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9593797 wrote:以我家宜蘭為例價差總額差了將近十萬...(恕刪) 價差總額差了將近十萬-->大戶哦至少3甲地以上收成~~~現在農村,子女成年分家後土地就分割....最後每個農民剩不到1甲地,幾分地農田,實在不利農村發展,
prefa2010 wrote:大概弄個比較表調高前~~1.乾稻穀 1kg =(約23)元間-----97年農委會公告2.白米 1kg =(33.17)元間-----7-ii 價格 now3.一碗飯(米成本)=2.76元 33.17元/12碗...(恕刪) 找到一則新聞 1公斤乾稻榖經碾米廠成白米後65~68%換算若以公糧收購 23元/0.65 =35.4,所以光稻米材料不含加工及儲存等成本至少35.4元 > 7-ii價格那表示當初7-ii供應商原始取得稻米價格遠低於23元再以100年公糧收購價2.16~26元計算, 加工及儲存等成本概算20%(是不是合理??)21.6元/ 0.65 *120%= 40元26元/ 0.65 *120%= 48元 ,所以將來若以公糧受購價1公斤40~48元應該是合理的價位!!好啦!! 7-ii 米買來吃吃看~~
不是大戶拉是因為鄉下地方 以前在種田或者自有地因年邁無法耕種、整理 或者 因過世子女無法管理像我家是這樣 幫忙整理 一年再給地主一些米 節慶再給些禮品(有些會直接拿些佣金)因為宜蘭 一年才一期 休耕時可以拿補助以我家為例1.公糧每期收購 有一定分配看地主農地大小 再下去分配 農會要跟你收購多少然後暑假收割後 烘乾後直接給農會所分配的量(因為公糧價格高 所以有少賣多少)← 但也有時間限制所以售出分配公糧後 還會剩下不少糧榖2.剩下的等待機會售給 糧商所以糧商價格會隨市場波動所以我想政府漲對農民受益 算是直接的糧商這我就不從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