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文】臺灣 Caballero 卡瓦列羅 Patina shoes


Rebelheart wrote:
在下喜歡的Carmi...(恕刪)


說到一窩蜂
讓我想到早前排甜甜圈排三小時的盛況
在別的地區真的前所未聞


locachan wrote:
這~~是變相的放毒文...(恕刪)


那雙我記得退稅後是28X歐元,連上運費跟鞋撐大概是33X
如果遇上他們送鞋撐(上個月才送完)
可以再省個2X歐


stevenkuo76 wrote:
看到這邊其實有許多問...(恕刪)

大大所言甚是,也是很多台牌所面對的重大困難
可是,這家其實嚴格來說只是找人合作生產鞋子(出多少的錢就有怎樣的品質)
然後主力是做PATINA,問題來了
我就不太懂為何6K多的GIDER,皮革選位可以比他們來得還好
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monnanspb wrote:
我是請Mr.So幫忙...(恕刪)


至於後跟偏方的問題
可以參考一下下面這張圖
三雙鞋分別是C&J、G&G跟「卡」牌
雖然寬窄各有不同,不過可以看到
左邊的C&J近乎與「卡」牌同寬,可是後跟卻圓潤很多
而G&G則是收得更窄,也是非常的圓滑
反觀「卡」牌
距離直正的方形只差沒稜角而已
最後面的皮革,完全是一條直線
完全沒「圓」的角度可言


monnanspb wrote:
最後, 個人私心的希望本土的鞋廠能夠壯大起來
因為許多的仕紳還不夠重視這部分


其實很多人對於台牌都是恨鐵不成鋼吧
至少我就是。
支持久了反而被當成羊來宰(不是單指鞋子,還有很多東西都是)

品質如果不長進,又要賣跟國外大牌一樣貴
真的是要很有(盲目)愛才能買單。


看Meermin好了,先不論他與Carmina的關係為何,
一個「新興品牌」能在嚴厲的歐美市場下得到一致的
「物有所值」甚至「超值」的評語。
一雙鞋含運來台灣也不過6-7000上下,
除了基本的goodyear,還有很多專業手工縫法的鞋,連馬皮也都有。

哪個國產製鞋賣類似價位的,
敢真的站出來跟一個物價水準高於我們的國家說:
「我們師傅工錢花得比你多,材料也比你好,所以要賣這個價位」?

其實我也很坦白地跟老闆提到會請你評論
因為在FB上面所看到的其實都是追捧的回文
對於廣告,凝聚粉絲等效果是不錯
但是對於鞋子本身的細節及缺點是無法被了解的
這對於該品牌要發光發熱是會有盲點產生的~

因為我對Patina的鞋子並沒有加以研究
所以是以藝術品來看待的
個人對於這結塊的染料其實是沒那麼重視的 (雖然這是可以一眼看出的)
甚至認為這也是不完美的呈現方式
也許這就是一般人(我)跟專家(Mr.So)的差別
因為看得不夠多, 研究的不夠深入啊

我是蠻感謝你能夠幫忙撰寫評論文
而且在文後也提供了三家鞋廠的產品讓大家來比較
相信大家也能夠更了解不同的產品
進而能夠挑選到符合自己需求且兼具外觀與內在的鞋子


monnanspb wrote:
其實我也很坦白地跟老...(恕刪)


我想這篇卡牌老闆一定會看到

希望抽中鞋的這位大大

還能再去跟卡牌老闆請教

請他說說對於這篇評論的看法

也許站在品牌業者角度會有另一番見解

Rebelheart wrote:
其實很多人對於台牌都...(恕刪)



說到新興品牌
同樣主打Patina的Corthay
成立不到二十載
現在賣得嚇嚇叫,品質也跟一線大牌看齊

只能說台灣真的得加油
monnanspb wrote:
其實我也很坦白地跟老...(恕刪)


如果那天他們進步到80分以上,我也是很樂意會將他們的產品分享到Styleforum去啊
好的就該宣揚,不好的就該令大家知道,業者也得自己改善
這樣子業界才會有進步

卡牌的行銷手法其實跟永某之翼很像
只是後者更高明...雖然還是被L大...

至於染料結塊那個
那個個人是完全沒辦法接受的
那代表了業者對於細節的不重視還有隨便

「我們造鞋的哲學與理念,不屬於追求表象的人,亦非屬於只欲奪取
目光的人,我們是為你的魅力而生,我們追求極致的工藝感動」
這段是引自他們FB自我介紹的部份

這不是講一套做一套嗎?
Rebelheart wrote:
其實很多人對於台牌都是恨鐵不成鋼吧
至少我就是。
支持久了反而被當成羊來宰(不是單指鞋子,還有很多東西都是)

品質如果不長進,又要賣跟國外大牌一樣貴
真的是要很有(盲目)愛才能買單。

看Meermin好了,先不論他與Carmina的關係為何,
一個「新興品牌」能在嚴厲的歐美市場下得到一致的
「物有所值」甚至「超值」的評語。
一雙鞋含運來台灣也不過6-7000上下,
除了基本的goodyear,還有很多專業手工縫法的鞋,連馬皮也都有。

哪個國產製鞋賣類似價位的,
敢真的站出來跟一個物價水準高於我們的國家說:
「我們師傅工錢花得比你多,材料也比你好,所以要賣這個價位」?


沒辦法, 這只能算是愛台灣的代價

在這個大頭皮鞋當道的台灣男性皮鞋市場中
這群消費者購鞋的預算就在3~5K之內
當鞋廠跨出改變的一步時
市場的接受程度與反應是非常現實與殘酷的
再加上TW是一個需要大量原料進口的國家
而且又是一個小眾的市場
所以願意投入且要走入中高階鞋款的鞋廠
為了生存下來,其定價還都不怎麼漂亮
所以您說的恨鐵不成鋼的心態大家都能體會
只能期待這些鞋廠能夠多多加油
做出物有所值且品質優良的產品
並且走出TW這個小天地而邁向國際

monnanspb wrote:
沒辦法, 這只能算是...(恕刪)


神岡右線是個很好的成功例子其實

Mr.So wrote:
如果那天他們進步到8...(恕刪)


那就麻煩SO大, 把本胖那篇文PO到SF那邊去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