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一下這兩種刀具材質


crafft wrote:
M390若小鈍的話...(恕刪)


不管刀子多貴硬度多高、砥石多便宜多軟,刀子硬度不可能超過砥石。一般保養磨刀鋒,不管哪種鋼砥石處理都綽綽有餘。

如果是要打薄刀身,不管你砥石多硬,都會磨到靠杯。請用砂輪機來打薄再用砥石修刀口,刀身刮痕再用水砂紙處理。

小弟不才,磨刀功力僅能到斷髮(最終石6000番末廣白鋒)。
沒有打磨過刀身因為家裡用刀子的量要用到需要修肉是很困難。
我自己也沒有砂輪機,不是專業廚師可能要N年才需要打薄刀身。

BDN1龍8吋牛刀現在是我在家裡主要用的萬用刀,算是日製牛刀少數做寬板西洋刀型。現在大概1~2個月花1小時保養刀口。就是刀鋒對著自己在光照下看到刃線有反光處我才會去磨。Yxell刀身做漸薄處理,就是從刀背到刀鋒、從手柄到刀尖是從厚變薄,這個算是比較費工的工藝。
我另外也有買Yxell的10吋膳牛刀,材質是VG-10,原廠磨的非常鋒利,但是對我來說太長了所以後來當做片刀切熟食才用。

中和菜刀王的M390是神鋼來著,硬度與保持性超越粉末鋼。此材質的價格他最便宜沒有第二。
但我沒買此刀因為他是用公鋼板去壓切所以只有固定某些刀型,如果要別的刀型要訂做就貴了。
第二是完工度Yxell畢竟算專業製刀工廠,手柄、打磨、修圓倒角都有一定水準,外觀看起來是比較帥。
中和菜刀王的M390外表你不講我會以為是菜市場賣的。可以加價換手柄,但是我覺得不管怎樣看起來就很怪。

Yxell對我來說是CP値算高,除了豪跟超豪比較貴之外,其他價格大約在3000左右,粗用不心疼,外型帥。BDN1不知道為什麼沒有成為主流,網路有切麻繩測試略輸粉末鋼。

我覺得如果你要一步上神鋼,其他不在你考慮中(刀型選擇、外觀..等)。中和菜刀王M390絕對是首選。別的大廠做M390是他的1.5~3倍價。

但是如果你是想法比較多的,可以多看幾款,Yxell不錯,藤次郎粉末鋼、堺孝行、堺實光等都有很多很美的刀。
這個坑很大.......只買一把一定滿足不了的。下不了決心可以先從CP値最高的VG-10材質先著用,再慢慢買入其他的高檔貨。
像我後來也入手旬R2粉末鋼、堺孝行銀三、實光瑞典鋼等。
大廠做的刀在二手市場轉手不難。你也可以看看有沒有人品項好的二手要賣。

Eason929 wrote:
不管刀子多貴硬度多...(恕刪)

講得很詳細很好
不要剁,我剁下去以為刀毀了,不過這把刀切蘿蔔超好切的。
拿牛刀剁雞...
我拿三德都不敢切硬骨了
要有剁的動作請愛用剁刀
越高級的到越不能砍 我自己因為雞翅爆過一隻正vg10 乖乖買文武刀吧

至於m390不好磨 我猜測沒那麼誇張啦 因為我幾個月前才整理京瓷陶瓷刀

m390再硬也不會比二氧化鋯硬吧

我處理陶瓷刀是用手拉鑽石磨刀器先拉一拉 再用末廣1000/3000雙面陶瓷砥石研磨

硬刀磨刀有技巧 一開始開刃角度不能太小 大概20-25度吧

先建立apex點再降低到15度角度
Eason929 wrote:
不管刀子多貴硬度多...(恕刪)


我是8F,我跟中和菜刀王買刀很多次

從客人聊天變朋友,對老闆的製程也略知一二,我想講幾句~

我知道的跟你相反,他的M390鋼板裁切不是壓切,是用雷射切割的
他有畫好的圖送進電腦做切割,刀型當然會是固定的
雷射切割比壓切來得溫和 不傷鋼板,也比較不會影響熱處理出來的品質
這個有品質的問題,不清楚人家的製程不能亂講啦,這樣母湯

反而是雙人、藤次郎、Yxell這種大刀廠,他們產量大用壓切的情況比較多
雷射一塊一塊切太慢,不符合經濟效益

CTS-BDN1為什麼沒有成為主流,我直接貼文章給你看:

「現代刀具若想要大量生產,CTS-BD1N 的元素成分是很難把硬度做到這麼高
就算把硬度做到這種程度,刀身也可能有缺陷,導致生產良率降低
最簡單經濟的解決方式就是滲氮,在刀坯的熱處理過程中,經過調質以後在滲氮
利用氮化鋼的特性,讓刀具的硬度、韌性、抗腐蝕性能 都能大幅的提升!
不過滲氮這個步驟,是必須由刀廠在製造過程中完成,無法由鋼廠代為執行」

商品還沒賣出去就要先調整產線設備,對刀廠來說也是壓力,自然是做的人少

刀身漸薄處理那個也不能算費工
因為日本的刀具研磨分很多種,刀身漸薄算是比較費時的做法
但中式片刀、牛刀、主廚刀都是採用這種研磨方式,比起來就沒什麼差了

中和菜刀王的刀型美醜,我覺得這不好說
刀匠在設計刀型時都有很多考量,例如操作的力學、極限等等
日本幾十年前的刀匠也有很多"現在看起來很奇怪"的刀型
那都是刀匠在嘗試不同刀型可能性的過程,目的是探索最佳的設計
一直到近代二三十年,日本刀匠掌握到最佳的刀型設計,刀型的線條才開始越來越洗鍊

我自己有一陣子很常跑那老闆店鋪
就我觀察,老闆的M390早期客戶很多都是小吃店、肉攤處理肉的
有些店家的木頭砧板都用到凹了也沒保養
所以老闆刀型有特別抓圓一點,刻意去合砧板的凹陷
後來家庭客跟廚師慢慢多了,砧板比較平,刀型也有跟著收斂變得更像切刀

中和菜刀王很多刀都是訂做刀,其實很多刀都做得很漂亮,老闆也尊重客人
客人如果沒說可以PO,老闆也不會PO在臉書上
粉絲頁上看到不錯的成品照都是零頭



這我跟老闆訂做的M390,該有的修圓倒角也是有,而且還開片刃幫我打裏押
M390這麼硬的鋼料跟和包丁的碳鋼不一樣,同樣的作工M390難度更高~

他家的訂做刀雖然比較貴卻也物超所值,以我自己的經驗來說
我只拿了一張網路上的刀型給他參考,然後加入一堆自己很任性的要求
那老闆前前後後幫我改了三、四次圖,報價高一點也是應該的
原廠CTS® BD1N簡介:
Composition (Nominal)
0.85-0.95 C, 1.0 Mn, .03 P, .01 S, 1.0 Si, 15.0-17.0 Cr, 0.50 Mo, 0.10-.15 Ni

CarTech® CTS® BD1N alloy is a nitrogen-bearing, high-carbon chromium martensitic steel that is balanced to provide superior hardness capability to CarTech CTS BD1 alloy. CarTech CTS BD1N alloy can achieve a tempered hardness capability of HRC 60-63.

裡面就提到含氮0.10-.15, 應該是原廠在液態鋼時就把氮熔化進去了
而且也沒提到回火時要滲氮...

滲氮通常用在需要提高表面硬度以增加耐磨性,像齒輪

滲氮層很薄,用在菜刀只是表面硬,中心較軟,和我們要菜刀外層軟好磨,中心硬耐切的需求好像相反

冶金 熱處理我是不懂啦,大家討論一下
crafft wrote:
原廠CTS® BD1...(恕刪)


工件滲氮處理的理論滲入深度是5mm,廚刀鋼板通常在3mm內,不太可能影響整體品質

如果有影響的話,那麼全鋼的CTS-BD1N在刃口處打薄到最薄,那裡反而性能最差才對~

若是厚度超過5mm的戶外刀也沒差,中間1點點的軟鋼芯可以起到抗衝擊作用,原理類似武士刀的結果
等你磨穿那5mm時刀具重心早就跑掉而變得難用
AKA. wrote:
工件滲氮處理的理論...(恕刪)

原廠資料都說BD1N含氮0.10-.15了

BD1就沒含氮規格....
crafft wrote:
原廠資料都說BD1N...(恕刪)


BD1N是以BD1為母鋼材去調質,添加部分增加焠透性的元素,再去滲氮處理

很多鋼材都可以滲氮,例如窒化鐵鍋也是用滲氮的方式讓鐵鍋不易生鏽,卻保有鐵鍋導熱快的特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