顯示,除黑白兩色底色選擇以外,儀錶式樣是會隨著駕駛模式來做改變,電量或是回充力道則是在左下位置。

如同其他家族成員,Ioniq 6撥打方向燈後也會在儀錶板顯示該側影像,讓駕駛者進一步檢視究竟有無單車、機車或其它障礙物在死角裡。

多媒體螢幕大小一樣是12.3吋,選單項目與介面設計都跟Ioniq 5相同,也可以切換為白色底色,內建有線Apple CarPlay/Android Auto連結、SVM環景影像輔助系統、電動車相關選項等內容。

Ioniq 6提供V2L車內供電系統,可以從多媒體螢幕裡設定剩餘多少電量即停止V2L功能使用,免得一不小心將車子電量用光就尷尬了!

Ioniq 6同樣內建類似露營模式的Utility Mode,開啟後會將多媒體、燈光、冷氣等設施改用高壓供電,如同螢幕內文字說明,當停車後需要長時間待在車內或露營時均可使用。

除了用換檔撥片來控制回充力道以外,也可以從多媒體螢幕裡進行切換。

記得近期試駕的現代新車裡都有Quiet Mode安靜模式這個功能,開啟後音量會被限制在25,同時多媒體聲音只會從前座揚聲器發出而已,讓後座乘客保有安靜舒適的睡眠環境。

配備前、後軸兩具馬達的EV600 Performance,可利用DAS驅動離合系統來切換前驅或者四驅模式,日常若以前驅模式行駛也可達到省電效果。

在Active sound design選單裡,可以調整模擬聲浪的音量大小,主要是車內的部份,我後來直接選擇關閉,不然就聽不清楚車內BOSE音響系統所播放的音樂啦。


SVM環景影像輔助系統提供多種角度來讓駕駛者檢視,同時具有相當不錯的清晰畫質表現。

中控台簡化至只有這具觸控式空調面板,上面則有保留幾顆關於多媒體螢幕的實體按鍵。

中控台底部是手機無線充電座與一個USB Type-A充電孔,就連手機無線充電座的充電指示燈都是像素造型,充電時會亮起橘色燈號顯示。

中央鞍座實為雙層式設計,底部保留的置物空間其實不小,前方還有一個12V充電插座,另外前座還有兩個USB Type-C充電孔在中央扶手裡面。

Ioniq 6的座椅是偏向舒適取向設定,頂規車型的雙前座附有十向可調、通風/加熱、電動腰靠及駕駛座兩組記憶等功能。

另外雙前座也提供無重力座椅模式,經由側邊按鈕可以一鍵傾倒及一鍵歸位,可以讓駕駛者與乘客在等待充電時休息片刻。

副駕駛座椅側附有調整按鈕,可以讓駕駛座或者後座乘客直接進行調整。

軸距達到2950mm的Ioniq 6,後座空間是真的很大!在前座已經調整為身高177公分乘客的狀態下,同一名乘客進入後座可以舒適翹腳都不成問題,縱向或橫向空間都相當優異!差在Ioniq 6畢竟是斜背設計,無論是177公分的有為還是181公分的我,頭頂已沒有剩餘空間,其它空間感都很好。

後座配備空調出風口與兩個USB Type-C充電孔。

雙後座亦具備電動加熱功能,按鈕就跟電動窗按鈕設置在一起。


不只車外可以使用轉接器完成V2L功能,這次Ioniq 6在後座下方也有附上一個V2L插座,可支援110V/16A的充電規格,並且有一個保護蓋設計,需要使用隨車附上的一把小鑰匙開啟方可使用。


後方行李廂標準容量是401公升,只是同樣受到外型設計影響,廂內高度較低且深度頗深,如果把雨傘放在最深處的話,就得彎腰將上半身伸進去拿取,為了帥氣外型只好稍微妥協一下啦!另外上面附有後座6/4分離椅背快速傾倒拉柄,底板打開則是隨車補胎工具。

原廠也附上V2L轉接器,插上後即可外接電器使用囉!

Ioniq 6車頭還有一個小型空間可以使用,此處空間會因為後驅或四驅車型而有不同容量,後驅擁有45公升容量,四驅則因為增加前軸馬達的關係,容量只剩下圖中的14.5公升。


先來介紹關於Ioniq 6動力與底盤相關的數據資料,同樣是以E-GMP模組化平台打造的Ioniq 6,懸吊配置就跟Ioniq 5一樣是前麥花臣、後多連桿搭配前、後防傾桿及後鋁合金下支臂,現代並特別在前副車架與車體連接之處,使用垂直型液壓襯套來減緩前輪衝擊力道及轉向震動,目的自然是為了提升車內行路舒適品質。車身結構方面,Ioniq 6用上56.2%的AHSS高剛性熱沖壓鋼材,輔以全車七具輔助氣囊與其餘主、被動安全配備防護,Ioniq 6已在2022年取下Euro NCAP五顆星評價。

Ioniq 6 EV600 Performance的加速確實是很快,有達到原廠數據五秒初加速破百的水準,只是比起電動車一向不差的加速體驗,我們對於Ioniq 6印象比較深刻的反倒是隔音、行路舒適性與動態協調性等其他面向的出色表現。先以隔音來說,Ioniq 6的隔音表現已有逼近中大型豪華房車的水準,不論是車身上半部或是搭載倍耐力P ZERO Elect配胎的胎噪表現,可以讓我們輕鬆的在車內聆聽BOSE音響系統的音質展現,畢竟電動車已沒有引擎運轉噪音這項困擾,隔音表現便顯得格外重要,關於隔音這點是有符合甚至超過我們對它的期待。
另外Ioniq 6全車系都標配Level 2等級的駕駛輔助系統,不論車頭、車側、車尾也都具有防撞警示與防撞輔助功能。當天在市區快速道路行駛時亦有體驗其ACC或車道置中等功能,在加、減速過程或遇前方車輛變換車道駛入的反應都挺好的,不會反應太慢也不會過於急躁,算是表現很稱職的一套系統。


行路舒適性的話,我們在體驗一段時間後,都認為Ioniq 6跟Ioniq 5的懸吊、避震設定很像,都是偏向舒適性的柔軟反應,不過Ioniq 6的好處是車身重心較低且避震行程也比較短,讓它在側傾抑制表現來得比較好。另一個我覺得Ioniq 6調校很高明的地方,是明明感受得出來避震設定偏軟,但在面對坑洞或起伏路面時,又能緊緊的貼牢地面而不會產生多餘晃動或漂浮感。一方面可以讓車內乘客享受到已被明顯緩衝處理過的舒適路感,另一方面還可讓駕駛者對車輛掌握能力深具信心,關於駕駛感受與乘坐舒適性的均衡性相當出色!


再來就是關於動態協調性這件事,雖然動態照片是在快速道路拍攝,但我們其實有到山路進行動態體驗,如同前面提到的出色懸吊與避震器設定,Ioniq 6在山路的操駕過程中,偏軟的阻尼設定雖然還是讓側傾多了一點,但四驅系統依然讓輪胎抓地力與整體循跡性表現得很好,加上作動一致且穩定的後軸姿態,可以在山路駕駛過程裡清楚感受到Ioniq 6的動態表現十分均衡、協調,讓車重影響操控性這件事反而沒那麼明顯了。結束Ioniq 6的動態試駕,只會讓我更期待接下來的Ioniq 6 N性能版而已!


外型或許是Ioniq 6非常吸睛的一項特色,但它確實不只有顏值出眾而已,從內裝門板、按鍵配置、氛圍燈設計都可以看出與外型一致的強烈風格存在,雖然我還是希望它的內裝能多點皮質包覆,但這絲毫不影響這次試車後的高度評價。尤其是在行路舒適性與動態表現這兩個層面,包含對不平路面的緩衝處理能力、隔音及整體動態協調性等,又再一次讓我們對於Ioniq系列車款的出色表現印象深刻!

最後的最後提一下Hyundai接下來品牌計畫與國內新車導入時機,在Ioniq 5跟6相繼登場之後,再來就是輪到七人座設定的大型休旅Ioniq 7,或許最快有機會在今年第四季亮相,至於Ioniq 5 N性能版本則預計會在七月中旬的Goodwood Festival of Speed車展中發表。國內市場的話,在Tucson L Turbo Hybrid發表以後,再來就是第四季的大改款Kona,也是一輛讓人很期待的全新跨界休旅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