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冬天去哈爾濱時也很怕不過當地室內開了暖氣不會冷,所以重點是外套保暖就好我上半身就穿1件長袖 (看你要不要再加一件貼身內衣)絕對不能再多,不然到室內會熱死外套是挑Gore-Tex+羽絨衣, Gore-Tex 在下雪環境才能放心玩下半身找雪褲就好 (和羽絨衣類似的褲子)一樣不要穿太多,不然只會搞死自己其實最重要的是頭和手, 手一定要戴手套 (一般冬天的手套就好,風擋掉就不會冷)耳朵要耳罩, 臉也是用面罩 or 圍巾包住-30 度這樣穿就可以到處晃了
我居住的地方(加拿大亞伯達省)在冬天常有-25~-30度, 加上風寒效應常有-35~-38度的氣溫.通常-20度以下, 空氣會非常乾燥, 呼吸會非常困難, 此時以圍巾圍上口鼻就非常重要. 有戴眼鏡的要防止鏡片掉下來. 有一種厚的毛線帽可以同時蓋住頭和耳朵非常好用, 在這裡幾乎每人都有, 它可以有效保護 頭和耳朵, 否則在-20~-25度, 加上風一吹, 不到五分鐘,耳朵會非常疼痛.在這裡-20~-30度的情況下, 除非鏟雪, 否則我們很少待在戶外很久.如果必須待再戶外一段時間, 毛帽, Columbia 外套 (二件式, 外防水, 內保暖, 最好有帽套), 加上長內衣褲 (棉的可能較不保暖, 建議買Polyester), 厚襪子, 防水的鞋子 (Walk shoes, 千萬別穿平滑底的皮鞋, 建議穿深紋路底的鞋), 還有防水的厚手套.依據你到的地方增加或減少衣著, 洋蔥式穿法可能會比較方便.
我小時候老爸是在做肉品外銷,常常要進入大型冷凍庫工作,有時候進去就一個早上或一個下午,裡面溫度是零下 30 度,他進去也沒有穿什麼配備,就一件厚綿外套,夜市買的不到兩千塊,進去時穿上,出來時脫掉,其他穿著和在外面時一樣。其實品牌和保暖並沒什麼關係,品牌只是給你面子而已,住在寒帶的人,很多也都很窮,你覺得他們買得起一件 300美金以上的衣服嗎?我沒別的意思,只是想說,如果你只會去一次,以後可能沒機會用到那些衣服,那就沒必要花大錢,也不必陷入品牌迷思。
看到一大堆穿法跟裝備我都快暈了小弟剛從北京回台那邊現在是-8 ~ 6度我的穿著就頭~毛帽(常忘記戴)上衣~高領毛衣(再套一件T恤比較好看)外套~羽絨外套褲子~一般牛仔褲鞋子~一般運動鞋外加一條羊毛圍巾(常忘記戴)以上基本戶外都夠用室內一定要脫外套~以免溫差過大容易感冒北京最冷可以到-2X度主要是乾冷的空氣一定要記得保溼
chouyuen wrote:今年過年要來去一趟俄...(恕刪) 我另一個家是在黑龍江省黑河市,冬天氣溫最低可以到-30度以下,我們多半是裡面穿保暖,外面穿防風房水,此為圍巾也是必需的,當然也是有人會帶著懷爐的,手套,長靴也是必備,此外如在室內,要用水洗手前,一定要注意出來的水是溫的還是冰的,要是冰的,你一碰,皮膚馬上就凍傷.
我今年初去了趟北極看極光..零下 46度C + 刮風..建議 洋蔥式穿法.. "多層"上半部:一件貼身汗衫,一件T桖,一件毛衣,一件厚重的鵝絨雪衣(最好能有一點防水,其實用不了gortex,因為零下46度C 雪很難融化為水, 進出室內的時候, 抖一抖外衣就行)下半部:一條貼身衛生褲, 一條棉褲, 一條滑雪褲(保暖+防雪)頭:保暖的棉帽子+圍巾(保暖的, 不是好看時尚的圍巾), 一般厚重的鵝絨雪衣都會有帽子, 所以帶個棉帽子+雪衣的帽子 很夠了, 圍巾是圍著 鼻子跟嘴巴還有領口防止灌風.. 空氣太冷 直接呼吸鼻子會很難受..手套: 一個單薄的五指分開的手套(操作用, 相機等等), 再套上一個厚的 4指+1指的那種大厚手套..腳: 兩雙厚棉襪, 高筒雪靴, 高筒是防止雪跑到腳內.. 雪靴最好選擇 防水材質..以上是我跑去看極光的體驗.. 零下 46度C 絕對足夠了..有錢可以上 gortex.. 但我覺得不是必須.. 花學纖維可以防一點水的就足夠(防止雪花沾在身上而已).腳的靴子比較需要防水性好的.. 高筒.. 因為走雪地~ 雪很容易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