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網路科技發達,PTT逐漸發展出鄉民一詞,所以算是融合兩者含義。
而貼圖設計仍以網路流行用語為主。
2.摸過
3.知道
設計《來自Sitara的鄉民風味 1》的題材時,是以台灣在地傳統文化做為發想靈感,這類題材在當時鮮少被設計成貼圖,才會有這組貼圖的誕生~

金紙文化中的福祿壽三仙,意指人一生希望的就是有福(福氣)有祿(財運事業亨通)又長壽,禮敬神佛、祖先都適合。

尺寸也有位階的差別,天公金約A3大(玉皇大帝、觀音佛祖、天上聖母等神佛階級)、大百壽金約A5大(神佛、福德正神、家神<祖先>等階級)、福壽金約A6大(神佛、福德正神、家神<祖先>等階級),這幾種都有印製福祿壽三仙的金紙。

正統的金紙製程原料採用生長迅速的竹漿和錫箔。造成汙染的通常是在原物料偷工減料甚至加入化工物質造成,如早期自製的花生油、大豆油都能聞到原物料的氣味,可如今的沙拉油幾乎沒這些原料清淡的氣味,頂X事件爆出後,很多廠商的油製品才將調和油字樣放在包裝上。

以往台灣創作者設計的神佛題材貼圖很廣泛,但關於福祿壽三仙幾乎沒看過,算是冷門題材,所以才會有這組貼圖的誕生。

在這款貼圖設計也有加上金紙的材質哦~

我摸過金紙,家裡逢年過節拜拜時也會燒金紙,也不像工廠或汽機車排放的廢氣天天排放。

有時候初二、十六在路上看到店家在拜拜,遇見某家店員在店門口正在燒金紙,整個金爐塞滿了金紙,點火後頻冒煙,店員當下不知怎麼辦,看到也會上前提醒一下,燃燒不完全才會狂冒煙並告訴對方該怎麼辦。

題外話,近期總有聲音說要禁金紙和燒香,不得不說,台灣人碰到低潮或難關時通常都會去廟裡求神拜佛,沒事跑墳墓、逛鬼屋被煞到了也都會找大廟求助化解;可流傳千百年的傳統敬供文化,在斷香火、封金爐之前怎麼就不擲杯問當事神的意願呢。

儘管是冷門題材,不過還是有人用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