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一下有唸過的有講到天賦論vs後天努力論
而我寫過的心得有前篇的
後天努力論 vs 天賦論
Alan Greenspan在 我們的新世界裡寫到
他在茱莉亞音樂學院(Juilliard School)*(註)畢業後
在爵士大樂團裡吹奏單簧管
碰到了年紀才15歲的John Coltrane
說到他認為世上天才有兩種
一種你在他身邊
你會受到啟發
覺得如果努力一些你有可能可以追上他的腳步
另一種是在他身邊
你會認為自己自己跟其程度太遙遠
不可能有機會
而John Coltrane屬於後者
Matt Damon在Good Will Hunting(心靈捕手)電影裡
Havard的高材生女友在讀有機化學的時候
Matt Damon問她需不需要幫助
女友生氣問說怎麼你居然這麼輕鬆學會
沒有人能夠這樣(快樂且不費功夫)去學有機化學阿
Matt以Mozart當例子來解釋
Mozart看到鋼琴就會彈
對我只是黑鍵白鍵
而我對科學事物的理解也是一樣
對別人是科學符號公式
我卻自然就可駕馭彈奏
Mindset(心態致勝)裡面提到知名舞者Twyla Tharp在
The Creative Habit(創意是一種習慣)
裡提到他看完Amadeus(阿瑪迪斯)說 胡說八道
沒有"天生"的天才這回事
Mozart是最標準的後天努力型
也就是世上有沒有天才
或是都是後天努力而來的
但是如何解釋科學上的天才?
因為我們在讀書求學的路上
實在不能欺騙自己確實有比自己學習能力更好的人
就是有人讀書聰明一路順遂
李敖也講過故事
李敖:沒有錯,只是一些提要,不是真的精華,所以我能站在那裏不用稿子,在那裏講,
大家以為我是天才嗎?我告訴你,我不是那種天才,不是記憶力非常好的天才。我也是經
過技巧來記東西的,這是我的本能。王安石的兒子叫王雱,王安石和他的好朋友劉貢父吹
牛,說兒子是神童,看書一遍就會。劉說,誰家的兒子看兩遍,我們家兒子也是神童,真
的是神童。他們古代的人都有那麼好的天才能力,才能夠唸書,現在人取得知識不要那麼
笨的方法,所以我們覺得現在人取得知識非常地方便,可是需要頭腦來辨別知識。
也就是我的 後天努力論疑問
Emanuel Derman
在My Life As a Quant一書前半部在描述他在哥大物理系求學的情景
碰到的物理學界天才大師的感慨
他自己在物理路上的不順遂
Emanuel Derman的妻子原本也是讀物理(博班)而後來轉到生物系
說到生物系也是有很多大師
但給你感覺卻不會像是物理學界大師他們的程度是自己遙不可及的感覺
這一些疑問我後來有了多了一些些的解答
在Nudege推力一書裡提到
專家把思考方式分成兩種系統
自動系統(Automatic System)
無法控制 不費力 聯想性思考 快速 無意識 講求技巧
省思系統(Reflective System)
可控制 費力 演繹性思考 緩慢 能自覺 遵循規則
我的想法就是省思系統有天才
而自動系統沒有
學習先從省思系統
例如練習投籃 學習規則 模仿高手的動作 觀看比賽 學習比賽 錯誤修正
練習鋼琴 學習樂理 指法技巧 模仿老師的動作 觀看演出 學習演出 錯誤修正
這方面每個人都是需要從省思系統熟練之後
內化成自己的自動系統
在短時間內變成自己的直覺
而這方面就是要靠長時間有系統的努力
而努力的方法上述那些書都有提到
而數學、物理..等科學
主要需要是省思系統
較不需要自動系統
這些就是真的天分佔比較大部分了。
在國外,遇過一個從來不去上課的工程系同學,是日本人。 每次物理數學之類的,都考97或滿分。
97是因為都沒上過課,教授很生氣,不肯給他滿分。
會說他是天才,因為該位同學真的每天都窩在我跟幾個朋友家打電動,書都沒買過。
但只要看到公式,就自動對得上了(在國外考試有給公式表)
偶爾問他一些白爛問題(比如為何每個英語系國家英文的發音都不同)
他也都能隨口給一個讓人覺得是專家研究多年的答案
更讓研究了幾十年的大學教授甘拜下風
也遇過一個大二大三才看過電腦的人
學電腦程式像天才;看過就會
大學畢業那天下午
(非電腦系的)
學校主動頒發電腦碩士學位給他
還遇過一個剛到加拿大不到兩年的小孩
本來就是雄中屬一屬二的學生
每天沒事做就到書局去看英文小說
結果等同於台灣聯考的省考考出來
全省英文第一名
忘了是95還是97(有考作文)
高二就直接上大學數理
畢業後保送滑鐵盧大學電腦系
這種例子很多
還有看過過目不忘的人
叫他讀一篇刻在牆上的數千字文
幾分鐘後不但能一字不漏地背出
還能倒背
問他怎做到的
他說看過的東西就好像一個拼圖或連連看
永遠在那
隨便叫就隨便出來
我給天才的定義是"在特定領域,不用努力或做最少的努力就能輕鬆達到大多數人拼命一輩子都達不到的高度的才能"
但上述這些人的後來都不怎麼突出
(或許在另外領域有,我不清楚;其中有個是日本北海道最大黑道老大的兒子,或許他在日本地下社會很活躍,也說不定)
很多都迷失了自己
這社會上
最多的是一直努力不懈的人材
靠著比平常人在某些領域多一些的強處
不斷地努力
經年累月下來
成就了一個高度
但這高度
若天才願意
只要很短的時間
便可達到
分享自己的一些經驗跟想法
勿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