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 限量是殘酷的 Outlier Ultrahigh Backpack



[前言]

最近中了找背包的毒
雖然上半年已經把今年買包的配額用完了 (Veilance Seque Tote和Boblbee Megalopolis Aero)
還是發了狂...開始找單車背包

一開始在Mission Workshop和Inside Line Equipment (ILE)之間拉鋸
訂了ILE的客製包之後
又手癢亂逛網站
莫名其妙的就看到了Outlier Ultrahigh Backpack
從逛網頁到拿包
只隔了短短的四十個小時
大概是自己有史以來最短的衝動購買吧

[Outlier品牌]

似乎沒看過01上有人開過Outlier的東西
來稍微介紹一下這個品牌吧

過去五六年來
美國的服裝業和紡織業吹起很大的"美國製"風潮
(本人不是業界出身,這僅是個人的觀察)
小弟知道的幾個品牌像是
服飾: Outlier和American Giant
包包: Mission Workshop, Inside Line Equipment, Swift Industries等等
很多都是標榜純美製,不開店頭,網路直銷

Outlier是2008年在紐約布魯克林區
由兩位非服飾流行從職人員所創立的品牌
當初是他們想要設計可以騎單車通勤好穿
但是又可以穿去上班的衣服為創立宗旨
把科技布料融合到工作和半正式場合使用

我個人看來就是走Arcteryx Veilance的路線啦...
說難聽點,就是把登山布料染成黑色
Logo拿掉
價格翻兩三倍
這樣就可以大賣了...
(這個背包是小弟唯一一個Outlier產品,所以這樣開玩笑的批評或許有失公允)

根據我的觀察
該品牌最主要是透過很不錯的網頁和美工設計
社群媒體網站的推波助澜(創始人之一很常使用Reddit來發佈新產品)
建立了一群還蠻死忠的粉絲

Outlier其實主力產品是以長褲和上衣為主
包包方面一開始是跟Hyperlite Mountain Gear (HMG)進行聯名開發
(好像其實只是跟HMG下大單,進行某種程度上的簡化而已)

第一款包是Minimal Backpack


(圖片為媒體報導所攝)

媒體報導

Outlier去年年底與HMG的合作關係正式終止
之後自己獨立研發包包

第一款是去年十二月發表的Ultrahigh Duffle Bag


(圖片來自官網)

官網

推出之後廣受好評
最主要是有幾個亮點:
1. 輕量:811克
2. 大容量:可裝到五十公升

今年上半年賣完之後Outlier就沒再做了
偶爾還會在Reddit上面看到有人問是否會補貨...

[Ultrahigh Backpack]

官網

一開始是被這個包的輕量化和可以捲起來的這個特色吸引到
(不過馬上被太座點破這跟環保購物袋有什麼差別...)

幾個亮點:
1. CTF3/Cuben Fiber防水材質(UHMWPE)
2. Rolltop主袋:關閉容量二十升,開啟容量二十八升
3. 490克包含背板,383克不包含背板
4. 高度延伸性的側袋

廢話講太多了,來開吧!

1. 盒子就一個白白的紙盒.去拿貨的時候,店員還好心問我是否就乾脆把盒子丟了... XD


2. 噹噹噹...開了!


3. 先變一下身,把背板拿起來,捲起來


4. 平躺放地上


5. 側面特寫之一(袋口關閉)


6. 側面特寫之二


7. 主開口開闔系統(Fidlock)


8. 背面特寫


9. 背帶特寫


10. Duraflex背帶調整 (官網說是鋁材質)


11. 背帶和包體連結處之做工細節


12. 上方提把


13. 正面拉鍊袋開口特寫(使用YKK防水拉鍊)


14. 正面拉鍊袋開啟


15. 底部特寫


16. 開口內側公司名稱和MIU車線


17. 主開口打開內部狀況


18. 筆電夾層放置Surface 3(使用VAIO X系列內袋)


19. 筆電夾層放置VAIO Duo 13


20. 正面拉鍊袋裝Z3 Tablet Compact (無法裝進去)


21. 和目前的主要背包Veilance Nomin排排站


22. 側面比較


23. 背面比較


24. 開口處比較


25. 傷眼實背照


[心得]

我必須承認...官網的照片實在是太棒了!
催敗的功力一流!
實際上拿到手上之後感覺跟官網上有點不同...

最大的問題/不同是在材質上面
Cuben Fiber的質感跟一般尼龍為主的布料感覺不同
其實當初會看到這個包,是在研究Cordura,XPAC,Ballistic Nylon這些材質的時候發現的
如果沒有看過Cuben Fiber的話
會有點難以形容...
這是一個不很平整的材質
有點吵(比起其他尼龍為主的材質,但是不算非常吵)
質感不平滑
最直接的講法就是其他的材質很滑順
但是Cuben Fiber有點粗有點'髒'
其實是蠻有趣的
不一樣的感覺
在不同的光線之下
會有不同的光澤和紋路的表現
目前本人還無法習慣這種髒的感覺...

週六拿到手到現在只有背出去過三次
所以還沒有很多機會好好試試
就先把目前可以觀察到的優缺點跟各位分享

優點:
1. 輕量
2. Rolltop防水而且容積可以視需求改變
3. 可以捲起來收納(預計下次出去旅行的時候帶)
4. 側袋的設計很好:不用的時候不會覺得那邊有個袋子,但是需要的時候還可以裝蠻多東西
放得下咖啡杯或是八吋平板
袋口有縫鬆緊帶,所以東西不太會跳出來

缺點:
1. 材質有點吵
2. 主袋的開闔機制有點難關上
有發生過幾次沒有關好
重點是必須要聽到磁鐵吸上的聲音
如果包包很空的話會比較難關
3. 不是全防水
4. 正面拉鍊袋容量太小
5. 售價

這邊再強調一下防水的情況
這次找背包最主要的考慮之一就是防水性

雖然Cuben Fiber防水
但是Ultrahigh Backpack縫線處不是處處seam tape
而且就算有seam tape也不是用熱貼合的
是用壓力貼合
最主要是因為Cuben Fiber不耐熱
無法承受熱貼合的加工法
至於沒有全部貼合所有的縫線
我個人覺得要打屁股
是有點偷懶的做法...
有人在Reddit說到淋很多雨
包包內容物會有點潮
這樣比較之下Nomin的防水能力似乎比較好
雖然620D布料比不上Cuben Fiber防水
但是Nomin每個seam都有作熱貼合
水氣應該都是先從接線和拉鍊處滲進去
說不定有其它的工法可以提升Cuben Fiber的防水性
但是我想如果雨下很大
我還是會比較信任Nomin來放我的筆電

[總結]

如果這種不平整的布料外觀可以接受的話
這款包算是蠻特別的選擇
雖然Outlier沒有特別標明這個包是限量
但是除了一些特定的褲款之外
很多Outlier的產品都是賣完就不做了
這也是小弟一開始會跳坑的原因...

Rolltop的設計讓空間的使用其實蠻有彈性的
雖然開闔機制不是很順手
但是對於每日通勤的需求算是都可以滿足了
(中年大叔上下班的宿命)
防水性雖然不是頂尖
但是淋個幾十分鐘的雨應該是沒問題的

供各位參考
文章關鍵字
cuben fiber 的材質HANCHOR也有一顆

重量硬生生少了一半(含背墊200g)

不過個人覺得黑色的cubenfiber比較帥 恭喜入手帥包一個



天氣漸涼 wrote:
不過個人覺得黑色的cubenfiber比較帥 恭喜入手帥包一個(恕刪)


謝謝~

忘了提一點Cuben Fiber的好處:延展性差,這代表內容物比較不會移動,穩定性比較好.
這幾天背下來的確是有感覺比較穩定
Carryology網站去年年初的時候有專訪Outlier的創辦人

連結

文中有幾個有趣的地方:

1. 提到Arc'teryx很多次
尤其講到布料的選擇,製作和生產
這大概是指有行內的人才會有的資訊吧

2. 跟台灣的教授討論布料
"We also have an interesting professor from Taiwan who sought us out and started talking to us about fabrics."
謝謝分享~
網頁中有提到:
"Oh Arc'teryx, they're the best, right? They're using the most expensive outdoor fabric out there."No, they're not. We know they use good fabrics, for sure.

這讓小弟想起之前Gamma MX Hoody從Power Shield換成Fortius 2.0時, 價格從 $375降到 $350, 還有始鳥它們產線中的產品也沒都用比較貴的Durastretch/Schoeller跟ThermaTek, 比如: Solo Hoody跟Atom SV Hoody暖度接近但價錢差了$200...

millionknives wrote:
還有始鳥它們產線中的產品也沒都用比較貴的Durastretch/Schoeller跟ThermaTek, 比如: Solo Hoody跟Atom SV Hoody暖度接近但價錢差了$200(恕刪)


這也是小弟慢慢開始專注比較小的品牌的原因之一
注意和關心始祖鳥也有十幾年了
除了大多數的東西都移到加拿大以外的地方生產之外
我感覺產品線也慢慢太多元化了

單純在商言商的話
的確是要多開發產品線
想盡辦法榨乾所有的客層
就像寶馬(BMW)從早年只有3,5,7系列
變成一到七都有車型
好不眼花撩亂呀~

但是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
感覺這樣品牌分散太多注意力
好像不是很好
所以自己這幾年開始比較注意特色小品牌
Outlier感覺是蠻特別的品牌
基本上就是做創始人自己喜歡的產品
很多產品基本上就是做一次就不再做了
如果有補貨的話也是立刻秒殺
每週四傍晚大家都狂Refresh網頁查庫存...

小弟Outlier除了買了包包之後
又手癢滑了T-Shirt和襪子...

不過史祖鳥真的是很多這些小廠關注的重點
就算是ILE (Inside Line Equipment)去年的Carryology專訪也提到史祖鳥
文章
barista wrote:
(..恕刪..)
除了大多數的東西都移到加拿大以外的地方生產之外
我感覺產品線也慢慢太多元化了
(..恕刪..)
但是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
感覺這樣品牌分散太多注意力
好像不是很好
所以自己這幾年開始比較注意特色小品牌

這點小弟也有同感...現在款式太多而且很多都是用自己的布料(都沒聽過), 小弟有些懶的特別耗費心力去了解, 看看其他品牌也不錯

barista wrote:
Outlier感覺是蠻特別的品牌
基本上就是做創始人自己喜歡的產品
很多產品基本上就是做一次就不再做了
如果有補貨的話也是立刻秒殺
每週四傍晚大家都狂Refresh網頁查庫存...

小弟Outlier除了買了包包之後
又手癢滑了T-Shirt和襪子...

這家2008年開始好像算是蠻早的, 在它之後似乎也有一些品牌"效仿", 不過能在社群媒體網站討論熱絡至少表示它們的客服做的還不錯(像有些品牌網頁資料沒寫清楚..問了問題就像石沉大海一樣完全沒回覆.....)
看到這篇真的太開心了
因為我現在主要在使用的也是Veilance Nomin
而 mission workshop 的 VX FITZROY RUCKSACK 則是我去年最常使用的包包

但個人實在對於魔鬼氈有一種排斥感
冬天不是會勾到毛衣袖或是外套袖子
就是讓圍巾陣亡
而 VX FITZROY RUCKSACK 在大約一年左右的使用上
他的背面的網眼織面已經全起毛了
但這似乎是近年來的共業,網眼布的耐用性都掉了很多
也不單單是它們家的問題就是了。

但他們家所用的材質到是有種異常的悶熱感~

所以我也一直在留意這款ultrahigh
第一批時沒跟到
最近看到他又上架了
於是又心癢了~

想請問同好
您也是住在台灣跨海訂購嗎?

經過這段時間使用上
在材質的耐用性上和質感上
您是否仍會推薦
這是款值得入手的包包嗎?


IAN20 wrote:
看到這篇真的太開心...(恕刪)


看到大大的回文小弟也很開心!
之前感覺寫的辛酸但是大概太太太小眾了
沒什麼回應
畢竟台灣連Outlier大概都沒有人知...

IAN20 wrote:
我現在主要在使用的也是Veilance Nomin...(恕刪)


握手!
其實我還是很喜歡Nomin...
Nomin的討論我就留到另一篇回覆了

IAN20 wrote:
而 VX FITZROY RUCKSACK 在大約一年左右的使用上
他的背面的網眼織面已經全起毛了...(恕刪)


其實我對MW還蠻有興趣的
應該會入手一款郵差包
和他的冬天大外套(The Styrman)把羊毛用在Hardshell上面感覺蠻酷的!

不過我不太了解大大所言的"網眼織面已經全起毛"
是指跟背部接觸的材質的耗損嗎?
Outlier UHB(UltraHigh Backpack)目前是沒有這個問題
但是我背出勤的次數目前也只有大約二十次

IAN20 wrote:
您也是住在台灣跨海訂購嗎?(恕刪)


小弟住的地方是跟Outlier總部隔條河...
所以是週五晚上十一點訂貨
週六下午兩點開始的Public Showroom時取貨
您有興趣的話請PM小弟

IAN20 wrote:
在材質的耐用性上和質感上
您是否仍會推薦
這是款值得入手的包包嗎?(恕刪)


本想下週出去玩的時候
多照幾張時拍照放上來
不過就先把過去這三週使用上的心得分享一下

1. 材質
雖然只有短短的二十幾天的使用
但是我想材質上的耐用度應該是沒問題
如果直接跟Nomin比較的話
620D感覺比較厚實
而且Cuban Fiber真的比較吵
兩者用料都很實在
但是以售價來說
我覺得UHB比較划算
但是用了一年多
Nomin除了拉鍊有點掉色之外
幾乎看不出老化
(在有UHB之前,幾乎每天背)

2. 空間配置
兩個包互有擅場
Nomin比較適合小件細瑣的東西
畢竟隔層比較多
但是UHB的Rolltop彈性真的很大
我有過早上背雨鞋去上班
(不用關袋子才裝得下)
下午穿雨鞋背包裝皮鞋把袋子關起來
這點Nomin就做不到
但是反過來
要裝筆電和文件
Nomin就比較適合
所以我現在一半時間用Nomin一半時間用UHB

3. 使用的方便性
UHB幾乎沒有結構可言
所以如果裝很少東西的話
Rolltop會很難關而且容易跳開
東西是不致於跑出來啦
但是方便性絕對比不上一般拉鍊
但是Rolltop在很多情況之下又很棒
所以就是要視情況決定
另外前袋實在太小了
因為只有一個拉鍊袋
所以希望可以大一些
這樣可以提升點方便性

4. 舒適性
我覺得各有優劣...
UHB因為沒有什麼結構
所以會比較貼背
天氣熱的時候會比較有感
但是因為Cuban Fiber材質的剛性
不管裝得東西多還是少
都很穩定

總結:我覺得Nomin和UHB的適用環境還是不同
所以我回是會推UHB
希望對大大有點幫助
Veilance Nomin 2014版因為沒買到
所以有請台灣的代理商在再版時通知我
也是這樣才會和店員討論二個版本的差異和氣泡的小問題
不過畢竟不可能挑有小氣泡的入手
也不好意思在店裏當奧客挑三揀四還拍照留念
所以我沒辦法附上照片給您。

missionworkshop 其實這幾年的品質一直在下降

像我手上有另一個蠟帆布版的郵差包 AP series waxed canvas messenger
之所以會趕快入手的原因是
它近期的郵差包內裏都是用類似像是PU COATING的作法
使用後會有明顯的折痕…或是裂開。
這款限量款內裏是用防水布,雖然防水性略差
但比較不會有這樣的情形。

而背帶的金屬扣環部分則明顯變的比前一年的薄( 也可以說是減重啦… )
背帶只使用一星期邊緣也就起毛了。
而老闆自已也有一個同色的蠟帆布的非限量版本( 非AP金屬勾環,就是一般的塑料buckle )
反而在使用一年之後也都沒有起毛的情形。

後背包網眼布起毛的情形如下


他們家的外套我一直想下手
去年一直想衝他們的field jacket
但衣服沒試穿真有點怕買大或買小
不過說不定今年可以和你多交流看看
可以來衝個一件!

outlier 我留意他們的服飾很久了
他們的包包有國際運送
看來我可以直接下單了不用麻煩大大了~
感謝大大的經驗分享

最後附上一個台灣很認真抄outlier的品牌…叫outerboro
連結我就不附上了…唉。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