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發現嗎?
從早前的PDA, 裝上鏡頭, 加入WiFi, support 3G, 距離感應器, 紙南針, 視網膜面版
懸浮觸控, 手寫辨別, 語音輸入...
大家發現沒!?
這些決勝點都在於誰出的產品有驚爆點!!!
可其實還有很多東西可以加入手機內
又或者是可以成為手機的週邊商品
但是都因為利益的關係, 還沒有被加入
SmartPhone只有現在這些功能嗎? 其實還應該要有千千萬萬的功能才對
舉個例子來說:
手機可以加入
短距離無線電通話功能: 但這因為會打死這些無線電業者, 所以手機業者不太願意出
紅外線夜視器: 這讓夜晚下山, 或是晚上夜遊的人可以有好的輔助, 但是因為打破規格, 所以大家故意不出
雷射筆, 脈搏測量... 等等
但是手機業者就因為像通用當年明明已經做出電動車一樣
因為怕影響石油業者, 所以故意就是不量產電動車
一定要等到石油危機之後才開始說要做
SmartPhone其實有無限可能, 只因為利益掛勾, 不然早已是小丁噹的百寶袋, 充滿無限可能
樓主有玩過無線電嗎??
短距是多短??要不要考慮室內穿透力的問題??
整合進手機後功率和耗電的問題??
還有會不會干擾wifi、藍芽、3G or LTE收訊,
要解決的麻煩一堆,
我想應該不會有手機商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紅外線夜視,
嗯,我合理的懷疑動機不單純XD,
就我知道現行的DC可以換低通透鏡達到紅外線攝影的效果,
但好像跟夜視不太一樣,
很久以前的F717有被改成紅外線透視的用途XD~~
應該比較接近樓主的需求哈~~
雷射筆是OK,
但老實說雷射激光設施依照強弱其實是有販售的規範的,
以防直射人眼造成傷害,
對手機商來說應該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有白光LED可以當手電筒已經很好了!
脈搏測量已經做出來了喔,
藍芽裝置,
運動時用的,
好像是CASIO還是哪一家推的規範,
其實現在有藍芽和wifi規範,
要做出各式各樣的外接設施都可能,
全部做進去反而變得跟all-in-one電腦一樣,
一堆用不到的東西,
多浪費錢,
我倒是覺得精簡成本,
多出便宜的外接設備,
依個人需求用到再買這反而才是好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