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星期依照以下這些網路食譜,一共做了以下這五款蛋糕:(點入可看到食譜)輕乳酪蛋糕抹茶花式戚風蛋糕螺旋斑紋戚風蛋糕水蜜桃馬芬洛神花慕斯蛋糕我都是採蛋白泡、蛋黃麵糊分開打再拌勻的方式製作,明明剛烤好時蛋糕體的高度都很膨,不過放涼後高度都會縮矮了,吃起來的口感也是比較厚實、紮實,不像外面蛋糕店賣的那樣澎鬆軟嫩!還有在蛋糕外層塗抹鮮奶油時都無法塗得很平整耶!所以在最上層淋上吉利丁+洛神做的果凍液想做出鏡面,結果都無法做得那麼漂亮,不知道想做出那層漂亮的鏡面有沒有什麼秘訣呢?
meowmew5 wrote:我這星期依照以下這些...(恕刪) 鏡面通常是塗杏桃果膠或吉利T+果汁+糖比較平整通常是膠要溫熱 蛋糕是冰涼的用刷用倒都可以蛋糕扎實以全蛋蛋糕來說是不錯的不過一個蛋糕扎實與否跟成分也有關係像天使蛋糕或是高蛋量蛋糕或Souffle就是比較鬆軟的
真空劍刃 wrote:像蛋糕有抗耐凍的添加物,最近快母親節,很多蛋糕店都會添加還有保溼纖維,讓蛋糕隔天還是一樣溼潤, 至少在我曾經兩年的學習過程中沒見過有加"保溼纖維"這種東西的糕點生產部蛋糕烤的好不好吃完全取決於人為,材料都很單純,沒有化學物。看了樓主的幾樣食譜,都沒有加塔塔粉,下次施作可以灑一丁點試試看
其實外面蛋糕店頂多只是加塔塔粉但這是蛋白打發才會添加,你也可以改用檸檬汁新鮮雞蛋就不用加,大型蛋糕店用的都不是用新鮮的都是叫俗稱蛋白跟蛋黃分開裝在瓶子裡的液體蛋畢竟量大,有的1天要做上千各蛋糕,要請個專門分蛋的人嗎?通常是1個禮拜叫要的數量,有的可能是1星期叫2次所以這1定得要加塔塔粉或檸檬汁幫助起泡如果你是用母雞剛下的蛋那當然是不用加塔塔粉跟檸檬汁在打發的器具裡絕對半滴油都不行有!有的配方蛋白還必須先冷凍才能拿來打,不同種類蛋糕作法不同全蛋則不會添加,不過全蛋要看種類,有的要打發前必須要先加熱到1定的溫度才能去打發再來全蛋因為有蛋黃有含油,所以是無法打成像蛋白泡那樣,最後面要加油跟奶水還有麵粉的時機也是非常重要,如果無法判斷最佳的全蛋打發狀態你就下油ˋ奶水跟麵粉,那整鍋就要丟掉了因為就消泡了,這樣拿去烤也無法蓬鬆所以很多人烤出來說失敗,其實是在烤之前的麵糊你就打失敗才導致烤出來失敗如果是有加可可粉的蛋糕,那通常都得要加極少量的小蘇打粉,這樣顏色才能顯色泡打粉的話蛋糕很少使用,通常都是使用在小杯子蛋糕身上!!部分蛋糕並不是都只用麵粉,還會加上玉米粉譬如乳酪蛋糕系列色素部分其實蛋糕本體加的機會蠻少,通常都是鮮奶油才會添加色素,蛋糕本體不會加再來烤好出爐都是直接倒扣放在木板上直送冷凍庫,沒再用啥倒扣架的要等完全冷凍再拿出來脫模,這樣也比較好脫模也不會造成蛋糕變形1次做都麻50-100個起跳的在家就比較無法這樣操作,通常是都用倒扣架,畢竟冰箱跟專業冷凍庫有差,再來是量少無法急速冷凍會造成蛋糕本體的口感變差在家做的話要非常注意蛋白打發的程度,還有你發泡蛋白跟麵糊攪拌的程度蛋白打的太乾或太濕都是NG失敗的作品,同樣的跟麵糊攪拌有無均勻還有消泡的程度有些蛋糕店對於這各很注重,蛋糕考不好是直接丟掉不可能賣給客人!!沒有經過做過上百上千上萬各蛋糕的經驗,你確定你真的能掌握!!買阿基師的食譜書就真的能做出跟阿基師完全1樣的口感跟火候,那就不需要阿基師了人人都是阿基師食譜跟操作實作的經驗真的是2回事果膠部份,通常都是2種果膠加果凍粉跟糖煮再1起不過當然是有1定的比例ˋ溫度跟時間才會凝固光亮的蛋糕最難的部份不是做蛋糕,反而是鮮奶油的塗抹技術首先鮮奶油要打的剛好,而且溫度必須是低溫狀態,因為這樣才會有光澤感再來鮮奶油必須要1氣喝成的塗抹,1直反覆塗抹光澤感會不見,還會有蒼蒼的口感曾經為了興趣有去大型專賣店學過2年西點,奶油裝飾還沒學會因為要站上那各位置大概要3年-5年才有資格站那位置去學
meowmew5 wrote:我這星期依照以下這些...(恕刪) 你有沒有隔水加熱阿?烤盤油是用什麼?其實在家裡不管是做蛋糕還是麵包!食譜只是大方向的依據!須根據你自己的烤箱與環境做調整!多做幾次就知道了!還有一些眉角!食譜如講的不夠清楚!請教一下食品材料行的老闆也許會得答案!
樓上幾位大大,不曉得有沒有真的接觸到台灣的糕點業才這麼說的。把原因直指添加物...反而幾位有親身參與體驗的大大卻沒這麼認為。---------------------------------------------------------------------美國人喜歡的蛋糕跟台灣人的口味差太多,就不拿來說嘴了。歐洲人的蛋糕,坦白說我沒去過...不曉得。但是幾間台北買的到的號稱歐洲來台的麵包倒是有嘗過幾口。我認為台灣的蛋糕偏向日系口感。以我幾次在日本吃過的蛋糕,跟台灣的日本蛋糕店還有台灣本土的蛋糕店比較起來。哪種好吃涉及個人喜好,但是口感上並沒有太大的差異。以我對日本人的印象,這麼普遍的甜點有黑心添加劑的風險並不大。卻也沒有出現台灣的蛋糕特別膨鬆,日本的就比較硬的現象。不過很多台式麵包真的就鬆軟到沒有什麼口感,只剩下麵包上面餡料的口味而已了。麵粉含量真低呀...
meowmew5 wrote:謝謝大家的解答~原來...(恕刪) 結論下的太快,許些添加劑固然有效,但也不是仙丹妙藥,感覺是初學者的問題較多,光拌麵糊就關係到體積甚鉅,先從自己手法開始檢討,比較實際。想不到蛋糕手法日新月異,樓上有人指出,連發酵或是燙麵應也用到蛋糕上?? 真是太牛B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