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nnis168 wrote:
ARM往高效能跑的...(恕刪)
1.低功耗 低成本 低效能設計路線
.........聯發科和高通的策略常常選擇路線1或是3 但是移動SOC往往的趨勢是往2靠攏
2.高效能 低功耗 高成本設計路線
..........即增加IC大小和電晶體用量同時增加同頻效能和降時脈達成省電 頻果通常選擇路線2來設計SOC
設計能力要求很強
3.高效能 低成本 高功耗設計路線
......把一顆很小的IC時脈超到很高 以此達成高效能 又省成本的目的 但功耗自然上去
不見得 ARM有第 1 2 3條路線可以走
英特爾只有路線1和3可以走,而且是最走不通的
英特爾無法走路線2和3 因為X86同頻效能長期來看已經上不去了
路線1是的ATOM 但是功號雖然看來和ARM差不多但是成本卻上去了
要殺價競爭是拿PC市場銷售的獲利來補的 英特爾不補貼就不可能便宜了
你看ATOM的同樣製程下的面積是很大的
路線2的例子X86是Core M但是 他的成本增加幅度比別人更多很多倍 效果不佳
同頻效能也會碰到瓶頸
路線3
更行不通X86 功耗已經夠大 在去搞小面積 低成本 高效能 那時脈到提高想必會讓功耗失控
因此看來 英特爾 1 和2 和3 都走不通
就是在移動市場失去競爭力
他唯一有競爭力的只是做晶圓代工 有最先進的晶圓廠
但並不是來自X86本身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