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nfone3 ZE552KL充電電流測試


來推薦個Zenfone3可以用的充電頭Aukey PA-T2,
雖然ZE552KL用不到橘色的QC2.0,但其他兩個5V可輸出4.8A



接原廠充電線時,5V穩穩的一樣跑1.9A



接PA-T2附贈的Micro充電線加上網拍買的小米TypeC轉接頭,也有1.8A左右



上週我買380,買來好用這週幫同事買漲價到450...
發現ZF3好像要用兼容蘋果 IPAD 支持2.4A的充電器
就能2A充電

CRDC双口QC3.0充电器PA-T16+nexus 6p typeC短線
zebfan wrote:
來推薦個Zenfone3...(恕刪)



其實,線材的粗細,能吃的電流也會有差別...
USB3.1 type-c線材真的有比USB 2.0粗一些...





USB3.1 type-c線材用在華碩原廠5V2A變壓器上,
電壓限制在5.16V電流就被限制在1.60A,
手機系統顯示: 充滿電約1小時3分鐘
(電力剩17%,從下午4:51開始充電,到下午5:31電力已充到64%)

若改用群光5V2A應該是能直上1.9A火力全開...




這樣看來,
1.華碩原廠的變壓器D+D-應該沒短路(猜的)
2.使用USB3.1 type-c,電流為1.6A,上不了1.9A(挑線?)
3.充到80%就開始降電流

快充功能有無被封印,就請自行推斷
一流人專做開源未來事,二流人專做停滯不前淘汰事,三流人只做問題進行事,四流人只做同溫取暖裝傻事。
劍心san wrote:
其實,線材的粗細,能吃的電流也會有差別...
USB3.1 type-c線材真的有比USB 2.0粗一些...


手機充電只會用到2條內線

zenfone 3 根本不需要用到 usb3.1/3.0(A頭9接點) 的type-c線 (手機本身也不支援USB3.1/3.0傳輸)

找標準的 usb2.0(A頭4接點) type-c線,挑品質好的(銅線粗的)才是正解 (很多只是外皮厚,騙騙人的)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588&t=4936808&p=3#62037711

我買了「Nexus 6P 35cm type-c短線」跟「LG G5 100cm type-c線」這兩條原廠線

實測 zenfone 3 都可以順利上 1.9A 快充,方便又便宜! (asus原廠type-c傳輸線好像賣很貴)
nichic wrote:
手機充電只會用到2...(恕刪)


感謝指教,
不過用3.1 type-c插電腦usb2.0上切成充電模式,還滿有感覺的...
邊充邊用也不會往下掉。

不過原廠超貴沒錯
劍心san wrote:
感謝指教,
不過用3.1 type-c插電腦usb2.0上切成充電模式,還滿有感覺的...
邊充邊用也不會往下掉。

不過原廠超貴沒錯


usb3.0/3.1 需要9條內線,所以感覺"總外徑"好像很粗,但其實充電用的2條內線卻很細

usb2.0 只需要4條內線,感覺"總外徑"好像不夠粗,但充電用的2條內線往往都會特別加粗

你的 usb3.1 type-c線 沒辦法上 1.9A,其實就是品質不好 (充電內線太細)

再來 zenfone3 也根本不支援 usb3.0/3.1,所以買 usb3.1 的線算是「花錢又掉速」...
nichic wrote:
usb3.0/3.1...(恕刪)


了解,然後我買的轉接頭也無法破1A…|||

以前有自己做過一條
usb2.0規格16awg/22awg的,
充起來好爽,但不好做,也太硬,但傳檔案速度倒是有來到USB2.0規格的極限值。
1GB的檔案,才花10秒就傳完了


還有,你可能沒買過USB3.1 type-c線材,
那我今天在這邊特別跟大家分享一個花錢買到的經驗談...

對於USB3.1 type-c線材,可以就盡量選原廠或知名大廠的,
然後,一定要挑粗線規格的,絕對不可以挑過細的,
否則任何正副廠的USB變壓器,都會一律不給供電(白色款較粗,黑色款較細),
這是USB3.1 type-c跟USB2.0 type-c規格最大不同的地方。

白色的USB3.1 type-c的線芯在差,它還是能支援QC2.0輸出的行動電源,照常供電。
反倒是黑色USB3.1 type-c線,任何正副廠的USB變壓器 + 支援QC2.0輸出的行動電源,通通不給供電。



USB3.1 type-c線材強調就是更大的供電能力+更快的傳輸速度,
那可想而知,線材好壞在USB2.0規格上,算是感受不太到的,因為照常可以供電輸出。

不然,蘋果原廠線也不會做出那麼細細一條,因為它也是USB2.0規格的產品。
然後,我們去看USB3.0規格的外接式硬碟使用的線材來判斷,通常都會做的比USB2.0還要更粗才對...
只是單純想保有最大供電能力+傳輸的效率

關於USB3.1 type-c線材本身,也可以向下相容USB2.0與USB1.0規格,所以相容性上無問題。
有錯請糾正。
whiter wrote:
原廠配的充電頭裡面應...(恕刪)


受到whiter大的啟發,原本我想說不然我也來買條D+ D-短路的線來死馬當火馬醫測試看看好了。

原本是要買線的,網拍上一找,反到找到這號稱充電神器的東西,說是內建辨識IC,又可偵測充電電流,還便宜的很,二話不說買了。
因為業務工作,所以,我目的是要用在車充上。


一個是USAMS 80塊買的,之前01有前輩測試,確實能達到2.1A,另一個夜市購買,標示2.1A,20塊。
這兩個原本最大都只到0.9A(決大部份都在700多~800多mA浮動),用上這個神器,兩個都能充到,1.9A。
我感覺應該如Whiter大所說,辨識IC是手機決定是否快充的訊號。
只是我只有兩個樣本,樣本數太少了。
劍心san wrote:
USB3.1 type-c線材強調就是更大的供電能力+更快的傳輸速度,
那可想而知,線材好壞在USB2.0規格上,算是感受不太到的,因為照常可以供電輸出。

不然,蘋果原廠線也不會做出那麼細細一條,因為它也是USB2.0規格的產品。
然後,我們去看USB3.0規格的外接式硬碟使用的線材來判斷,通常都會做的比USB2.0還要更粗才對...
只是單純想保有最大供電能力+傳輸的效率

關於USB3.1 type-c線材本身,也可以向下相容USB2.0與USB1.0規格,所以相容性上無問題。
有錯請糾正。


你的觀念「錯的離譜

前面已經講過了

usb3.0/3.1 有9條內線,USB充電只會用到2條內線 (接腳1&4)
https://zh.wikipedia.org/wiki/USB_3.0

usb2.0 有4條內線,USB充電一樣是用2條內線 (還是接腳1&4)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80%9A%E7%94%A8%E4%B8%B2%E8%A1%8C%E7%B8%BD%E7%B7%9A

usb3.x 跟 usb2.0 在usb充電架構上並沒有不同,usb3.x 充電並沒有比較強
在「現實上」,因為 usb3.x 要塞入9條內線包成一大條 (還要加包隔離層)
如果內線加粗的話,整大條會變的太粗又太硬,非常不好用+難製造
所以"通常" usb3.x 的「內線反而會比較細」(長度限制更短)

而 usb2.0 因為只需要4條內線,一些有名的傳輸線(如:LG),通常都會加粗(1&4)供電線
所以單純的usb充電,就會變成「usb3.x 較細的1&4內線」vs「usb2.0 加粗的1&4內線」
充電誰輸誰贏,明顯的很

你那條 usb3.x 的線只能爬到 1.6A max
而我買的 usb2.0 type-c線 & usb2.0線+轉接頭 通通都可以上到 1.9A 全速充電

so.....前面也說過了,zenfone3 不支援 usb3.x
買 usb3.x 的線來充 zenfone3 應該算是「花錢又更爛


ps: 電線「比外皮誰比較粗」其實是最不正確的做法,因為塑膠比純銅便宜,「灌膠省銅」常見的很
nichic wrote:
你的觀念「錯的離譜...(恕刪)


過去LG山寨原廠線也是錯的離譜...
但也是有人會深信不疑的去敗,不是嗎?
最後,還是要自己查證才知道才能知道這條是不是山寨品。

還有USB2.0如果插電腦主機的時候...
在不改跳線(D+D-短路)的條件下,請問手機純USB充電下,可通過的電流能否升到900 mA嗎?(無論粗細)
至少我在公司不用帶變壓器,直接用USB3.1的線,不用搞個專門的跳線,直接插電腦上的USB孔,幫手機充電就行了。


而且我說真的,
自己實際的實驗下來,
USB3.1跟USB2.0在變壓器上的充電速度,其實2者花費的時間總和是差不多的
(p.s華碩原廠快充部分一樣也是花費1小時多,之後還有龜速的捐流充電機制,整體前後時間花費算一算,也是花足2小時。)

而且出門真的不太可能,專程帶著變壓器去找插壁座充電...(P.S也要看店家允不允許給您借電)

我自己有買到一條最爛的USB3.1...是完全不能供電的,而你只會著墨在論文上最大值的籠統觀念。
請問你有親自實作過嗎?還是專門在校寫考試卷,坐等這學期PASS過關,要來領畢業證書的?

那請問您有動手做過USB2.0(16AWG/22AWG)規格線的傳檔與充電速度,整體效率又是如何?
這USB2.0(16AWG/22AWG)規格線,在Google上可沒有資料,供讓您複製貼上...

我當初有拿那條自製的USB2.0(16AWG/22AWG)去充HTC D820,
結果花費的充電時間,也是跟原廠線一樣,並沒有因為線粗的像木棍一樣,就可以保證比原廠線更快充飽電,因為手機端這邊會限制,唯一有變的地方則是,傳檔案的速度表現有接近理論值。

還有USB2.0規格的最大傳輸速度,通常市面上的傳輸線,只是合乎規範條件,並不可能完全達標...
除非你能自己做一條真正合乎理論值的USB2.0傳輸線出來,否則論文的東西,一律聽聽就好。

因為論文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

一流人專做開源未來事,二流人專做停滯不前淘汰事,三流人只做問題進行事,四流人只做同溫取暖裝傻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