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機盲測比較-夜拍 [已公布盲測結果]

kevinkukuku wrote:
太好了公布結果後鍵...(恕刪)


一堆我發誓D就是zf3的....

不見惹!!!!

呵呵不見惹呵呵

MONS777 wrote:
其實相機的經驗要帶到手機根本幫助有限,現在大家旗艦都是用大立光鏡片(高階市佔75%)+索尼感光元件,雖然規格略有差距,但相對有限,比的還是前製的手法,這點相機部門幫不上忙,因為玩相機的自己都會後製而且很有想法,不需要廠商動手腳,廠商自然沒有太多著墨



閣下沒再開玩笑吧???怎會沒幫助呢....
手機相機的調校基本上脫離不了3A,有沒有相機經驗差別可是非常大的!!
發文自帶酸性體質的人還真多
樓主夜拍是否有上腳架,其他評論zf3夜拍容易晃動失焦。
MONS777 wrote:
z5有抹得那麼嚴重嗎...(恕刪)

話說相機經驗應該還是有差,只是sony需要多少人力來達到,就演算問題老經驗應該還是有優勢,當然相機還有晶片問題,手機可能就沒有

個人還是認為是sony不願多付出人力,否則轉價到消費者身上,手機就不用賣,而且相機部門人員不可能到行動部門,我是員工的話為啥要做別部門的事

不過D的照片真的讓我有點嚇到,差距有點過大
實在不想被說我在挑起陰謀論,不過都沒有人想過這可能是華碩的行銷方式嗎?

事實上哪一台是ZF3根本無法證明。說不定B根本就不是ZF3。

freece wrote:
話說相機經驗應該還...(恕刪)


其實sony的話題回覆在本篇不太適合
不過剛好知道一點消息
之前的sony手機除了ODM是台灣sony mobile負責以外
其實旗艦的Z系列也是....(當然外型日方也會下指導棋,同意才能過)
台灣sony裡面有日本.瑞典.台灣等工程師算是聯合國部隊
但這批聯合國卻不是磨合的很好
內幕我就不說了

日本的相機部門本來就不會也沒能力跨海幫忙
加上mobile部門長期虧損,日本總社本來就不想再投入更大的資源

去年底的M5事件,讓sony不只蒙受很大的虧損
更讓商譽非常受傷.......所以日本總社在今年初
幾乎裁光台灣sony mobile的員工
將mobile部門移回日本本社

之後會更好還是更不好,這就沒內幕了
(線報者就是被裁員的XD)

至於你說相機部門能不能幫忙手機拍照體驗?!
當然可以~
看看對焦幾乎是變態級的S7系列
就是把單眼的雙相素對焦技術移植到手機上
s7912 wrote:
Z5沒抹的嚴重.....(恕刪)


我的確這樣認為呀!整個大樓拍得不錯的相片那麼多

你拿這幾張算最糊的來證明你的看法不夠吧!




cloudxp wrote:
就是把單眼的雙相素對焦技術移植到手機上(恕刪)


雙像素對焦是做在感光元件上的,是硬體不是啥算法問題


freece wrote:
sony不願多付出人力,否則轉價到消費者身上,手機就不用賣..(恕刪)


消費型相機這幾年是從高峰總量從1.2億台年年衰減到今年預估剩三千萬台

既然相機部門業務量年年大減,真有需要的話挪點員工到手機部門又不會增加成本


mocca6361 wrote:
手機相機的調校基本上脫離不了3A,有沒有相機經驗差別可是非常大的(恕刪)


你說得好像索尼手機部門做了N年,連相機影像處理及3A演算法工程師都沒有,還要相機部門支援
那現在拍照處於第一領先集團的LG又沒像機部門,這怎麼說
cloudxp wrote:
其實sony的話題回...(恕刪)


只願日本本社可以把Sony mobile帶起來 不然說真的 Sony Mobile讓整個Sony的品牌價值崩壞到 我身邊的Sony迷都不想買Sony貨了…
MONS777 wrote:
你說得好像索尼手機部門做了N年,連相機影像處理及3A演算法工程師都沒有,還要相機部門支援
那現在拍照處於第一領先集團的LG又沒像機部門,這怎麼說


請不用幫我擴大解釋..
我說的是有沒有相機經驗,可不是說SONY連影像工程師都沒有!!
LG沒有相機部門,但不代表他缺乏有相機經驗的工程師...



發文自帶酸性體質的人還真多

mocca6361 wrote:
請不用幫我擴大解釋...(恕刪)


前後文都在上面大家都可以看

是你先扭曲的,我的說法是相機部門幫不上手機部門啥忙

因為索尼做手機從功能機開始都有十年了

是你又扯到啥3A這種別說是手機公司,連做IP CAM都會請的工程師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