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86末日到來:ARM A72真小!Intel 14nm的四分之一

dororo666 wrote:
看看你一開始所説的...(恕刪)


我覺得他算是預料得不錯
只是有些預設條件讓他讓他的結論很不利
知道ARM的AI跟蛋白質運算速度多恐怖麼?

有些人唱衰ARM什麼都不行
其實很多企業都已經開始嘗試想透過ARM運算來處理他們的工作
Windows Server on ARM: Microsoft moves beyond Intel in its Azure cloud
Report: Google is testing Qualcomm’s 24-core ARM chipset
Qualcomm ships ARM chip to challenge Intel in cloud data centers
當然GOOGLE還有更猛的TPU在發展
Google is dabbling in chip design: what does that mean?

客觀來說ARM是變強不少
如果單純從一般人看得懂的運算評分來看
確實2017年底的A11 Geekbench能達到10000~12000
算是意料之外的快
而且A11實質運算是三核心而已,另外三核主要輔助用的
A10以後,運算是分開用,因此Geekbench測試只有3核心而已
以2015年視角的I7 6700非超頻版透過4C8T全部才上13000~16000
論單核心真的都一樣4000~4500分
一個5W 另一個65W
什麼時候加大運算晶片大家都在看

不過
S835落後不少
Geekbench總分6000分,單核1800分
如果強迫他模擬器上面模擬X86指令運算又大打折扣
看來windows的水平還不到家
浪費了運算效能
如果LINUX子孫還是無法取代windows,或者windows沒讓ARM更有效益運用
INTEL在個人電腦繼續荼毒一般使用者應該會這樣下去
好處是一般使用者不會有換電腦需求
I7 2600可以再戰二十年也說不定
壞處是我們程式設計者跟做電腦晶片的會蕭條一點
資訊發展大概也很有限

無論如何,有在做資訊的不會因為這次windows模擬X86做失敗就覺得ARM或高通不行
因為ARM市面能看到的都還在用小小的晶片,重點是他已經踏出一步了

pplmok123 wrote:
主流作業系統換人?...(恕刪)

對我來說電腦只有專業用途,周遭的人大部份都超過5年以上沒有更新電腦硬體了,有些人甚至超過2年以上沒有打開過家用電腦了,家用電腦這東西已經完全沒有未來了啦!
skysinger wrote:
我覺得他算是預料得不錯
只是有些預設條件讓他讓他的結論很不利
知道ARM的AI跟蛋白質運算速度多恐怖麼?
有些人唱衰ARM什麼都不行
其實很多企業都已經開始嘗試想透過ARM運算來處理他們的工作
Windows Server on ARM: Microsoft moves beyond Intel in its Azure cloud
Report: Google is testing Qualcomms 24-core ARM chipset
Qualcomm ships ARM chip to challenge Intel in cloud data centers
當然GOOGLE還有更猛的TPU在發展
Google is dabbling in chip design: what does that mean?
客觀來說ARM是變強不少
如果單純從一般人看得懂的運算評分來看
確實2017年底的A11 Geekbench能達到10000~12000
算是意料之外的快
而且A11實質運算是三核心而已,另外三核主要輔助用的
A10以後,運算是分開用,因此Geekbench測試只有3核心而已
以2015年視角的I7 6700非超頻版透過4C8T全部才上13000~16000
論單核心真的都一樣4000~4500分
一個5W 另一個65W
什麼時候加大運算晶片大家都在看
不過
S835落後不少
Geekbench總分6000分,單核1800分
如果強迫他模擬器上面模擬X86指令運算又大打折扣
看來windows的水平還不到家
浪費了運算效能
如果LINUX子孫還是無法取代windows,或者windows沒讓ARM更有效益運用
INTEL在個人電腦繼續荼毒一般使用者應該會這樣下去
好處是一般使用者不會有換電腦需求
I7 2600可以再戰二十年也說不定
壞處是我們程式設計者跟做電腦晶片的會蕭條一點
資訊發展大概也很有限
無論如何,有在做資訊的不會因為這次windows模擬X86做失敗就覺得ARM或高通不行
因為ARM市面能看到的都還在用小小的晶片,重點是他已經踏出一步了

沒錯,ARM做出來的本來就不是要拿來模擬x86用的XDD

以下純屬個人淺見,有錯誤的地方還請不吝指正~!!!

ARM指令集簡單、省電,說真的在日常的運用上更加廣泛!!!各種電器等等用的小型晶片都是ARM晶片,根本不會用x86。

ARM、x86在本質上差異很大,主流客群也差異頗大;唯一的共同市場就是超級電腦,目前前幾名的超級電腦還是以x86為主;但相對的ARM架構卻也仗著價格低、組成成本低,開始蠶食超級電腦市場,例如:美實驗室用750個樹莓派打造運算叢集,更要挑戰成為全球前百大Peta級超級電腦

日常上,ARM、x86兩者還是屬於井水不犯河水的情況(Android x86、ARM Windows還屬於少數,從整體上可以忽略);x86比較像是個相當成熟的精壯年,近年來發展較慢,已經相當穩定;相對的ARM像是個青年(主流技術剛進入64-bit而已),最近技術突飛猛進,但是要威脅x86在桌機系統上的地位還嫌太早;但是ARM的發展性還是相當巨大的~
你們把Apple A11放在哪去了
Apple iPhone 8 搭載A11 跑分超越Intel i5筆電

真正用在iPad Pro用的A11X
將在明年第一季上市,未來預料會取代Intel CPU成為Apple新MacBook的處理器

Intel未來的優勢應該會限縮在商用與伺服器領域
個人3C娛樂將會被ARM全面取代

這幾年ARM陣營可說是突飛猛進,在10年前根本不會想到有一天
手機可以跑3D遊戲、作為娛樂中心平台,甚至在3年前根本不認為手機
有順暢跑高解析度AR、VR甚至MR的運算能力,也更不會想到有AI技術
這是屬於高端PC的世界...

沒想到在3年內追上差距,並在這兩年內這些都將實現,個人預估最快於
2019年,ARM將全面取代Intel成為行動運算(筆電、平板)主流運算平台.....

x86從8086開啟PC的時代後,即稱霸至今
8086是1978年發表的,即便A11僅有2015年i7的水準
但Intel是用了37年的歲月,而Apple自主開發處理器為2010年發表的A4
僅僅用了7年就追上了,當然這也要拜現代的半導體製程技術所賜...
而Intel的CPU在圖形3D運算上更無法與高通及Apple相比
個人PC能跑順暢精細的3D遊戲,仍是要靠高檔的顯示卡與大功率的Power Supply
與龐大的散熱設備....這從根本上限制了他的移動性

單以這點來看,與未來主流的強調個人娛樂運算輕量與可移動化背道而馳!
信我者天堂近了!!
笨的人 wrote:
對我來說電腦只有專業用途,周遭的人大部份都超過5年以上沒有更新電腦硬體了,有些人甚至超過2年以上沒有打開過家用電腦了,家用電腦這東西已經完全沒有未來了啦!

那是大大的身邊的情況;但全球市場似乎不是這樣;相反的因為電競、VR/AR等市場的發展,是持續在跟新、進步的;大大也不用說跟手機比;不同市場本來性質就不同啊!

例如: Nvidia 第三季營收創新高,股價逆勢上揚英特爾第 3 季營收優於預期,盤後交易股價上漲 2.3%

笨的人 wrote:
架構轉換對別人是很困難啊,但是如果是對系統的開發商微軟來說就不是困難

笨的人 wrote:
以前蘋果也幹過這種事情啊,也許過幾年會再幹一次這種事情,到時候intel就真的gg了

笨的人 wrote:
轉換效率咧?你是還沒睡醒喔?人家實際操作都出來了耶,你要繼續凹下去隨便你啊,反正實際產品很快就要來了我是打算爽爽用啦,intel還有地位可言喔你在搞笑嗎?它要是有那個地位和份量微軟會連鳥都不鳥它嗎?它根本就是吃老本而已,市值都被做代工的台積電超越了,真的可以不用再繼續吹intel了,你不知道以前蘋果的mac系列並非使用x86嗎?既然可以從非x86轉換到x86那再次轉換有困難嗎?你自己以為這是浩大的工程不覺得好笑嗎?要看是誰來做才算數好嗎?如果是系統擁有者來做那就是小工程而已,而且所有的廠商也會配合,你自己看看自從微軟推出suf的產品以後有多少品牌也跟進開發同類型的產品,你質疑zf3的銷售量之前要不要看一下intel的atom在手機市場的市占率一下,你這樣說不覺得好笑嗎?連1%都沒有達到的x86和arm比較手機市場的市占率,你的邏輯很特別喔
你該不會以為只有zf3是arm陣營的吧?

請問效率呢?產品都出來了,有達到大大的目標嗎?約45%的轉換效率大大滿意了嗎?產品還沒出來,就你吹最大聲。

說真的我當初也沒有想到效率會這麼差,因為x86轉ARM的效率大概也有66%左右(個人推估的XD,從安兔兔跑分(從4萬多(沒有針對x86優化)變成6萬3(針對x86做跑分優化))推估的,沒有直接的數據根據),不過平心而論45%還在合理範圍內,Microsoft已經很努力了。

不過說實在的,大大應該蠻適合用Windows on ARM的,低使用量+低待機能源消耗,反正能夠滿足大大的需求的,有何不可~

另外大大說MAC之前是ARM?有證據嗎?如果真的有大大可以將當年代的程式在現在的MAC OS電腦上跑跑看阿~

我就比較適合用AMD+高通的XD;畢竟我的需求比較大。

平心而論,我覺得AMD這次找高通合作的做法比Intel聰明多了,與其在這邊警告別人侵犯專利,不如直接利用技術做出更適合市場的產品~
聖神山 wrote:
你們把Apple A11放在哪去了
Apple iPhone 8 搭載A11 跑分超越Intel i5筆電
真正用在iPad Pro用的A11X
將在明年第一季上市,未來預料會取代Intel CPU成為Apple新MacBook的處理器
Intel未來的優勢應該會限縮在商用與伺服器領域
個人3C娛樂將會被ARM全面取代
這幾年ARM陣營可說是突飛猛進,在10年前根本不會想到有一天
手機可以跑3D遊戲、作為娛樂中心平台,甚至在3年前根本不認為手機
有順暢跑高解析度AR、VR甚至MR的運算能力,也更不會想到有AI技術
這是屬於高端PC的世界...
沒想到在5年內這些都將實現,個人預估最快於2019年,ARM將全面取代Intel
成為行動運算(筆電、平板)主流平台.....

說真的,未來沒有人說得準~最近ARM的進步大家都有目共睹,但未來說真的未來會怎樣我不知道,我尊重大大的推測,也認同後半段所說的,但依據現況,我想發表一些淺見。

但就現況而言,A11在Windows 10上(按照45%效率計算,單核約1890),還是比CoreM 7Y30(單核2595)還差28%是事實。

ARM絕對有它的優勢存在,但是假設沒有作業系統跟程式開發者的大力支持;短期內要轉換非常困難(Apple的APP要從32 bit轉到64 bit已經花了3年左右的時間)。(至少要開發一個ARM版的系統+有一定數量後的使用者帶來開發者;Microsoft之前就做過,相當失敗;現在ARM已今非昔比,或許還有二次革命的機會)(目前主要困境是現在Windows Store的APP實在太少跟功能簡陋(例如:LINE)了!!!)

說真的x86當初也是快速發展,ARM最近的發展快速到可以說是奇蹟,但是奇蹟可以持續多久?我不知道,也許十年,也許2~3年,我不知道;不過我知道市場會根據發展與趨勢和大眾需求選擇未來的主流技術!
samson1357924 wrote:
那是大大的身邊的情...(恕刪)

拿nv出來說嘴代表你真的完全不懂,nv近年來的成長是受惠於自動駕駛和深度學習的晶片,和傳統pc基本上沒有關係,事實上你去看nv的收入來源就可以發現來自pc的比例是創下新低,以後的pc會變成現在的單眼相機一樣啦,只有專業用途或是特定族群才會購買,至於你說電競的市場有多大喔不用吹了啦,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蘋果和google那一個不是搞手機,你以為Intel不想搞喔只是它技不如人被踢出來罷了,結果手機市場沒吃到也就算了自家後院還失火
笨的人 wrote:
拿nv出來說嘴代表你真的完全不懂,nv近年來的成長是受惠於自動駕駛和深度學習的晶片,和傳統pc基本上沒有關係,事實上你去看nv的收入來源就可以發現來自pc的比例是創下新低,以後的pc會變成現在的單眼相機一樣啦,只有專業用途或是特定族群才會購買,至於你說電競的市場有多大喔不用吹了啦,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蘋果和google那一個不是搞手機,你以為Intel不想搞喔只是它技不如人被踢出來罷了,結果手機市場沒吃到也就算了自家後院還失火

哦?AI跟自駕開始獲利了嗎?
請問AI跟自駕佔NV的營收比多少呢?佔多少都說不出來怎麼叫人信服?

說真的發表個淺見也被嘴完全不懂我也很無奈

再說我有嘴大大上面的意見嗎?我只是告訴大大一些資訊而已,可以互相討論,每個人看到的資訊角度不相同,可以互相交流一下啊!可以不要把所有人當成跟大大依樣喜歡人好不!

容許我在上一篇添加個Intel的營收: 英特爾第 3 季營收優於預期,盤後交易股價上漲 2.3%

至於電競營收,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台灣LMS電競選手的月薪5萬起跳;一般的明星選手的話年薪3000萬左右,我是覺得挺高的拉~至於整體的狀況我不是很懂,只知道逐年成長,其餘的大大可以Google看看,畢竟我的認知也是片面的~

話說你的超高轉換效率呢?

笨的人 wrote:
拿nv出來說嘴代表你真的完全不懂,nv近年來的成長是受惠於自動駕駛和深度學習的晶片,和傳統pc基本上沒有關係,事實上你去看nv的收入來源就可以發現來自pc的比例是創下新低,以後的pc會變成現在的單眼相機一樣啦,只有專業用途或是特定族群才會購買,至於你說電競的市場有多大喔不用吹了啦,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蘋果和google那一個不是搞手機,你以為Intel不想搞喔只是它技不如人被踢出來罷了,結果手機市場沒吃到也就算了自家後院還失火


http://cn.digitimes.com/semi/article.asp?cat2=40&id=1642
獨立GPU這類解決方案市場相當可觀,這從NVIDIA最新發佈截至10月底的2018會計年度第3季財報便可見一斑,該季NVIDIA多數營收均來自銷售獨立GPU至遊戲導向PC領域的遊戲業務營收來到15.61億美元,較前一季成長約3.75億美元,也較前一年同期成長約25.5%,顯示面向遊戲PC的獨立GPU市場成長快速且市場規模不小。

看報導成長還是以傳統PC遊戲市場為主...
samson1357924 wrote:
說真的,未來沒有人...(恕刪)


或許在Windows Base上,受限在現有x86轉換架構導致的效能損失
但這一兩年可以看出微軟企圖擺脫受限在逐漸萎縮的PC市場
或許在數年內,以ARM為Base的Windows系統將會出世

但在Apple陣營,這方面的阻力相對較小,因為用自有處理器
取代Intel已然是趨勢,畢竟iOS與A系列處理器皆是自家產品
整合起來的優勢遠大於其他陣營。事實上在A11上確實看到了
成效,而且對於app開發商也樂見此事,iPhone與macbook
將可以共享同樣的源碼,而不需額外開發!

Apple最近在MR與AI領域也足見成績,在軟硬體皆為自主平台的
優勢下,將比競爭對手如Google、微軟、亞馬遜領先普及至一般
消費市場上,創造自有的生態系,此優勢將可以持續的維持Apple
的高獲利與領導地位

而微軟與Google也不願樂見Apple獨領風騷
微軟與Google與高通的結盟將會是個不可避免的趨勢
畢竟Intel在半導體主業外,行動運算、圖形3D運算、通訊模組
的專利與技術與高通相比仍是相對較落後也不夠成熟的
仍有很大段路要走

在另一個可能下假設博通買下高通,那Intel將等於被宣告在
行動通訊與移動運算的市場裡被判了死刑!

信我者天堂近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