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選手機前的一個小建議

多謝樓主分享業內實況。要不要買就看自己要不要擔這個風險。

herbert0826 wrote:
多謝樓主分享業內實況...(恕刪)


客氣了,只是希望網友們買手機時多考慮一個因素。
某樓語氣真是令人不悅
難道說治安差,就不要出門嗎?
如果不想看可以上一頁OK?
寫些繁化包就自以為了不起,對很多人來說,你的東西純粹占版面~
寫的很好阿,健康的確是大多數人會忽略的一項
不過請問最後一段什麼意思?
中華民族都是一樣的?

leo255261 wrote:
寫的很好阿,健康的確...(恕刪)


中華民族那項是個人抱怨.....

手機,Panel、電池、翻蓋機所用的璜片對成本有一定的影響。有台廠會因出貨不同而給不同的『料』。拿璜片來說,要求可通過30萬測試、10萬測試、1萬測試...不測試多個品項,同一型號因出貨地不同給不同的料件是很常發生的事。好聽一點說是為了確認供貨穩定用多家的產品,但實際上比較是考量每一個地區『消費者』對完成度的定義不同而給於不同的『考量』。

例如,同樣保固一年的手機,賣到德國,就算過保,發現翻蓋出問題,你看哪一間手機商敢說『過保不修』。如果出到大陸、印度、北美,就算保固內壞了,也會推說是『正常使用毀損不于保固』,你看看哪一個消費者會『上訴』.....台灣屬哪個市場? 我覺得台灣的消費者大部分也是很習慣的『接受』這不合理.....
有待過美國一陣子,國外的消費者真的很幸福...

自己有以下兩個實例:

在Target賣場(類似家樂福)買了一包杏仁,
開封後發現裡面果仁都受潮軟掉,但因為當時7月4號是美國國慶,
所以大家想說加減吃,六個人差不多吃掉約20% (很大包)
後來想想實在很難再放入口中,所以想說去賣場退貨
沒想到人家二話不說全額退費,還送$10 gift card說是表達歉意

還有一個案例是購買筆電,發現"鏡面"部分有些細小的刮傷,
以新品不良為由通報換貨,後來快遞送來新品的同時還退還商品購買價格10%"現金"
隔天還接到廠商電話詢問商品及補償是否滿意

不過老實講臺灣的消費環境有在改變,
尤其HTC送修商品的免付費到府快遞收送,就是在美國行之有年的制度,
臺灣很棒,但是追求進步依然刻不容緩

republicone wrote:
有待過美國一陣子,國...(恕刪)


您看事情的角度好正面,我應當向你學習。我看事情太負面了。
從頭看到尾 我心中的口袋深度跟健康一直在打架 我覺得2位先生說的都沒錯 只是出發點都不同而已 但回到主題 樓主一開始的標題就只是建議 感謝收穫良多
畢竟國外消費習慣和台灣不同
美國人買東西向來乾脆
要嘛就買
不然就算了
反觀兩岸消費者常見砍價行為占便宜
甚至有些占到便宜還能臉不紅的到處宣傳
又一天到晚把CP值掛嘴邊
覺得店家賣的萬元以上手機比網拍貴1000不合理

想想很多時候品質不佳、售後不佳
其實都是消費習慣造成這樣的消費環境吧
羊毛出在羊身上
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當然是不可能的
以台灣目前消費習慣來說
如果都仿效歐美做法
大概台廠要倒一半以上

老實說要講硬體CP值
HTC、三星等根本沒CP值可言
但光是良率、售後就足以把一堆所謂高CP值的牌子海放
這才是價值
畢竟東西買來是要穩定使用而不是要來享受保固的
保固的核心價值個人覺得應該是
(1)品質夠好所以敢保固1年
而不是為了(2)避免品質不穩很快故障所以保固1 年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