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核三廠為何應該延役?從減碳排、經濟角度分析,以及你的恐懼

2024.06.27 能源環保吳金榮


AI時代來臨,電力需求將大幅成長,從經濟的角度、減碳排的觀點來看,核三廠應該延役,如此方可幫助台電減少虧損,讓台灣低碳發電占比不會快速降低。



熱浪來襲,電力成為不可忽視的存在,跳電、缺電都成為敏感話題。再加上核三1號及2號機預計在2025年5月17日除役,現階段台灣再生能源、天然氣新增機組發展趕不上用電缺口,台灣電力的供需狀況,再度引發討論。


目前大家注意的焦點是電力供給是否充足?價格會不會上漲?或許可以從「淨零排放」與「經濟角度」角度思考,核三廠究竟該不該延役?

首先,從減碳排方面來看。

2023年,台灣電力發電的來源主要是仰賴「化石燃料」,其中,燃煤發電占42.2%,天然氣發電占39.6%,合計達81.8%。石油發電占1.34%,加總起來,化石燃料占台灣發電量達83.14%

再生能源部分,太陽能發電占4.6%,水力發電占2.5%,風力發電占2.2%,合計9.3%。除此之外,核能發電占6.3%,由於不排放二氧化碳,故可將之視為「綠電」。另有一些定義不明確的再生能源占1.2%。合計台灣的低碳發電僅占總發電量約16.8%。



2023年全球低碳發電占39.3%,歐盟低碳發電占69.7%,美國低碳發電占40.7%,中國低碳發電占35.3%,日本低碳發電占31.5%,韓國低碳發電占38.3%,印度低碳發電占22%,越南低碳發電占42.2%,皆較我國高出很多。

更麻煩的是今年核三廠一號機除役後,我國低碳發電占比將下滑到13.6%,明年將更進一步下滑到10.5%(不計新上線的再生能源)。
台灣電力在在全球低碳排已落在「後段班」,待核三廠1號、2號機除役,將是「雪上加霜」。

再以「經濟層面」來分析。


核三廠除役將造成台電鉅額的經濟損失,對虧損累累的台電而言,無異是沉重的打擊。

核三廠1號機、2號機,分別於1984年7月、1985年5月開始運轉,迄今已40年。核三廠建廠費用新台幣947億元,早就攤提完畢,目前核三廠運轉成本很低,2024年到4月底的發電成本為每度1.12元。


台電今年到4月底共售出717億度電,電費收入2094億元,平均每度售價為2.92元。核三廠每部機裝置容量為951萬千瓦,每年每部機約可發出75億度電,2部機合計可發150億度電。

以每度電2.92元售出,一年電費收入438億元,扣掉成本168億元,淨收入為270億元。這對2023年虧損3826億元的台電而言,不無小補。

核二廠1號機、2號機分別於2021年12月、2023年除役,在此之前,台灣每年核電發電量約在300億度左右。2019年台灣核電發電量為311.47億度,2020年為303.42億度。

假設核二廠、核三廠獲得延役,則每年應該可貢獻300億度電,依今年1-4月的資料計算,每度電的利潤約2.93-1.12=1.8元,每年核電可產生540億元利潤,這對台電有很大的裨益。

除了經濟利益外,淨零排放,沒有核電根本無法達成。「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署長「格羅西」指出全球生產的清潔能源(指生產過程不會排放二氧化碳)中,超過三分之一來自核能,核能已是減排過程中的關鍵角色。

假設核二廠、核三廠獲得延役,則每年應該可貢獻300億度電;圖為核二廠。圖/ 維基百科


最後,是對於核能的「恐懼」。

如果沒有核能,2050年幾乎不可能實現「零排放」的目標。許多人對核電的安全性心存疑慮,主要是有三個嚴重的核電廠意外事件。

1979年3月28日,美國賓州三浬島核電廠(Three-Miles Island Nuclear Generating
Station)發生事故,部分爐心熔毀,是美國最嚴重的核電廠事故,所幸事後處理得宜,未對周圍居民造成傷害。該地區居民經流行病學研究,癌症等放射性相關疾病在統計學上沒有顯著的增加。



美國賓州三浬島核電廠部分爐心熔毀,是美國最嚴重的核電廠事故。圖/ 維基百科


1986年4月26日,於前蘇聯烏克蘭的「車諾比(Chernobyl)核電廠」發生核子反應爐破裂事故,是最嚴重的核電事故。這起事故,爐心熔毀引起爆炸,並嚴重毀損反應爐建築物,引起大火,放射性物質外洩,烏克蘭、白俄羅斯及俄羅斯境內,皆受到嚴重核污染。

車諾比事件主要原因是反應爐設計不當及管理不良。






車諾比事件主要原因是反應爐設計不當及管理不良。圖/ 維基百科


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地區發生大地震,位於福島的第一核電廠,因抽水機電力中斷,無法運作,不能向爐心注入冷卻水,導致爐心熔毀,是嚴重的核電事故。這起事故除了天災外,人為管理不善,事故處理錯誤,導致災禍無法及時遏止。

從1954年6月第一座商用核電廠在蘇聯啟用後,迄今已有70年。目前全球約有416座核電廠運作中,並且有59座核電廠在興建中。雖然有三起重大的事故,基本上核電廠是相當安全。

由於大家對核電安全戒慎恐懼,非常重視,因此核電廠的作業規範十分嚴謹,經數十年累積無數的管理經驗,加上科技的進步,新型核子反應爐更大幅提升核電的安全性。

太陽能、風力等「潔淨能源」,何時能承擔用電重任?

很多人對太陽能、風力發電有過度的期許。目前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約15-22%左右,而且太陽光強度及溫度皆會影響太陽能電池的發電效率。

為了達成較多的發電量,增加太陽能板的面積是不得不的選擇。加上每天只有在有陽光的時段下方能發電,而且陽光強度各時段不同,發出的電量不均一,對電網造成接受的問題,因此太陽能光電不是很理想的發電方式。

台灣土地面積只有3.65萬平方公里,而且山地及丘陵地約佔全島三分之二以上,對發展太陽能光電是很不利的制約。


台灣土地面積只有3.65萬平方公里,對發展太陽能光電是很不利的制約。圖/ 台電



根據童子賢董事長的估算,台北市面積為271.8平方公里,假設全部舖滿光電板,可獲得374.6 萬KW的發電容量,核三廠2座機發電能力共190.2萬KW發電容量。

值得注意的是,M374.6萬KW發電容量的光電板,每天的發電量大概不到40%,核三廠是可以24小時不停歇發電。

有人提議核三廠除役後將之改為光電廠,台電規劃將核三廠的55公頃土地設置光電場,預估每年發電5800萬度,與核三廠二部機共發電150億度比較,核電發電量是光電發電量的259倍。

核三廠全廠區占地354公頃,可容納六部機組,若增建四座最新型核電廠,每部機組容量為1350萬千瓦,每年可發電400億度,加上原有的兩座機組每年發電150億度,6部機組共可發電550億度。這相當2023年總發電量2454.6億度的22.4%,同時可大幅提高低碳發電的比率。


核三廠全廠區占地354公頃,可容納六部機組。
圖/ https://nbmi.taipower.com.tw/%E6%A0%B8%E4%B8%89%E5


AI時代來臨,電力需求將大幅成長,更重要的是電力不僅要有足夠的供應,而且要有高低碳發電的占比。

從經濟的角度、減碳排的觀點來看,核三廠應該延役,如此方可幫助台電減少虧損,讓台灣低碳發電占比不會快速降低。

(觀點文章呈現多元意見,不代表《數位時代》的立場)

本文轉貼自《數位時代》
typetin
核三廠要停機解聯除役了。心裡真是非常惆悵啊!我還以為可以再繼續發電20年呢!民進黨真是不願意給我們便宜的電力啊!想著他們的綠電賺大錢!

童子賢綠能應與核能搭配!他口中的「能源黃金比例」是什麼?綠能有何致命傷?

2024.06.27 |半導體與電子產業 鉅亨集團

童子賢27日再度對台灣電力問題提出見解!他表示,綠電仍有不穩定的致命傷,指出應與核能搭配使用,例如3成綠能、3成核能,以及4成火力發電。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27日出席論壇,針對台積電 3 年內預計增加 100 億度的用電量,屆時將占全台用電約 12%,而童子賢再次強調 「台積電不是吃電怪獸」 ,台灣仍須在核能與綠能發展間取得平衡,滿足全台的用電需求。

童子賢表示,台積電幾座 2 奈米廠都將在 2 年內兌現,包括新竹寶山 4 座 12 吋晶圓廠,以及高雄 3 個廠區。

童子賢說, 這是台灣之光,投資下去可以保有 3 至 5 年領先地位 ,包含美國、日本與韓國等競爭對手,不過隨之而來的,是用電量的提升。

對此,童子賢也再度強調,台積電不是吃電怪獸,而是台灣應在綠能與核能間取得平衡點。

提出台灣發電黃金比例,綠能3核能3:火力4

童子賢認為,綠能有間歇性發電的致命傷,太陽能發電在一天之內起伏很大,是不穩定的間歇性能源,且台灣深夜用電仍為當日尖峰的 60 至 70%,因此夜間需要基載電力 60 至 70%,以綠能間歇性發電的缺點,無法承擔、穩定基載電力。

因此童子賢指出,綠能應與核能相互搭配,提出台灣的發電黃金比例:3 成綠能、3 成核能,以及 4 成火力發電。

綠能也有缺陷,廢棄物、坪效都得考量

童子賢也點出全力發展綠能的擔憂,若綠能比重超過 3 成,將會為環境帶來很大的衝擊。

童子賢舉例,台北市包含陽明山、基隆河的面積約 2.72 萬公頃,若把台北市全部鋪滿太陽能板發電,也僅能提供全台用電量的 1 成。

童子賢進一步提到,目前台灣太陽能發電占比僅約 4.6%,光是太陽能板的建置也產生許多爭議。加上太陽能板使用壽命約 25 至 30 年,未來太陽能板廢棄物也成為大問題。童子賢直言,恐怕比核廢料還要頭痛 10 倍。

本文轉載自:鉅亨網

童子賢回應鄭麗君綠能10%超越核能」:仇核弄錯方向

2024/07/04 01:33:06
經濟日報 王郁倫/台北即時報導

對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3日提到綠能發電量已經超越核能的談話,和碩(4938)董事長童子賢對此表示,綠能勝之不武,綠電不是用來「取代核能」的,綠能是用來「減少碳排」以防止地球暖化為目標的,「仇核、恨核」是弄錯方向,因此他鄭重呼籲,「地球暖化才是全民公敵,核能不是」,應該讓核能與綠能攜手合作!

童子賢被問到對鄭麗君談綠能發電比已達10%,他回應,雖跟鄭副院長熟識,但兩人能源觀點不同。他表示,現階段的核能歷經折騰與刻意停機,故把綠能與核能數字做比較,勝之不武。其中綠能還包含了日治時代與二蔣時代留下的水力發電設施(佔2.5%),加上這些古老設施,在很勉強的情況下贏了核能,其意義不大。

暖化才是全球公敵 核能不是

童子賢表示,人類文明受到地球暖化威脅,暖化才是全球公敵,核能不是。而且核能可以是減少碳排的盟友,且台灣目前只有勉強剛越過10%的綠能,進度嚴重落後。別忘了其中2.5%綠能是「古典的綠能」水庫發電,另外有1%左右可疑的「來源不明的生質燃料」(可能是焚燒垃圾廢棄物,卻誤報成生質能燃料)才勉強拼湊出10%過關。

童子賢表示,能體會不是政府過去不努力,但是要「認份」體會台灣的條件,善用最佳策略。他表示過去8年政府真的很努力,但綠能進度也真的只有一點點(比起國際,甚至比起中國大陸成績都差),但他仍贊成該繼續推動綠能,但是往前走其實困難重重,台灣必須承認、體會、自省、忍辱負重⋯⋯,因為台灣地狹人稠,綠能很困難,勉強堅持只會減碳繼續落後,高度排碳讓台灣成為地球暖化的幫兇。

高零碳排發電國家都使用了高比例的核能

他拿出數據顯示,統計2023年全年不計核能,台灣只有不到11%的綠能(包括可能是燃燒廢棄物垃圾當作生質能的1%)。而歐盟已經有近69.7%不排碳發電,瑞士100%不排碳發電,這些高零碳排發電國家的背後真相是:他們都是使用了高比例的核能。不過,童子賢也不認為該讓核能獨大,故確實感謝王美花部長的努力與小英總統的努力推動綠能。

童子賢舉例,歐盟使用核能23.3%,太陽能才貢獻8.6%。瑞士也使用核能34%~50%,用太陽能才7.2%。歐洲保護了優美環境,瑞士更是保護了青山綠水,童子賢說,「誰說核能不能與狹窄國土共存?比利時用了34.4%核能及8.8%太陽能,而其中瑞士、比利時的國土面積接近台灣」。

童子賢指出,瑞士等國家因為好好的應用核能,使得煤炭燃燒發電得以大量減少,改善了空氣品質,也避免了到處設置太陽能板去破壞森林、影響農業。

面對台灣綠能發電比處在11%邊緣,燃燒煤炭、天然氣及石油卻達到84%,後者會持續污染環境,若今明年就將核三廢除,則污染還會再增加5~6%。童子賢呼籲,核能是防止地球暖化的綠能的盟友,觀念全球適用。他再一次呼籲,「地球暖化才是全民公敵,核能不是!」期望減少台灣碳排,為了盡一份心力防止地球暖化,讓核能與綠能攜手合作。
typetin
揮別34年非核政策,義大利重啟核電。蔣萬安呼籲政府,要正視能源議題。

李遠哲童子賢喊要新核能…呼籲民進黨延後非核家園

2024-07-10 00:33 經濟日報/ 記者 葉卉軒台北報導

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挺核成員再+1,前中研院長李遠哲昨(9)日透露,他已接受賴總統邀請擔任氣候委員會顧問,他並肯定和碩(4938)董座童子賢對核能看法,呼籲民進黨延後非核家園,「現在需要核能,還要有新核能。」

李遠哲昨日接受資深媒體人黃光芹專訪時透露,賴總統告訴他,希望他成為氣候委員會顧問,他欣然接受,期待透過自身專業、經驗,喚起政治人物對於氣候變遷的重視。

此前,賴總統已宣布,氣候委員會由他親自擔任召集人,並由童子賢、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中研院長廖俊智擔任副召集人。

鄭麗君日前提及綠能發電量已超越核能,但童子賢回應,綠電不是用來取代核能,仇核是弄錯方向,兩人對於核能政策觀點落差極大,在李遠哲加入擔任顧問後,如何牽動賴政府核能政策受到關注。

李遠哲表示,總統成立委員會,不見得能實質推動所有改變,但可讓老百姓了解,政府官員2050年淨零排放不能不做到,從這觀點看很值得。他強調,2030年碳排沒有減半,2050年不可能走到淨零。

氣候委員會將於7月底開會,李遠哲表示,他將出席表達意見,「我可以從顧問角度,告訴大家童子賢講得很有道理,是從企業界與科學角度說明,童子賢並非放大炮,而是真心話」。
李遠哲認為,台灣社會必須改變,變革必須出現,「賴總統不是不了解,但身邊有許多壓力。」他對賴總統也有期待,明白他「有壓力」,但是「希望他能為我們走出好的路。」

李遠哲強調他認同童子賢觀點,「雖然核電有缺點,但核能帶來的災害,跟全人類滅絕是絕對不能相比。面對核能的研究,如何設立跟運用核電廠,這樣的大方向是對的」。

李遠哲還說,企業界認為為了減碳,增加碳稅對整體經濟不好,但這是關乎人類滅絕、氣候災害的議題。他說,「如果大家瞭解的話,就知道人類社會沒有多大選擇,減碳要到位,不然我們會跟恐龍一樣滅絕。」

李遠哲強調,「這不是危言聳聽」,他是以科學家觀點、負責任的態度,跟大家說明將來應該怎麼走。
typetin
我一個台電修護處同事說:所有核能廠要延役都沒問題,不用問核三的人,要問執政的政府。

老柯LINE生活日誌

13:34 Kent 謝謝分享 謝謝
13:47 Kent 剛剛急著出門 忘了帶隨身攜帶的包包 裡面有錢包現金 信用卡 駕照等等的 都在裡面 路上都不覺得有問題 直到要去買東西的時候 才發現沒有帶 才知道身上什麼都沒有 趕快回家
我擔心一件事 萬一路上有警察查酒測 那要秀駕照 我什麼都沒 是要吃罰單的 好險 好險

00:50 Kent 兒子一家人出去玩 明天星期二回家 什麼時候會到家 沒說 反正他們兩個大人 星期三都要上班他們有打招呼說家裡的東西都維持原狀就好了 我們無需整理 我們樂的輕鬆一下 做一個閒人 英英美代子

00:56 Kent 澳幣對台幣的滙率居高不下 領導的月退的錢是固定的 能換的澳幣就少了一點 我們都天天看滙率的變化 一有下降 馬上就要換澳幣 蠻緊張的

05:01 Kent 網路新聞說 台灣至少還要熱十天 全台熱的像烤番薯 午後要防雷陣雨
這樣的天氣 就是我小的時候 在鄉下的農村裡 生活的樣子 可能氣候變遷後 更加的悶熱難耐吧

07:39 Kent 洞庭湖潰堤搶救中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
我們的石門水庫 水滿前要緊急洩洪 那 下游的大溪 三峽 樹林 板橋等地的緊急應變 要注意了

07:39 Kent 我們水災要像洞庭湖那樣多的水 不容易的 除非像台中地區我小學四年級的時候的八七水災 一連四 五天 下豪雨 像用倒的 我們整個村子都泡在水中三四天 土磚蓋的房子 土被泡軟了 就變成了軟腳蝦 坍掉了 稻榖泡水 長芽 完蛋了 小時候的印象極為深刻 更慘的是 有人爬上屋頂逃難 結果 整個屋頂都被洪水漂走了 沒多久 就葬身水下了

07:49 Kent 後來 有人說 八七水災之所以會那麼嚴重 除了 雨下的猛 下的太多之外 另外一個原因是大肚溪的鐵路跨溪大橋 被上游漂流下來的竹子 樹木等漂流雜物堵住了 洪水無法渲洩 水出不去 我們是在大肚溪橋的上游的地方 泡水好幾天的理由好像是對的

07:58 Kent 台灣的山區 下大雨 土石鬆動 整個山崩了 形成堰塞湖 水積多了 怕潰堤 往下游沖 所以會用挖土機 挖開一點點 讓水洩出去降低危險

08:05 Kent 八七水災的時候 我們家有一塊田地 是在小溪流的旁邊的 我們有種刺竹當防護 結果 大水漂來了一個水流屍 卡在竹叢的地方 我那個時候 是嚇死了 太恐怖了

01:06 Kent 昨天和前天 吃了燒鴨 太補了 火氣又大起來了 牙齦又的痛了
01:09 Kent 用我自己的土方法 刺破 讓發炎的血流出來 或是用嘴巴吸出來 發炎的血 流乾凈了 痛就可以緩解了
01:10 Kent 燒鴨肉 好吃 卻和我的身體不合 以後不敢吃了

02:28 Kent 說一個我國小四五年級的時候的故事
我是烏日鄉五光國小第二屆的學生 那一個時候 我們五光國小 只有六個班 每一年級一個班 我們有一次 的逺足 是去鹿港的海邊玩 是從我們學校走路到烏日的台鐵的火車站 坐火車到彰化 再換台糖公司的五分仔車 車箱很小我只記得去鹿港的路上 有一個車站的名字是馬鳴山 下了火車要走很遠的路 才看得到海 我們是一個農村 從來不曾看過海和海浪的樣子 第一次看到了海真的有夠興奮的

22:52 Kent 兒子一家五口回到了家了 12:10AM到家的
兩個大人 明天都要上班 孫子們 學校還沒有開學 在家休息
我們明天也有老人會的活動 要參加的

22:56 Kent 賴神修理鄭文燦 一個新的朝代的起手式 老的時代的寵臣們 要知怎麼順應時代的需求 否則會死的很難看

22:58 Kent 謝謝分享 謝謝
23:08 Kent 兒子他們在外面的時候 我會胡思亂想 等到他們到家了 心情就穩定了 他們不在的時候 我們有去Springvale的關帝廟 燒香 那一個廟是潮州人蓋的 也是華僑們的信仰中心 以前的時候比較常去 最近忙一些 幾個月沒去了 裡面的廟祝 有換一些新人的樣子 我問了一下 她們告訴我 那一個老的 是週五六日 才來 週一二三四 就不來了 年紀大了的關係吧

01:59 Kent 再說一下 我的小學一年級的事吧
我們的老師 楊德如先生 教我們這一個班的時候 已經是58歲的人 了 他住在烏日的街上 他的注音符號 是一面教我們 一面自己用日語的阿衣烏也歐的五個音 注寫在注音符號的旁邊 發音給我們學他說的音 楊老師的音發的很準確 我們也學的很認真 每一個音都學會了 小學的第一本課本 都是用注音符號寫的 練習的問題也都是注音符號寫的 揚老師是日據時代的人 他努力自學後 再把他的東西傳承給我們 他的敬業精神 是我很感佩的 我的中文的基礎 是楊老師奠定的 很感謝楊老師 他是我一年級 二年級的老師 我三年級的時候 他就退休了

再說一下 我們一 二年級的時候 五光分校 還沒有蓋好教室 是借我們村子裡的福源堂的旁邊的公廳的地方 擺桌子 椅子 掛黑板 還有 楊老師的辦公桌 都是很克難的 回家的功課 是楊老師 用粉筆寫在黑板上 我們再抄在習字簿上回家 一行一行的寫 隔天再交給楊老師批閱 寫的好的 楊老師會畫很多的圈圈 最好的是五個圈圈 最不好的 是一個圈圈 我的回家功課都是四個圈圈 五個圈圈的

01:59 Kent 五光村的福源堂 大家都叫它菜堂 是吃素的人的佛堂 現在仍然存在 是村子裡的信仰中心 過年 過節的時候 都會去拜拜的地方 選舉的時候 也是大家去投票的地方 農曆七月半的時候 大家去普渡的地方 現在的住持 是五光國小 小我一年的學弟

07:15 Kent 金門的大停電 讓金門全部停擺 台電公司說是塔山電廠的設備跳脫造成的 金門人受苦了

🧡(在澳洲的手機沒辦法打中文標點符號。文意大家知道就好了。)🧡

名人真心話》非核家園政策卡住台灣童子賢親揭台灣能源黃金比例

2024年7月1日 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


從蘇花高、公共電視、婚姻平權等社會議題,童子賢一直是位主動與公民團體對話的企業家,就在賴清德上台1個多月,對民進黨政府過去8年的能源政策進行檢討之際,童子賢再度扮演烏鴉,對「非核家園」政策提出逆風建言,再次強調核電綠能共存立場,堅持非核家園,可能會削弱台灣競爭力。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在接受《風傳媒》專訪時回首反核運動過往,他說,「反思的時刻已經到了」。

@pqaf
童子賢承認,他以前曾經反核的原因, 是因為他當年是把 反核 和 反威權 畫上等號, 看來童子賢當年是閉著眼睛, 為反對而反對,為反對國民黨馬英九執政,而選擇反對核能,反對國民黨提出的政策, 他當年並沒有深入了解能源政策.

當年為反馬而反ECFA,成功奪權後就捨不得割捨 ECFA.
——————————————————————————
@jacklift101:

我是核二廠核廢棄物處理的退休工程師

我祖家在貢寮也有一塊好幾甲的林地(靠近草嶺古道),我很歡迎低階核廢料放我家

那些低階核廢料只是一些過濾樹脂、防護衣物、塑膠袋、廢鐵、水泥砂石......等等核垃圾固化裝桶,正以約每5.27年就會降低一半放射性(主要的核種為鈷60)的速率自然衰減,大約經過三百年後就會衰減到如同陽明山地熱谷泥土般的低天然放射性

廢料桶只是靜靜放在一個足球場大小的壕溝裡,又不會出來害人,也不影響週遭環境,而且每年都可以像蘭嶼一樣爽領補助,核電廠運轉了40幾年,除發電成本從早期的0.7元/度到現在的1.12元/度,有誰受過傷害?你能舉出例子嗎?

至於放射性超高的核用過燃料捧可以暫存於中期貯存場(核一已蓋好,同樣的也是一個足球場大小),若那天石化原料用光,核融合還不成氣候,大家可能搶著要,因為那裡面還潛藏著巨大能量,90%的鈾238可源源不斷轉換為鈽239,可提供全人類發電至少數千年。
——————————————————————————
@huohsien:
我20年前是太陽能從業者 在世界最大的太陽能材料供應商陳之投資的太陽能板製造公司上班。對於童先生講的,當年我們就計算過了!我們那個時候開始上下游整合也去蓋發電站,我有一些以前的同事現在都在台灣東南亞甚至韓國自己開太陽能場的公司當老闆。
太陽能發電需要太陽光 所以基本上太陽能發電是在跟農產(需要光合作用)搶「能源」搶太陽能!搶太陽光的能量!
我一出社會就到美國香港上班,在台灣的時候比較少出門。但是小時候從南到北到處都看過(拜父親所賜)。所以當我在香港科學園的辦公室裡面苦思冥想在香港或台灣 太陽能板要放在哪裡的時候?我想不出來! 香港能夠太陽能發電的地方按照百分比來說都比台灣大。因為香港 是金融為主的國家。台灣一開始以農立國,農林漁業 香港都沒有 香港甚至連工廠都沒
即使是這樣我們在香港也不是在本土間太陽能發電廠,而是把目光轉向中國。我爬過佛山市政府的屋頂,總部在佛山的美的屋頂。不過在去這些屋頂的路上我看到中國大陸真的是大,路邊全部都是長滿野草很大片的地!也不能種農產品或者是沒有人想種,所以當時要在屋頂上面放太陽能板其實還蠻好笑的。

我想瑞士的問題也是一樣一方面他們緯度高日照不足,另一方面國家小用電相對高所以需要核能不可能用太陽能!

太陽能發電的效率真的不高!太佔空間了而且一個太陽能板1公尺×1公尺要10公斤,因為他必須在戶外承受颳風下雨颱風地震所以玻璃什麼的還有玻璃的邊框都要非常的厚重!這麼重的東西一片只能發110V 300到400瓦 的太陽能板就要20公斤! 如果你知道一般大隻的吹風機要2000瓦也就是說太陽能在太陽很好的情況下需要五片100公斤的太陽能板才能夠讓你吹頭髮 你就不會對太陽能這個東西產生幻想

太陽能是需要非常大的空地 台灣是完全沒有這個條件
所以像日本他們當初突發奇想要在中國的戈壁沙漠安裝太陽能板然後把店一路拉回日本島 雖然是突發奇想胡思亂想 但是大家就知道需要多麼大的荒涼空地
歐洲也有人突發奇想要把太陽能板裝載非洲然後書店的電纜跨拉過地中海盜歐洲去… 所以難道我們要在廣大的中國蓋太陽能發電廠然後橫越台灣海峽
typetin
當年在核能電廠大修時,穿脫的防輻衣及手套、橡膠套鞋等等都有清洗再使用。如果輻射量太高清洗不掉就當核廢料處理。工作時穿的安全皮鞋如果有沾上核種,就要自己用力清洗,以求過關。過不了關,出控制門廠方發給新鞋
typetin
核電廠方發的工作鞋是他們員工特有的紅色皮鞋。出門在外會引人注目,所以我不愛穿。在電廠穿防輻衣前,身上只著內褲及工作鞋。所以工作鞋在套上塑膠套鞋時多少會沾上核種的。

老柯LINE日誌

21:02 Kent 台灣話說:

『做官清廉,吃飯攪鹽』

因為俸錄低 逼著非貪污 過不了日子。

我覺得要不要貪是一念之間的問題。日子過的苦一點,心安理得。官當大了 人情世事 開銷多了 又不能不給人禮數 最後剩下的也是沒有多出許多,打平而已。再說 官大 責任也重了,身心健康都會影響的 得不償失的。

21:08 Kent 我們燃料處的幾個處長是我的清華核工學弟 因為處長的工作壓力大 幾乎人人都有慢性病 上班的時候 都要按時吃藥 才行那樣的日子 是度日如年的 太辛苦了。

21:13 Kent 當然 出去的時候 處長的頭銜 是很風光的。如果 會做人 退休了 還會有人懷念。 要是不會做人 得罪了很多人 退下去了 就完全沒人理會了 會有很強的失落感的。

21:29 Kent 我們維州的學校的 winter break 明天 7月14日就結束了 後天7月15日 第三學期開始上課 我們都要按表操課了恢復正常了。

---
請看內文👇

你聽過貪官定律麼?

老柯LINE日誌


22:37 Kent 下面的是清華的同學分享的 請看看吧

22:38 Kent 台灣荊軻阿扁演戲!
刺客不明
阿扁連任!
日本荊軻安倍成功!
刺客被抓
安倍升天!

美國荊軻川普失敗!
刺客被殺
川普勝選?
22:47 Kent 阿扁製造假槍擊事件 騙選票 連任。然後一連串的醜聞 兒子 陳致中 因案進牢房。 阿扁拼特赦 老美不讓他再出來搗蛋 他和兒子就都沒戲唱了。

一路走過來 都是靠投機取巧的人 最後還是一場空 落的一世罵名。真的值得嗎 還是走光明正道比較。我覺得……

2024.07.16 星期二
00:18 Kent 謝謝分享 謝謝

04:27 Kent 賴神的劍已經拔出鞘了 殺氣騰騰 先拿祭旗 接著下來 他要找哪一個人下手 大家都在看 我覺得 只要是他想辦的人 不管是民進黨的 還是的 他的人就可以找到了幾年前的老案子 重新找到線索 把他要的人抓起來 大家都是很害帕的 出來混的人 不可能完全沒有案子 當年是沒事了 現在 想辦你的時候 你就不要說 他拿你沒輒了 反正 殺雞儆猴的動作已經起動了 接著 有好戲上場了我們看看吧

08:36 Kent 中國古時候 皇帝派一個將軍 帶著一個部隊出去幫他打仗。皇帝信不過這一個將軍皇帝會再派一個監軍在部隊裡面,時時刻刻 把將軍的所作所為 報告給皇帝。

我們的賴神 雖然貴為台灣的總統台灣的事 他說的算數。哪裡知道 美國老大哥 在他旁邊 一次派了三個監軍 一個是蕭美琴 一個是國防部長 一個是外交部長。這三個人 是美國指派的。沒有美國同意賴神是不能隨便亂動的 形同美國監軍

老柯LINE日誌

10:29 Typetin Chen 台電股東紀念品是一袋摺疊保冷袋子。你台北家女兒應有收到吧?要自己去領取。
10:41 Kent 股東會的紀念品 我知道 我有跟彤臻說 她去領了沒有 我不知

06:07 Kent 謝謝分享 謝謝
08:25 Kent 我們這裡的溫度是6度到12度 陰天

08:29 Kent 分享一下我小學五年級的時候 參加了台糖公司舉辦的國小學童演講比賽的事

當時 我們住的地方 種會社甘蔗的人很多 國小的學童們 偷吃白甘蔗的人 也很多 台糖公司 撥了一筆經費 派人到各個國小 辦演講比賽 題目是要大家要守規矩 不可以偷吃白甘蔗 我是代表我們五年級的學生 上台演講的人 我的演講稿是我們的班的級任老師 呂寶鏞先生 幫我捉刀 寫好了 我背了兩三天 背熟了 上了台 不敢說是侃侃而談 也是不怯場 講的人模人樣的 評審的人 台糖公司的 學校老師 和校長 我的國語發音 也是差強人意的 我得到了第二名 亞軍 獎品是一支鋼筆 我覺得上台說話 最難的是怯場 說不出話來 背的都全忘光了 那就全功盡棄了

其實 我們幾個好朋友 都是愛偷吃白甘蔗的 載白甘蔗的牛車經過我們家前面的馬路的時候 抽甘蔗 的事 我們都有分 演講說的話 和私底下做的事 不相干

15:22 Kent 謝謝分享 謝謝
15:24 Kent 我們五光國小是一個很小的學校 我們那個時代 一個年級只有一個班 學生40個人 我們五六年級的級任老師 呂寶鏞老師 是台中高商畢業的 經過轉任老師的檢定 分配到我們的國小來教書的。他是我一生中幾個貴人之一。 我們班只有五個學生要考初中聯考 他那個時代 還沒有結婚 每天下課後 特別的留下來為我們五個同學補習功課 他的努力 沒有白費 我很幸運的考上了省二中太平分部。然後高中聯考 又考上省一中 。一路考運都很順利 要不是呂老師的熱心幫我們補習 我現在可能還在農地裡種田當農夫也說不一定的 呂老師是我的貴人 感謝他一輩子。

18:35 Kent 彰化八卦山 和我出生地的烏日鄉 隔著一條大肚溪 小的時候 從我們的獨立水田中的獨立農舍 的家門口的地方 可以遙望到 我當時是有很多的遐想的 現在 人在墨爾本 再回想當年的夢想 人生是不可預料的 順其自然 快快樂樂的過日子 是最重要的

核三廠1號機27日停機

2024-07-22 01:52 經濟日報/ 記者 江睿智 /台北報導
核三廠1號機在運轉40年後,將於本周六(27日)停機,待除役環評通過後,正式進入除役階段。為穩定供電,因應核三廠1號機停止運轉,台電亦已備妥新增電源,將由民營豐德電廠3號機(110萬瓩)頂上。

2023年核能發電占比6.3%,隨著核三廠1號機依法在27日停機,核電比重將降至約3%。

至於今年9月麥寮2號機(60萬瓩)除役,台電表示,同時新上線的大潭9號機(供電能力112萬瓩)接替,各月供電能力皆大於尖峰負載需求。

台電表示,核三廠1號機自今年6月中旬起,以每日功率遞減0.9%速度緩慢降載,目前已由人為控制方式將功率降載至低於八成。1號機停機後仍須進行必要檢修工作,將待環境部通過核三廠除役環評、核安會核發除役許可,才會真正進入除役階段。

按現行《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規定,核電廠運轉執照有效期間最長為40年,若期滿要繼續運轉,則應於執照屆滿前五年至15年申請換發執照,核三廠已超過申請時限,1號機依法須在7月27日停機,2號機運轉執照則將在明年5月17日屆期。

核安會去年4月完成核三廠除役計畫審查作業。依台電規劃,1號機於27日停機後,必要檢修工作,包含燃料移出爐心、安全有關設備檢修、緊急柴油發電機檢修等。

此外,核三廠除役環評程序還在進行中,須待除役環評通過後,核安會才會依核管法規定核發除役許可,最快2025年5月間2號機停機後才會核發。


-----------------------------------------------------
台電核能電廠是基載,電價又便宜。
豐德電廠是天然氣發電廠,興達電廠、大潭電廠裡就很多天然氣機組的。
大家以後就沒有便宜的電價了。統統都用綠營經營的高貴綠電吧!
全世界都在重啟核能電廠,獨獨綠營反逆流而行。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