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世界文明史 總共有幾冊?

免費的PDF?

太感謝了,這些書老書屋不一定能碰上,真要全買齊也勢必大傷荷包和心力阿!


其實,後面的歷史精彩,而今日和近代史,無一不是由過往的歷史積累而成的。

有道是:鑑往知來。

尤其要注意古代的時空背景環境,
以及考量現實的限制(這才能看出古人的創意、堅忍和偉大,也是歷史最有趣之處),

才不容易以近現代的眼光來思考古代的歷史事件,
更能訓練自己對近現代事件,與未來趨勢的判斷、看法。

js4042 wrote:
終於找到杜蘭世界文明...(恕刪)

PDF檔 太好了!!!!
先來看看 找機會再買整套回來

js4042 wrote:
還有一套絕版已久的 ...(恕刪)


解壓縮到第七就壞了,有解嗎?
http://iask.sina.com.cn/u/1697118424/ish?folderid=70748
世界文明史簡體中文版壓縮檔只有六個,從第一個壓縮檔解壓縮,會自動將後面五個壓縮檔解開,變成十一的 pdf 檔。我已經下載解壓縮完成。你要不要再下載一次試試看?


http://iask.sina.com.cn 這個網站很棒,可以找到許多珍貴絕版書籍的電子檔。要將大部頭的書影印,變成影像檔,再做成 PDF 檔,真是件大工程。很感謝這麼多人的投入和貢獻。
我還找到李約瑟的中國科學技術史的電子檔呢,真是挖到寶了。


jouce wrote:
解壓縮到第七就壞了,...(恕刪)
威爾杜蘭的世界文明史,英文版也有免費的 PDF 檔可以下載。用 google 搜尋關鍵字
story of civilization
就可以找到許多下載點。除了 PDF 檔之外,還有 mp3 有聲書檔案可以下載。
原版英文寫得很流暢,沒有艱澀的文法,很適合朗讀,聽這有聲書就好像在聽故事或上課一樣。

去年出版的"讀歷史,我可以學會什麼?" 中文翻譯,是他世界文明史的回顧和總結,英文版有有免費的 PDF檔可下載:

http://ia700505.us.archive.org/12/items/LessonsOfHistory/Lessons_of_History.pdf

中文簡體版世界文明史的 PDF 檔是從紙本書籍影印製作的,影印的效果不是很好,讀起來有些吃力。而英文原版的 PDF 檔字體清晰,讀起來很舒服。


js4042 wrote:
中文簡體版世界文明史的 PDF 檔是從紙本書籍影印製作的,影印的效果不是很好,讀起來有些吃力...(恕刪)

的確...害我看了看後 考慮買一套回家
js4042 wrote:

繁體中文版是幼獅文化出版社在 1977 年陸續出版的,
一共有三十二冊。由於是集體翻譯,翻譯的不是很好,讀起來很吃力,
有些句子還是讀英文版比較容易了解。

大陸出版的簡體版,似乎由幼獅的繁體版轉換過來,並未重新翻譯。
三十多年前我就買了這套書,只挑有興趣的部份看,沒有從頭到尾讀完。
英文版十一鉅冊,是三十年前在美國念書的時候,藉由參加網路書店會員的方式,
以幾美元的價格買到的。

一直帶在身邊,偶而才翻幾頁。

現在這套鉅著已有有聲書了,分成 600 個 mp3 檔,當然是用英文朗讀的。
將近 9GB,居然可以免費下載!
用 story of civilization mp3 做google 搜尋,可以找到許多下載網站。

威爾杜藍的這套世界文明史前後花了五十年,只寫到拿破崙時代(第十一卷)就停筆了,
時不我與,真是可惜。



這套書是一套偉大的書籍,今天才知道這套書籍。

謝謝分享
請多多點擊 Mobile01 網站內的贊助商廣告,有贊助商的支持才有穩定的Server和快速頻寬。
瘦狐狸 wrote:
近期看到威爾.杜蘭的(恕刪)


有一個網站可以先看看電子試閱版本的書籍,如果看看內容可以的話,
再找實體的紙本書籍,那個網站叫 z library。
請多多點擊 Mobile01 網站內的贊助商廣告,有贊助商的支持才有穩定的Server和快速頻寬。
youcoku wrote:
有兩本同名、編排上也很類似的書。

台灣買的到的那本世界文明史,就是上下兩冊,非威爾杜蘭所著。


我想一定是拜讀過書序:

 "讀歷史,我們可以學會什麼?"   之後,進而想去讀整套書的。


從英文版的介紹和目錄來看,
絕對不可能只有兩三本而已。

The Story of Civilization , Wikipedia

十一冊,英文版每一冊頁數還至少上看400頁。

之前讀一本六百頁的書,花了三個假日天,才看完一遍(年輕,會分心,閱讀能力差。)
(該書中文版硬是比英文厚1.5倍,雖然我沒把英文版買來,看不懂。)




如果礙於此套書取得不易,
我在書局有讀過觀點不同,但同樣格局廣闊、貫穿古今中外的書,
在此推薦一下。


氣候創造歷史

世界,沒有你想的那麼糟!




威爾杜蘭教授,大概是五十年前那個世代的人了。


不可否認,
他的作品用現代科學的角度來探討歷史,頗有深度,又能盡量避免舊有成見,
撇開對歷史的小細節有少數謬誤,他扼要的把大的歷史脈絡抓住了。
光是序書,就覺見解精闢入裡。

但是,從他的序書,就能看出他帶進太多那個時代的名詞、情緒、氛圍。

他對未來不是很樂觀,
用過去和現在的眼光來推斷未來。

他的思維裡西方學者濃厚的左派右派二分法(畢竟是冷戰時代嘛!)。

當然,以上都是瑕不掩瑜的缺點,不掩他作品的價值。


不過,史書很容易陷入成見和固有思維,甚至被人牽著走...

例如重視左右派、政治和經濟、宗教的重要性,
很大原因是受到西方近代思想氣氛所影響。

直到近年來,才能逐漸跳脫此類思維。



他的書分量已經夠沉重了,但還是同一個人所寫的。

讀書,尤其歷史人文類,不可避免的得刻意攝取更多元、嘗試不同背景之下所出的作品。


這可比學生時期專一而乏味的K書還要累人喔!
(卻也有趣多了!)



很好的心得分享文,改天去看看這些書籍。
請多多點擊 Mobile01 網站內的贊助商廣告,有贊助商的支持才有穩定的Server和快速頻寬。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