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說,學任何東西,本就不可能照單全收,更不可能完全東施效顰,既然妳得天獨厚、家學淵遠,又能師拜名門多人,在書法上即有一定的造詣,既起這個頭,建議還是貼上一點實質的作品,讓大家開開眼界,否則流於空口,真不知道妳如此空洞的言語,能讓人信服妳要表達的意境?
>最近我迷上近年跨界書法家董陽孜的作品,喜歡她能跳脫傳統的書
同樣的,也請貼上這位被妳稱讚、景仰之大師作品,我等才能見識妳所形容的精髓,何況妳所謂的創新、變革,我猜想,就代表書法只是其創作中的一個元素而已,書法已不再是單純的書法,更正確的說,書法只是一個表達整體作品中的一部份了,我個人認為,這與單純的傳統的書法已經有很大的區別了,我想現在會想學書法、寫書法的人,還是在乎那種傳統的韻味,在乎的是那個意境,如果說,書法離開了詩,離開了古,那應該另立一門功課來探討才對。
我個人認為,值得妳讚賞的應稱之為:藝術創作吧,而現在很多藝術家,就喜歡號稱 多元、複合多媒材,坦白說,有些硬要把一些不相甘的東西硬湊在一起,個人認為已失去原本對美的訂義了!
(我只是舉例有些在小小的物件中,硬要塞上一堆東西,反而讓人看不清主題和本質,套一本書叫:別鬧了,這叫藝術嗎?就敢直言這種一般普羅大眾不敢揭穿的真相。)
所以建議妳,請以實質的作品和作者想要表達的內涵,一一呈現,一一解說,讓凡等如我者,才能一窺妳們的堂奧,否則,鴨仔聽雷,聽沒,也看不到,若有得罪之處,還請見諒海涵!
是喔!那我要檢討我的口氣,下次回應相關問題時,要學會再柔和一點!
但請平心靜氣看完我的全文,也不要斷章取義,如果您認同我的看法,此事到此為止,如果不認同,我真的也不會再回應了!
首先我要說的,如果版主一開始就先秀出她和她老師的相關圖片,並將創作理念、目標、展望都說出來,讓大家開眼界,再來她那二段闡訴,我絕對認同,並認為得體。
如果她一開始不先起個頭,也不貼圖,就來那二段話,我也絕不會出現在此對話中來!(原因應該不用再明講了吧。)
現實生活中,您交過這樣的朋友吧?
一開始,就一直詢問您家的私事,您只要一反問她家一丁點小事,她即會顧左右而言它,而另一種人就是知道您家小孩並不成材,然後每每在您的面前三番兩次提到她家出了幾個博士,幾個吃公門飯的,我試問像這樣的對象,您會認為她把您當推心置腹的朋友嗎?
試問我請她把相關資料貼出來的說法有否不敬嗎?
現實生活中,有一朋友一說話,馬上被另一人吐糟,他說:為何別人說過同樣的話,你就就不吭聲?
對方回曰:我是看得起你,別人我才懶得管他!
套用這句話,我是看得起她的話,並相信敢如此的言稱,必有其夠人之處,也相信這才是我畢生在追求學習的目標,才會如此愛之深、盼之切,一方面也是提醒,可以讓更多的人追求新知的機會,若大家都沈默不語,豈不平白喪失讓如此美好的、偉大的創新埋沒呢?
真的丟臉,打了一堆讓人不舒服的話,才得再一次善後解釋,下次出口前真的要三思而後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