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veusame wrote:
永遠之翼加油...(恕刪)
stevenkuo76 wrote:
費爺說到的其實真是台...(恕刪)
只能說台灣在一片追求耐用性與工藝價值的復古風氣中
還傻傻的跟別人打「壓低成本」價格戰
試問降低成本,怎打才打得贏大陸、印度、越南?
台灣產業一天故步自封
一天就會繼續落後於別人
曾經輝煌的四小龍之一,如今...
這情況令我想要手錶
當初8~90年代歐美精品機械錶被日本精工石英錶電子錶打得半死
但同時又讓SWATCH GROUP抓住機會,重振了機械錶工藝的聲威
當時手錶市場的霸主精工沒有繼續死命狂出電子錶
反而重新拾起了機械錶的工藝,科技與傳統工藝,創新與傳統的同時發展
才造就出今天在高中低價市場都佔一席位,實力足以與任何一家歐美錶廠甚至集團一拼的精工集團
可是台灣還是傻傻的
想要用以前那套去打現在的市場,卻沒有發現世界消費形態已經開始轉變...
台灣在歷史上,時常要求日本要承認自己犯下的錯誤
可是台灣的業界,卻永遠無法低頭檢視自己犯了甚麼毛病,只是不停的用一個又一個的唬爛
希望震住消費者,把他們給叫回來...
這招不管用了啦
因為鄰居就有在做鞋(球鞋+氣墊鞋),後來找鞋材時,剛好台南隔兩條街就有鞋楦店和鞋材店
整個環境看起來是,我們曾經有好的產品,卻沒有好的歷史文化留下來....(還還是說球鞋比較不易保存?)
反而是跟著商業環境去走

真得硬要算,台灣應該少說也有50年甚至更久的製鞋歷史了
參考連結:
製鞋業
費紳爺 wrote:
A大也是台南人?英國...(恕刪)
很多產業都是這樣,檔不過大時代
不過一旦撐過確實就是就是個轉型成功的商品
之前去看日本的手工眼鏡
本來福井縣的手工眼鏡店超多,職人也很多,幾年前去查資料發現幾乎關到剩沒幾家,很多職人後代也沒再繼續接手做
不過好的是人家政府有整套配套保留下來,現在還有個Online shop可以挑...
我是台南人啊,可惜長期在北部工作
製鞋業台中資源比較多啊~
----------------------
不過我想和整個穿著的風氣也有關係,走在路上真的穿皮鞋的其實不多,休閒鞋、球鞋還是佔了大半...
再把穿皮鞋的裡面的10%算是會10K左右鞋子的客戶群,然後在畫分品牌,成績應該是不怎樣...
台灣「製鞋王國」的美名,指的並不是“手工皮鞋”,而是那些品質、價格均低廉的“塑膠鞋”!
早年手工皮鞋多是日本師傅學徒制流傳下來的,但師父的水準、徒弟的資質本來就不見得有多高,
加上後來台灣經濟起飛,誰要去當學徒做苦工?
現在台灣這些新興品牌大多是向外國取經,但說到手工水準與多樣化,恐怕連印度都比不上。
如果是標榜老師傅老鞋廠的,出來的成品大概就是那個樣子,只能騙騙新手與外行人,
如果當時的水平就只能做到這種程度,更何況老成凋零的現在?
我找過台灣的製鞋師傅訂做鞋子,做鞋底的師傅已經70好幾了,但他一身的功夫也沒人願意來接,
即便是如此老經驗,他做的鞋子除了價格之外,連大家認為是最初級的Loake也比不上......
買東西要看「價值」,不是「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