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roro666 wrote:
看看你一開始所説的...(恕刪)
我覺得他算是預料得不錯
只是有些預設條件讓他讓他的結論很不利
知道ARM的AI跟蛋白質運算速度多恐怖麼?
有些人唱衰ARM什麼都不行
其實很多企業都已經開始嘗試想透過ARM運算來處理他們的工作
Windows Server on ARM: Microsoft moves beyond Intel in its Azure cloud
Report: Google is testing Qualcomm’s 24-core ARM chipset
Qualcomm ships ARM chip to challenge Intel in cloud data centers
當然GOOGLE還有更猛的TPU在發展
Google is dabbling in chip design: what does that mean?
客觀來說ARM是變強不少
如果單純從一般人看得懂的運算評分來看
確實2017年底的A11 Geekbench能達到10000~12000
算是意料之外的快
而且A11實質運算是三核心而已,另外三核主要輔助用的
A10以後,運算是分開用,因此Geekbench測試只有3核心而已
以2015年視角的I7 6700非超頻版透過4C8T全部才上13000~16000
論單核心真的都一樣4000~4500分
一個5W 另一個65W
什麼時候加大運算晶片大家都在看
不過
S835落後不少
Geekbench總分6000分,單核1800分
如果強迫他模擬器上面模擬X86指令運算又大打折扣
看來windows的水平還不到家
浪費了運算效能
如果LINUX子孫還是無法取代windows,或者windows沒讓ARM更有效益運用
INTEL在個人電腦繼續荼毒一般使用者應該會這樣下去
好處是一般使用者不會有換電腦需求
I7 2600可以再戰二十年也說不定
壞處是我們程式設計者跟做電腦晶片的會蕭條一點
資訊發展大概也很有限
無論如何,有在做資訊的不會因為這次windows模擬X86做失敗就覺得ARM或高通不行
因為ARM市面能看到的都還在用小小的晶片,重點是他已經踏出一步了
,目前前幾名的超級電腦還是以x86為主;但相對的ARM架構卻也仗著價格低、組成成本低,開始蠶食超級電腦市場,例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