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農村的90後,如何在五年內收入破千萬?—閱讀心得分享

【找準方向,讓一年頂三年】
如果人生是一場旅遊,
最可怕的不是遇到搶匪,
而是失去方向。

如果不知道下一步該踏向何方,
即便身處時代廣場的熱鬧、
瀰漫絢麗極光的浪漫,
自己的一顆心,終究懸在空中。

這次和大家分享一本書,叫--
《學會成長 ― 爆發式成長的25個思維模型》
目前只有簡體版。

作者是大陸人,名為粥左羅,年輕的90後,
他從農村考上北京體育大學,後來就一直留在北京了,俗稱的北漂青年。

大學畢業後,
從月收僅6000人民幣的地攤主,
成長為年收入超過千萬的創業家,
過程只有短短的五年。

本書作者提供25個成長思維,
就是一個指引方向的指南針,
從最重要的人生選題開始,
找到解法、破局、發展和經營的方法,

他以戰略性的格局,
教你思考如何在時代中借勢,
利用時代的紅利,
培養不可或缺的價值,
讓自己實現跨越式的成長,

讓我們往後邁出的每一步,
不但堅定,而且從容不迫。

因為自己將清楚的知道,
一步步落下,都是扎扎實實的成長。

【關鍵心法,突破職業天花板】
不管是哪個行業,
一份工作做了幾年,
經常會感到升遷不易,
這個結果就是物價飛漲但薪水不漲。

但是如果想提升自己的能力,
進步幅度和速度又有限,

自己已經磨練了好幾年的專業,
卡在瓶頸,百尺竿頭偏偏爬不上去,
要怎麼加強自己的能力,
為自己加薪?

為此,
書中提出了解決方法,
其中最直接有效的就是――“多維思維”,
讓已經達到瓶頸的工作,
增加不同維度的競爭力,
從而脫穎而出。

一個人的成就公式通常是:
成就=技能x努力。

此時,
如果你的技能已經達到90分以上,
要再進步一分就會難上加難,
就必須付出倍數的努力才行。

那,我們如果把成就公式改寫一下呢?

成就 = 技能1 x 技能2 x 努力

以作者的例子來說,
他在創業邦當小編,
創作超過百篇閱讀量十萬以上甚至百萬的爆文,

要繼續進步,
只能寫出閱讀量突破千萬的文章,

但,這能掌控在自己手上嗎?
到這種程度,除了自己的能力,
更多還要講究時機和運氣,

因此,
作者選擇開拓第二戰場-線上課程。

這個時候,他昔時的競爭對手,
還是個小編,還是在搶閱讀量,
在原本的戰場繼續頭破血流。

但作者則是搖身一變,
成為「百萬爆文寫作講師」,
身價頓時提高,

最重要的是,
他只是把原有的技能,
換成另外一種類型的輸出方式,
轉換成本相對低廉很多。

即便還是有關於講師的相關知識要學,
但這相乘係數帶來的結果,
就是讓他從月收2萬變成年收入50萬元人民幣的公司副總裁。

【中國農村90後,畢業5年收入破千萬】
作者怎麼做到的?
依靠好爸媽?運氣?人脈?

作者慶倖自己從小就喜歡讀名人傳記,
不知不覺中累積了太多的能量,
在很多關鍵的時刻派上用場。

這些偉人,除了充滿遠見,
總是有一套“解決問題”的價值觀,
才能在遇到這麼多問題時,
留下的不是無奈和悲劇,
而是一段段精彩的故事。

作者自己實際在社會打滾後,
才發現這些價值觀已經無形中深植自己心中,
很多情形下屢屢發揮效用,
讓自己成長的速度比別人更快,

以下簡述作者經歷:
2014年7月,
作者畢業後開始擺地攤賺錢,
後來因為警察經常取締,
就到服飾店上班,
每月收入約5000人民幣。

2015年8月,
經朋友介紹,到公司“創業邦”工作,
擔任小編,從什麼都不懂,
到創作超過一百篇,
閱讀量超過十萬的爆文,
經營公司公眾號,
輔助公司成功轉型。
期間收入約每月兩萬人民幣。

2017年3月,
跳槽“插座學院”,
擔任內容副總裁,年薪約50萬。
期間研發兩門線上課程,
銷售額超過800萬人民幣。

2018年3月,
開始經營“粥左羅”微信公眾號

2019年5月,
開始搭建團隊,創立公司,
成立寫作訓練營。

2020年,
公眾號粉絲近百萬,
打造四門爆款課及兩個爆款訓練營,
年收入突破千萬人民幣。

【用25項核武,實現爆發式成長】
作者把五年期間爆發成長的經歷拆解,
轉化成容易理解的思考方式,
讓這些思維變成一種裝在腦海的武器,
適當的時候亮出來,總能發揮奇效。

這些思維我概分為―
眼界、觀念、能力和經營四個面向,

每個思維模型,
都可以當做自檢的一項工具,
為自己的各項能力,
做一次深度的健康檢查。

舉例來說:
每天工作給你帶來的複利回饋,
你享受到了嗎?

鉅細靡遺的計劃事情,
為什麼不合理?

面臨選擇的時候,
你忽略什麼最大的問題?

專注做好一件事情,
為什麼反而會失去競爭力?

你高效而努力的學習成長,
為什麼反而成為最不可饒恕的懶惰?

如果你對於這些問題心中沒有答案,
就在書中找出來,掌握這些思維模型,
體會它們巨大的威力,把自己粉碎的乾淨。

【人生的標準答案只有一個―― “做” 】
無知不是罪孽,
罪不可赦的是問題浮現後,
卻仍採取自欺欺人的態度。

巴菲特是世界最有錢的人之一,
而他致富的原則非常簡單易懂,
因此,就有人針對這個問題問他:
「您的投資原則如此簡單,為什麼沒有人能變得和您一樣富有呢?」

巴菲特回答:
「因為沒有人能夠忍受慢慢變富。」

財富是這樣,
成長,也是這樣。

我們的現況,是由過去的行為所累積。
那麼,用這個邏輯來看,
我們的未來,則是“現在”的行為累積的結果。

許多人可能都發出過類似的宏願:
我兩年後,一定要變得富有,

語畢,
生活的模式卻幾乎沒有改變,
照常工作,用原樣想辦法升職加薪,
下班後,也照常做自己平時的活動。

兩年後,會變好嗎?

成長,從來不是自然而然發生的,
而是刻意為之的結果。

這是一個逆流而上的過程,
是違背人性的。
而我們的天性,從來就是趨利避害,
有風險、吃力不討好的事情我們盡量不去做,

這種心態,也讓我們的生理傾向於保持原狀,
因為過去幾年都能活過來,
未來幾年也勢必可以。

最後的結果就是,
仍然維持原本的生活方式,
成長?幾乎和你沾不上邊。

因此,真正想成長,
需要真正的方法。
本書,就是讓你實現成長的工具書。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