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豆芽要孵得粗 最重要的是上面要壓重 壓了重物孵出來的豆芽才會壯
不壓重的豆芽只會長得細細得像牙籤
小時候是這樣孵綠豆芽的:
一米杯的綠豆 大概四五兩 先泡水一個晚上
隔天平鋪在臉盆裡面
上面蓋一層布 (我們家是用裝飼料的塑膠布袋摺一摺蓋上去)
上面再平均的壓約一斤到一斤半石頭或碎磚塊 (估計啦 事實上也從沒有真正去秤過)
每天澆三四次水 (上學前一次 下午回來一次 睡覺前再一次 有時候上半天課 中午回來就先澆一次)
澆完水後要記得把水盡量倒掉 才不會臭掉
孵豆芽時要盡量避光豆芽才不會苦 我們都是在臉盆外面倒扣一個澡盆 (以前的臉盆澡盆都是鋁製的)
等豆芽把上面的布+壓重撐起來 就可以拿來吃了
南部的夏天天氣熱 大約三天就可以收成
以前孵豆芽是小孩的事(跟樂趣) 孵出來的豆芽又壯又好吃
可是印象中自己孵的豆芽的根只有中間一條根 沒有長鬚鬚的根
只有孵太久的豆芽才會長鬚鬚 不過還是照吃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