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感動我的篇章和字句

進到考場
這是背面朝上的考卷
就像第一次見到你
一無所知
迫不及待 翻開考卷
愛情求解
f(x)=ax2+bx+c
相信自己 選擇習慣
套上配方法
最慢最複雜也最容易出錯

忘了考試有時間限制
忘了愛情有保鮮期限
a是我 b是你 c是好感度
錯了
設a為信任b為支持c為毅力
不對 但接近了
再快一點 就快好了
a為信任b為支持c為真誠
對了 但鐘聲響起

我們曾為一個式子
我為你移項
你為我變號
如今,你站起來背向我
往下一個考場走去
只剩我一個人
回頭檢查才發覺
愛情誤解才是
正解

aappcc wrote:
紀錄一下。在座上的...(恕刪)
我的愛情方程式 忽然冒出了你

有模有樣 夸夸說著你阿我阿 好感度阿 信任支持毅力真誠阿

頗有愛情成份的真實重量

若你能解其體性之厚實
卻善巧呈現以輕盈

那這張愛情試卷 你已pass

情之一字對我猶是未解之謎
惹人誤會恐又是犯了呆頭鵝之習

但無庸置疑我正在經歷愛
透過大自然 天空 小溪 百花 萬花筒式的無常幻變體驗著

以人際臉譜 父母 稚兒 情人間湧動的火花體會著

世間萬物 蓬蓬勃勃 亂中有序地神奇運作着

無一不是愛的天籟

只是對這些
我有時憶起得較多
有時憶起得較少

希望你也時時聽見愛的聲音

在雨滴忽大忽小打在屋簷時
在一根針輕細地落在地面時
以至碗盤乒乓摔破地控訴時

若能諦聽
那必是讓我們超越誤解與正解
讓愛就只是樸實的愛的金鑰

我想
我的朋友

而我
也正在學習 蹣跚而歡欣
正在拜讀李耳納的書,回到當下的旅程。

其中提到完全覺醒的四個障礙,覺得很有啟發性,做個部分摘要和分享。

完全覺醒的這四個障礙分別是:我執的抗拒、否認你變成了什麼樣的人、壓抑的情感情緒和與他人糾纏不清。

如果想要永遠自頭腦的監獄裡得到自由,就必須把所有會將我們拉離當下的這幾個面向,全都帶到意識覺知中去面對。


完全覺醒的第一個障礙:我執的抗拒

我執存在於想法的框架構造內,他的存在和功能是基於過去,所有你過去未能滿足的需求與創痛,使我執名正言順扮演那保護與控制你的主角。

如果你變得活在當下,過去的一切,包括了所有未滿足的需求與創痛全消失了,那麼這時,我執在你的生命中該扮演什麼角色呢?所以她抗拒當下,他不允許他自己毫無目的地歸還、交出他的權力地位。

只要我執相信你的覺醒是他的死亡,他就不會釋放你,而且只要你對我執有絲毫的批判看法或試著去消滅他,把他自你的生命中消除掉,他就會抗拒當下。

我執永遠不能處在當下,他永遠不能覺醒於生命的真理中,我執的世界是頭腦的世界,這個世界是存在過去和對未來的投射中,他的存在依賴想法,我執對覺醒的努力,只會把你愈來愈帶入未來,愈來愈遠離當下時刻。

如果你的我執可以看穿他自己的窘境而放鬆下來的話,他就會釋放你,讓你離開頭腦,進入存在現在中。我執必須停止試圖去變開悟,他所有的努力必須終止,所有的試圖也必須停下來,這樣你就能柔和放鬆地進入當下這刻。

唯一能讓我執放鬆與臣服投降的是愛、接受,你必須把我執對存在現存的抗拒,及他誘惑你進入頭腦世界所用的一切手段,全都帶到意識覺知中,而且必須用愛、接受、憐憫之心去做。

當你以我執迷失在頭腦的世界裡運作,你不斷尋找愛和接受,不過你是向外尋找,你向別人索求,你找錯了方向,你是不可能從別人那裏找到你所要的。

唯一能收到無條件的愛和接受的方法是往內。唯一能真正完全治療滿足你的,是你和我執的內在關係,在這內在關係裡,批判看法是完完全全不存在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在存在現在的覺醒中,沒有批判看法。

作為一個覺醒的人類存在體,完全靠你把愛接受憐憫的能量帶給你的我執,而當我執真的放下不再抗拒時,你會發現留在當下是很容易的事,你的頭腦寂靜的時間延長了。


完全覺醒的第二個障礙:否認你變成了什麼樣的人

我們都變成誰了?我們貪婪、忌妒、愛埋怨,我們害怕失去,我們害怕不被人接受,我們拒絕去感受我們壓抑的痛苦,所以把痛苦強加到別人身上,我們利用我們被利用,我們彼此剝削。

覺醒重要的關鍵之鑰,就是去接受承認你那在我執的頭腦層面裡變成的你,你不可以跳過,不可以隱藏,也不可以繞過去,更不可以去修理他改變他。

你所能做的就是朝鏡子看進去,生命就是一面鏡子,不過必須是你願意去看。

如果你真的朝鏡子裡看進去,你會看到甚麼呢?你允許自己去感覺你的感受嗎?你是否以負責的心去表達你的感受?你是如何地否認你的感受呢?你願意承擔你內在感受的責任,還是去遷怒責備他人,要別人負責呢?

如果你要從頭腦的世界裡解脫出來的話,你就必須不帶有絲毫的批判看法,去面對、承認和坦白那變成今日的你的每一個層面。

這一切並不困難,只要你放下一切毫無抵抗、誠實可靠就行了。例如貪念升起,就確認他坦白他,向沒有批判看法的人告白,如果找不到告白的對象,那麼向上帝告白,上帝祂存在你那寂靜的核心中。不論是你的哪一個方面,要表達他坦白他,然後脫離他,回到存在現在中。

你所變成的這個今日的你,並不是真實的你,而且除非你去接受、表達、坦白和接受這個你,你是無法覺醒,進入真實的你。


完全覺醒的第三個障礙:壓抑的情感情緒

你內在若壓抑著深廣的情感情緒,那你是不能駐足於當下的。

壓抑的感受經常會被啟動,引發反應,當他們被啟動,你就立刻被拉出當下這刻,進入過去的經歷體驗中,然後你再將過去的體驗投射到當下這刻,這時你已經不再活在生命的真理中,你在往後退,而你卻一點也沒有覺知意識到。

就算是情感情緒沒有被明顯啟動,他們也會滲透出來,扭曲你人生的經歷體驗。那兒匯集了孤獨、未滿足的需求、傷害、難過和壓抑的怒氣等等,經由你的日常生活向外洩露,扭曲了你對自己的觀感,侵害了你與他人的人際關係,有時他們會被戲劇性地啟發,讓你被感受的洪水淹沒,有些人經常如此,而完全生活在不必要的悲傷或怨氣中。

這時你不是一個處在當下,負責任的成年人,而是一個受傷的小孩,反應孩提時代的你,你變得不是萎縮就是生悶氣,容易生氣不講理,充滿了埋怨責怪和憤恨。

這些感受的壓抑過程,是從你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了。在你小的時候,你需要你的父母與你密切的同處在當下,但是這個需要未能得到滿足,由於你十分敏感,你覺得自己很孤獨被隔離了,因為你所需要來自父母無條件的愛和接受,大部分都沒有得到。

由於沒有得到你的需求,你覺得你一次又一次地受到傷害,你很快地發現這些需要的感受,傷害的感受和生氣的感受不是多到無法承受,就是不被允許存在,因此在我執的協助下,你開始把這些感受壓抑在內在,他們逐漸累積儲存在身體內,成了情感情緒的蓄水庫。

如果你要覺醒,並變得永久安頓在存在現在中,你必須徹底轉變壓抑的過程,逆向而行。你必須允許所有你內在壓抑的情緒進入意識,呈現出來,並負起表達的責任。

這實行起來並不困難,一旦你學會了完全處在當下的藝術,以及你和你的感受之間的正確關係。

「摯愛的上帝,我唯一要的是深入存在現在、愛、真理和同一體,如果我的內在有任何壓抑的情感情緒,造成了這份深入的障礙,懇請你精心策動安排我的生活,將這些障礙啟動和引發,使他們都能呈現出來,進入意識的覺知與責任的表達中,完成治療、整合與釋放。」

當情感和情緒升起時,重要的是,你千萬不要試圖去除掉這些感受,你所要做的就只是邀請他們升起和呈現出來,並且真真正正地表達出來。

這些感受常會和過去的故事一起浮現出來,允許這些故事顯現,但是不要去相信這些故事。這不是心理治療,你沒有試圖去修理或除掉什麼,只是去恢復孩提時代那些壓抑的感受所應有的存在權和表達權。如果悲傷浮現,那就哭吧!很快地他就會經過,而被喜悅取代。

在感受升起時完全處在當下,目擊著整個事件自你內在顯露出來,那與當下這刻是完全無關的,那只是過去為了圓滿結束而顯露出來。

所以去回應生命,一個片刻接著一個片刻,不要去反抗,這是很簡單就能做到的,只要你在當下這刻,沒有過去那壓抑的情感扭曲你的經歷和體驗。


完全覺醒的第四個障礙:與他人糾纏不清

覺醒的意思是我是我在(I AM)。我要如何認識我是是誰,如果我和你糾纏不清?你又如何認識你是是誰,如果你和我糾纏不清?我們必須把我們從彼此的糾纏中解放,如果我們要覺醒的話。

如果我想要你愛我或接受我,那我就跟你纏上了,又如果我想要你認可我或同意我,那我就與你纏上了,另外還有我試圖取悅你贏得你的接受,我害怕你的拒絕或不贊同,我操縱控制玩弄你,我怨恨你把責任推給你,這全是與你糾纏在一起。

真相是我們無可救藥地與他人糾纏不清,迷失在彼此中,每當我們在尋找愛或他人認同時,就坦白告解這個事實,坦白接受自己把力量給了別人,不帶批判看法地這麼做。

如果我想要從與你的糾纏中得到自由,我必須允許你完全的自由,這意思是你可以自由地同意我或不同意我,你可以自由地喜歡我或不喜歡我,你可以自由地接受我或拒絕我。

你就是你,在與我的各方面關係,你都可以依你的喜好,自由的決定。事實上,如果你愛我或恨我,這都是關於你自己的聲明,不是我的。所有外來的一切,都是自由的,不再彼此糾纏不清。

我們進入更深層的愛和交融。我們分開來,是為了認識了解我們是同一體。
為什麼我們的想法總是川流不息?

回到當下的旅程這本書,也有很好的註解。

我執對「存在現在」的抗拒

經過這麼多年與我執的對話,我已經確認了我執為什麼會如此地抗拒「存在現在」。

下面舉個美妙的例子來說明,這是我和我的一個學生珍,在聖塔克魯茲一個星期二的晚上提問的對話。

「我似乎不能停留處在當下超過一刻。」她說,「想法一直淹沒我,我不斷地被拉進過去和未來裡,就是停不下來。」

「你的我執不想要你處在當下。」我說,「我可以和你的我執談一談嗎?」

她同意,所以我就繼續下去。

「為什麼你一直讓思想河流持續不斷地流動呢?」我問她的我執,「你為什麼不允許珍處在當下呢?」

「我不喜歡她處在當下的時候。」

「為什麼你不喜歡呢?」

「我害怕,我覺得自己消失了。每當她處在當下的時候,我也覺得自己好像要死了。」

珍的我執回答讓我很感動。

「所以你就以想法介入,使她無法處在當下。」

「是的。」

「如果我告訴你,每當她處在當下時,你不會死去,也不會有永久消失的感覺呢?」

「那會發生什麼呢?」她的我執問,「每當她處在當下時,我可以感覺到我的世界在消失。」

「當她處在當下時,她沒有想法,沒有過去,沒有未來,而你的世界是想法的世界建立於過去和未來,所以每當她處在當下時,你的世界就消失了。」

「那這時我怎麼樣呢?」,

「你就暫停等在一旁,就像電話的暫停保留鍵一樣,你不會死去,你不會消失,你只等在一旁,而且只是暫時的。」

「那在我暫停的時候,我到哪裡去呢?」我執有點試探性的問。

「你走入寂靜中。」我輕柔的解釋,「那就像在寂靜中渡假,你非常的和平放鬆,而只要她想參與時問世界的那一刻,想法就會啟動,你就立即復位恢復了,你仍在她覺醒的生命中扮演著一個角色。」

我停頓了一會兒,讓我執有時間去沉思我剛剛所分享的訊息。

「這些訊息能幫助你放鬆嗎?你對存在現在比較不害怕了吧?」

「是的。」

「很好,那你現在願意讓她處在當下,不再帶給她不必要的想法干擾她嗎?」

「絕對不要。」

「為什麼不呢?你知道你不會死亡,也不會消失啊?」

「是的,可是每當她處在當下,我就不再控制她的生命了,我絕不容許這種事發生。」

「為什麼你不允許呢?」我問.。

「我不知道。」我執回答,很明顯的是在掙扎中尋找答案。

「試著把我所說的句子接上,說完整。」我建議我執,「如果我不控制…」

「那就沒有人可以保護她。」我執回答。

「這就是你在她的生命裡一直在做的事嗎?保護她?」

「是的,就是這樣。」

「你保護她對抗什麼?」

「傷害!」

「她如何被傷害?」

「別人的武斷看法、批評諷刺和排斥。」我執一字一字強調的說。

「你最初開始保護她的時候,她幾歲?」

「四歲,大約五歲。」

「當時她經歷體驗了什麼?」

「她覺得沒有人愛她。」

「她是否覺得受到傷害和排斥?」

「是的。」

「你的介入是否為了幫助她呢?」

「是的。」

「你怎麼幫助她的?」

「我把所有痛苦的感受壓下,所以她就不必去面對處理他們。」

「在那之後,你又做了什麼?」

「我接掌控制了她的人生,所以她就不用去感覺痛苦。」

「你是否發展了避免痛苦的策略詭計?」

「是的。」

「你掌控她的人生,你的目的不但是要幫助她感到愛和被接受,同時也是耍幫助她避免痛苦是嗎?」

「是的,就是這樣。」

「你的說法做法有一個問題存在。」我說。

「有什麼問題?」我執的回答帶著反抗。

「你所保護的痛苦是存在她的過去裡,」我解釋,「跟當下這刻一點關係都沒有。你為了能繼續在她的生命中扮演保護者的角色,你必須把她留在痛苦的過去中,不然你這個角色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你只是持續那痛苦罷了。」

我執看起來十分的困惑迷惘。

「在這一刻有任何她需要被保護的跡象嗎?」

我執環顧四周,很不情願的說沒有。

「那在這一刻有任何對她的批評諷刺或批判看法嗎?」

我執再一次的回答沒有。

「那麼在這一刻你就不需要保護她了,是嗎?」

「不需要,在這一刻不需要?」我執答覆著,試著去尋找如何逃避問題。

「那麼,這一刻呢?」我問,「她在這一刻需要被保護嗎?」

「不需要。」

「那這一刻呢?」

我很樂意整個晚上不斷的重複這問答,片刻接著片刻,直到珍的我執承認當下這刻沒有什麼好害怕的。

「真相是當她在當下,她永遠不需要你的保護,你明白了嗎?」

「是的,我明白了。」我執很勉強的回答。

我鬆了一口氣。

「很好。」我說,「現在你願意放輕鬆並讓她處在當下嗎?」

「不!」

我知道還有一個障礙要突破。

「為什麼不呢?」我耐心的問。

「我為什麼要這樣做呢?」我執抗議的回答,「我這一生都在保護她,如果我允許她處在當下,我就沒事幹了,那我的存在就沒有目的了。」

「你還有一些事可做啊!」我對我執說,「如果你同意對她放下保護者的舊角色,我可以提供你在她生命中的新角色,而且你會十分十分的樂意去扮演。」

現在我吸引了我執全部的注意力。

「那是什麼呢?」

「當珍覺醒進入當下這刻,你是她的『生命助理』。她是一個永恆的存在體,在時間的世界裡,她需要你才能有效率的運作,她需要你那組織和管理技術的協助,但是她不需要你的保護,因為當她在當下時,所有過去的痛苦和局限都會消失不見。」

珍的我執完全地被我所描述的新工作吸引了。

「我喜歡,聽起來真不錯!」我執說,「我什麼時候開始上任?」

「直到她從根本上駐足於存在現在前,我不會要你放下你那保護者的角色,而在你放鬆讓她處在當下,你會逐漸地信任她內在那存在現在盛開的花朵,自然而然地你感到安全了,你就可以放下對她的控制,這是一個十分柔和的轉變過程!」

我執似乎對我的建議十分滿意,我感謝他的誠實,我問珍她的感覺。

「我覺得完全地處在當下,而且十分的和平。」她說,「沒有想法浮現。」



由於我們試圖勉強我執活在當下,所以我們迷失得很嚴重,這樣的要求我執,是對他很不公平的,勉強我執去變成他不能變的,等於強迫他接受失敗和恥辱,他會感到他不能勝任、沒有信心和沒有用,然後他就會因沮喪而造反。

如果你在任何方面去批判和抗拒排斥我執的話,他就會取而代之的完全把你壓下去,他會控制你,設法超越你的力量,宣稱你是屬於他的。

如果你對自己或任何人有一點的批判看法,如果你批判我執或試圖除掉我執,你就不是真正的主人,問題是我們大多數人都無可救藥地迷失在批判看法中。唯一能超越批判看法的方法,是將批判看法帶入完全光明的意識覺知中,每一次當批判看法浮現時,承認和坦白那批判看法的能量,只有這樣,我執才會知道你是真正的主人。

如果你只是這裡一下或那裏一下的處在當下,我執是不會停止抵抗的,他為什麼要投降呢?他必須覺得安全,在他放下他的控制前,他會測試你。我執的測試很簡單,他知道真正的主人是有愛心、接受與允許的,在這之前,他是不會臣服於你的。釋放你進入當下這刻的。

而這真正的主人,就是完全安頓駐足於這刻的你。

我執是值得憐憫的,在分離的世界要擔任照顧你的角色,非常的不容易,而要他釋放你進入當下時刻,他卻必須被留在後頭,也是不容易做到的。在覺醒的初期階段,我執覺得他被你出賣了,你背叛了他,他覺得他被你拋棄了。我執需要你消除他的恐懼、疑慮使他安心,並感謝他肯定他的重要性,讓他知道在你覺醒的生命裡,他仍然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

當我執終於臣服,釋放你進入當下,接納他在你生命中的新角色後,他就是個對真正主人充滿愛的忠僕,就像你這個主人是上帝的僕人,向上帝奉獻你的愛和忠誠一樣。

何不對他在你生命中擔任的新角色,表達你的感激和感謝呢?每天晚上就寢前,花點時間,感謝我執工作圓滿達成。

畢竟,你是個永恆的存在體,在這時間的世界裡,沒有我執你是無法運作的,沒有我執,你甚至不知道你的名字。
和以上的文章呼應一下。

今早看到聖嚴法師的FB,覺得蠻有啟發性的。

打抱不平真的要看當下的時機,要看自己和對方的關係,要看對方的根性是怎麼樣和對此一事件的大概接受度。

而不是覺得是非對錯該怎麼樣,就直接當下反應,總之,挺不容易的。



◆別自找煩惱

有很多人,每天一睜開眼就在自找煩惱。不論他是看見人、看見動物、看見東西,本來是看見他人的麻煩、困擾,因為打抱不平,結果被捲入其中而變成了自己的麻煩、困擾,這是很可憐的。
 
有人問我:「修禪,是不是什麼事情都不管它?如果覺得自己的配偶做錯了事,像這種情況,要不要管呢?」

我回答說:「這要看狀況。如果對方願意接受,為什麼不管?如果知道去管它,會演變成家庭戰爭,造成兩人都煩惱,還要管嗎?不管它!雖然有問題存在,至少並不嚴重。」
 
許多人愛管閒事,好打抱不平;不管時,問題還不嚴重,一插手,問題反而更嚴重了。所以,我們要用智慧來處理事,以慈悲來關懷人。
昨天,聽到了一位女士唱西藏成就者竹清嘉措仁波切的道歌,歌名一切顯相。

女士是竹清嘉措仁波切的弟子,跟著竹清學習,也是措尼仁波切來台講課時的口譯,

翻譯了多本藏傳佛教書籍,名為施心慧。

她也在台開了一些佛法課,因為接觸的都是正法的成就者,兼之以條理清晰,我是覺得講課的內容蠻有力量的。有興趣的人不妨接觸看看。

另外,鄭石岩老師的覺有情的人生,九月將在法鼓山安和分院開課,沒設門檻,有興趣的人也可以報名,我當初也就一是堂課一堂課地乖乖去,後來我對心性感興趣,但在接觸到藏傳佛教的大師之前,在其他的老師那裏,好像一直被迫打退堂鼓,好像這根本不是我能體會的,或許是因為心性真的難以體會和言詮吧,但在一個偶然下的一個話頭,發現念頭和身體不是我之後,我實在很想知道我到底是甚麼,這一切到底是怎麼回事!後來透過鄭老師耐心的教導,才比較算真的找到方向。真的是感謝難以言喻。

西藏的成就者喜歡以歌曲表達對心性的體悟,易於大家琅琅上口,聽到的我也受惠了。

然後這歌施老師唱得蠻好聽的,歌詞猶具深意,在這邊分享給自己和大家。

竹清嘉措仁波切道歌

一切顯相

一切顯空不二顯相,如同彩虹光彩閃亮,
在顯空離戲的廣境中,放下放鬆寬坦安住。

種種聲音聲空不二,如同回音繚繞不停,
在聲空離戲的廣境中,放下放鬆寬坦安住。

種種覺受樂空不二,超越筆墨所能形容,
在樂空離戲的廣境中,放下放鬆寬坦安住。

一切覺空不二覺性,超越概念所能明瞭,
在覺空離戲的廣境中,放下放鬆寬坦安住。





同時分享
竹清嘉措仁波的直指心性道歌

「安住之心的本質」口訣

什麼是空間?


當念頭進來了,眼睛及其他感官打開,不需要去檢查,
就只是在那裡,帶著自在與覺知。
在練習中,你會發現你聽見、看見,但沒有概念。
不需要禪修、不需要觀想、不需要分析,當你打破固著的模式,那就是空間。
不要去抓著空間,真正的空間,不是一種占據。
所以我們放掉,跟空間在一起,歡迎任何的念頭、情緒和感受,
同時,不要失去空間。
--措尼仁波切《中陰解脫門》p.151-152
剛才看到了措尼仁波切發布的一篇文章,覺得是很好的提醒。

為什麼修行不容易進步?

修行目的不是在追求美好的覺受

那麼,究竟是什麼障礙一個人,障礙一個修行者在精神道途上前進?是自私,自我珍愛的態度。對這點我們必須小心。

很多人從事修持。他們已經修持了很多年。他們做了很多閉關,很可能已經達到一種平和、安好(well being)的狀態。那是很可能的。第一個目標,平和,這是可能完成的任務。但如果他們真的開始檢視自己,看看悲心是否增長或自私是否減少,那麼我想這些人裡,大概只有百分之十的人能達到第三階段。其他人大部分停留在平和狀態中。

因此,檢視自己並發現自己的自私很重要,這樣我們才能克服它而繼續修持。

請瞭解,對「感覺好一點」的追求,是一種輪迴性的目標。這全然是現世的追求,是借用佛法並利用其所有殊勝的方便,來微調自我,使自我變成更適應、運作得更好的實體。

「世俗目標」的定義,是以目標導向的心態,來為自己完成某些事,以便「感覺很好」。我們可能利用精神修持,來達成這個目標,一個很好的理由,是它比別的方法更有效。

如果我們在這個道途上,我們做了一點精神的修持,並且裝成是真誠地做。這種欺瞞,把自我取向和唯物目標藏在桌巾底下,可能包括了「我皈依佛、法、僧,所以我必然是純淨的」之類的想法。

就算你只做一點點修持,也要試著以真摯無偽的方式來做:帶著真實的見地、禪修與行持來做。就算只有一小段時間,也要真實。否則,還不如一整個放棄,否則到最後,你可能只是用佛法來讓自己在困惑中陷得更深而已。

要在佛法修持上真正進步,你也必須生起正確的動機。「我想要從事禪修來淨除一切障礙,特別是我的主要敵人──我執,並且利益一切有情。」如果你有這樣的動機,就會往證悟邁進,而非邁向建立強大健壯的自我。

如果我們不知道如何在一開始就以真實的方式來激勵自己,佛法修持可能就不過是另一種每天吞維他命丸,讓「我」健康強壯的方式而已。當精神修持就只是營養補充品,你會在感覺能量低落或心情不好時用一點。你坐下來修持,讓自己感覺好一點。你試著透過修持來平衡自己,之後又回到日常活動。

我們必須認真地關注這些問題:我真的是以真摯無偽的方式來修持嗎?我真正在進步嗎?我們需要一再一再地檢視自己。當我們修持愈多,基本的指導原則是:我們的煩亂情緒是否減少了?智慧是否開展增長?是或不是?我們應該以此方式,誠實地檢視自己。

光只領受法教是不夠的;你一定要運用它、體驗它。此刻,我們仍被籠罩在迷惑經驗中。我們以自己的情緒和二元對立,來替自己打造一個牢籠,並日復一日困坐其中。我們可以繼續待在這個牢籠裡,或者我們可以運用大圓滿的教導打破牢籠,以獲得自由。

真的,若要修持佛法,你必須誠實面對自己,並且能夠欣賞你自己正在做的事。真實無偽的誠實和欣賞,會帶給你對生命的信心。

如今我們擁有個人自由,可以賺到足夠的錢並照顧好自己。取而代之的是,我們有其它障礙佛法修持的問題,其中之一,就是尋求即時滿足的傾向。有這麼多的小玩意兒和這麼多的情境可以讓自己投入,帶給我們即時的滿足。這件事本身不是問題;問題是我們的心習慣了立即的回饋,而我們被這種期待給綑縛住了。這是妨礙我們就在當下修持的主要障礙之一。
如何打開微細身,連結我們基礎的本質愛和幸福感?

覺得這個教導不錯,分享給自己和大家。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