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字,注音符號,日本漢字都是利用古字來簡化漢字


新古蘭森 wrote:
簡體字的閱讀速度要比繁體字快,不知道您是否認可

宁,宇,于,這在繁體分別是寧,宇,於,而广,厂,厅,庆,繁體分別是廣,廠,廳,慶,簡體字就像日文假名一樣,分別用草書,或楷書偏旁構成,但學日文時,這些明明都是中國字,但卻會不停認錯,因為長得太像,就區別度而言,個人是認為繁體因為有的筆畫很少,有的多,差異很大,所以辨識起來比較容易

ronnyshiny wrote:
寧,宇,于,這在繁體...(恕刪)


寧、宇、于集體出現的情況很少,除非某人叫「于寧宇」,是否不容易辨識我不好講,我身邊的樣本太少無法下定論。但是就前後組合而言,這幾個字很少會「緊挨」出現,結合前後文,就算是初學者,分辨起來應該也不難。
新古蘭森 wrote:
這幾個字很少會「緊挨」出現,結合前後文,就算是初學者,分辨起來應該也不難。

有一次我在百度貼吧說小s是女丑,被大陸網友連番砲轟,怎麼可以形容他們的女神丑,我說女丑是女生的丑角,搞笑的意思,後來我發現簡體字丑 同時代表繁體字的丑和醜,所以講也講不清,

ronnyshiny wrote:
寧,宇,于,這在繁體...(恕刪)


另外補充一個個人觀點,有些東西是很主觀的,不適宜拿來討論,不然很容易起爭執。好比很多大陸網友說「憂鬱的烏龜」幾個字看著就讓人憂鬱,因為筆劃太多,可是在台灣朋友的眼裏,從小就是這麼學習的,也習慣了;同樣的道理,可能您覺得寧、于、宇簡體字太像,可是對於我們來說,一眼就能區分出來。這種太過主觀的東西,其實不容易討論

ronnyshiny wrote:
有一次我在百度貼吧說...(恕刪)



生旦淨醜的說法流傳已久,他們不知道是知識不足的問題,相信如果換到知乎等網站,這樣的情況就會少見很多。不過這點我認同您,丑和醜使用同一個字,容易引起誤解。這種誤解之前在一部好像是台灣的電視劇裏看到過「都是你媽逼的!」「是你媽逼的才對」兩句臺詞,一樣容易誤解
新古蘭森 wrote:
好比很多大陸網友說「憂鬱的烏龜」幾個字看著就讓人憂鬱,因為筆劃太多,可是在台灣朋友的眼裏,從小就是這麼學習的,也習慣了

忧郁的郁在繁體有美好,芬芳的意思,因為簡體的郁代表的是繁體的鬱,和郁,我第一次看到忧郁,還以為是什麼美好的事物
鬱和龜叫任何一個台灣人寫,他們都會很憂鬱,應該寫不出來或寫錯的居多,因為大家都太習慣打字了,很多字大家都不會寫,但很多台灣人會寫不少簡體字,但是看簡體字網站常常會搞錯意思,或字認錯,像认(認)
识(識)我常常搞錯,所以很多台灣人是會寫一些簡體字,但看簡體字網站會很頭大,常常字認錯,會錯意,但我問很多大陸人,他們看得懂繁體字,但不會寫,而且好像大陸的書法還是寫繁體字居多,比較少簡體字書法

新古蘭森 wrote:
那麼我認為在某種程度上,簡體字的閱讀速度要比繁體字快,不知道您是否認可。(恕刪)


應該剛好相反哦.

如果你需要一筆畫一筆畫去閱讀, 才能辨識中文字. 那真的太詭異了.

美國國旗那麼複雜, 你不會要數完所有星星才認得出來吧.

一個符號重要的是所指示的訊息越specific, 越容易閱讀和辨識, 和筆畫多少無關.

正體字, "發" 和 "髮", 語意很清楚.

簡體的 "發", 筆畫少歸少, 但你看不懂是 "發" 還是 "髮". 非得要有上下文才行.

所以, 正體字易讀難寫; 簡體字易寫難讀.

現在和未來是電腦的年代, 很少有在手寫的啦. 文字看得懂就好, 筆畫多少不重要.

事後諸葛可以說, 簡體字是大時代下錯誤的產物. 不過文字和潮流/科學無關, 十幾億人在用就是對的.



ronnyshiny wrote:
我查到的資料是二次大...(恕刪)


日本新字體 州洲都變成州,辦辮瓣都變成弁等等這樣的例子一大堆。不論中日,文字改革的標的本來就不只是字形簡化,還包括漢字總量的縮減。
以叶(叶韻的叶讀如協<kao~01居然不讓用注音符號>)代葉是有地域性的俗字,本來主要在江浙流行,因為在吳音里讀音相同或類似。就像閩廣流行以什代雜一樣。
國民政府在大陸時公佈(後來又廢止)的那一批簡化字里沒有叶,但是附言部分提到:特定地域和領域的俗字暫不收入,如江浙以叶代葉、閩廣以什代雜、賬本以旦代蛋等(大意)。
中國60年代的簡化字標準收了叶,但是沒有收什,而是對雜取了左邊一半。

moriarty1 wrote:
日本新字體 州洲都變...(恕刪)


字體減少只是過去幾十年的潮流; 再之前幾千年, 因應生活需要, 中國字是越來越多.

日本方面戰後有廢漢字和減用的潮流, 現在也不一樣了哦: (自己去wiki一下吧)
"日本文化審議會於2010年6月7日發布《改定常用漢字表》(2136字、4388音訓[2352音+2036訓]),同年2010年11月30日追加196個新的常用漢字,並刪除5個漢字"


NxP wrote:
應該剛好相反哦. 如...(恕刪)


您說的不清楚 發 究竟是哪個發的問題:如果是單獨出現,那麼根本就不需要區分,因為在簡體裏就是一個字,不管你說是頭髮還是發生還是什麼,我都知道是發字;如果非單獨出現,有前後文,那麼也不需要區分,因為有語境。所以這種糾結其實是不實際的。
至於筆劃數多和少哪種容易閱讀,我手上也沒有充分的證據,只是在和版大進行探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