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拍與作文〉2017/08/25 游浩

常言道︰千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
吾言道︰萬物入鏡,不如自己入鏡。
俺又言︰多人浮文,不如自己敷文。

不論拍攝的影像如何出神入化,少了自己在影像中出現,總是一種缺憾,因此我自拍。

常有行雲流水般的思緒於腦間亂竄,留不住,捉不著,只好利用記憶碎片當作文題目,儘量編織竄走的思緒。

常言道︰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吾言道︰獸在留命,人在留韻。

生命消逝後如一縷輕煙,只留下"名"是空洞的,也要將"形貌與思緒"一起留下才能共同刻畫出生前的神韻,轉化成另一種生命型態。

自拍能留下形貌,作文能留下思緒,自拍與作文讓我多了一條命(另一種型態的生命)。

自拍與作文

將一段字逐字當作文題目也是種樂趣。

〈自〉

自己要如何在作文中稱呼自己呢?我選擇用"我"來稱呼自己,俗又有力,直接了當我喜歡,偶而用"吾、俺"也習慣。

以前喜歡用"小弟",但年紀不小,感覺很自欺。

現在若用"老朽",又覺得倚老賣老,自大了些。

如果用通用的"筆者",又有點隨波逐流,失去自我。

有些較文雅的自稱"敝人、在下……等"。文縐縐的非我調。

其他各類戲謔的自稱,我不喜用。

終究自始自終"我"就是我,"我"才是真正的自我。

〈拍〉

拍對了點,無聲勝有聲,內心迴盪跨響聲,事半功倍。

拍錯了位,聲聲擾人耳,阻隔噪音滅聲響,勞累加倍。

亂拍有時會對點,也會有出乎意料之外的驚喜收穫。

專業的手法只會得到預期的效果,循規蹈矩的有點缺乏新鮮感。

我喜歡亂拍,說穿了,我沒有專業技巧,只能隨興亂拍,拍對了,我高興,拍錯了,不過就是被馬腿踢飛,我也高興,至少飛離了馬腿。若在馬群中呢?飛來飛去享受翱翔之樂也看得更廣又有何不可。

〈與〉

與什麼為伍,就能在該處有所獲。

我曾想與文學為伍,就進入了某文學圈,從中領悟到文學真相。
(文學名人的一切行為,都是準則,沒有學到同出一轍,就是錯的)

譬如︰文學名人裸體接待賓客被稱之為藝術,我以為用裸言將那話兒直白也很藝術。

"那話兒"是指"那些話兒"不過少一個字而已,意思也是一樣,也因此隆聲響起。

三個字就能讓一些溫文儒雅的文學者平時被壓抑的內心解脫,哈哈~猶如幫人打通任督二脈,這是我在某文學圈時最大的收穫(助人為樂)。

不論與什麼為伍,是否有收穫,都要由自己的觀點來決定,觀點若偏差,不論與什麼為伍都不會有所獲。

〈作〉

作!無時不刻的在每個人的動作中,譬如︰寫,畫、刻、描、繁殖……等等說不盡。

作的樂趣在於無中生有後所得到的成就感,好比我現在將自己的思緒在無中生有的情境中用文字隨興表達成文,將思緒轉化成文,思緒再也不會流失,這是我的快樂。

作了以後若能讓自己很自滿且特別偏愛,會有妙不可言的感受,所以我只要不斷的……作就有機會得到寵愛。

〈文〉

文是思想的表達,思想會自然流露也可以偽裝。不論真偽,具說服力才是好文。

我寫文總是不夠說服力,因此自我修練成了我的功課(正在自我修練中)。

修練歸修練也是要露臉讓眾人來磨練,不磨怎會亮呢?

若能被磨亮,我眼睛會先為之一亮,但現在……誰關燈了?作文還沒完呢……
文章關鍵字
大大文筆很好,照片也很有歷史感。

然後覺得,若不在乎留不留名,也不在乎留不留韻,

便可嘗生命簡單之美。
aappcc wrote:
生命簡單之美(恕刪)

感謝兄臺賞文,我現在雖然不是很有空,但也要擠出一些時間來玩玩"生命簡單之美",呵呵。

〈生命簡單之美〉2017/08/28 游浩

簡簡單單活過無憂無慮,輕鬆自在的生命已經數十年,除了一些無心拍下的舊照能幫助留下片段回憶,其他活過的日子如船過水無痕,數十年來我彷彿失憶了。

也因此會自我探討生命的意義在哪? 後來覺得活的長才有意義。

那活得長的定義是什麼?活得久?非也。

生命的長度在於腦中容納了多少自己生活過的記憶,能被自己記憶住的生活才算是真正活過,已忘光的都算是白過了。

再者,當我生命消逝後,我不希望我的遠後代像我一樣,只知道遠代祖先的名字,近代的祖先也只有幾張相片,其他一切全然不知,因此我不能停滯在簡單生命的階段,必須前進。

念頭這麼一轉……我要惜餘命,要活久一點,更要讓遠後代能夠了解我,遠後代才能知道自己含有哪些基因,所以我一定要想辦法製造回憶並儲存再傳至遠後代……經過了一番嘗試,好不容易才讓生命不再簡單。

當生命不再簡單,生命就變得更充實更多彩,享受的不再單是簡單之美而是多采多姿的豐富百態,當然簡單之美很自然的就溶入豐富百態之中。

但豐富百態也不是活過了就算,要將這些活過的記憶數位化,儲存愈多,能重複品嘗的回憶就愈多,也會拉長生命的長度,讓生命更活躍。

所以安逸於生命簡單之美不要過久,還有更多多采多姿的美景在前面等著呢。



〈生〉

生了,生了,我又生了,想想……我還真能生,在不是人人都很會生的現況中,我對於自己特別能生深感自滿,有多特別呢?我不只能生,我還能讓每個都能生,絕對不會不孕,哈哈。

反正作文虛虛實實可以不必驗證,誇誇自己,自得其樂是最簡單的了,那最不簡單的是什麼呢?

如果一篇作文有一千個字,其中有些字可能會重複數十次。

我能依文字排列順序讓每個字各產生一篇作文,一千個字就能產生一千篇作文,所以我說︰我還真能生。

重複數十次的字,我能讓同樣的字每個都產生不同的內容並讓同樣的字每個都孕育出不同的情境,所以我敢說︰我還能讓每個都能生,絕對不會不孕。

但礙於時間我無法用一篇千字文來證明,只能勉勉強強的利用些微空檔,用題目來玩玩。

因為我主要的時間要用來品嘗百態的人生。

〈命〉

命是自己的,還是別人的?近年來我思考過這個問題。

如果是為自己而活,雖然聽起來很自私,但命是自己的。

倘若為"某人"而活,命就是"某人"的。我是這麼認為。

那麼我這一生有沒有自私的活過?似乎沒有。

未入社會時父母說什麼就是什麼,專制的社會背景中,自己的命是父母的。

進入社會,踏進工廠為老闆賺錢,自己的命是老闆的。

養兒育女,為了兒女成長所需打拼,自己的命是兒女的。

父母晚年需要自己照顧,自己的命還是父母的。

什麼時候"命"才真正屬於自己?或許只能等待時間的推移,慢慢將牽掛推移至理所當然的位置上。

〈簡〉

簡,代表的如果是張"省略"的包裝紙,那麼裡面包的一定是"惰性"。

惰性讓自己沒有動力去挖出內心的所有嗜好,所以生命就過的簡單,因為被省略了一些生命中的嗜好。

如果把生命中的嗜好儘量發掘出來,生命的動向就有了多項的選擇,想清閒時就簡單的過,想振奮時就精彩的過,不執著於單一的簡單生命,才不會太無味。

〈單〉

單,是自由的,不需受群體的拘束,若覺得勢單力薄時再投入群體也是應變之道。

騎單車時我喜歡獨行,途中不用你等我,我等你的,就是自由。當覺得想騎的路線危險性較高時就加入單車活動的隊伍中會比較有安全感。

浮潛時我喜歡人多,因為我愛惜自己的生命,多點人在旁邊,萬一出了狀況比較容易獲得幫助,但是最近去浮潛時海中都是只有我一人,會有一種孤單的恐懼感。

單獨行動中我享受到無拘無束的快樂也體會了孤單的恐懼,並且能持續承受恐懼不安的心理狀態,此等生命自己覺得還真不簡單呢。

〈之〉

之字的形狀很像常見的山路形狀,山坡較陡的時候路多數會成之狀。

騎單車經過陡坡之狀路時,上坡過彎會較困難,下坡過彎會較危險,除非技術不簡單才能輕鬆過彎。

生命的道路也如陡坡之狀路一樣曲折並不簡單,當覺得簡單的時候,可能是在原地休息忘了繼續前進,當繼續啟程後會有更多不一樣的美景在等著,不似停在原地沒變化。

〈美〉

美,總是讓人難以拒絕,更是讓人很想擁有。

美,有很多種型態,無可挑剔的美,貧乏的美,豐碩的美,缺陷美……太多的美都可以隨心盡興的表達。

有那麼多型態的美可以讓自己自由選擇生命需要的美,何不選擇廣泛型態的美呢,廣泛的總是能涵蓋住簡單的。
有一種狀態叫"為無為",不知大大對此做何理解?



PS.如果大大對"為無為"的狀態尚沒興致,那是我多嘴了,鍾鼎山林各有天性。
仍舊期盼大大繼續發好文好照,讓大家欣賞。

我也會是觀眾之一的。
aappcc wrote:
有一種狀態叫"為無為",不知大大對此做何理解?(恕刪)

兄台出作文題目給我? 就當是囉……呵呵。

〈為無為〉2017/08/29 游 浩

為無為是啥意思? 聽起來像文言文,說起來像繞口令,這種詞最難懂了。

還好,隨著時代的滑移,觀念的轉變,給予任何文字新的詮釋,只要能讓多數人認同即可成立。

所以在不知所以然的情況下,只好由自己來詮釋囉。

為無為,詮釋 1 = 為什麼無作為?

為無為,詮釋 2 = 做了卻像沒有做一樣。

為無為,詮釋 3 = 為什麼?無效果還要做?

為無為,詮釋 4 = 為什麼?沒有做?

為無為,詮釋 5 = 為什麼?不去做?

為無為,詮釋 6 = 作為無動機,還是要為之?

為無為,詮釋 7 = 作為沒成功,為什麼?

為無為,詮釋 8 = 作為無理由,做了就是。

光是"無"的詮釋就可以契合出無數的詞……詮釋不完。

所以"為無為"這三字最難懂,除非"為無為"前後都有敘述,會比較能了解其中所代表的意義。

其實作文也是我的一種作為,我作文無效果,作了就是,啊,難道我正處於"為無為"的動作中?



〈為〉

為,很容易成為動機,為了美女……咦?我為什麼直接聯想到美女?難道……對呀,我不否認。

雖然可以成為動機,但沒有機遇讓動機發展,下面就不用玩了。

我為了美女可以不惜一切(才怪),但是沒有美女出現,能有什麼作為呢?

奇怪?怎麼感覺進入了"為無為"的境界?


〈無〉

無中生有我在行,大家也都很在行,我是說讓文字無中生有,鍵盤按一按,文字不就出來了,哈哈。

但是要讓人覺得有同感或不反彈(不論心理或行為)就不容易。

常聽說:青菜蘿蔔各有所好。

我認為這是被反彈後找台階下的說詞,但是上就上了為什麼要下呢?上面若無階梯可爬,馬上無中生有讓階梯現形,不就有了嗎?

又來了?為了想往上爬但是無階梯只好做階梯……"為無為"好像又出現了?

〈為〉

為,可以用來裝傻。為什麼會這樣???我一臉傻樣對著他說。

其實我早知道會這樣,我如果照實說,他一定會說︰為什麼你早知道!還要這麼做?

他不喜歡發生的事,我期望發生,不裝傻,又能怎樣呢?嘻嘻。

為什麼無結果?為什麼?是他的疑惑。哈哈,還好這次不是我陷入"為無為"的困惑中。
〈胡說八道〉2017/09/02 游 浩

我穿越了……來到商朝當西席。

在殷商、外壬朝代當先生要混溫飽,也要能拿點墨水出來,第一天授業先胡說八道再說……嗯,不如將八個"道"隨便加兩個字湊成十個字,希望自己餐餐能十分溫飽。

加那兩個字呢?聽說三餐早上有咖啡(古代有咖啡?他人穿越時帶過來的,哈哈),晚上有牛奶,就啡奶了,放什麼位置呢?既然是兩個字,就前後各留兩個"道"再插入吧,然後唸一唸讓學子去釋義好了,於是……

吾曰︰道道非道道道道乃道道
(學子就聽寫了沒有標點符號與斷句的十個字)

過了一會兒弟子無法釋義︰請師尊解之。

我想著︰中午沒安排飲料,有點不尊師重道,師發音接近四,不如回學子四個"道",並在中間插入"無",表示中午無飲料的不悅,於是……

吾再曰:道道吾道道(學子也聽寫了)

說完我捏了一把冷汗,心裡想著︰真不好混,等一下弟子又要我釋義怎辦,腳底抹油,溜。


我穿越回來了……回到學生時代。

哇!我的胡說八道居然成了課業題材,並且分了兩派各自主張自己的釋義才是正確的。

一派主張︰

「道道非道道,道道乃道道」︰

要用道理順行天下不要讓道路上有道理阻礙前進,能讓仕途發展的道理就像用道理順行天下的道理一樣。

「道道,吾道道」︰

如果有兩條路要選擇,一定要選擇有利於自己的道路才是唯一的道理。

另一派主張︰

「道道,非道道道道,乃道道」︰

在說道理時,不要長篇大論一直說,說重點才是好道理。

「道道吾,道道」︰

說說自己,對於道理了解多少。

哈哈,想不到胡說八道教出來的學生更能胡說八道……原來古代學子比夫子還厲害。


突然醒來--這位同學換你來詮釋這兩段文言文的詞義--是老師叫醒了我。
(剛才好像在做夢,夢見什麼都忘了,原來上課時打瞌睡)

趕緊拿起課本「道道非道道道道乃道道」「道道吾道道」出現眼前,只覺得有點暈眩(文言文症候群),這什麼呀?
(這麼多"道"讓腦中聯想起道貌岸然--因為常見--好像可以用"貌"來打混)

「道道非道道道道乃道道」是說︰

很多原貌不是用更多更多的解釋就能成為真正的原貌而需要那麼多解釋的原貌就是沒有原貌。
(哈,我也不知道在說些什麼,只知原貌可以和真相連結,下面就拉真相出來墊底唄)

「道道吾道道」是說︰

不少真相事過境遷後會蛻變而且自己會認為蛻變過的才是真相。
(說完自己都覺得這是什麼跟什麼呀)

老師聽了沒反應,心理想著︰話雖有點道理,但離題太遠,不過現在書籍中有很多文言文的釋義也是離題很遠阿,算了,混口飯吃,不管那麼多,找下一位學生去……。


突然又醒來……感覺好像作了夢中夢?那現在是夢?是醒?

《文字像什麼》2017/09/13 游 浩

〈文字像拼圖〉

拼圖的圖樣五花八門,組好後卻脫離不了預設的框架。

若懶得組合,也有組好的拼圖任君選購(如︰制式公文、帖子……等)。

文字若像拼圖,只有單面的可看性,是一種很無趣的文字表達方式。

〈文字像積木〉

他人的智慧財產或人事地物……等等,好比積木,稍加以串聯,再加上組合者的認知,即可組合。

組成後雖可由各個角度觀賞,然積木的形狀是已定型的,無法呈現個人細膩的構思。

〈文字像菜〉

桌上的菜,色香味各有千秋,賞文者就像是饕客,口味各有所好。

廚師無法百分百滿足各種饕客的口慾,當饕客反映菜色不美味時,廚師已無法用下道菜來抹除饕客不可口的記憶。

所以廚師能讓特定的饕客聚集,也會讓口味另有所好的饕客不再光顧。

我無法滿足所有人的口味,因此我喜歡戲稱自己為廚師。

〈文字像佐料〉

標點符號、啊、喔、嗯 、嘿、嗨、嘍……等,可讓詞句有不同的感覺。

就像是酸、甜、苦、辣……的佐料,可讓菜餚有不一樣的口感。

例如︰晚上一起……炒飯啦。 晚上一起炒飯蛤! 晚上一起炒飯?

煮菜不放佐料,有時會讓菜餚不夠味,有時放了佐料卻會讓菜餚失去風味,可見得放佐料的拿捏是廚師必備的本領之一。

而錯字就像變質的菜一樣,會讓人不爽口,不過廚師難免有疏失的時候,只要能更正,尚可稍加諒解之。

〈文字像幻術〉

當文字像幻術時,通常是發生在︰涵義不清的詞句或有心人用偏差的表述來迷惑人心,使人受其左右。

涵義不清的詞句如︰某些文言文詞句與宗教詞句(涵義不清的詞句有必要用自己的主見給予重新詮釋,才不會被牽著鼻子走)。

偏差的表述如︰政治抹黑,邪教吸眾,不實商品廣告……等(如果迷失自己,很易受影響)。

〈文字像遊戲〉

能讓文字組合好後,有趣味性、互動性,是相當有趣的文字遊戲,當文字成為遊戲時,越多人加入就越熱鬧,若在旁邊看熱鬧,也不失樂趣。

另一種文字遊戲,可以自得其樂 ,就是玩弄文字︰

將文字巧妙組合,組合好的內容能產生眾多的涵義,觸發各領域觀者最深層的內在,這是文字遊戲的最高境界(至少我是這麼認為),也是我一直努力的目標。

〈文字像鏡子〉

文字可以反射出筆者的心思,也可以映出觀者的內在,不過鏡中影,會因觀者角度不一樣而有不同的映像。

所以當自己是面鏡子時,就裝個旋轉座(讓內容有眾多涵義),鏡子自轉時便能映出周遭。

若別人像片固定式的鏡子時,繞到鏡子後面看看(不看文意,領會心思)會比在鏡前有趣多了。

〈文字像刻痕〉

雕刻的藝術品總是讓人充滿想像,各種角度都能讓人有不同觀感,正所謂︰像由心生。

若是把文章當藝術品來雕塑,那麼文字就是刻痕,每道刻痕都能讓藝術品產生不同的變化,文字的刻痕也能烙印人心,讓人因而轉變。

我想當藝術家,喜歡自行摸索著用文字來雕塑文章,如此不知能否也勉強擠入藝術家的行列,哈哈。

藝術家要能讓藝術品不斷變化,也就是說藝術家眼中不會有定型的藝術品,藝術家永遠有能力讓藝術品再次變化。
(所以我只要有時間回顧我的作文,就有可能再雕琢)

有一種藝術與色情乃在思想的一線之隔,這一隔是自我深層潛意識的顯露,我最喜歡鑽研這種藝術,吾謂之︰文字赤裸的藝術。

文字赤裸的藝術若能展現得宜就能達到玩文字遊戲的最高境界,我努力中,相信自摸久了一定會達到高潮(自我摸索久了一定會如漲潮般昇到最高點)。

成為文字藝術家是我的夢想,所以我用作文來磨練,作文用文字遊戲來鍛鍊,結果--順其自然,收穫--自得其樂是最大的收穫。

〈文字像萬物〉

萬物皆能用文字表述,所以只要表述得當,文字就可以像萬物,也就是說︰文字像什麼?是無止盡的話題……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