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碰上兩本,作者意念幾乎完全相反的書....各位有碰過這種情況?

這才是激發思考、判斷的好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又很實際。

兩本書之間意見相左,這很常見。


但這兩本書,
雖然主旨關連很少,彼此之間談的內容倒多有相容、相通之處。

其實只要心胸寬大,把兩書做為一體兩面,矛盾之處其實很少。

但作者的根本意念和想法,幾乎完全相反、水火不容!




http://im1.book.com.tw/exep/lib/image.php?image=http://addons.books.com.tw/G/001/5/0010545305.jpg&width=200&height=280&quality=80


2020台灣的危機與挑戰



  作者:彭明輝,英國劍橋大學畢,曾任清華大學教授。
     雖為理工背景,對人文領域有一定涉獵,不時演講。
     同時為部落客,對台灣時下現況有不少犀利見解與批評

  主旨:先點出全球的近況遠景,
     接著帶出台灣未來可能面對的危機,
     最後直指台灣目前既存的嚴重問題,
     以及作者期望的解決方式與願景。


  感想:石油不是耗盡了才會造成全球崩潰,石油耗盡一半而已,問題就會"慢慢"浮現。
     關鍵詞:peak oil(過去歷史已經局部發生過)

     台灣產業界、學術界和經濟、能源、環境的問題(當然他也有說優勢在哪裡)
     


     作者本身其實不全然抱持悲觀的態度的,
     有好一部分只對台灣悲觀得很重,甚至對台灣的未來有期許。

     但大體來說,其想法近乎是悲觀,惶恐....

     而且,他論述有條有理,有憑有據,貼切感極重,全無空話揣測!
     所附圖表和統計數據之多,解析見解之精闢,
     讓我難以反駁他那暗淡絕望的想法,馬上被他給說服了。

     尤其,他不太對遙遠的數十年擔憂,
     他不說全球末日天災之類的空話,
     而是直指近十年、當下、至十年內"對台灣而言"的問題,和可能情況。

     幾乎完全符合現況到一個極致,反而很難相信他說的一切是唬爛、譁眾取寵的。






http://im1.book.com.tw/exep/lib/image.php?image=http://addons.books.com.tw/G/001/9/0010534599.jpg&width=200&height=280&quality=80


世界,沒你想的那麼糟:達爾文也喊Yes的樂觀演化




  作者:英國生物學家,全球著名科普作家,經濟學人專欄編輯。
     科普作家,不談艱深的科學理念,反而深入淺出,
     並且把自然科學和社會人文等各學科,帶入生活之中。

  主旨:駁斥現今世人的悲觀思維,
     從史前人類演化、科技、農業與貿易的出現、中世紀、近代與晚近時期,
     綜觀古今的人類史,
     援引人類演化、進步的轉機,
     進一步說明"人類長遠的趨勢是樂觀、進步,生活變得更好"。
     

  感想:其實這本書敘述起來倒也很中立客觀的,
     要是忽略人類"長期進步的趨勢"之中的"短期榮枯起伏波動",
     沒錯,真的如作者所言,情況十分樂觀。

     雖然他較少使用統計數據和圖表,
     但他是用一個寬闊、跨時代的視野,
     大概援引種種事例,便足夠支撐"樂觀"這個念頭。



其實這兩本書甚至少有互相矛盾之處,
在自然和社會領域上也算頗有深度、廣度的一本書,
並不是說這本書幾乎是對,或是幾乎是錯,這任人評斷就好。


身為讀者,可以否定作者之間的意念,自己決定自己的想法。

而兩位作者,卻又代表悲觀和樂觀,正反思考的兩個極端。

所以,大眾的想法最後一定也只能分成兩個相反方向,
這兩位作者沒有一同出現,也勢必會有支持者和反對者的。



     
我想問彭明輝教授,現今台灣的處境真有這麼悲慘嗎?
你說石油不會很快用光,但用量過整體礦藏的一半,真的快來臨了嗎?

你說"不是能不能的問題,而是來不來的及",所以長遠來看,你是樂觀的。

我又想問偉大的生物學家兼科普作家,
難道人類每一次的文明,只能依賴人口擴張?消費?使用能源?

你解答前面意修問題,卻又丟了更多問題給我們(或許包括丟給你自己....)

你說長期是樂觀的,
但你大辣辣的寫出歷史上很負面的情景,明顯和你的標題相違背。
寫出來了,卻又對負面視而不見....?

讓我感覺到您的樂觀有些一廂情願。

難道我們不會短期(一百年內)碰上最糟的情況?

就長遠來說,人類的狀況是很樂觀的。你的長遠很久遠,但您的短期也不是很短呢!








既然介紹以上兩本,不如再介紹一本經典作吧!


科技想要什麼(what technology wants)

作者:Kevin Kelly


這本書最重,但讀了心情不會沉重,反會豁然開朗。


建議有時間抽空一下了。
文章關鍵字
youcoku wrote:
這才是激發思考、判斷...(恕刪)


很棒喔! 大學生就讀這樣的書
而且還啃得下去,有前途
文筆還不錯,就短論來說已經足夠了

嘛~ 但是你提出的問題我沒辦法解答
畢竟我不是科學家也不是教授
對世界社會、經濟等各大脈絡也僅涉略
無法參與你精闢問題的討論

但你提到的兩個論點其實很正確
"激發思考、判斷的好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又很實際。"

萬物就像太極的渾沌般...太極生兩儀
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
單純的黑與白就可能蘊含著64個解釋的方法

你看的這兩本書就是那兩名學者對未來抱持看空跟看多的想法
所以沒有是非對錯,重要的是能夠反思並從中獲得些什麼

希望後面幾樓的同志可以回答你的問題
也謝謝你的分享,你寫得很好喔!
期待你下一次的推薦


彭明輝的那本我有讀過,裡頭字字句句充滿著對於能源的危機感,但彭教授一輩子都在學術界服務,我很好奇他對於產業界的了解。就我所知道的,國內有幾家大型企業有注意到電價的高漲是趨勢所在,因而有做出一些節能的嘗試。因此我並不擔心產業界對於下一個能源危機的反應。畢竟風平浪靜的日子並不代表沒有問題,而是表示問題沒有浮在水面上。

不過彭教授對於國內學術界的描寫倒是挺真實的,無論是生產線式的論文創作,還是其它用來衝出論文數量的現象,都是我在大學時見識過的手段。


youcoku wrote:
這才是激發思考、判斷...(恕刪)


文筆真好~ 但話題太專業~~還是留給專業的人討論吧~

紀錄
許嚕嚕
youcoku wrote:
這才是激發思考、判斷(恕刪)


能抽出時間的話,我也想念一下。
請多多點擊 Mobile01 網站內的贊助商廣告,有贊助商的支持才有穩定的Server和快速頻寬。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