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都比低價 國家就完了
「你在商學院的時候有沒有念過《跨越鴻溝》這本書?這本書在許多方面解釋了為什麼台灣掉下去。如果有100個科技公司,那在他們第一階段,全都是在工程方面競爭,看誰第一個創造出這個功能,而買他們產品的都是早起採用者,並不在意有多貴。但然後公司需要緩緩跨到第二階段:一般大眾消費者,然後他們需要學著如何轉型成為不只是一家工程導向公司,而是行銷和消費者導向的公司。而這正是為什麼西方公司會存活,然後9成的亞洲公司都死了。這是很諷刺的,因為亞洲公司工作這麼努力,就像在學校一樣,很努力念書。但這跟創造完美產品完全無關,到那時,這是跟你是否知道如何行銷、打造品牌、創造消費者體驗有關。你可以想到任何一個台灣或亞洲公司真正一路成功下去的嗎?HTC近期竄起跌落都是很好的例子,就像宏碁五年前一樣。漸漸地,因為他們無法突破,所以他們都開始在低價方面競爭。」
「這就是台灣公司的傳統思維。當他們可以以同樣的價格奴役5個台灣工程師時,為什麼要每年花300萬新台幣從美國僱用昂貴的Google行銷經理?」
「沒錯!這就是為什麼台灣將永遠被卡住。因為這就是成本競爭心態,所以你將永遠無法成為市場領導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