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liottchang wrote:
有拉,皮還是有味道,...(恕刪)


還好吧...
我那張半開美國牛都沒甚麼味道的說,就一點點而已,鼻要哄上去才聞得到...


elliottchang wrote:
你聞到的應該都是不好...(恕刪)


純手縫,其實台灣一堆職人做得很好的說...可是價錢才H家的5分一甚至N分一...

Mr.So wrote:
看起來像是雙針手工雙...(恕刪)

那家公司做的包是用機縫的,網站上有影片可看

Stone兄也是為了節省時間才用機縫,不然做個中型包的手縫工時很可觀,
另外磨邊也是一道大工程

至於縫線是直的或斜的手縫可以控制,那只是正反面的問題

elliottchang wrote:
那家公司做的包是用機...(恕刪)


被照片騙了QQ
好吧是我功力不佳XD,總覺得要把他弄成直直的很麻煩= =雙手拉線用力時很難抓...
拉出來總是有一點角度,不會直直的(個人啦),除非是做到很密的縫眼(2MM左右)
是說大大有去拜訪過台灣的職人們嗎?
很多都很厲害...而且超有耐心
連大型包都用手縫= =

不過老實講
我不太認為機縫是手工就是了...

Mr.So wrote:
看起來像是雙針手工雙...(恕刪)


他做包的影片
http://vimeo.com/59516225#
可以看看他所謂的"手工"在哪
這種量產包要純手縫太強人所難
手縫一個大包要做好幾天

手縫跟機縫的分辨你說的那幾點都不準
手縫幾乎都是雙針馬鞍縫法, 與機縫外表看起來差異不大
內部構造是差很多, 大部分人憑外表難判斷

走線是 "直" 是 "斜"與手縫機縫無關, 與工具有關
有些菱斬打出來的縫線比較斜, 有些比較直
機縫也可以縫斜

反倒是手縫受限於皮革厚度較機縫來的大
皮革厚真的很難穿線, 也很難縫得好看, 我也還在精進自己的技術...
(有自己做過皮件的應該能體會, 三言兩語講不清)
機縫連Filson雙層馬鞍皮帶都能輕鬆車過去, 只要有機器, So Easy~

大牌子的皮件品牌, 除了HERMES, 我還不曉得哪家手縫....
看過Hermes縫馬鞍, 真的很精細
yudin wrote:
他做包的影片http...(恕刪)


個人覺得是還好的說,也許我是被台灣職人的手工價錢養大胃口了吧
一個大包才破萬全手縫,所以想說中包手縫也還好

不準的地方大概只有直跟斜的部份吧QQ((死要臉
8字縫法機縫沒辦法達到(不過要等線斷才分得出來)
厚薄也是其中一點

我個人是沒在用機縫啦...斬也只是用一般日本斬
還沒本錢上高階的手工工具
厚的皮不要說穿線了,超過合起來3MM,斬要打得準,正反面對得齊就已經要練好一陣子了
不過小弟的做法,如果兩層貼皮太厚,正反面我會用挖溝器稍稍挖深一點來減少他的厚度
斬比較容易打過去就是了(線也比較不會磨到,但變相線的位置皮會變薄)

大牌子當然不用說
可是貴的地方在哪
我想純手縫只佔了很少一部份


不過不可否認的是
他們家設計(帕金包還是立體商標,根本不知道是哪個師傳想得出來)
千中選一的皮質
還有師傳的工法
都是一等一的就是了

elliottchang wrote:
有拉,皮還是有味道,...(恕刪)


皮革的聞到味道都是染劑, 化學藥劑, 各式處理劑的味道
不同皮革處理不同, 味道不同, 都不是所謂的天然"皮味"
明明都是未染色的原色植鞣牛皮, 每家的味道也都不同(處理不同的緣故)

Mr.So wrote:
被照片騙了QQ好吧是...(恕刪)


線不直那是你走針順序不固定,左針在上就要一直在上,當順序固定
一邊是直的另外一邊就是斜的,
拉線力道不均縫羊皮時會很慘

對我來說其實做大包不難,但小東西要做到好可要比大包難

Mr.So wrote:
個人覺得是還好的說,...(恕刪)


什麼都是成本
不過手縫有一點對大品牌來說很難
就是很難大量生產, 要找到足夠優良的師傅不容易
看看台灣, 做手縫包手藝好的也不多

皮革材料的成本就我觀察是小於手工的部分
皮革真的沒有大多數人想的那麼貴

elliottchang wrote:
線不直那是你走針順序...(恕刪)


大包要做到好, 更是難上加難, 哈哈

yudin wrote:
他做包的影片http...(恕刪)

我被愛馬仕震撼到的是,連縫馬鞍也是一孔一孔用鑽子鑽再手縫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