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看到威爾.杜蘭的書
得知他有寫 世界文明史
但台灣繁體書已經找不到
跑去對岸淘寶找
發現有好多種版本(本數都不一樣)
請問哪一種版本是正確的?
台灣買的到的那本世界文明史,就是上下兩冊,非威爾杜蘭所著。
我想一定是拜讀過書序:
"讀歷史,我們可以學會什麼?" 之後,進而想去讀整套書的。
從英文版的介紹和目錄來看,
絕對不可能只有兩三本而已。
The Story of Civilization , Wikipedia
十一冊,英文版每一冊頁數還至少上看400頁。
之前讀一本六百頁的書,花了三個假日天,才看完一遍(年輕,會分心,閱讀能力差。)
(該書中文版硬是比英文厚1.5倍,雖然我沒把英文版買來,看不懂。)
如果礙於此套書取得不易,
我在書局有讀過觀點不同,但同樣格局廣闊、貫穿古今中外的書,
在此推薦一下。
氣候創造歷史
世界,沒有你想的那麼糟!
威爾杜蘭教授,大概是五十年前那個世代的人了。
不可否認,
他的作品用現代科學的角度來探討歷史,頗有深度,又能盡量避免舊有成見,
撇開對歷史的小細節有少數謬誤,他扼要的把大的歷史脈絡抓住了。
光是序書,就覺見解精闢入裡。
但是,從他的序書,就能看出他帶進太多那個時代的名詞、情緒、氛圍。
他對未來不是很樂觀,
用過去和現在的眼光來推斷未來。
他的思維裡西方學者濃厚的左派右派二分法(畢竟是冷戰時代嘛!)。
當然,以上都是瑕不掩瑜的缺點,不掩他作品的價值。
不過,史書很容易陷入成見和固有思維,甚至被人牽著走...
例如重視左右派、政治和經濟、宗教的重要性,
很大原因是受到西方近代思想氣氛所影響。
直到近年來,才能逐漸跳脫此類思維。
他的書分量已經夠沉重了,但還是同一個人所寫的。
讀書,尤其歷史人文類,不可避免的得刻意攝取更多元、嘗試不同背景之下所出的作品。
這可比學生時期專一而乏味的K書還要累人喔!
(卻也有趣多了!)
瘦狐狸 wrote:
感謝推薦還有 您太厲...(恕刪)
世界文明史 (同名,作者另有其人) 上下兩冊
以前也打聽過這本,當時也在找威爾杜蘭板,意外碰上同名作品。
當時看序文和目錄覺得此書水準應該很好,
但因不知作者為誰,而沒有勇氣貿然花錢買下手。(雖謹慎點,但為太重名氣少自信的不良示範啊...)
後來因為樓主,讓我發現到读《世界文明史》有感,才大致了解威爾杜蘭之外同名作品的來歷。
十一冊,真的不好讀呢!
而且不論買或借,難度頗高。
不如試著上下冊版的世界文明史吧!
我想這本在都會地區或大學的圖書館,應該不難借到,(能借則借,省錢)
圖書館沒藏書那靠博客來也沒問題。
英文版十一鉅冊,是三十年前在美國念書的時候,藉由參加網路書店會員的方式,以幾美元的價格買到的。一直帶在身邊,偶而才翻幾頁。
現在這套鉅著已有有聲書了,分成 600 個 mp3 檔,當然是用英文朗讀的。將近 9GB,居然可以免費下載!
用 story of civilization mp3 做google 搜尋,可以找到許多下載網站。
威爾杜藍的這套世界文明史前後花了五十年,只寫到拿破崙時代(第十一卷)就停筆了,時不我與,真是可惜。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3727047.html
分成六個檔案下載。解壓縮後變成十一個檔案,一卷一個 PDF 檔。
分別是
東方的遺產
希臘的生活
凱薩與基督
信仰的時代
文藝復興
理性開始的時代
路易十四時代
伏爾泰時代
盧梭與大革命
拿破崙時代
其實要稱為世界文明史並不是很恰當,有幾個方面是欠缺的,例如東方的文明著墨不多(中國,印度和日本,以及東南亞,澳洲和大洋洲),非洲和美洲的文明也沒有涵蓋。拿破崙時代之後的世界文明發展,應該更精彩有趣,這包括了工業革命,殖民時代,大英帝國時代,俄羅斯帝國時代,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冷戰時期,後冷戰時期,資訊爆炸,一直到二十一世紀,等等。不論如何,這套書是珍貴的文化遺產,遺漏的部份要自己去找書補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