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紹賢【紅朝回憶】五部曲全部完+文革笑料集

     第五部失去了的一代

第九章 殉情.抗議

😢                (二)

 晴天霹靂,周恩來總理不幸逝世了!
 高雲漢哭昏了好幾次。男女老少,不管是積極分子、中間分子還是後進分子,個個都悲痛欲絕。
 接中央的通知:對周總理的逝世,「不舉行悼念活動,不戴黑紗。」
 高雲漢不明白,為甚麼中央作出這個限制?他天天看內部發行的《參考消息》,知道全世界對周總理的去世,反應極為強烈,但為甚麼我們國家的各級黨報和雜誌,卻反應得如此淡薄和無情?他現在真真正正明白了,頭腦真真正正清醒起來了。他與方流霞的事業一定要幹下去!
 實習 簡直無法進行,誰都好像對一切失去了興趣。人們對周總理逝世的巨大悲痛,包含著對中國前途的深沉擔憂。人們明顯感受到,從中央到地方,似乎失去了活力。也許一場政治風暴正在醞釀之中?

 今天到機場後,趁飛機還沒有到,高雲漢走出機場大廈,在附近的草地上獨自散步,以散發胸中的悶氣。忽然後面有人叫他。原來是方流霞。
 「流霞!」他親切地叫了她一聲。在沒有人的場合裡,他已把「方」字省掉了。
 「老師!」自從他那次到過她家以後,她也已把他的「高」字省去,只叫「老師」了,「您的信寫得怎樣了?」
 「這幾天哪有心情寫呢?」他聲音嗚咽起來。
 「可我卻更有心情去寫!」她一哽咽,眼淚奪眶而出,「您沒意識到局勢的嚴重性嗎?」
 他默然了一會,然後抱歉地說:「流霞,請原諒我,我沒有你那種堅定性,我要向你學習!三天後到你家裡討論,一星期後寄出去,好嗎?」
 「越快越好,現在是最好的時機!我們的信一定會激發起千百萬人的共鳴!」她揩著眼淚,熱切地說:「是否可以兩天後討論,四天後親自送出去?」
 「好!」他被她的精神所感動,堅定地答應了。
 「您還不知道一件事哩!」她憤怒地說,「周總理逝世那天,胡亞丁帶了周薇到城裡朱副書記家『聚餐』,他們在那裡『慶祝』周總理逝世!」
 「真是豈有此理!」他不禁怒火中燒,「我們的信首先要揭發這批壞蛋,中國變成今天的樣子,不就是這批傢伙搞出來的嗎?」
 過了一會,方流霞又說:「還聽人說,朱副書記和周薇關係十分曖昧,當中一定有鬼。」
 「他這種人,甚麼事都做得出來的!」他咬著牙關說。
 「虧胡亞丁和計喜春還說甚麼我和您談戀愛,說甚麼先生找學生,要揪鬥!」方流霞說這話時只有怒意而沒有羞意。
 他心裡很明白,雖然他可以否認,因為在行動上他和方流霞沒有明顯地談戀愛,但他們在精神上談戀愛已經很深了。如果到了他們揪他去鬥爭的地步,他是會直言不諱的,並會驕傲地宣佈,只要他不死,他終有一天會和她成為夫婦。就是開除他的黨籍、甚至坐牢,他也在所不惜。
 「老師,您在想甚麼呢?」她嫵媚地問。
 他沒有正面回答她的問題,只溫柔地問:「流霞,你說說,我們究竟有沒有談戀愛?」
 她的一雙丹鳳眼變得更加嫵媚了,她勇敢地看著他的眼睛,十分嬌羞地說:「我也說不清,您說有就有,說沒有就沒有!」
 剛好有幾個人走過來,於是他匆忙地低聲說了一句:「有!」
 她含羞一笑,匆匆地離開了。
 早上,周麗蓮到高雲漢房間來。高雲漢知道她遲早會來的,目的是要破壞他和方流霞的愛情。胡亞丁不是指責他和方流霞談戀愛嗎?
 她一坐下來就開門見山地說:「我們系的群衆和外系的人都傳開了,說你和方流霞談戀愛。一九六四年中央有規定,不准大學生談戀愛。不必我說,你也知道教師和學生談戀愛的後果是甚麼!」
 他早就作好了思想準備,因此他鎮定地說:「是的,我們是真誠相愛。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前頒布的一切法律、法令和規章制度,都給你們造反派反掉了,因此我沒有觸犯甚麼規定!至於你,我尊敬的黨總支書記,你根本沒有資格過問,你忘記了你曾經和有婦之夫亂搞,把肚子搞大的事嗎?」
 「住嘴!」她暴跳如雷,「不許你含血噴人!」
 「我比任何人都了解你,我的小姐!」他挖苦地說,「怕甚麼認呢!也許你是姦夫尹遠茂還在人間呢!」
 「你還記仇嗎?」她語氣軟了下來,「這是陳曉乾編造出來的謊言!你也許還不知道,他對我有意思……」
 「你別這麼不和羞恥了!」他憤怒地說,「為了公報私仇,你把人家迫害死了還不夠,現在還這麼無恥地誹謗人家!」
 「你知道我的厲害就好!」她冷笑了一聲。歇了歇,她用壓抑的聲音說:「只要你能懸崖勒馬,我是會原諒你的。」然後她用規勸的口吻說:「說實在的,你都四十歲了,和一個可以做女兒的姑娘混,是不會有好結果的!」
 「你的意思是說,如果我和你混,就有好結果嗎?」
 「不,我並不是這個意思。」她傲慢地仰起了頭,然後又坐了下來,這回她很靠近他。「像我這樣的女子,是不用擔心……」她,停了停,然後繼續說:「但我是為你好。你儘管敵視我,我還是一直關心你,我們畢竟是老同學嘛!」
 「我們還是前度戀人呢!」
 「嗯,」她抬起頭來,疑惑地看著他。當她看到他臉上嘲弄的神氣時,就用威脅的口吻說:「我警告你,這是給你的最後一次機會。朱書記已叫我負責處理你的問題!」
 「那就來吧,我已經決定走自己的路!」他站了起來,「請!」他向著門,做了個手勢,示意她離開。
 「好!」她只好很不情願地站了起來,猶疑了一下,然後往門走去,一邊說,「你愛怎樣就怎樣吧!不要後悔才好!」
 他跟著她走到門口,然後把房門「砰」一聲關了起來。他聽到她回過頭來罵他的聲音:「高雲漢,告訴你,下周就給你開個批判會!」
 是的,形勢對他十分不利,周麗蓮肯定不會放過他,計喜春更會將他趕入絕路。但他決定以大無畏的精神,勇往直前,永不退縮。
 他是否要寫一份遺囑呢?想來想去,似乎沒有必要。其一是,他死了以後,他們絕不會把他的遺囑公諸於世;其二是,他除了方流霞之外,再沒有一個親人了。他的心方流霞是最了解的,況且他的命運跟她的命運緊密相連,他犧牲了,她也會犧牲的。
😢                 (三)

 晚上,高雲漢和方流霞對信進行定稿討論。方流霞提了不少修改意見,其中有兩點可以說是切中要害:
 一點是,我們的民主比資產階級的還不如,就說資產階級的民主吧,人家整個資產階級可以享受到,而我們的所謂無產階級民主,這些年來,有幾個無產階級分子享受到呢?
 另一點是:中國的人事制度,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加上沒有個人選擇工作的自由,窒息了多少有才華的人。
 定稿後,高雲漢對方流霞說:「流霞,你這麼年輕,我真不願意見到你坐牢,更不用說殺頭了!」
 她坦然一笑,然後莊嚴地說:「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是為了甚麼呢?當年我們的革命前輩是為了國家的前途、民族的命運而獻身革命的。數十年後的今天,這個問題尚未解決,我們能愛惜自己的生命嗎?我決定用自己的生命,去實踐我從少年時代起就確立的理想。」
 「你不怕你爸爸媽媽傷心嗎?」
 「如果我為祖國的前途犧牲了,他只會感到自豪!」
 高雲漢對這位高幹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他深有感觸地說:「像你爸爸那樣的老前輩,現在在我們並不是多數了。」
 方流霞也感慨繫之地說:「你說得對,這些年來,有許多老幹部已志氣消沉,為兒孫後代打算,幾乎已耗盡了自己的精力!」
 此刻他感到莫大的幸福,方流霞畢竟可以算是他的愛人了,有這樣蒼翠如松柏的愛人,他死而何憾呢?
 他告訴她周麗蓮找過他的事。他們一致認為,他們必須爭分奪秒。
 高雲漢於星期天早上八時開始工作,抄完信已是下午五時了。信定於第二天送出,今晚他與方流霞作最後一次會面,或能否再見面,就很難說了。
 晚上,他們到離開學校兩里路的一個墳場,墳場周圍一派靜寂,這更增加了悲涼的氣氛。他們坐在一個較大的墳墓前面。他突然想起了「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句子。高雲漢把手搭在方流霞肩膀上,正色地問:「你為甚麼願意把寶貴的生命獻出來呢?」
 「我不是說過了嗎?您呢?」她看了看他。
 「我入黨時曾莊嚴地宣誓:決心為共產主義奮鬥終身。甚麼叫社會主義,現在人說人殊。但是,社會主義無論是怎樣的,建設一個合理的、富裕的社會,肯定是一個真正革命者為之奮鬥終身的目標。我現在只是準備實踐一個真正革命者的諾言罷了!」
 她聽了他的話,沉默了一會,然後激動地說:「我不是共產黨員,我不曾向誰宣誓過自己要為甚麼奮鬥終生,但我是中國人民的女兒,這十年來的動盪生活深刻地告訴我,廣大人民的疾苦不解除,就不可能有國家的光明前途,個人的前途也就無從說起,我要把中國人民的疾苦,看作是自己的疾苦。一個革命者是不論他是不是共產黨員的!去年我在爸爸的書架上,看到一本關於明末抗清少年英雄夏完淳的故事,激動不已。他以十六歲的稚齡,從容就義。我已成年,難道還有甚麼要惦記的嗎?」
 她的話使他感動萬分。他摟著她的肩膀,長嘆一聲,說道:「流霞,我沒有甚麼可惜的,就可惜我們沒有來得及享受一番愛情的幸福!」
 她沒有做聲。他輕輕地撫摸著她的秀髮,低聲地問道:「我吻你的唇,同意嗎?」
 她仍然沒有做聲,卻抬起頭來,半閉著雙眼,他深深地吻她的唇,但一陣冰冷使他吃了一驚。「怎麼啦,你嘴唇這麼冰冷?」
 她慢慢張開眼睛,一字一字地說:「我此刻的心已被更大的愛佔據了!」
 「不能把兩者結合起來嗎?」
 「我們不是從一開始就結合了嗎?」但是她忽然把語氣一轉,說道:「老師,我現在對您還有甚麼保留嗎?如果您要求的話,我是不會拒絕與您作肉體上的結合的。您知道,我是個純潔的少女,還沒有享受過那種幸福。不過,我現在畢竟無心。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那本小說裡,說到保爾在監獄時,有一個少女向他求歡,他拒絕了,因為他的心被更重要的事佔據了!您懂我的意思嗎,老師?」
 「流霞,我懂!」他溫柔地吻她的前額,「你的確是一壺仙酒!但願你的芬芳永遠薰陶著我,我願已足!」
 她轉過身來,突然用力吻了一下他的左頰。然後站起來,問道:「有甚麼臨別贈言嗎?」
 他想了一下,說道:「用雪萊的《西風頌》中最後兩句詩來互勉吧:『如果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第九章 殉情.抗議(完)

         尾聲 度盡劫波

😢             (一九八三年秋)

 「噢!這是一個多麼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啊!」聽了林小春論述高雲漢和方流霞的事跡之後,丹芷不禁為之動容,感動得淚盈於睫。「高雲漢和方流霞就因為反對『無產階級教育革命』而被判處了死刑?」
 「他們倒沒有被判處死刑。」林小春說。「經過多次大會批、小會鬥之後,高雲漢被送進了精神病院,方流霞則被遣送到勞教農場勞動。」
 「高雲漢精神失常了?」
 「不,這只不過是當時對付政治犯的一種手法,這樣做可以極大限度地抵消他們的言論在社會上的影響。」
 「後來呢?」丹芷急於想知道結果。
 「打倒『四人幫』後,方流霞曾不停地向各級領導申訴,要求為他們平反,但得到的答覆卻是:他們不是反對『四人幫』,而是反對社會主義,所以不能平反。一九七九年秋天,在一個月黑風高的晚上,高雲漢從精神病院逃了出來,找到了方流霞,竟雙雙臥火車路軌自殺。有人說這是殉情,有人說這是抗議。」
 「這的確是個大悲劇!」丹芷再泫然欲淚。
 「只要他們再忍耐一年半截就好了!」林小春說。「但話又得說回來,剛才您提到周麗蓮和寇蓮娜的事,我體會,一種政策如果過於急劇轉變,往往弊多利少。在新舊交替之間必然會殘留著許多舊痕跡。但是,有新的因素就意味著有新的希望。我對我們黨、我們國家的未來,還是抱有希望的,儘管任重而道遠,前途絕不是一帆風順的。」
 丹芷默然不語。
 「噢,我們為甚麼老是談論這些極嚴肅的政治問題呢?」林小春笑了起來,「不可以談談您個人的私事嗎?」
 「我個人的私事?」她立刻滿臉惆悵之色,「我個人的一切,都全部融化在我的事業中了。」
 「您從來沒有考慮過要結婚嗎?」林小春問。
 她輕輕地搖了搖頭。
 「我曾經勸陳曉乾討張冠英做妻子。那天張冠英來找陳曉乾,我也直截了當地鼓勵她嫁給他。我對她說,他和他的未婚妻是不可能結合的了,因此為了照顧他,她有責任這樣做。後來他終於跟張冠英走了。他聽從了我的勸告,和張冠英結了婚。即使他現在還活著,您也可以問心無愧地另找對象的啊!」
 丹芷深深地嘆了一口氣,然後說:「我也和您一樣,畢竟已把自己的生命獻給了科學。不過,您也知道,曉乾是我的侄兒,我一輩子關心他是人之常情啊!」
 林小春點了點頭,說道:「據我所知,您對他一向是寬容的——像對最疼愛的小弟弟一樣。」
 她滿意地點了點頭。
 「是了,您來信中說過,陳曉乾在潛逃前夕,曾給您寫過一封信。我沒記錯吧?」林小春問。
 「是的,那信是他先寄給蘇厚永,後來由蘇厚永轉寄給我的。我把那信帶來了。」她從手袋裡把信找了出來,「呶,您看看吧!」
 林小春打開信,只見寫道:

  親愛的丹芷姑姑:
這是我給你的最後一封信。
   雖然我心亂如麻,驚慌失措,但我十分清楚知道我正在做甚麼:我決定和冠英一起,逃到一個人跡罕至的世外桃源,逃避人世間的你爭我鬥,恩恩怨怨!人們常說,在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是沒有任何一個地方可以脫離政治鬥爭的,即使寺廟也不例外。但我相信,我們還是可以找到那樣的地方的:在那廣袤和渺無人跡的十萬大山中,就有那麼一個世外桃源——共產黨的影響恐怕許多年以後也到達不了那裡。我和冠英將在那裡同生共死。
   姑姑!我曾經把你當作愛人,而且我們還訂了婚。但天意弄人,我們自從把姑侄之愛轉變為男女之愛之後,就一直多災多難,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竟十多年來再沒有見過面。我們之間的愛侶關係,只不過是一場虛幻,最終你仍然是我最敬愛的姑姑,這種感情才是永恆的,你不正是這樣對我說過的嗎?
   姑姑,你一定為失去了你自小就關懷備至的侄兒,而傷心欲絕。但「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那是不可抗拒的客觀規律。希望你用辯證的觀點泰然處之——不這樣,難道還有甚麼別的辦法嗎?
   永別了,我至愛的姑姑!其實我也捨不得,但這是我唯一的出路。事實上我心已死,非常、非常厭倦了那種無休止的爭爭鬥鬥——我已經到了生無可戀、死不足惜的地步。我個人受凌辱、受鬥爭、受折磨,這我還勉強受得了,但我的確對社會絕了望。因此要麼就一死了之,要麼就離開這個社會。我有冠英陪伴,走後一條道路,你應該是較為容易接受的吧?
   姑姑,我唯一要求你的,也是我的最後一個要求,就是你千萬不要為了我而回國,這對你是極為危險的。切記、切記!至於爸爸,就拜托你好好照顧他老人家了。
   未了,我和冠英向你致以最衷心的祝福!
                  曉乾 一九六九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清晨四時

 林小春看完信以後,不禁長嘆一聲,雙眼盈滿了淚水。
 「如果當年他聽從您的勸告,忍辱負重,堅持下來,今天就有重見光明之日了。」丹芷說。
 「不過即使是這樣,他的前途仍然不太妙!」林小春沉思了一下,然後繼續說:「陳曉乾在文革初期的親密戰友馬成寬、凌志雲等人,今天都沒有好下場。」
 「他們是甚麼人?」
 「馬成寬和凌志雲都是本校的學生,在文化大革命前期,是一派群衆組織的頭頭。六八年成立省和學校革命委員會時,馬成寬當上了省革委會副主任,相當於現在的副省長,而凌志雲也成了省革委會常委和K大學革委會副主任。七零年和七一年,文革前招收的學生先後畢業,他們也畢業離校。馬成寬專職擔任省革委會副主任,而凌志雲則被派去當專區副專員。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時,陳曉乾是凌志雲的秘書,也是他們那一派的頭號筆桿子。」
 「他們當了大官,後來又怎麼會沒有好下場呢?」丹芷問。
 「去年底,中央派來了工作組,專門調查處理在文革中群衆組織壞頭頭武鬥血案的問題。您也許已經知道,我們是全國武鬥出了名的省份。今年上半年,他們那些人都先後鋃鐺入獄。若陳曉乾仍然在的話,雖然不致於入獄,但也沒有多大前途了。當然,通過您的關係,也許他最終會獲准離開中國。」
 「唉!」丹芷沉重地嘆了一聲,「真的如《紅樓夢》中所說的,「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扛……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了!曉乾算是不幸了。」
 你是否打算到十萬大山去找他們呢?」林小春用試探的口吻問。
 「我曾看過以十萬大山為背景的電影《虎膽英雄》,知道那是莽莽蒼蒼千里人跡全無的深山林海,叫我到哪裡去找他們呢?」她聲音有點嗚咽地說,「他們多半不在人世間了!」
 「去年,我曾叫到那兒實習的一隊地質系師生,順便打聽一下陳曉乾的下落,但正如您所說的,有如大海撈針,無從下手,終於毫無結果。」林小春說。「當然,我們還不能斷定他們已離開了人世,如高雲漢和方流霞那樣,但這種人間悲劇,的確令人心酸。我再次代表我們黨和政府,向您表示深切的歉意!」
 她們談到深夜。
 臨別時,林小春對丹芷說:「以後請多些抽空回來講學。聽陳曉乾說過,當年您就有曲線報效祖國的意願,今天應該可以直線報國了!」
 「我會的,要曉乾作出那麼慘痛的犧牲,好不容易才等到今天的機遇,我當然還會抱著曉乾和我的初衷,為振興中華貢獻自己的棉力!」
 林小春感動得噙著熱淚說:「這真的如魯迅詩句所說的『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啊!」
 丹芷雙眼也閃出了淚光,她雙手深情地緊緊握著林小春雙手。
 兩人才依依而別。

    第五部 《失去了的一代》完

      《紅的回憶》五部曲 全部完

老何boss
這個紅潮回憶.真的是多災多難.多憂患啊 !
typetin
一路走來,感謝老何的多方鼓勵及嘉芬。

陳司寇的“老人話題”〈內容取材整理自網路〉


〈▲陳司寇畢業證書(網路截圖)〉

  陳司寇,出生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是一位非常優秀的教育工作者。
她的一生充滿坎坷,自小出身貧寒,五歲失去了母親,從此寄居在各個親戚家裡,自己做工給自己賺學費,如此一路闖進了北京大學的校門,也在這時期結識了她的丈夫趙寶煦

〈▲網路截圖〉

在她北大教育系畢業後,任職北京 101 高中擔任政治課教師,在講台上奉獻了一輩子。文革時期許多政治學者都受到了非人的對待,她也曾被學生們「剪頭」、「遊街」,讓她身心都受到過嚴重傷害;但陳司寇沒有放棄,更沒有想過自殺而熬了過來。

  陳司寇的丈夫趙寶煦是知名的政治學家,更是北大政治學教育的開拓者之一;他在
2012 年去世,當時 91 歲的陳司寇仍獨自居住在他們夫妻倆的房子裡,她的三個孩子經常來看她,趙寶煦的學生們也經常登門拜訪,直到 2017年她 96 歲時,按照她自己的方式過世。

生命的見證

  在她過世前一年,仍舊頭腦清晰,對探望她的學生大談“老人話題”,這對銀髮族來說,相當有啟發性。
2017 年 4 月底,陳老師已經滿了 96 歲,這時各種疾病接踵而來。
先是腎癌發作,伴隨而來的尿毒症、貧血性腔梗,加上中間一次跌傷和小中風,身體臟器衰竭得很快。
起初生活還能堅持半自理,終於在 9 月份兩腿發僵,渾身難受,躺在床上不能下地了。

  子女們都竭力動員她去醫院住院,可是陳老師一直堅持不去醫院就診,她沒有吃藥,也沒有注射和打點滴,只是堅持自己按摩和做一些腿部練習,希望還能下地步行。女兒也為她問遍了家庭的醫生朋友,他們都很坦誠地說:「這麼大年紀了,恐怕病情是不可逆的了。」

  子女為她請了保姆,24 小時輪流守護她;而這正是陳老師「最不想要的,沒有質量的生活」。
她囑咐女兒:一不要通知學校,二不要通知親友,三不要讓人來探望;她只希望自己能夠「走」得更快些,儘量不要拖累別人。
她請女兒「幫助」她,女兒難以答應,何況現在的法律也不允許安樂死
於是她果斷地決定以自己的方式來結束生命。

10 月 17 日,陳老師開始斷食。
當女兒把精心烹飪的飯食端到她面前時,她推說吃不下,並掩住口不准別人強行餵食。
看著她堅定的眼光,女兒只好含著眼淚把食物端開。
由於腎癌開始引起腰部疼痛,她睡覺時總是用雙手抵住腰部,並沒有打止疼針(老年人的神經感應會變遲鈍,痛感不會再如年輕人般敏銳,對銀髮族來說,也是好事。感嘆生命奇妙的安排)。

18 日,陳老師繼續斷食,只飲水。

19 日,女兒沖了芝麻糊端到已經餓了三天的媽媽面前,陳老師居然一口氣吃完了;但是當女兒再次把食物端到她面前時,她又堅決拒絕了。(對已清空了的腸胃,清淡流質隨心意是好事)

20 日,陳老師已經既不吃飯,又不能飲水了;她的頭腦還很清楚,口不能言,就寫下自己的要求,如請人幫她翻身、解手等。

21 日,陳老師繼續水米不進,清早尚能在保姆的幫助下起床解手。(清空乾淨了身體內外)
下午 5 時 13 分,陳老師終於耗盡了所有的精力,安詳地合上了眼睛。

她自記實踐了自己生前說的「要不怕死」,「要爭取走得快一點」;在她生命的最後一刻,她既不拖累別人,也捍衛了自己的尊嚴;陳老師圓滿地實現了自己晚年的兩個目標,終於下課了。
她的最後一課不僅向我們傾盡心血,還以生命做了見證。

〈▲圖為 95 歲的陳司寇老師(網路截圖)〉

(Howard Hu 😄)

老何boss
很難得的決定.自己做出安樂死.

陳司寇的“老人話題”〈內容取材整理自網路〉

續上文~~~~


陳司寇老師對學生們談的“老人話題”:

  時間真快啊,你們老三屆學生都快要七十歲了。

一般來說,人在七十歲以後是很難過的。
第一是因為病痛,一身患有多種疾病,整天不是這兒疼就是那兒疼。
第二是因為孤獨,人老了活動空間小了,與社會漸漸隔絕了,越來越多地待在家這個狹小空間裡。
因此幾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老人都或多或少地患有憂鬱症。

  老人是弱勢群體;身體弱,精神也弱。

在我們院裡(藍旗營,北大清華的家屬院)有很多老人都是如此,可憐兮兮地期待著他人來關懷照顧,變成了弱勢嬰孩。
看到這種情形,我就想,難道人的晚年一定要這樣過嗎?

  我今年 94 歲了,老公(趙寶煦教授)兩年前(2017)去世了。

我現在一個人生活得很好,身體健康,頭腦清楚,除了一個每周來兩次的清潔工,生活基本自理。

我不習慣與保姆同居,自己能做的事情就儘量自己做。

每周子女們都來看望我;我還要兒子不用每周都來,兩周來一次就行了。
他們也忙啊,而且他的家與我這兒離得太遠了。

  我自己平時把時間安排得滿滿的,讀書看報看電視散步做家務,保持著自己不緊不慢的節奏;最近正在研讀《易經》。

我已經準備好了,隨時都可以「走」;我沒有任何遺憾,現在只求活一天就要生活得有質量,即便明天就走,今天也要活得有質量。

  我認為人生有幾個階段,每個階段都要有目標;例如童年時期的目標就是玩,青年是學習,中年是工作養家,老年也要有目標啊,沒有目標的人生特難受!

那老年人的目標是什麼?我認為有兩點:
第一,要儘量使自己減少病痛,過得健康愉快。
第二,要爭取在人生的最後階段「走得快一點」,既減少自己的痛苦,也儘量避免給他人造成的負擔。

第一目標怎樣儘量減少病痛,過得健康愉快

  我從 55 歲退休到今年 94 歲,已快 40 年了;我這些年一直身體很好。
我是怎樣做到的呢?

1、知識就是健康,最好的保健醫生是自己

  人的健康由三個方面的因素形成,第一遺傳占三分之一,第二是鍛鍊和養生,第三是生活習慣,例如抽菸喝酒熬夜都會損害健康。

  人到 70 歲以後是老年;老人都一定要注意學習吸收醫學保健知識。
要看許多書,對於人的人體構造與功能、體育運動、食療、生活習慣、保健按摩、心理健康等都要有比較全面的知識。
此外,要全面了解自己身體狀況,綜合分析自己的問題是什麼,摸索其中的規律;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和措施。
一旦認識到什麼是應該做的,就要身體力行,一旦認識到什麼是不應該做的,就要令行禁止,並且一定要長期堅持下去。
有些老年人沒有自己健康上的主心骨,動不動就看醫生,亂吃藥;其實醫生不過是聽你的陳述;再說各科醫生也只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不可能掌握你的全面情況。
所以一定要靠自己,而不要盲目依靠醫生;有些老人一心想依靠什麼名醫,或者什麼靈丹妙藥來保健康,經常跑醫院,頻繁換醫生,換藥物,結果總是失望,因為他不懂得靠醫生不能獲得健康,關鍵還是要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

  例如我曾經患過皮膚瘙癢症,癢起來鑽心,夜不能寐;去看醫生,只能給些藥膏塗抹,沒有效果。
後來我自己看書,明白瘙癢症是有很多種類的;我分析了自己的類型,注意改變生活方式,採取適當食療,保持心裡的平靜,並學會了按摩相應的穴位,後來就慢慢地好了。

  有一天早上我要起床時,突然發現腰痛得動不了,當時家裡只有我自己。
我就告訴自己要鎮定,躺在床上自我按摩一些穴位,過了一會兒才慢慢地起來了;若是別人早去醫院看了,我就堅持自己按摩相關穴位,配合適當的腰部活動,結果腰痛一直沒有再犯。

  俗話說久病成郎中;我的體會是,身體是自己的,最好的保健醫其實只能是自己;冷暖痛癢只有自己最清楚,運動健身只有靠自己堅持,心理健康也只有靠自己調整。任何企圖依靠在其他人身上養老的夢想都要落空,無論是再好的醫生、再負責任的保姆,或是再孝敬的子女,都不能去靠。

2、要有毅力,要做自己應該做的,而不是只做自己喜歡做的

  我堅持生活自理,至今自己買菜、做飯、洗碗、散步、自己洗小件內衣。
我當然也累,也不方便,完全可以讓保姆為我做;但是只要一開始不做,以後就再也做不了了;我不到萬不得已就不開這個頭。
這樣我一直堅持到目前,還是如此。

3、精神上要有境界,文化生活要豐富

  現在老年人太寂寞,盼望兒女回家看望;國家都有「常回家看看」的法律規定,可是我不需要。
我關心時事政治,對文學、哲學、天文地理、戲劇體育都有興趣。
我建立了自己的學習計劃和生活規律,每天忙忙碌碌,心裡很平靜充實。
北大政治系的一位教授去世了,她的老伴特別寂寞,老打電話給我,一說起來就沒完;問我能不能一禮拜給她打兩次電話,我答應了,轉念一想想這不是個辦法啊,我一次電話十分鐘二十分鐘,那其他時間她怎麼辦呢?我就去找她。
我說我可以給你打電話,但這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你真正解決問題不能靠外力,只能靠內力。
她說那怎麼辦呢?你就得自己有奔頭;那怎麼有奔頭呢?你喜歡做什麼就去做,儘量把你的時間安排緊一點,每天都有自己的事情,都有完不成的工作,你就不會感到寂寞了。

  我每天 6:00–6:30 起床後,就忙著按摩,做操,看電視新聞、做早飯。
一定要在九點之前吃完早飯,9 點以後我就開始看書看報;我一個人訂了好幾份報紙雜誌,每天不抓緊時間都看不完;看到我欣賞的地方就摘錄下來,或者剪下來,我現在已經積累了好幾大本了,經常翻看,樂在其中。

  我還愛看電視劇,看到難過處就跟著放聲哭,高興處就放聲笑;有時還想不通編劇為什麼這麼處理,自己就琢磨,要是我做編劇,我就怎麼處理。
我現在還在研讀《易經》,心得也記下了一本。
你看,我平時有這麼多事情要做,這麼多新知識要學,哪裡有時間去寂寞呢?
此外我還有個辦法,就是家裡不要太寂靜,要經常開著電視,就好像總有人與你說話,向你唱歌,你就不會感到孤獨。

  我有三個孩子每周都回來看我,我兒子離我挺遠,我不希望他每周都來,就對我女兒說,你跟你哥哥說一下,不用每周都來,打個電話問問就行了,他後來就兩個禮拜回來一次。
我平時過得很充實、愉快,不希望別人來干擾我。
老年人要熱愛生活,關心時事,心胸開闊,心情舒暢;這樣遇到疾病就能頂得住。
(未完)
老何boss
很值得筆記一下.參考也能做到.

陳司寇的“老人話題”〈內容取材整理自網路〉

續上文~~~~

第二目標要爭取在人生的最後階段「走得快一點」,既減少自己的痛苦,也儘量避免給他人造成的負擔

  人人都希望晚年走得快一些,但死生有命,這也可以事在人為嗎?
我認為,要想「走的快一點」,首先要做好「走」的思想準備,該走的時候乾乾脆脆、無牽無掛、了無遺憾。
我來告訴你我的體會:

1、不怕死

  其實無論多大年齡都會怕死,死亡總是令人恐懼的,怕臨死前的病痛,怕與親人訣別時的撕心裂肺;誰不怕啊?
可是怕又有什麼用,這是自然規律,只能坦然面對呀。

  從 70 歲時我就想,人活七十古來稀,何況還有許多偶然因素,黃泉路上無長幼,所以活一天就賺一天。
人的生命分為數量和質量,我不在乎數量,而看重質量;
只要每天的生活都有質量,什麼時候「走」就順其自然。

  不怕死,就必須擁有自己獨立的精神世界,可以超越死亡,享受生期。
這個問題解決得好就活得自在,活得痛快;解決不好,就終日惶惶不安。
我現在就活得很痛快,好多知識學不完的,我從來也不寂寞。
我不喜歡跟街坊鄰里的老太太們聊家長理短的事,我覺得不如看電視,能得到很多新鮮知識。
我愛看足球、網球、撞球,我是丁俊暉的粉絲;對於國際上的一些新聞我也很關注。
這樣我心情很舒暢,對疾病就能頂住。

  我前年尿血,在三院檢查發現我左腎上有個腫瘤,可能是癌症,醫生和家屬都主張要做手術切除,我不同意。
我說我已經 92 歲了,我將來走不一定是因為這個腫瘤;即便是這個原因,動了手術後又會出現其他病,那何必呢?
我就思量,癌症喜歡什麼?它喜歡酸性的東西,不喜歡鹼性的東西。
我就不吃酸性的大魚大肉,餓死它!而多吃蔬菜水果;還吃抗癌食品,例如蘑菇、西蘭花等,兩年來沒有任何感覺。
現在我乾脆就不去檢查了,也不管它變大了還是小了,愛怎樣怎樣,已經兩年了我一直與癌症「和平共處」;現在既沒有什麼感覺,也沒有精神負擔,每天都生活得很充實,很有質量。
任何事情只要想得開,就會戰勝它;當然如果將來真是癌症發作的話,後期會很疼,我就留一筆錢打止痛針;我對女兒說,將來我昏迷了就不用打了,沒有知覺了還打它幹嘛,「走人」就完了嘛!

  中國人連死都不怕,還怕什麼?精神上只有達到一定境界,才能超越生死;超越了生死,才能放下生死,輕鬆享受有限的生期。
我現在一個人生活,兒女說還是找個保姆陪住吧,否則萬一哪天犯了病都沒有人知道;我說犯了病又怎樣,無非是拉到醫院搶救唄;搶救過來又怎樣,還不是不死不活地拖著?人的壽數到了,就要順其自然,犯了病還搶救他幹嘛?身體功能衰竭了,無疾而終,順其自然,這是福氣呀,你說是不是?

  古人說「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老來不怕死,就活得輕鬆,生活質量就高;我就是懷著這種心態一天一天活過來的。
事實證明越是不怕死,就越是死不了;我現在已經 94 歲了,而中國人的平均壽命是 72 歲;哈哈!我覺得自己賺到的已經太多了!

2、不愛錢

  許多老人越是到了晚年,越是錙銖必較,把錢摳的緊緊的,他們真是沒想明白呀!
我現在每個月幾千元退休金,根本花不完;所以孩子們來看我,我都自掏腰包請他們吃飯;兒女過六十歲生日,我每人送上一萬元。
我想,自己也就這幾十萬元的存款,等我死了兒女們繼承,他們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也不會感激我,不如現在就拿出來給大家共享,弄個皆大歡喜,何樂而不為呢?哈哈!

3、放下自我

  現在很多老人想問題只從自己出發,想來想去總覺得別人對不住自己、或是領導對不起自己、或是同事對不住自己、或是兒女對自己照顧不周,特別是兒媳婦又如何虧欠了自己,內心總是不愉快。
這又何必呢。要想得開,就一定要放下自我,換位思維。

  你認為自己把兒女撫養大,兒女就應該回報你,兒女都有兒女的事情,哪有那麼多時間陪著你?
回想一下你自己的父母在世時,你又曾去陪伴了多少?照顧了多少?
我從不要求兒女來陪我,我一個人生活的很有規律;說真的,他們來了我還有點嫌打亂了自己的計劃。
所以一個人生活是常態,兒女來看你,是驚喜;這樣就不會心懷不滿,常感落寂了。

  不要回報,只要奉獻;我養大了兒孫,是我的奉獻,但我不圖兒孫的回報。
我一直以助人為樂,若能幫助他人,我就感到快樂;能給周圍人帶來快樂,我就感到快樂。
一位老師經濟上有困難,我給了她點錢,她向我表示感謝,我說,你甭謝,我這樣做自己高興。

  與人的感情要真摯,但不要太纏綿。
我們院裡有位老太太的丈夫去世了,她長期一直放不下,總是悲悲切切的。
愛情深厚可以理解,但總不能整日淚水洗面,多愁善感,去當林黛玉呀。
兒女也一樣,我愛他們,當然捨不得分離;但是既然分離是不可避免的,我就不願意他們將來被悲傷所累,所以現在就不去和他們太纏綿,不要他們一天到晚總往我這裡跑。

  至於孫子輩兒,哈哈!不用我說,人家早就想也不想了!這是人類新陳代謝的自然規律嘛。
總之只有放下自我,才能戰勝死亡,充分享受生期。
至於身後之事,兒孫自有兒孫福,不是我應該費心去想的!

當我肅立在窗前為陳老師默哀時,腦海里卻浮現出那張親切的笑臉,她詼諧地說:「哈哈,我已經賺到太多了,下面就看你們的啦!」

有位網友說,這是他看到的關於「老年話題」,最靠譜,最科學,最好的文章。多好的老太太呀,這心態,這思想,這理念,哪哪都透著正能量,使人充滿了無限的希望。

(全文完)
老何boss
這篇太有參考價值啦 .有一些我也在做到基本目標喔!

文革笑料集

🫡————🫡“早请示”和“晚汇报

从1966年下半年起,流行了三年“早请示、晚汇報”。

早请示——每天早上起床后,对着毛主席像,先三鞠躬,再说祝领袖万寿无疆,祝副主席身体健康、永远健康,然后讲今天准备幹什么事。

晚汇报——睡觉前,先重複一遍早上起床做过的“鞠躬”和“祝福”语言,再汇报今天做了什么,什么做得好,什么没做好,今后怎么办。

与“早请示、晚汇报”配套的,是三餐饭之前都要重复早、晚那种鞠躬动作如祝愿頌詞,还要说一番与自己身份相应的“请示”。否则,食堂不賣饭给你吃。

文革笑料集

🫡——————🫡忠字舞

忠字舞”从1968年起流行了近兩年,所谓“忠字舞”,就是将当时最流行的《心中的红太阳》《万寿无疆》《万岁!万万岁》等幾首歌頌领袖的歌曲编配上舞蹈動的集体舞。当時还有不成文的规定——“忠字舞”舞蹈動作是既定的。不得任意改编。其主要动作有:林彪式挥动《语录》本;藏族式甩长袖、献哈达;造反式举臂。蹬腳;维吾尔族式拍手、簇拥;英雄式叉腰、挺胸等等。

跳“忠字舞”作为一项政治任务下达,全民都必须跳,否则对领袖不忠,对领袖不忠就是敌人。

某地成立革委会,举行了盛大的游行欢呼。有几十個90岁以上的老太婆组成一个方队人人脸上涂满大红油彩,头戴花毛巾,摇摇摆摆跳“忠字舞”,为此而名扬四方。有个老太婆事后说:“当时我内心羞得恨不得钴进地縫去。”幸好蓋了一层大红油彩,谁也看不出她們的臉紅

typetin
簡體字看久了就懂得。
老何boss
也是!

文革笑料集


🫡————🫡万寿无疆的延伸

文革”中人们最熟悉的颂词是“祝万寿无疆”和“祝身体健康”。某中学觉得“颂”起来还不尽意,就将这种祝愿的颂词延伸下去————

“让我们怀着最最崇敬的心情,发自肺腑地衷心敬祝我们的伟大导师、伟大领袖、伟大统帅、伟大舵手毛主席万寿无疆!万寿无疆!万寿无疆!敬祝毛主席的亲密战友和接班人,我们的副统帅林副主席身体健康!永远健康!永远健康!敬祝毛主席的好学生,我们的伟大旗手江青同志满面红光!永放红光!永放红光!敬祝我们的红参谋长康生同志日夜长胖!天天长胖!天天长胖!……。”

在贵州省,还有人讲“祝李再含同志比较健康!比较健康!”

-----------

PS:
貴州省李再含同志
李再含(1919年—1975年8月14日),原名李其英,四川富順人。貴州省革命委員會主任、黨的核心小組組長。中國共產黨第九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國大校。
——————————————————————

憶昔我在軍中服役時,有唱過「領袖頌」——

領袖頌》:

領袖,領袖,偉大的領袖。您是大革命的導師,您是大時代的舵手。

讓我們服從您的領導,讓我們團結在您的四周。

為了生存,為了自由,大家一起來戰鬥。

中華民族發出了反共的怒吼,鐵幕裡的同胞再也不能忍受。

為了生存,為了自由。人人須要戰鬥,人人須要領袖。

我們要在您勝利的旗幟底下,打倒朱毛,驅逐俄寇,把國家民族拯救。

領袖萬歲,領袖萬歲,我們永遠跟您走,我永遠跟您走。


PS:《領袖頌》這首歌在中華民國64年4月5日,先總統蔣公駕崩之後,沒多久就不能再唱下去了。

領袖頌—Ode to the Leader(中華民國愛國反共歌曲)


領袖頌—Ode to the Leader(中華民國愛國反共歌曲)c
老何boss
我也是.61年中退伍的.
typetin
我早你一年退伍。

文革笑料集

🫡————🫡祝愿词的新提法

某教师觉得天天祝愿“万寿无疆”都是那几句话,应该有点发展变化。当他上台时,就来了点“创造”——

敬祝伟大领袖毛主席寿比南山!寿比南山!寿比南山!祝林副主席福如东海!福如东海!福如东海!

工宣队长一听,吓了一跳,赶忙叫人查词典,看这种“新提法”对不对。查的人告诉他,“万寿无疆、永远健康”与“寿比南山、福如东海”是同义词。工宣队长马上叫人推广、宣传这种“新提法”,并且叫授予某教师“活学活用积极分子”的称号。

🫡————🫡领袖的名字只能作主语

语文教师讲语法课:“毛主席万岁、毛主席的话儿记在心、我们热爱毛主席——这三句话中,‘毛主席’这个词分别作主语、定语和宾语。

工宣队长正好经过教室,马上在窗外斥责:“不许放毒!毛主席只能作主语,不能作什么丁语、丙语,简直是胡言乱语!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