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pon wrote:沒錯,你的理解是對的。以一台23~24吋螢幕,約50公分寬。當你平視直視螢幕時,只有中間15公分是清楚的,其餘2邊都是模糊的,越旁邊越糊。但工作時盯著螢幕不可能左右左右一直轉頭來看螢幕吧?(吃搖頭丸)不要跟我說坐後面一點,因為在公司上班座位就這麼大,怎麼往後移。 那這樣真的不敢戴頭一直轉動很累吧如果頂級的漸進多焦鏡片也是要這樣轉頭嗎?
jack116 wrote:就是沒用過才上來問如(恕刪) 速度快 轉頭比較準確。判斷對方車速。限140以上。時速100公里。每秒移動約28公尺左右。不要轉太久 不然就撞車了。一台車抓4公尺。國道車距50公尺。所以大概抓10台車。緊急煞車也比較有緩衝。
jack116 wrote:問開車時不轉頭,能用餘光 其實這個問題本身就有一個盲點。開車時臉部正視前方時,頭不動只動眼球時,基本上是看不到左右邊的後視鏡的。你可以認真的試試看哦。所以一般要看左右邊的後視鏡(照後鏡)都會有「轉頭」的動作,只是轉動幅度大小而已。再來說到盲區,如果老花100~150度,又是配中間等級以上的漸進多焦,盲區會相對小一些。配合轉頭看後視鏡,開車其實應該不用太擔心,最多就是花一點適應期。如果是要用在辦公室使用,就一定要配室內中近,中距離可視區幾乎是遠中近多焦的1倍。就會更舒服好用。你可以去找有可以VR體驗的店家去體驗看看-->應該只有Nikon有。再來決定要不要配多焦點。
etgoods wrote:你的問題可以解決!!(恕刪) ???可以說明清楚一點嗎?解決是怎麼解決?價位要多少?老花越深,盲區越大,這是漸近多焦的共通點。但各廠家的頂級產品,例如個人化或是海外特注個人化...或***名稱的頂級貨。除了可視區變大(盲區變小,但還是有)外,價格也變超大。而且不是以1+1=2來算的哦。我只能說如果是在老花100度左右就第一次配漸進多焦,或許配最低階或中階的產品都可以很快適應及接受中距離的盲區,但如果是在老花200度才第一次配漸進多焦,可能最少也要配中階以上甚至要到頂級產品,盲區才會「相對」較小。但現實往往是看到價格後就直接配一附看近專用的老花眼鏡來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