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安!正月初九《正月初九玉皇會》佚名 初九行年拜玉皇,天日賀誕宿焚香。 炮鳴夜起聲無斷,祈福求財輦靈光。 王母瑤池擺盛宴,賜仙美酒玉瓊漿。 嫦娥聞樂翩翩舞,遍撒花瓣潤世芳。 正月初九俗稱「天公生」,是天界最高神祇玉皇大帝的誕辰。這一天,人們多備清香花燭、齋碗,擺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祭天,求天公賜福;寄託了中國人民驅邪、避災、祈福的美好願望。 (Howard Hu 😄)—————————————//—————————————
日安!正月初十《新年十日歌·初十》古詩詞一首 佚名 年初十,地生日。 有天還有地,比是爺娘不多異。 人畜房屋都依地,米麥百谷都生地。 菜蔬風味拿來祭,祭他生日他歡喜。 人生忠孝與節義,地維賴以立。 作事須求腳腳踏實地。 正月初十是「石頭節」(想必是十與石同音吧),這一天民間忌動石器,不搬石頭。凡是磨、碾等石製工具都不能動,甚至需要設祭享祀石頭,恐傷莊稼。所以也稱為「石不動」或「十不動」。 ————————————————//——————————————高雄景點|田寮石頭廟,欣賞珊瑚與石頭打造的神殿,還可品嘗免費好吃的素食餐點 (點擊進入介紹)👆
日安!正月十一《正月十一日》平慧 歸寧之日走娘家,子婿相攜敬意嘉,好客親翁開心笑,殘羹剩飯禮香茶。 正月十一是岳父宴請子婿的日子。初九慶祝天公生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外,還有剩下的就用來招待女婿及女兒,不會浪費😁。中國民歌稱為“十一請子婿”。 (Howard Hu 😄)
日安!正月十二《正月十二》張甫升 大年十二剪刀藏,鼠嘴捏牢人健康。 烤火搭棚燈訂購,舞獅擂鼓戲高亢。 正月十二,民間傳說是老鼠的生日,民間有捏老鼠嘴、燒老鼠洞等各樣活動,表達出農業社會老百姓對老鼠的憎惡;同樣在歡慶中,驅趕了一年的農忙勞累。 這一天的民俗活動還有藏剪刀,收舊鞋,人們也開始準備慶祝元宵佳節,選購燈籠,搭蓋燈棚。 (Howard Hu 😄)
日安!正月十三《辛丑正月十三上燈閒吟》沙柳 花燈排比俏,紅火掛危簷。 盛日星移樹,群仙筍冒尖。 牽牛春種地,射虎月開簾。 藏前流金彩,升平氣象添。 正月十三,被稱為“燈頭生日”。 民間在這一天要在廚灶下點燈,稱為「點灶燈」。其實是因為正月十五鬧花燈的日子臨近了,各家都試點製好的燈,才被說為“燈頭”之日。 (Howard Hu 😄)
日安!正月十四《人月圓》李持正 小桃枝上春風早,初試薄羅衣。 年年樂事,華燈競處,人月圓時。 禁街簫鼓,寒輕夜永,纖手重攜。 更闌人散,千門笑語,聲在簾幃。 正月十四,這一天的中國民俗活動有喝亮眼湯,試花燈,食糟羹,拜臨水娘娘等。到了這一天,年基本已經過去了,之後便是正月十五元宵節。 (Howard Hu 😄)快樂星期六!台大幸福跑😁——————————————//————————————————正月十四 臨水娘娘誕辰 又稱順天聖母,神名陳靖姑,傳稱是南海觀世音菩薩的指甲投胎,降生於唐大歷二年(762年)正月十四。專保童男童女、催生護幼、妖不為災,是拯救難產婦女的神仙。台灣有多處她的寺廟。 生查子 宋 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好巧.之前寫的文章.轉貼分享.參考如下:古董相機變水墨畫?之前看國內網拍一台骨董蛇腹相機.因為年代久遠.加上收藏不佳而變色.這台相機功能還算正常.快門可運作.可惜後蓋保護油漆變質.脫落而生鏽.不過如果我們純粹以藝術的眼光來看.可謂如同古代畫家的精采好看水墨畫.可以題名:[人約黃昏後.月上柳梢頭].[網圖資料分享轉貼]:
中國人過年都會把陰曆正月十五的元宵節當成是過年的最後一天,過了元宵節,陰曆年也就結束了,所以元宵節在大家心目中也是一個大節日。 元宵節,亦稱為上元節、元夕、小正月、小年或春燈節,佛教有在正月十五點燈供佛的習俗。 而道教中,上元節視為天官誕辰,七月十五為中元節,十月十五為下元節,分別屬天、地、水主管。 上元節乃天官華誕,故燃燈以慶,這也是元宵夜晚賞花燈由來說之一。 也正因古代稱元月十五日為「上元節」,加上夜晚稱為「宵」,所以這天被稱為元宵節,而在這天大家都吃一種糯米小糰子,也就被稱為了元宵。 由是觀之,應該是先有元宵節之名,才有元宵的食品。 ※青玉案·元夕(宋)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迴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Howard Hu 😄)
增廣賢文五: 相逢好似初相識,到老終無怨恨心。 點題: 如果大家每次相見都能夠保持初識時的初心、用心和情感,那麼在以後長久相處中,就不會有怨恨不滿的心情。 納蘭性德《木蘭詞》中也有: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年節結束了,周一平順!台北下雨 (Howard Hu 😄)
日安!增廣賢文四: 酒逢知己飲,詩向會人吟。 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 點題:世上知音難尋,不要對牛彈琴。酒有別腸,唯文者近;故以酒、詩比喻。古時文人近酒、懂酒、喜酒;現今應酬飲酒多,舞文弄墨少。(Howard H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