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anli wrote:
出現了,好久沒看到你...(恕刪)
我都在啊,三天兩頭就會跟m兄互遞情話,私下聊的口水都用光了,所以就沒什麼多餘的新鮮話來插一腳啦

從其他幾位網兄以及j兄你們的試穿回報來看,今年鳥化纖的尺寸我也懷疑是不是都變得更寬鬆了,雖然我還沒摸到任何一件今年冬的新品...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去年被大家提到的kappa Hoody變大,也許就是鳥外套版型重新略做調整的第一槍吧,這樣就好像有跡可循了
歐版跟美版的差異在身軀&四肢,長毛象不同系列的尺寸比始祖鳥還亂,我也同意你說的即使是m號 腋下也是會有卡卡的感覺,尤其有雙向拉鍊設計的,那條拉鏈再怎麼軟凹也不會比上衣布料柔軟貼身,怕癢敏感的人就會覺得不舒服,我Ultimate Jacket拿M號就是這樣
不過也不單是這種設計才會這樣,我的象軟殼還有外套,大部分都是實際試穿後買的 算一算也是S跟M佔各半,mammut給我的感覺就是尺寸不好掌握

下襬問題我倒覺得還好,再長也不會比鳥系SV的屁股長,我只有那件填充羽絨的Slop jacket過長,整個都蓋住屁股下方&前下襠,這件南湖當時沒進所以我國外網站買M的,也是偏寬偏長,同樣是M號ski用途的Aleska jacket(GTX softshell)下擺長度則是比較正常,但手臂也是稍長
我猜想長毛象對各不同系列的尺寸有參考適用環境與用途然後訂出尺寸大小,Ski跟極限系列我想可能都會偏長&大吧?回頭看它的一般登山或都會區使用的系列,很明顯尺寸就保守許多也比較正常,我自己的心得是(170/60現在變56了)軟殼類S跟M真的比較亂很不好拿捏甚至同sz不同軟殼也會有不同大小,硬殼外套就比較好挑 去年以前我挑M號的可以有容納中層衣的空間,S的頂多只能塞進一件薄的衣物就很繃了(不塞厚的保暖中層則剛好合身),我會考量加中層衣物,所以硬殼類我幾乎都挑M
另外純底曾跟純中層方面挑S的絕對不會誤踩地雷,那種合身度比鳥S還剛好
還有您跟猴兄推薦的冰岩襪這麼好穿啊?我都買聰明羊的,這兩個差在哪裡?也推薦一個型號給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