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如此多嬌 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 毛潤之:沁園春.雪 (原文+翻譯解析)

三腳阿喵 wrote:
從來不認為,這首詞是(恕刪)


毛潤之有改良他人作品的習慣,有些詩詞看得讓人感覺有味道是因為前面有人先作原創。
毛再加以改良。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總是有辦法看得更遠。
請多多點擊 Mobile01 網站內的贊助商廣告,有贊助商的支持才有穩定的Server和快速頻寬。
破四舊?
lucses wrote:
破四舊?(恕刪)


可以說明詳細一些嗎?
請多多點擊 Mobile01 網站內的贊助商廣告,有贊助商的支持才有穩定的Server和快速頻寬。
老毛的打油詩介紹.資料節錄如下

【 八十年前,毛澤東寫過一首打油詩,第一句是「蔣干宋美齡」,它的後三句是什麼?】

  這樣可以推斷,此詩的醞釀期大約在1932-1933年底這段毛被擱置起來、苦心孤詣研讀《三國》《水滸》的兩年。成詩後,拿出示眾並邀同座中人續寫,大概就在1934年初(1月中旬以前)那幾天。從1934年至今,這首詩問世八十年卻依舊殘缺不全,毛主席身上文人才子的那種風流倜儻也慢慢被湮沒,只留下一個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形象。因此,還原這首詩,是今人對毛澤東研究的一種負責任的態度。

最後毛主席「蔣干宋美齡」四句打油詩全詩應該是:
  .
  蔣干宋美齡,
  李通金維映;
  林沖范樂春,
曹操九絲紅。
  
  抑或是:
  
  蔣干宋美齡,
  李通金維映;
  林沖范樂春,
  曹操郭靜珍。
  .
  李老二評曰:毛澤東主席真乃開國聖主!這四句打油詩,不僅在一定程度反映了當時是革命形勢和政治環境,還讓後人記住了那些隨著時間流逝逐漸被淡忘的風雲人物、革命情侶和愛國同志,更加巧妙的是,毛澤東主席利用文學人物姓名把四對政治家夫婦聯結起來,既有雙關諧音,又對稱押韻,妙趣天成,這雄奇瑰麗的文學能力,比那些一般的流氓文人只會拍馬溜須可要高明多了!可以說,這四句打油詩開闢了一種全新的漢語熟語修辭形式。毛澤東主席實在是武裝革命和文化革命的雙重旗手,兩全導師!隨著社會的發展,毛澤東主席的政治理想、戰略思想可能需要不斷豐富和創新,但他的這四句打油詩卻必將和漢語一起,歷久彌新,不腐不亡。


TAG:毛主席語錄 | 宋美齡 | 打油詩詞 |

一點新知 GetIt01者到茲
老何boss wrote:
原來一看本篇的主題.(恕刪)


另外一首古詩.資料參考如下: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出自宋代辛棄疾的《賀新郎·甚矣吾衰矣》

邑中園亭,仆皆為賦此詞。一日,獨坐停雲,水聲山色,競來相娛。
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數語,庶幾仿佛淵明思親友之意雲。

甚矣吾衰矣。悵平生、交遊零落,只今餘幾!白髮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問何物、能令公喜?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情與貌,略相似。一尊搔首東窗里。想淵明《停雲》詩就,此時風味。江左沉酣求名者,豈識濁醪妙理。
回首叫、雲飛風起。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老何boss wrote:
另外一首古詩.資料參(恕刪)


老毛的詩詞雖不是藝術境界很高,但是也有一定的水準表現,
文字內容好懂,也能言心中志向,有豪氣,也有霸氣,有空的時候可以看看的。
請多多點擊 Mobile01 網站內的贊助商廣告,有贊助商的支持才有穩定的Server和快速頻寬。
日本併吞東北,其實深切威脅到蘇聯.

那時蘇聯為制衡日本,主要是支持老蔣,其次才是有限度的支援中共.

畢竟當時,名義上統治中國,且有能力當炮灰,抵抗日本的是國府,而非中共.



1.
1930~1931,老蔣連續3次江西剿共,都遭遇重大失敗.

第3次剿共,不只進展不順,更遇上汪精衛反水在廣州設立國民政府,接著918事變日本侵占東北.

之後毛趁此大好時機,大肆擴張地盤,把江西/福建邊境連成一片.


2.
1931/11,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瑞金葉坪村謝氏祠堂舉行,11/20會議選舉產生
由毛澤東,項英,朱德等54人擔任中央委員,宣告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

1932,128事變,日方研擬在上海發動一場有限戰爭,以轉移各國對918事變的聲討.

中共中央(國際派)因戰亂,從上海租界區,遷至江西/福建的紅區.


3.
128事變暫告段落,蔣調派上海戰場退下的19路軍,前往福建剿共,以19路軍發生軍變收場.

1932/10,該是國際派最盛時期,不顧本土派反對,決定正面對抗國軍,毛也因此被奪取軍權.


1933年初,第4次江西剿共戰爭,國際派戰略錯誤,雙方硬碰硬,雙方損失慘重,但國軍獲得
壓倒性的勝利.

1933/10,第5次江西剿共戰爭,國軍號稱調動百萬部隊,徹底掃蕩中共佔領區.

1934/10,紅軍幾無容身之地,被迫撤離中央蘇區根據地,展開中共所謂長征(流竄).

1935/1,黨中央流竄至貴州尊義,暫時獲得喘息,開會決議架空國際派,毛重新掌權,擔任中共
中央政治局常委,恢復對紅軍的指揮權.

2月,入川失敗,困於川滇黔之間,5月再度入川,貼著川西險惡山區迂迴前行,8月進入甘肅南部,
9月決定以陝甘為根據地,10月進入陝西,11月圍殲東北軍109師.

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瓦窯堡召開擴大會議,決定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將工農共和國 改為
人民共和國.


4.
1936/2月,紅一方面軍發起了東征,西征戰役,最終將陝北根據地,擴展為陝甘寧根據地.

終於又回到,號稱創作於1936/2月的"沁園春.雪",這個正題了.

但所謂的東征/西征(同時策劃東/西2條戰場),按照對岸的說法,只是為擴張根據地,所展開的
軍事行動,完全扯不上心憂日本侵華,準備東進渡河,協助抗日.



-------------------------------------------------------------
底下是對岸的史料,雖然東征/西征,處處都不忘提及抗日.

但中共擴大勢力範圍,消滅國府地方派系=抗日...這理論根本說不通.

其實只是想擴張根據地,尤其是甘肅/寧夏方面,以方便與蘇聯連繫,取得援助
,完全與抗日沾不上邊...就更別提,因此創作"沁園春.雪"



>1936年毛澤東“經營山西”戰略與紅軍東征【3】--黨史頻道

>紅軍東征是毛澤東“經營山西”戰略的初步實踐,此戰略與紅軍東征是相輔相成的。
>伴隨著東征的全過程,經過紅軍東征山西,這個戰略不斷得到發展和完善成熟。

........
>東征戰役初期,毛澤東的戰略指導思想和對紅軍行動、地方工作的部署,主要是立足
>於在山西西部的呂梁山區建立一塊與陝北相連的根據地,以“取得在山西發展抗日根據
>地之有利條件”。

........
>東征紅軍的節節勝利,使閻錫山非常恐懼,不得不向國民黨中央蔣介石求援。這正中
>蔣介石下懷,他正想通過插手山西的事情,削弱閻錫山的力量。於是,蔣介石在4月間
>派陳誠統一指揮關麟征、商震10 個師進入山西,幫助閻錫山的晉綏軍合力“圍剿”紅軍,
>給紅軍造成巨大的軍事困難。

>與此同時,在陝甘地區,蔣介石命令張學良東北軍、楊虎城西北軍向陝北進攻,封鎖
>黃河防線,企圖將紅軍阻滯於山西一舉殲滅。面對這種危險局面,如果我軍繼續堅持
>東進,勢必擴大戰爭規模,很可能導致大的內戰,同時也在蔣閻軍的聯合攻擊下,孤軍
>作戰很難獲取進展。在民族危機嚴重的情況下,高興的隻會是日本侵略者。我黨提出的
>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構想將很難實現。

>這個時候,中共對張學良和楊虎城的統戰工作取得明顯效果,東北軍和西北軍實際上停止
>了和紅軍的敵對行動。與此同時陝甘地區出現了紅軍發展的大好時機。1936年4月周恩來
>與張學良在膚施(延安)進行會談,達成了紅軍與東北軍一致抗日、互相幫助、互派代表
>及幫助東北軍進行抗日救亡等協定,並和西北軍達成了在共同抗日的原則下建立友好的互
>不侵犯的協定,雙方決定同時進行抗日的准備工作。

>盡管蔣介石命令張學良和楊虎城“圍剿”紅軍,但他們實際上已停止了對紅軍的敵對行動,
>這對陝北根據地的鞏固和紅軍發展很有利。

>如此,這個時候,紅軍在山西作戰已無有利條件。基於上述情形,為了保存抗日力量,避免
>內戰的擴大,便於建立全民族的抗日統一戰線,毛澤東果斷決定變更原來的作戰部署,決定
>紅軍西渡黃河,回師陝北。

>東征紅軍部隊的果敢回師,體現毛澤東對“經營山西”戰略的順時達變、靈活機變的韜晦把握
>戰爭是敵我雙方綜合實力的較量,是不斷發展變化的。隨著形勢和戰場情況的新變化,指揮
>戰爭的統帥必須及時調整軍事部署以適應新的情形,以追求己方戰略目標的最大化。


維基:西征戰役.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A5%BF%E5%BE%81%E6%88%98%E5%BD%B9
再談老毛的黃色詩.相關資料如下:

毛澤東為江青寫的一首詩竟來源於黃詩
2021年05月29日 6:16 PDF版 分享轉發
作者: 朱忠康

這首詩最早發表在人民文學出版社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毛主席詩詞》。

毛澤東曾為江青寫過一首詩:為李進同志所攝廬山仙人洞照:暮色蒼茫看勁松,亂雲飛渡仍從容。

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

網上根據專家學者的解釋:毛澤東這首詩寫於1961年9月9日,是描寫當時國內國際環境的。當時三年自然災害(實際上是人禍災難)時期,正是暮色蒼茫,人心恐慌;國內外敵人又十分猖狂,一片亂雲。但是革命戰士在黑暗中要看到光明,在失敗中要看到勝利,在困難時要看到前途。他們像勁松從從容容,頂天立地。美好的明天,正期待勇士們努力登攀。

其實這些解釋都是為了偉光正的歌功頌德而已,真正的意思是描寫他這個魔王荒淫無恥床笫之歡情景的,他是抄襲黃色小說下流作者淫蕩之詩。表明他不但熟讀《資治通鑒》十五遍,讀過許許多多古籍,那些黃色小說言情小說更不知他讀過多少遍。

下面引用一首詩為證:天生一個神仙洞,無限風光在玉峰。

老綰專定神仙洞,劣兒只喜攀玉峰。

各取所需連床混,笑煞京都八旬翁。

——清•臨川山人舊黃色小說《花蔭露》

當毛澤東發表這首為江青所寫的詩詞之後,中國人哪會想到這是一首淫亂黃色作品。

如果毛澤東當時寫詩的意境可能就像專家學者解釋得一樣;可惜事與願違,不久,中國陷入了一場文革的劫難中。也許詩中早已有了這樣的預測、暗示和伏筆:江青又名李雲鶴,是大亂中國禍首之一,文革把中國推向危險的邊緣,詩中的「雲」字、「亂」字、「險」字,不就是對文革浩劫的高度概括和寫照嗎?

據說毛澤東寫此詩的目的是平息江青的醋意。原來毛澤東在1958年1月,發表過一首懷念楊開慧「我失嬌楊君失柳,楊柳輕揚直上重霄九……」的詩曾在全國傳唱。江青極為不滿,特別是「嬌楊」二字,深深刺痛了她的心,她吵吵鬧鬧,當面對毛澤東大聲說:「你想念楊開慧,我想念唐納!」在極度憤懣中給鄭君里去信,打聽唐納國外地址。文革中江青要追回此信,鄭君里橫遭飛來之禍,原因也在此。後來毛澤東在廬山會見賀子珍,江青在杭州得到密報,連夜打來長途電話,從杭州馬上飛抵廬山。毛澤東對兩位前夫人的態度,引起江青的不安和忿恨。

在廬山,江青拍了不少照片,並寫下了一首詩《廬山漢陽峰》:
江上有奇峰
鎖在雲霧中
尋常看不見
偶爾露崢嶸

於是毛澤東在1961年9月9日寫下了這首和詞,以平息江青嫉妒酸楚的心態,也可以看出他對江青這個女人的不滿和無奈的妥協。從此以後,江青從「偶爾露崢嶸」,開始從幕後步出台前,插手文藝領域,接著又涉足政治,很快成為呼風喚雨,叱吒風雲的「文藝革命旗手」。

為此我也寫了一首詩

《文革浩劫有感》:潤之暮年似勁松,雲鶴亂舞仍從容。

天生一個害人蟲,文革妖風在險峰。

毛澤東統治中國長達數十年的封建專製法西斯王朝,肆虐作惡的文革浩劫;都離不開毛澤東的親密戰友、賢內助、左右手、代言人、政治夫人江青。

毛澤東和江青兩人的結合,一個當皇帝,一個想當女皇帝,夫唱婦隨,雙雙合演了一出史無前例的鬧劇,把中國折騰得天昏地暗,民不聊生。

(有刪改)
另外一篇有關老毛仿作或致敬的詩詞篇章的研究.資料如下:

看看那些恬不知恥的抄襲毛澤東詩詞的古人吧 !

https://tw.aboluowang.com/2017/0331/905193.html
老何boss wrote:
另外一篇有關老毛仿作(恕刪)


毛潤之喜歡改良 ( 講好聽 ) ,但是改良的時候,可能配合廣大的農民群眾,
所以言詞要通俗到農民群眾能聽得懂,聽得進去。

因此有些用字顯得很白話,類似那種水滸傳裡面的 " 干鳥 " 之類的用法。

但是文章是一回事,毛的政治作為是另一回事。

煽動跟推翻國民政府是可以的,建設國家就不行了,
那一套搞得中國天下大亂。

毛對天下大亂的解釋方式是天下大亂,形勢大好。天下大亂而後大治。

這等於推倒重來。

國家政治這樣搞是不行的。
請多多點擊 Mobile01 網站內的贊助商廣告,有贊助商的支持才有穩定的Server和快速頻寬。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