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感動我的篇章和字句

誤闖文青人的世界XD
有緣相逢,歡迎常來坐。
aappcc wrote:
分享聖嚴師父法子吉伯(恕刪)


謝謝你的分享, 很特別的一堂課, 也謝謝你的提醒, 我戴耳機聽, 聲音還算清楚。
課程輕鬆有趣, 講到花不見了去那裡, 還有甜甜圈那一段, 都能也很容易理解。最後提到的方法, 和明就仁波切提到的方法幾乎一樣, 正法真的是殊途同歸。
嗯,戴耳機聽會比較清楚,你提供了一個好方法。

你覺得花跑哪去了容易理解喔?是否引發了你的疑情呢?有所體會,真的是很讓人受益無窮。

影片中,吉伯在最後的實修建議上說到"不要去想或思考"。

今天看了圖書館借來的帝洛巴傳,書中說到"什麼念都不想,直接觀照那跳躍的經驗"。覺得正好可以為吉伯所說的不要去想或思考做一個更深入的註解。也可以做為我們練習的提醒。

吉伯影片末給大家的實修方式,放鬆身心,不要動念頭或去想,只是在當下,覺知著,讓這狀態持續。

今天看的帝洛巴傳是這麼說的,不要思維可能會受到各種誤解,它的意思並不是字面上寫的嘗試著不去思維,而是當任何念頭升起時,不去攀執的意思,這樣就不會去增長這些念頭。

此跳躍的要點,正是大手印與邏輯推理法門之間的區別。如果我們嘗試以邏輯推理來了解勝義諦的本質,那麼就無所謂跳躍不跳躍了。因為這個過程是以所知為出發點,然後透過推理,一步步地對勝義諦的究竟本質產生確信。但在大手印法門中,卻有個跳躍。我們躍出的,是所有的思維概念,躍入的,則是對自心本質的直接經驗。

因此,不做分析推理,也不去下標籤分別是有實質性還是無實質性等等。我們就只是直接地看著自心的本質,直接去經驗它,這樣也就是直接地對它進行禪修。

雖然說心的本質是空性、明性,並且能有不受阻擾的各種顯現,但是在直接觀照心性時,我們不去下標籤或這麼思維:喔!這是空性,這是明性。當然了,它是空性,但是我們並不去下標籤,或是從中推斷出任何結論,而只是單純地去經驗心的本質。

當我們練習這個修持時,並非單純地隨緣而修,而是要持續不斷地練習,也就是薰習入道,在上座禪修與座間都要實際運用這個直接經驗的要點。

無論是怎樣的見地,只要你的見地仍然是屬於概念上的,都不是大手印,而且也無法讓你經驗到或證悟大手印,任何概念上的見地都是由思維、分別而來,而分別則是源於迷惑無明。因此,概念上的見地,無論看起來多麼地高深,本身就是自心本質上的一個直接障礙,讓人無法直接地明心見性。那麼,此障蔽住自心本質的、讓人無法直接經驗到自心本質的,事實上就是這個概念上的見地、就是由智識的執著而形成的論點。

因此,無論做甚麼樣的修持,重點是心中沒有任何標的、目標與參考點,直接去經驗心的本質,而不是將它概念化或變成一種推論的評估。否則,你所做的任何修持,都將無法產生大手印的了悟。


以下書裡的這個說明,我也覺得蠻讓人鬆綁的,是有讓我鬆綁到,貼出來做個紀錄。

如果我們去直觀憤怒,我們會發現,似乎甚麼也沒有,我們找不到憤怒所在的位置顏色形狀或任何實質性,我們所體驗到的僅僅是憤怒的顯相,然而實際上甚麼也沒有。

憤怒是如此,其他的煩惱如貪欲執著嫉妒傲慢等等,也是如此,負面的念頭是如此,正面念頭亦如是,只消直接地看著它,我們會認識到它本質上就不存在。
下周五開始,我要參加為期十天的禪修閉關。

地點在新竹的麻布山林,帶領的老師是措尼仁波切。

選住的是兩人房,費用大概是2.5萬左右,包括十天的住宿、三餐和教學。

12/27到1/5的日常課程,就要先告假了。

閉關完後,有了心得再和大家分享。

閉關的地點和內涵如下,大家對這議題感興趣或也想參加,可以參考看看。

http://www.pundarika.tw/?tw&news_16=408


十天的閉關,實修時間是從早上七點到晚上九點。

幸好可以坐椅子,睡得也不是大通舖,不然我大概不敢參加了。

如無意外,希望能圓滿十天的共修。


本以為十天的閉關,大概一百多人參加就算挺多了。

當天早上快十點才想到報名,結果已經排到好幾百號去了。

看起來,可能是一個五百人以上參加的大型閉關。

應該是不可能有小參了。

每次聽人家說,他們去參加禪修可以和法師小參。

我都覺得好像很好玩,可以直接和法師單獨講話問問題耶,感覺是了不得的大事。

法師還會針對你的疑惑給出建議,實在是太酷了。


看起來這次禪修,大家有問題,應該是透過寫紙條傳遞,仁波切公開回答的方式。

不過即便仁波切提供小參,我心理好像也沒有什麼想問的。

至少現在是想不出來。

我好像一直被小參這樣的形式吸引,忘卻了自己現在似乎沒有感到這個需要。

想不出來想問的問題。
分享三篇剛在FB看到的文章。

第一篇

識人識己識進退

文/聖嚴法師

人不可能是孤立的,一定跟其他的許多人有關係,不能天真地想進就進,也不可能任意地想退就退。因為我們生存的環境不完全掌控在自己一個人手上,所以,要進要退之前,都得先識己識人,才能在適當的時機前進或者後退。

識己的意思是要瞭解自己的缺點和優點,如果要爭取某個職位的話,應該增加一些什麼、減少一點什麼,這樣才能進退操之在我。若沒有想要調整自己、成長自己、修正自己,想要掌控進退是很難的。

對自己一無所知的人,只能任人擺佈;人家把你擺在那裡,你就在那裡,你只是一顆棋子而已。

其次,還要識人,識那些人?就是跟你相關的人,上下左右、縱橫交錯的相關係人。

識人首要知道你的上級的理念和性格是什麼,想朝那個方向走,要不然,你就沒辦法接受他、配合他、適應他。第二,要瞭解同事的才能和性格是什麼,他們的優缺點是什麼,他們能幫助你的是什麼,他們不願意配合你的是什麼。這些都知道了,那就盡量吸取他們的長處,避開他們可能會搗蛋的部分,減少你的損失。但不能不和他們來往,還要適應他們、協助他們,使他們因你而得到利益,因你而成長。

孔子說:「友直、友諒、友多聞。」同事、同學和屬下都是朋友,我們要使自己能進,也有退路可走。朋友很重要,應該充分瞭解朋友的長處、短處,協助他們成長。一個人若能幫助更多的人,往往也會受到更多人的提拔和擁護。

如果你能照顧、協助、體諒同事,就成了他們的諒友、益友,有好的職務一定會推薦你去。他們覺得跟著你是沒有錯的,如果你做了他們的長官,他們也覺得跟著升天了,不會把你一腳踩下去。

當然,也有一些人是專門鑽漏洞,踩著別人肩膀往上爬,向上級表功、向屬下壓迫,並且欺負同僚。這是惡友,我們當敬小人而遠之,跟這類人保持距離。如果當你連明哲保身都做不到,不願集體貪污、同流合污而遭排擠,那就離開,另覓棲枝吧!

也許你從總經理的位子退了之後,無法當經理,得去當業務員,其實,這有什麼關係,當業務員就當業務員,只要還有一碗飯吃,不必為五斗米折腰。

退的時候,不要弄得焦頭爛額、灰頭土臉,而要全身而退,自己心甘情願,人家也歡歡喜喜;君子斷交,不出惡言。

進的時候,是憑實力、努力而得來的,但是,也有運氣的因素。也許別人能力比你差,可是升級得利的是他,那是自己運氣不好、福報不夠;不需要失望,你還是照常做你當做的事。下次的機會是不是輪得到你也沒有關係,至少你現在有飯吃、工作勝任愉快,那就生活得很快樂了。

所謂「進」的廣義解釋,不一定是升官晉級,只要你對工作很投入,對社會、對工作崗位的貢獻越來越多,就算是「進」;一天比一天做得更好,也是進。若把這個觀念弄清楚,你就會是一位天天都很快樂的人了。

(摘錄自《法鼓鐘聲》)
第二篇

心什麼時候會繃著或緊張?
心想要的不是當下的狀態,
或排斥當下的情況時,它就會緊張。

煩惱不接受事物如其本然地呈現,
它們要某些其他的東西,它們要成果,
它們要掌控正在進行著的事物,
它們以強逼、集中專注、創造或限制來得到想要的。

我們只需等待和觀察,
不必去創造、集中專注或限制。
假設我們讓事物如其本然地發生,
有需要集中專注嗎?
要是我們沒有追求特定的什麼,
我們不會消耗大量的精力。

我們只需了解和興趣於:
·正在發生什麼?
·它如何運作?

如果我們要觀察事物如何自然地運作,
我們就需要自然地觀察,
這是為何我說不要有任何控制或逼迫。

我們把注意力放在心時,
就讓身體進行它的工作,
我們儘量地覺知,
一整天保持如此連續不斷,覺知越多越好。
~德加尼亞禪師(Sayadaw U Tejaniya )


第三篇

修持的主要方式是:
了知你的煩惱和概念只存在於世俗諦。

它們並不存在於勝義諦,
而且在究竟上,
它們是自解脫的。

了知所有矛盾和衝突的顯相也是如此,
它們只存在於世俗諦;
而究竟上,
它們的本質是自解脫的平等性。

因此,
無論在你的生活中發生了什麼,
在那個當下直接看著心的本質,
並在它無生、
超越概念造作、
難以言喻的真實本性中,
放下、放鬆。

吉祥圓滿,願善增長!

堪布 竹清嘉措仁波切/ 寫給弟子的信
於2008年1月11日
剛結束了措尼仁波切的十天大圓滿課程。

課堂上,仁波切明確表示不希望上課內容外流,以免未上過完整一系列課程的人陷入斷章取義的概念心,譬如世俗如幻不重要,或者陷入對本覺的概念心,反而有礙道途,老師這麼說,我自然無權多提,有興趣的朋友不妨自己去接觸看看。

其實這一點真的要非常小心,因為仁波切的講解,也常常讓我陷入概念心,他後來多做解釋,我也才比較搞懂。

而無關課程內容,就我個人的一點小小感想是,我前文提到而我也正在學習的是,真正的修,是無修而不散亂,但我的頭腦和習性的許多障蔽本覺的部分,很多我自己都搞不清楚怎麼回事的部分,其實有在這十天中得到許多暴露和糾正,我的感覺是,他當場在課堂上,發現學生有這方面的問題時,就在課堂上指陳出來,然後隨即在接下來幾分鐘或下一堂課的禪修及大共修中,自己就得到了相關的練習和更完整的教導。在觀念和修行等各個面向上容易產生誤解或障礙本覺的部分,有被一一擊破的感覺。

某種程度來說,雖然我沒和仁波切小參,但我覺得自己得到了一個整整十天的專屬教練,神奇的是,最後一天解除禁語時,大家在餐桌上,都覺得仁波切是他們的專屬教練,他們覺得自己的問題被點了出來,並且獲得該怎麼做的良方。

我很佩服他的認真和教學的嚴謹,我的法性很愛他,因為得到了真正的增長和滋潤,但我的頭腦和情緒有點怕他,我覺得他好嚴格,而且覺得當場被他看穿了,感到自己的狀況無所遁形,一點隱私都沒有,雖然知道他那嚴格背後,是真正的慈悲。

不過仍舊對這份獲益,有著很深刻的感謝的。

目前覺得,安住在本覺中讓種種汙染得以淨化,以及從中讓大圓鏡智本具的功德展現,就是對這次的教導和之前幾位賜與我珍貴教導的老師最大的禮敬了吧。即便我目前只感到煩惱減少許多,其他有甚麼功德,我是不清楚的。

而這份寶藏始終對想要體會他的任何人保持敞開和邀請的。
分享臉書看到的以下這一篇。

噶瑪巴尊者

心的真正本質,簡單到令人無法相信的地步

提到,心的本質。 對於心的真正本質,我實在不知道說些什麼,因為它就在那兒。

通常,我們會把心的真正本質想得很高深。雖然我對這方面沒有做太多的修持,但就我個人的經驗來談,我應該可以這麼說,最終我們會回歸到那個一開始讓我們感到無聊的狀態,然後發現原來這個就是--它。

我們通常一開始會這麼想,我們現在所擁有的,太過於簡單、太過於平常,心的真正本質必定是很特別、很深奧,比我們現在有的還美好。我們現在有的並不能真正滿足我們的欲望,因為它對我們沒有太大的吸引力。

但是當你努力地去實修後,我認為最終你會發現,所謂的認出心的真正本質,意思就是回到你的那個初始的、既無聊又不吸引人,既不高深也不新奇的心理狀態,同時能夠真正地認出--它 (心的本質)。就是你一直在尋找的。
這兩天上youtube,發現藏傳佛教四大派之一的噶舉派舉辦祈願法會,同時提供網路直播。

由噶舉派弟子之一的明就仁波切教大家止觀法門,教大家從資糧道加行道切入見道和修道。

我覺得他的教學蠻清晰易懂和完整的,舉例也蠻生活化的,他有教小乘法和大乘法。

也有教大家怎麼看著那個念頭我喔,分享給對修行的入門和進階有興趣的大家。

前行課程 1/6


前行課程 2/6


前行課程 3/6


前行課程 4/6


前行課程 5/6


前行課程 6/6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