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rry1688 wrote:


恭喜super大...(恕刪)



哈哈,沒想到Kerry喜歡搭長榮飛機的理由跟我一樣(想要收藏商務艙的盥洗包和睡衣),
可能是同屬獅子座的個性使然吧~ 

剛剛看了「這不是新聞」討論這次的空服員罷工事件,
那些「18金釵」認為她們並沒有「丟包客人」,
因為罷工時客人都還沒登機,所以不算違紀,也不應該被記曠職⋯ 
這就是台灣這個自由民主的社會,做錯事只要敢拗、比大聲,別人好像也沒你奈何~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默默潛水看這棟邪惡大樓幾年(笑),沒想到會在這裡看到罷工的討論。為了平衡社會觀感,來補充一點銅鋰鋅。

先引用 駱以軍  
// 如果我們這個社會
在經過 旁觀一場勞資對決
結果被主流媒體操作成這樣
讓資方的高段公關可以按其意對社會散放
對資方一面倒的氣氛
我們這個社會
內稟的良善 同情 看不過去強凌弱
或基本的公民素養
真的大傷 而不自知 //

仔細想想機票的契約對象是誰?是空服員、地勤、還是航空公司?明明是公司沒有完成契約,能夠阻止罷工的也是公司,為什麼怪空服員?如果是愛馬仕的商品出了問題,難道要去吼SA嗎?(努力不要歪樓XD)

旅居巴黎的同學說的比較促咪一點

// 在留法的人眼裡,會對罷工大驚小怪的,都是一群沒見過世面的土人~
其他人只是為了和氣所以忍住沒說出來 有社交障礙的本人我則樂意捅破 //

不過罷工真的在歐洲見怪不怪,今天是別人的行業在罷工,明天可能是我的行業需要站出來,大家都能互相體諒。下面有一些數據可以佐證。

// 以2016~2018年這三年為例,我們看其他一些國家的罷工次數是:
美 國   38
日 本   97
韓 國   336
英 國   362
加拿大   569
德 國  2973 
而我們台灣同一時期的罷工次數則是「6」。
 
台灣常常拿各種指標和韓國來比較,而韓國同期的罷工次數是台灣的將近60倍。從這一點來看,韓國早把自己視為「先進國家」,根本不把台灣當作當年四小龍同級對手,不是沒有原因。
 
也正因為我們社會的罷工次數這麼少,所以許多人不適應罷工的不便,遇到罷工造成不便,就會先習慣性地責怪罷工者「貪得無魘」、「自私自利」,卻完全沒意識到自己已經成為「功德院」的勸募主,而自己也是「功德院」的受害者 //

以上引用自郝明義這篇,說明了為什麼罷工對台灣來說這麼稀奇、罷工的意義,也是長榮的轉機,很推薦看一下
https://www.facebook.com/rexhow.dna/posts/2579312902102899


另外我也很好奇,長榮的機票又沒有比較便宜,為什麼長榮的員工要比較便宜呢?


還有很多人是支持罷工的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EvaAirstrike/permalink/2570873006499383/

呂秋遠麗絲寫了四篇討論罷工,通俗易懂,附上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0944336615

報導者房慧真記者的臉書也有很多討論
https://www.facebook.com/transpoeman

還有看到律師團發起聲援的連署,以及社團各種"不爽不要做,但是要賠死"的經驗就先不分享了。

wiki的世界罷工史,查了之後很驚訝那些年份跟數量,改善勞權這件事台灣真的還有很遠的路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strikes




最後為了不要歪樓,補上去年底法國walk in買到的零配貨黑金K,照片是今年過年幫他dress up的時候才拍的,希望下回去歐洲還有這種好運。

以前蠻喜歡買長榮機上免稅品,但如果長榮沒有改變對員工的態度,我大概不會再搭長榮。
祝大家包美心也美,早日拿愛包。
Paige C. wrote:
默默潛水看這棟邪惡大...(恕刪)



很高興Paige也有興趣來一起討論罷工,讓大樓的聲音更多元。

但重點是我們身在台灣的自由民主社會,對於長久以來的勞權問題時有所聞,
對於合法罷工都能體會並予以尊重。
但我們並不是不挺長榮罷工,我們是挺「合法、合情、合理的罷工 」  

只是這次長榮空服員罷工歹戲拖棚,造成廣大客戶的不便和損失,
總歸原因是空服員被桃園職業工會誤導,
以為用在華航罷工的模式來對付長榮航空,就可以一箭雙雕,達到目的;
但也因為工會誤判形勢,長榮既非國營企業,自負營虧更需對股東交待,
所以當然不會同意比照華航罷工的訴求。
今晚罷工第十三天的後續協商長榮公司已表示,將不會對這次罷工的一般員工做任何懲處,
但不包括工會幹部和職業公會成員;
工會為了保障自己,強詞奪理,不准資方對他們因非法罷工造成的損失採取法律訴訟,否則將持續罷工。
這樣蠻橫不講理的工會舉動,根本不顧及資方、旅行社及普羅大眾的巨大損失,當然就是造成輿論一面倒的癥結所在~


妳有問到「另外我也很好奇,長榮的機票又沒有比較便宜,為什麼長榮的員工要比較便宜呢?」


我只能說,妳應該是很少搭長榮的飛機吧?
妳可能也不太能理解,在台灣創立三十年來,長榮是國際公認的最佳航空公司之一,
2016年6月長榮航空獲得航空業界最高榮譽— SKYTRAX五星級航空公司的殊榮。
2018年又陸續獲得多項國際獎項:
包括最佳飛安、最佳機場服務、最佳商務/經濟坐艙、最佳餐飲及用品、最佳空服員⋯等等,

身為長榮的忠實客戶,我覺得長榮是台灣之光,這也就是我們願意多花錢購買長榮機票、搭乘長榮飛機的原因。
長榮空服員正常執勤的平均年薪含獎金達新台幣百萬以上,
我不知道長榮有那裏虧待員工了?

妳提的不歪樓論點,聽起來也是有問題:
「仔細想想機票的契約對象是誰?是空服員、地勤、還是航空公司?
明明是公司沒有完成契約,能夠阻止罷工的也是公司,為什麼怪空服員?
如果是愛馬仕的商品出了問題,難道要去吼SA嗎?(努力不要歪樓XD)」

服務業的工作本來就是要面對客戶,解決客戶的問題;
就像愛馬仕的SA是拿老闆的薪水,
若是客戶對公司產品有疑問或抱怨時,
SA本來就是要概括承受,幫忙解決的呀!不是嗎?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謝謝Kerry的諒解,這次罷工事件真的造成很多旅客的不便,也感謝客人都能體諒,沒有太多責怪。
如同Kerry說的,長榮是偏日式的公司,我們總裁一直都是日式管理,給人威權的印象,但航空業是一個很特殊的產業,總裁說我們要做最安全的航空公司,而不是最大的航空公司,獎罰分明,凡事按照sop,的確是長榮的文化。
我在這家公司從第一天到公司筆試寫下:我認為公司福利制度完善所以不需要組工會至今已經近15年,從沒想過要離開,我了解她的環境,我了解她的管理方式,我很喜歡她的福利,所以我認真上班領薪水。

我也很驚訝原來paige也在這裡潛水,之前我是paige部落格的小粉絲呢!
其實我也很認同台灣勞權要提升,但可以仔細去看這次她們罷工的八大訴求(強烈建議看6/20那天的協商直播,只談第一條就宣布罷工了),通盤了解後,就會知道為何她們如此兵敗如山倒,因為他們的訴求就是很不合理啊!長榮又不是她們出錢開的><”。原本協商時八大訴求一點都不退讓,而且要求150元日支費的計算方式都解釋不出來,到現在只要求不秋後算帳,希望回到沒罷工前的狀態,包括不處罰自己搞錯罷工時間然後還登機門打卡的18金釵……….可是瑞凡,營收已經少了20億了啊!這筆帳是其他正常出勤上班的人,以及犧牲旅客不便的代價。
提升勞權沒有錯,但在薪水已經不輸其他運輸業的長榮航空,不應該是政治力量拿來操作的舞台(工會顧問也就是領導兩次華航罷工的幹部,已經宣布要參選立委了)。
至於呂麗絲的文,我很早就不看了,因為他的文章很多似是而非的觀念(有一次看到一篇什麼住基隆的文章),後來我明白,需要舞台的人必須要譁眾取寵,慶幸一場罷工可以看清楚很多網紅的眼界是怎樣狹隘(我會被吉嗎?)。

抱歉講了好多,這裡是分享包包的地方,無意引起筆戰,也尊重其他人的想法,也希望評論一件事情之前,請先看一體的兩面。這件事對長榮來說是危機也是轉機,寧可虧損也不願妥協,不然過半年工會又要煽動華航來鬧要比照長榮了…….但是長榮航空面對空地對立跟內部的撕裂,要花一段時間才能恢復,這個功課就是考驗經營者的智慧了。
kerry1688 wrote:
要阻止罷工是資方的責任?空服員都沒錯?工會都沒錯?
要阻止罷工必須答應空服員跟工會提的條件,所以資方沒答應才讓罷工
發生...錯的就是資方?...(恕刪)


妳知道長榮航空勞資已經協調超過3年數度破局嗎?
妳知道到底是什麼條件談不攏,造成罷工的嗎?
妳知道在罷工投票前,長榮資方發出"可能不發年終",是有違法之虞的嗎?
妳知道桃空職工於5月13日至6月6日舉行罷工投票,7日以全體工會成員68%的支持率取得《勞資爭議處理法》規定的合法罷工權嗎?

而且在妳的這段論述裡,才是認為 "罷工都是CA的錯,資方都沒錯" 的狹隘偏見

kerry1688 wrote:
在日本工會必須是"潤滑劑"...要找出一個讓雙方都有台階下的方法
和平解決...畢竟資方跟勞方是共存共榮的關係...(恕刪)


哎呀,妳竟然舉一個勞動環境極差的日本(工時超長、重男輕女、階級意識...)
大家勞權都是以歐美先進國家為目標,原來大家眼光這麼短,竟然看日本。
會把罷工視為沒常識的行為,只能說你的勞權知識還有待加強。

也不用特別扯什麼國情不同拉,就像我們人權不會拿中國來當目標,女權不會拿印度來當目標一樣。

kerry1688 wrote:
要資方答應條件才不罷工...
罷工的空服員們做了甚麼?
要一個投資成本這麼大獲利率這麼低的航運公司答應空服員提出的條件...
資方能答應嗎?...(恕刪)


所以再問一次,妳知道是什麼條件嗎?
然後罷工的空服員作的事情可多了呢,光幫公司伺候自以為有錢的大爺就伺候不完了,更別說這場協商已經3年了,要不是資方沒誠意,誰會想要沒事出來罷工?

順便補充拉,長榮2018年營收為新台幣1799.07億元,年增10%;營業淨利88.89億元,年增2.2%;稅後歸屬母公司淨利65.53億元,年增13.9%;EPS 1.5元,創3年來最高
CA薪水多少,一架飛機保養費多少,勞方希望改善勞動環境不合理的地方又只佔這些利潤的多少而已?

kerry1688 wrote:
長榮的不妥協確實讓罷工發生了...
但是幫忙疏散乘客...買單乘客轉機費用的是長榮...
不是那些看起來人美心美不美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的罷工CA們...
...(恕刪)


長榮早就知道罷工的可能,但是完全沒作任何事前調度與安排,才會造成第一時間大量旅客的不方便。
再來是疏散乘客幫乘客轉機的也是地勤勞工們喔,可不是那些坐在上位的管理者,管理者擺爛不願讓利才是這次危機需要負最大責任的人。
什麼人美不美的我不知道拉,但我知道很多人拿著很美的包,可是心地很醜惡,完全沒有同理心,只有有錢人的銅臭味與傲慢。
看官網,包真的美啦,但作人不要只有包美喔!
https://www.hermes.com/us/en/

也不想想這些CA為什麼出來,一直飛過勞航班,身體已經出現很多狀況,希望透過一些方式可以讓公司重視且調整。
而且妳知道最後工會也有退讓版本,但資方還是不妥協嗎?

長榮資方就一付:我是老大,妳們都是打雜的奴工雜魚,給妳們工作已經很仁慈了,我也自認福利給得不錯,妳們吵什麼吵。
不就是這種心態,才讓協商一直破裂,也沒有真心想要理解這些員工的需求究竟是什麼。
罷工絕對是最後手段,沒有人吃飽沒事出來罷工,而且一罷還罷那麼久。
我請問各位有到過罷工現場嗎? 妳給我待在那邊4個小時看看,看妳撐不撐得住。
我是待半小時就想離開了拉,真的很難熬。

kerry1688 wrote:
辛苦的不會只有CA...
大家都辛苦...
大家都不容易...
...(恕刪)



從妳的發言,實在看不出來妳有覺得大家都很辛苦,我看到妳只是想講: "我們資方超辛苦的(要賺好多錢買包)",我才不管妳們過勞航班到底合不合理,反正妳領薪水就是給我做到死。


各位如果要戰的話,請針對這次罷工訴求內容,討論究竟哪裡不合理來才有意義。
妳都不知道罷工的來龍去脈、工會訴求為何、資方有什麼理由說不,只是因為沒飛機搭就罵CA不對,或是說輿論怎樣怎樣(輿論與風向也是資方請公關公司操作的啦,妳會信只能說妳頭腦簡單),這樣不太對吧!
















ffs7092 wrote:
原本協商時八大訴求一點都不退讓,而且要求150元日支費的計算方式都解釋不出來...(恕刪)


誰跟妳說解釋不出來的啊?
目前長榮航空的外站津貼是每小時3美元(約新台幣90元),桃空職工希望能調高到跟中華航空一樣的每小時5美元(約新台幣150元)。

當然150元是可以討論的,但資方有誠意出來討論嗎?

光妳扭曲150元的計算方式,就知道妳也是道聽塗說

Paige C. wrote:
默默潛水看這棟邪惡大...(恕刪)



好看 有品味 👍

這款當日常包不錯 便宜

icemomo77 wrote:
妳知道長榮航空勞資已...(恕刪)


我覺得立場不同看法就不同,民主社會本來就要能夠接納別人的意見跟想法
很多事情也是一體兩面,為何這次的罷工事件民眾反彈的人比較多,這也很值得深思
如同你所言,或許"何者先拿到媒體的發言權就能夠改寫觀感?"


爬此樓很久很久了,我覺得不用如此人身攻擊跟仇富
你覺得是奢侈品的東西 ,對資產大於此幾倍的人來說,就是一個喜歡的包而已
一樣也是立場不同,看法不同。
或許可以用其他方式,讓不了解的人更能理解罷工原本的訴求 ,非媒體渲染的那樣...
應該會更理想:)

畢竟,如果不是本來就參與工會的人,就只能從媒體上面去得知
但現在的媒體你也知道..特別是聳動的標題讓人不看內文就有錯誤的結論..(就不多說了)

如果說,不需要也不用讓一般民眾明白,那也就不用管別人的評論跟看法啦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9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