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見青春不再.
生動精闢句子.
文學的亙古詠歎主題.
為人們爭相傳誦名句.
大紀元.
華夏詩醇: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節錄].
作者:唐蓮: 2017-01-26 .
蔣捷〈一剪梅‧舟過吳江〉詞
一片春愁待酒澆,
江上舟搖,樓上簾招。
秋娘渡與泰娘橋,
風又飄飄,雨又蕭蕭。
何日歸家洗客袍?
銀字笙調,心字香燒。
流光容易把人拋,
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以上是南宋蔣捷的〈一剪梅‧舟過吳江〉詞。蔣捷是婉約派詞的後起之秀。這首詞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婉約派的重聲律、工煉字的特色,在這首詞中均得到充分體現。
從內容看,這首詞寫的也只是常見的旅思客愁,但能把這一尋常主題,寫得如此逗人喜愛,且能給人如此的審美愉悅,實不多見。因而,其中就更有值得尋味之處。
這首詞,在表現手法上,有幾處值得一提:
第一是其動態表現的手法。詞之上片,實際上含有兩種過程的描寫:舟行的過程和舟中人的心理活動過程。這兩者如割裂地、靜止地去寫,便體現不了舟行的特點,且難生色。作者將沿途所見景物及心理反應,均剪輯其片斷,而集中串接於動態的舟行這一線索上,使景隨舟移而變,心隨景移而異。這樣寫,兩種過程融而為一,自然而有動感,讀時便如觀賞一段配有畫外音的風光片,審美的愉悅油然而生。
第二是其特有的音樂美:節奏輕快跳躍,讀來琅琅爽口。作者利用詞中的四對四字短句,並故意讓每一對中的兩個句子,都重複一個字,且結構相同。
這樣,在一首總共才十二句的詞中,這種重字同構的四字句,就占了八個短促而又整齊的重疊句,即上片的「江上舟搖,樓上簾招」、「風又飄飄,雨又蕭蕭」,下片的「銀字笙調,心字香燒」、「紅了櫻桃,綠了芭蕉」,便構成了輕快跳躍的主旋律。再用不同的長句把它們等距離地隔開,使整齊中,又有錯綜,遂使全詞產生一種律動感,一種韻律美,讀來猶如一首輕音樂,優美悅耳,輕快流動。
第三是其語言。這首詞讀起來十分流暢,這主要得力於語言。全詞不用一個典故,也不用一個冷僻拗口之字,淺顯易明,暢達無礙,從而形成明快清新的語言風格。
全詞以「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作結句。讀著想著,深入思考:莫糟蹋年華,立志趁早!
關閉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