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農曆年後,在全家的櫃上,多的一支新的快煮麵,
是標榜以安心食品與有機永豐餘生技出的,又引起我的興趣,
全家新上架的快煮麵
就買一包來試試,
之前該公司在全家
上的前一版快煮麵
全家新上架的快煮麵
味道真是有夠淡↑↑↑↑↑↑↑↑↑↑↑↑↑↑↑↑↑↑↑↑↑↑
很難讓我再買一次呀!!!

這試吃,找一個類似價位,類似口味的來比一下吧!!!!

以下看圖說話↓↓↓↓↓↓↓↓↓↓↓↓↓↓↓↓↓↓↓↓↓↓↓↓↓ 樓尾再簡述一些我試吃完的感想。
全家新上架的快煮麵
全家新上架的快煮麵
全家新上架的快煮麵
全家新上架的快煮麵
全家新上架的快煮麵
全家新上架的快煮麵
全家新上架的快煮麵
全家新上架的快煮麵
全家新上架的快煮麵
全家新上架的快煮麵

以上除蔬菜與半塘心鴨蛋的備製,是事先處理,
含快拍,從煮拌到試吃,在7分30秒完成,
你沒看錯,是7分30秒。

我先放大兩張營養標示。
全家新上架的快煮麵
可以看到
永豐餘的鈉佔比是約 1.44%,大約是一般魯肉飯的鹹度。
興霖的鈉佔比是約1.084%,就是味道偏淡的意思。


永豐餘的糖佔比是約 10.1%,這個數字代表偏甜。
興霖的糖佔比是約1.7%,這個數字代表甜味很輕淡。

百事可樂曾在70年代對全美做了一個調查,碳酸飲料或調和飲品,
美國人的喜好在8%~12%,的範圍,
8以下不夠,12以上太多,
每個0.1範圍,在 3年市調下,
41種甜度,都有很平均的調查數據。

需糖餐飲,對飲料,對照飲食部份,我在後勤設計時,
也是大部份嚴守8%~12%的基準點。

10.1%糖佔比,可說是進退中間值。

這兩款快煮麵,
我個人可能會只會選擇永豐餘的"麵條 "
醬料其實根本與台灣傳統麵用肉燥(肉漬)差距頗遠,
對我來講沒有記憶點。是個標準料好實在,但不好吃的作品。
對照台灣市場普遍的多種品牌快煮麵,是毫無勝算的。

另外一款興霖的產品,麵體連統一肉燥麵都不如,其餘真是更浪費材料與包材,
成本太多在包裝上,乾燥蔥與櫻蝦,只有視覺,口味口感吃起來,真的像是掉入異物,
調味汁,像美極鮮味露加醋,蔥油包遠輸曾拌麵、阿舍、元進莊這些有蔥油包配料的產品。
就算你去超市買日正的蔥油,都勝許多。

簡單說,就是我不會再回購啦!!!!


除了早年的曾拌麵,跟阿舍,
我真覺得現在買包裝快煮麵真是花錢活受罪。

真的要在家享受簡單的好吃的快煮麵
我個人推薦,(試過市售20幾種乾燥關廟麵的調查結果)
買個新日光關廟麵 細麵 滾水三分鐘就ok
備個維力炸醬罐,統一肉燥罐,
買瓶五印醋,
弄一罐XO醬或金蝦櫻花蝦醬一類的提鮮,
要不要燙個青菜豆芽,搞個蛋,
依個人爽度添加,
真是才是高鈉好咬的人間美味。
文章關鍵字
好像不錯耶
and512 wrote:
2020農曆年後,在...(恕刪)

專業分析!
買過知名拌麵,感覺骗很大!
and512 wrote:
2020農曆年後,在(恕刪)

完全乾的面 水還沒全滾就要下去了 主起來更好吃喔 可以試試看哦
一個人評鑑有失公平...而且沒有交叉比對.
關於快煮麵 這篇可以看看..
https://www.managertoday.com.tw/topic/view/53/post/25367
藍色蟾蜍跟藍蛆 = 最大的在野黨..
nick667 wrote:
一個人評鑑有失公平.(恕刪)

其實乾麵的話 自己調一下也很簡單的 但是賣的就是比較方便而已 有時突然想吃消夜 就很快
月光橘子 wrote:
完全乾的面 水還沒全(恕刪)


感謝回應,

麵完全乾不可能,
最乾的杜蘭小麥的義麵,也至少3%左右。

就如同多年前,用冷水煮冷凍水餃最好吃的網路謠言。
我很簡單,設定相同條件群,用同一水餃,只有滾水與冷水一個變因,用盲測來做評分依據。

事實上,水:凍餃=8:1 ,滾水下,用物理原理來計算,凍餃期初表面溫約-10度C,(100*8+-10*1)/(8+1)=79度C,期初起始中繼溫,一般一兩餃約8分鐘,是最高票數。
重點是,
控制火候溫差在80-90度C,傳統是控制投料量,與控制火候,我只是將多年的傳承功夫,轉成科學數據。

以前媽媽教的凍下三次水,現包兩次水,是低失敗的做法,事實上這樣的媽媽煮法,對好麵粉是絕對負面的。

為何我會這樣做記錄呢?

因為NHK與日本早稻田在90年代的研究,對日本三大麵做了近一年的煮麵科學技術分析,發覺日本拉麵普遍最佳煮麵中繼溫度是在92度C,在盲測與顯微鏡,兼顧官能品評與科學分析,得到了這個數據,烏龍與蕎麥也有許多相關的數據與對應記錄。
當然,火候控制,在傳統店中,要靠師傅的學習與練習。
但是,從90年代後,日本食品工程師,一直專注在機器與後勤開發,用機器及流程設計,讓技術的複製難度降低,更容易量化連鎖料理品牌店;在2020年的現在,有許多日本輸出料理品牌,如一蘭之類,為何全世界風行,由此可見原因。

我不願輸給日本人,我只要專注練習,學習,尤其在中華料理。

您說的乾麵,是像鐵人麵,統一好勁道,控制中繼水溫在90度C範圍,是最佳溫度,湯食法,是對的。

對快煮麵,乾拌食,我不能同意。
快煮三分種,需要的相對微滾水,
我用電磁爐,就是間歇滾水。

這是交插比對優秀快煮麵超過百次以上的結果。

永豐餘這支新品,包裝上給的烹調建議,就是快煮流程,麵體最大的問題,沒有調成適合快煮的配方。

興霖更糟,成本花在包裝,及視覺質感,卻用個爛麵。忘記了食本。

我這一行做30多年,半百已過,只想對我最愛的餐飲生涯,下半生只說實話。
nick667 wrote:
一個人評鑑有失公平.(恕刪)

您沒說錯,
以此篇呈現來說是不公平。


寫這一篇,我也很痛苦,

我評論的產品其中之一,
是我曾經不眠不休,
努力做出知名度的品牌。

就算離開,還是希望他好。

你不信,你就買來吃。
你自己的嘴巴,就會告訴你答案。

賣吃的,
賣一種故事,
賣一種形象,
賣一種藝術,

我不反對,我也曾這樣做過多年,
但庶民飲食,勿忘食本,
環保議題高漲,真不宜過度包裝。
and512 wrote:
感謝回應,麵完全乾不(恕刪)

我是知道硬的麵 百分之九十滾下去 軟的麵水大滾的時候下

你最後說得很對 麵身是最重要的
and512 wrote:
我真覺得現在買包裝快煮麵真是花錢活受罪(恕刪)


對於願意下廚的來說...不太能懂快煮麵夯甚麼

乾麵+醬包...賣的比有大塊肉的統一滿漢大餐還貴

難以理解...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