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米只要種的出來政府都會保證收購這比其它的農作物好上太多了雖然收購的價錢不會太高但總比放著爛要來的好吧看看最近的高麗菜就知道了賣也賣不出去如果覺的米價低那為何不認真種品種優良的米抬高價錢大家都很會批評批評沒有用的重要的是要改變自己改變自己才能改變現況
prefa2010 wrote:哪裡賣 1公斤賣200元上下??????7-ii 3公斤2包共6公斤 199 , 好像賣很久了~~ 市場上要貴的米, 有! 要便宜的米, 也有!有些標榜日本進口的越光米, 一包5公斤, 要價700多元, 要不要吃自己決定,有些包裝米, 裡面混雜東南亞進口的劣質米, 一包5公斤賣100多元, 要不要吃自己決定但這不是這次討論的重點,現在重點是, 台灣自產的米, 品質好又便宜, 政府想要照顧農民提高收購價現在造成反效果, 農民沒照顧到, 一般民眾先蒙受其害, 這才是討論的重點稻米是重要的經濟民生物資, 不是一句市場決定價格就可以搪塞的,要不然政府也不需要收購公糧了, 現在政府放出提高公糧收購價的風聲,請問誰受益了? 誰受害了?
以我家宜蘭為例種稻面積也不少但以 借種幫忙整理(少數需要費用)種植地方大都是鄰居 老了無法整理只是前幾禮拜因家裡 還有些許庫存米因所需 需要賣出 所以售出後不知道是因為缺米還是中盤商已知道新聞每家糧商都在跟我們詢問在搶購但隔了一個禮拜新聞出來後 價差總額差了將近十萬也不知道是因為 糧商 都已知道內情?家裡也是覺得 沒那個運 所以也就這樣帶過如果可以 我很想知道 如何直接把第一手 直接給需要的機構?機關?因為不用再經過糧商一手 因為辛苦都在我們他們只是現金多....
cyyang99 wrote:市場上要貴的米, 有...(恕刪) 其實這牽扯的是國家整個農業政策的問題(非政治文勿亂炮)台灣政府目前仍未在意整個農業經濟體對國家基礎的重要性試想,如持續未關注農民生活與農業經濟活動正常化之下,最終願意投入農業的人口會愈來愈來生產出來的基本需求農產品(如米、麥類主食產品)將會愈來愈來,會愈來愈依賴農產品進口目前台灣已經往這個方向轉進,短期來看似乎是可以提供人民文低廉的生活主食但把時間拉長來看,一但國內產量不足且過度依賴進口的情況變成常態將來如發生全球性的糧食僅應不足進口國或進口商任意提高米糧單價,台灣人民就只能餓肚子現在沒感覺是因為長期米價單價過低,且東南亞還有很多國家生產稻米但以現在大陸不願意再以工業代工生產提高國家收人,大量生產製造業持續轉往東南亞國家的狀況下不用多久在東南亞國家的農地很快也會變成工廠用地,農業生產已經是可預見的在減少當中這一點其實跟80年代的台灣是一模一樣的。如果台灣還不早點意識到健全的農業生產經濟體才是讓國家穩定生產的基石的話過度依賴進口農產品就像等別人餵吃飯一樣,萬一別人不餵了,就是等著餓死你有再多的錢也會因為供需不平衡而且過度自由市場產生的通貨膨脹而買不起一口飯。連日本這個全球第三大經濟體都開始注重國內農業生產的質和量的時候,台灣自己是不是也該反思一下如何讓農業生產精緻化、高品質化是台灣要好好思老的事,現在看起來或許是大家都一樣的藍海市場,如何變化成紅海商品就是農業單位要去好好思考的事,不應該一句話「自由市場經濟」而放任不管更何況…東南亞的米難吃死了…日本的米好吃但貴…以前老家的西螺米好吃又便宜,現在西螺願意種田的人也變少了,因為工廠林立的關係,大家都去工廠「打工」,只有沒事的時候才會去田裡種種小東西(因為休耕還可以領補助~~搞不懂這是什麼意思,產能過剩不是補導轉種他其作物或是鼓勵不要種田…)我還是喜歡吃台灣米。
Kevin4931 wrote:不知道樓主覺得一碗飯...(恕刪) 真的要叫你去種田一下,你就會知道農夫的辛苦從小到大都在我家田裡幫忙,一甲地可能收起來都不到20萬,還要扣一堆有的沒有的東西肥料一直漲,別人的工錢也是一漲,我看有10萬收入就要很偷笑
oldchang1205 wrote:又是個喜歡嘴砲的,...不想被商人賺很簡單, 很多地方農會都有提供網路或者電話宅配請直接跟產地農會購買,....少在這邊打嘴砲 看就知道一定沒下過田這圈不是那樣簡單的