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onepoor wrote:
你要是知道這些所謂便...(恕刪)
需要轉一下,一線廠真的是相對暴利,不過,它值得那樣玩。
一線廠的利潤動則在三成以上,二線廠很難高於一成。差異是在於一線廠量大可挾進貨優勢壓低單價與攤平模具成本,二線廠不可能同一線廠那樣玩。所以,一線廠可以用高品質高標準來生產手機,二線廠若要那樣玩,就算利潤維持在一成,定價卻會高於一線廠。這種情況,哪家二線廠會以一線廠的規格來生產手機?
這是什麼人玩什麼鳥的問題:Nissian/Toyota的車也是四個輪子幾個門,與BENZ/BMW一樣也不過是個交通工具。選Ferrari的人是傻的嗎?
我自己做手機幾年,買過最貴的手機不超過九千.....實在是買不下手、而不是這些機器不值錢。
Eric_886 wrote:
一線廠真的是相對暴利...(恕刪)
不過 講真的 品牌廠的利潤都要設定高一些
像是以前moto 跟nokia 設定的進價 跟 出貨價格
約是三倍的利潤,那才叫做暴利
而現在hTC, samsung, LG 利潤沒那麼高了
(不過apple 利潤更高...apple 的行銷?好像除了美國本土,剩下的都是電信商出錢)
主要是為了養很多的軟體/客服...
看看hTC 光是為了行銷 就吃掉了他連續兩Q 的利潤...
而samsung 這部分也是不惶多讓
如果要選用cost 低的手機
拋掉performance 不談
剩下的應該比較需要注意它的EMI logo,電池使用的牌子(鋰電池可是會過熱而燒掉的)
減少操頻 跟 過充狀況
就可以減少很多危險
至於其他就別多求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